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著急的豐田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圖片來自“東方IC”面對全球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法規。從2015年甚至更早,各大汽車公司就開始了電氣化轉型之路。大眾公開表示,未來6年,大眾將推出20款電動汽車。為了解決電池供應,大眾已經決定開辦自己的電池工廠。此外,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坦率地表示,大眾和寶馬為其提供了10億美元的股權資本,以完成鋰電池生產工廠的新一輪融資。為了兌現巴黎協定的承諾,戴姆勒新任掌門人康宋林在上任前發布了“愿景2039”戰略。到2039年,戴姆勒乘用車所有新車型將實現向碳中性汽車產品的轉型。為了確保《愿景2039》最終目標的實現,戴姆勒還制定了階段性行動計劃:到2022年,戴姆勒在歐洲的工廠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戴姆勒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占集團總銷量的一半以上。在德國卡蘇姆舉行的第130屆年度股東大會上,奧迪公布了其戰略重組計劃和碳中和計劃。一個月前,克魯格在離任時發布了加速電動產品擴張的計劃,將在2023年前實現25款新能源汽車的布局。而這25款車型中,將有一半是純電動汽車。最遲到2021年,電動汽車在新車中的比例將達到30%。值得一提的是,這比原計劃2025年的目標提前了兩年。不得不說,電動化在歐洲和中國已經達成共識,而對于以氫燃料電池為終極能源目標,長期致力于混合動力研發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制造商豐田來說,這種共識猶如銅墻鐵壁。值得注意的是,豐田今年開始加速,試圖打破這張無形的網。圍剿與反圍剿2019年4月3日下午,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正式宣布,將免費開放23740項與混合動力汽車等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專利。所涉及的技術涵蓋了由發動機、功率變換器和電池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此次涉及的專利包括豐田經過20多年的HEV研發積累的電機、電控、系統控制等約23740項電氣化技術。其中,約有2590個電動機、2020個電子控制(PCU)、7550個系統控制、1320個發動機傳動軸、2200個充電設備和8060個燃料電池相關項目。豐田將免費提供這些技術的截止日期定為2030年底。豐田在混動技術上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即使在汽車行業,也有一種說法,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豐田這種公開專利技術的,不敢把全世界的混動都變成一個。1997年,豐田發布了第一代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上市時,普銳斯一炮而紅,聞名全球。然后將該技術應用于汽車、休閑車等車型。目前該系統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包括卡羅拉雙擎、凱美瑞、雷克薩斯在內的國產產品都配備了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和可靠性,深受消費者好評。目前,豐田混合動力車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300萬輛。從市場規模來看,豐田在混合動力車領域占據絕對優勢。正是這種壟斷地位引起了全球汽車廠商甚至政府的共同抵制。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從補貼政策來看,有增程式車,有插電式混動車,有純電動汽車,但豐田最引以為傲的混動車并不“圈粉”。我真的不能帶你去玩了。類似的情況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不得不承認,豐田的混動是一個夾縫中生存的行業。在新能源計劃中,豐田一直是氫燃料電池的粉絲,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終極環保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是氫燃料汽車時代到來之前的過渡。純電動或者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技術路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在豐田的計劃中,但也不重要。重壓之下,豐田打開技術壁壘,試圖把蛋糕做大,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這個時候豐田發現全世界都不玩自己了。在不到兩周前開放混合動力技術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豐田推出了兩款量產純電動汽車C-HR EV和Izawa。這兩款車將在豐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進行本地化生產,從而開啟豐田電動車時代。從后面來?7月19日,寶馬集團監事會在會上做出決定,奧利弗·齊普塞(Oliver Zipse)先生將于2019年8月16日起擔任寶馬集團董事長。經雙方同意,克魯格將于8月15日辭去董事長職務并退出董事會。不少媒體猜測換帥與寶馬集團近兩年的發展有關。克魯格任期內,寶馬集團的發展勢頭逐漸減弱。O……該集團成立100周年之際,其銷量低于奔馳。此外,電氣化道路上的懈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說寶馬在電動化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那么豐田能成為砌墻的磚嗎?為了幫助日本趕上歐洲和中國進入零排放汽車時代。日本6月3日發布新的排放標準,要求企業銷售的汽車平均燃油經濟性要達到每升汽油25.4公里,與2016年的表現相比提高了32%。6月7日,豐田汽車公司執行副社長茂樹表示:“目前,純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豐田對2017年的預測,并宣布豐田汽車公司將全面調整原有的電動汽車戰略計劃。原計劃2030年電動車年銷量550萬輛,提前5年,2025年實現上述銷售任務。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將占100萬輛。”至此,豐田開始在電動化的道路上全面提速。7月初,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博鰲召開。中國向全世界宣布了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方向,表達了加快清除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的市場障礙的決心,呼吁各國政府共同努力,創造更加適合“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一體化發展的政策環境,倡導更加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緊接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豐田與中國接連發布了三份合作協議。2019年7月17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與豐田公司在新能源汽車(NEV)動力電池穩定供應和研發演進領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雙方開始在電池新技術開發、電池回收等領域進行廣泛討論。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結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電池開發和供應方面的實力,以及豐田在電動汽車和電池研發方面的技術實力,致力于開發更具吸引力的電動汽車產品,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兩天后,2019年7月19日,比亞迪與豐田簽約,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汽車,以及上述產品的動力電池。車型使用豐田品牌,計劃在2025年前投入中國市場。雙方認為,為了減緩全球變暖,減少CO2排放,進一步普及純電動汽車,有必要超越競爭的束縛,謀求共同發展,因此達成了共同開發純電動汽車的合作。一周后,2019年7月25日,豐田與滴滴出行就在中國移動出行服務領域深化合作達成一致。為了進一步加強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豐田和滴滴將與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為網約車司機開展車輛相關服務。此外,豐田還將投資滴滴和上述合資公司,總投資額為6億美元。豐田智能互聯副總裁Tomoshi尤山(音)表示,“很高興與中國領先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滴滴合作,進一步加強豐田智能互聯服務和下一代純電動汽車的應用,從而加強合作關系。未來,我們將與滴滴一起開發在中國受消費者歡迎的安全可靠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到半個月,豐田就拿下了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制造、新能源電池制造、互聯網出行三大公司的合作協議。豐田在NEV轉型的決心不言而喻。在這種面向未來的汽車生死關頭,豐田還能馳騁回世界之巔嗎?圖片來自“東方IC”面對全球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法規。從2015年甚至更早,各大汽車公司就開始了電氣化轉型之路。大眾公開聲明我……未來六年,大眾將推出20款電動汽車。為了解決電池供應,大眾已經決定開辦自己的電池工廠。此外,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坦率地表示,大眾和寶馬為其提供了10億美元的股權資本,以完成鋰電池生產工廠的新一輪融資。為了兌現巴黎協定的承諾,戴姆勒新任掌門人康宋林在上任前發布了“愿景2039”戰略。到2039年,戴姆勒乘用車所有新車型將實現向碳中性汽車產品的轉型。為了確保《愿景2039》最終目標的實現,戴姆勒還制定了階段性行動計劃:到2022年,戴姆勒在歐洲的工廠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戴姆勒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占集團總銷量的一半以上。在德國卡蘇姆舉行的第130屆年度股東大會上,奧迪公布了其戰略重組計劃和碳中和計劃。一個月前,克魯格在離任時發布了加速電動產品擴張的計劃,將在2023年前實現25款新能源汽車的布局。而這25款車型中,將有一半是純電動汽車。最遲到2021年,電動汽車在新車中的比例將達到30%。值得一提的是,這比原計劃2025年的目標提前了兩年。不得不說,電動化在歐洲和中國已經達成共識,而對于以氫燃料電池為終極能源目標,長期致力于混合動力研發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制造商豐田來說,這種共識猶如銅墻鐵壁。值得注意的是,豐田今年開始加速,試圖打破這張無形的網。圍剿與反圍剿2019年4月3日下午,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正式宣布,將免費開放23740項與混合動力汽車等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專利。所涉及的技術涵蓋了由發動機、功率變換器和電池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此次涉及的專利包括豐田經過20多年的HEV研發積累的電機、電控、系統控制等約23740項電氣化技術。其中,約有2590個電動機、2020個電子控制(PCU)、7550個系統控制、1320個發動機傳動軸、2200個充電設備和8060個燃料電池相關項目。豐田將免費提供這些技術的截止日期定為2030年底。豐田在混動技術上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即使在汽車行業,也有一種說法,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豐田這種公開專利技術的,不敢把全世界的混動都變成一個。1997年,豐田發布了第一代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上市時,普銳斯一炮而紅,聞名全球。然后將該技術應用于汽車、休閑車等車型。目前該系統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包括卡羅拉雙擎、凱美瑞、雷克薩斯在內的國產產品都配備了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和可靠性,深受消費者好評。目前,豐田混合動力車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300萬輛。從市場規模來看,豐田在混合動力車領域占據絕對優勢。正是這種壟斷地位引起了全球汽車廠商甚至政府的共同抵制。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從補貼政策來看,有增程式車,有插電式混動車,有純電動汽車,但豐田最引以為傲的混動車并不“圈粉”。我真的不能帶你去玩了。類似的情況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不得不承認,豐田的混動是一個夾縫中生存的行業。在新能源計劃中,豐田一直是氫燃料電池的粉絲,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是“終極環保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是氫燃料汽車時代到來之前的過渡。純電動或者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技術路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在豐田的計劃中,但也不重要。重壓之下,豐田打開技術壁壘,試圖把蛋糕做大,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這個時候豐田發現全世界都不玩自己了。在不到兩周前開放混合動力技術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豐田推出了兩款量產純電動汽車C-HR EV和Izawa。這兩款車將在豐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進行本地化生產,從而開啟豐田電動車時代。從后面來?7月19日,寶馬集團監事會在會上做出決定,奧利弗·齊普塞(Oliver Zipse)先生將于2019年8月16日起擔任寶馬集團董事長。經雙方同意,克魯格將于8月15日辭去董事長職務并退出董事會。不少媒體猜測換帥與寶馬集團近兩年的發展有關。克魯格任期內,寶馬集團的發展勢頭逐漸減弱。O……該集團成立100周年之際,其銷量低于奔馳。此外,電氣化道路上的懈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說寶馬在電動化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那么豐田能成為砌墻的磚嗎?為了幫助日本趕上歐洲和中國進入零排放汽車時代。日本6月3日發布新的排放標準,要求企業銷售的汽車平均燃油經濟性要達到每升汽油25.4公里,與2016年的表現相比提高了32%。6月7日,豐田汽車公司執行副社長茂樹表示:“目前,純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豐田對2017年的預測,并宣布豐田汽車公司將全面調整原有的電動汽車戰略計劃。原計劃2030年電動汽車年銷量550萬輛,提前5年,2025年實現上述銷售任務。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將占100萬輛。”至此,豐田開始在電動化的道路上全面提速。7月初,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博鰲召開。中國向全世界宣布了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方向,表達了加快清除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的市場障礙的決心,呼吁各國政府共同努力,創造更加適合“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一體化發展的政策環境,倡導更加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緊接著,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豐田與中國接連發布了三份合作協議。2019年7月17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與豐田公司在新能源汽車(NEV)動力電池穩定供應和研發演進領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雙方開始在電池新技術開發、電池回收等領域進行廣泛討論。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結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電池開發和供應方面的實力,以及豐田在電動汽車和電池研發方面的技術實力,致力于開發更具吸引力的電動汽車產品,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兩天后,2019年7月19日,比亞迪與豐田簽約,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汽車,以及上述產品的動力電池。車型使用豐田品牌,計劃在2025年前投入中國市場。雙方認為,為了減緩全球變暖,減少CO2排放,進一步普及純電動汽車,有必要超越競爭的束縛,謀求共同發展,因此達成了共同開發純電動汽車的合作。一周后,2019年7月25日,豐田與滴滴出行就在中國移動出行服務領域深化合作達成一致。為了進一步加強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豐田和滴滴將與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為網約車司機開展車輛相關服務。此外,豐田還將投資滴滴和上述合資公司,總投資額為6億美元。豐田智能互聯副總裁Tomoshi尤山(音)表示,“很高興與中國領先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滴滴合作,進一步加強豐田智能互聯服務和下一代純電動汽車的應用,從而加強合作關系。未來,我們將與滴滴一起開發在中國受消費者歡迎的安全可靠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到半個月,豐田就拿下了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制造、新能源電池制造、互聯網出行三大公司的合作協議。豐田在NEV轉型的決心不言而喻。在這種面向未來的汽車生死關頭,豐田還能馳騁回世界之巔嗎?

標簽:豐田寶馬大眾奧迪奔馳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汽協下調全年汽車銷量預測 新能源車降至150萬

因上半年汽車市場銷售表現低于預期,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調了年初對2019年汽車銷量的預判。

1900/1/1 0:00:00
T3出行后半場殺入:各取所需還是各有所謀

圖片來自“億歐網”網約車市場在幾輪洗牌后,擁擠的賽道突然殺進“不一樣”的競爭者由傳統車企與電商互聯網企業合作網約車平臺T3。

1900/1/1 0:00:00
雨露均沾的時代遠去 車市新陣營初露崢嶸

(圖片來源:壹圖網)車市負增長半年的時候,不少企業都連呼“遭不住”,希望國家出臺救市的聲音此起彼伏,但負增長一年后,車企們反倒是淡定了一些。

1900/1/1 0:00:00
美國電動汽車需求增長背后,是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的欠缺

圖片來自“wikimediaorg”據福布斯網站報道,消費者趨勢表明,電動汽車在未來幾年將出現增長。然而,市場調查人員卻發現,在美國,支持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設施投資卻少的驚人。

1900/1/1 0:00:00
美國EV需求增長背后 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欠缺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消費者趨勢表明,電動汽車在未來幾年將出現增長。然而,市場調查人員卻發現,在美國,支持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設施投資卻少的驚人。

1900/1/1 0:00:00
特斯拉的Model 3困境:需求趨于疲軟,虧損仍在持續

特斯拉陷入了Model3困境。7月3日,在馬斯克的帶領下,特斯拉又創造了一個新記錄:2019年Q2交付量總計95萬輛,超過2018年Q4的906萬輛。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