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自燃大多是電池組的問題,那么為什么好的電池組會自燃呢?其實造成電池組爆炸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壓力”。作為一個電池組,要知道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熱量,導致電池組內部壓力升高,形成內外壓差。如果不能及時釋放電池組內部的壓力,電池組將面臨爆炸的危險。對于這種情況,一般的解決方案是為電池組安裝一個減壓閥。當電池組內部壓力超過臨界值時,泄壓閥會主動刺破,一次性釋放電池內部壓力,恢復壓力平衡,保證電池安全。

然而,作為一種常用的電池組保護方案,泄壓閥還不是處理不可控壓力的最佳解決方案。我們用假設的方法深入分析了目前泄壓閥的技術缺陷。新能源汽車經歷熱失控狀態時,熱壓釋放不足,或者電池組經歷了釋放壓力導致電池組無保護打開。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車輛處于持續行駛狀態,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①。電池組的減壓閥沒有被刺破。當電池組內部壓力激增,導致電池組積累到一定壓力狀態,但達到刺破泄壓閥的臨界點時,整個電池組將面臨鼓包或破裂的風險。這樣,外部污染物如水、灰塵、沙子等。極有可能進入電池組,導致電池事故。情況②:電池組泄壓閥被刺破,但泄壓速度不足。當電池組的內部壓力導致泄壓閥被刺穿時,熱壓力氣體被迅速釋放。一般對于純電動汽車,熱壓氣體的釋放速度在300-1500 L/min之間,有些情況下甚至更高。如果泄壓速度不足,泄壓不及時,整個電池組仍然面臨爆炸危險。情況③:電池組泄壓閥在電池組熱壓釋放過程中被刺破或誤觸發。如果泄壓閥經歷了刺穿階段或被誤觸發,電池組將進入無保護狀態,水和沙子可以進入電池組內部。如果車輛行駛在暴雨涉水路段,電池組可能會短路、斷電,甚至起火,同樣會給駕乘人員帶來危險。實時“壓力控制”是確保電池安全的關鍵。以上分析的原因是電池組內部壓力沒有得到有效及時的釋放。怎樣才能有效保證電池組的安全性?戈爾提出了“實時低壓控制”的新思路。眾所周知,常用的泄壓閥只有在電池組內部壓力激增到某個閾值時才會被主動刺破,釋放一次壓力,被刺破的閥門會讓電池組處于無保護狀態。戈爾最新的低壓泄壓閥產品允許電池組在低于25毫巴的壓力下打開過壓旁路,從而大幅提高泄壓能力。在40毫巴時,釋放的熱壓可達30000升/小時,在70毫巴時甚至可達50000升/小時。最關鍵的是產品在泄壓過程中不會刺破!這使得戈爾的產品能夠長期有效地保護電池組的安全,允許其重復使用,并允許其在熱壓釋放后保持防水防塵,大大提高了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如果釋放氣體的溫度繼續上升,整個閥門可以被釋放,在70毫巴下實現100000 L/小時的熱壓釋放,有效地確保電池組的安全。

戈爾的低電壓保護產品名為GORE battery pack,將在德國舉行的歐洲電池展上首次亮相,并將于6月在國內上市。戈爾電池組低電壓保護產品對電池組非常重要,不僅為電池組安全提供了更有效的保護,也是電池設計師的一項激動人心的發展。電池設計師現在可以使用更薄、更輕、成本更低的材料來設計更可靠的電池組,這對未來的交通有積極的影響,創造一個更清潔、更安全、更智能的世界。
標簽: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9上半年就有14家鋰電企業沖刺IPO或過會,數量明顯增多,預計后期會有更多鋰電企走上IPO之路。其中,科創板成為了鋰電企業沖刺的主陣地。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OTSL公司)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12日,短距離無線和嵌入式系統開發商兼分銷商OTSL公司宣布與三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此三家公司都是電子系統和自動駕駛等相關先進技術的提供商,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韓國電池制造商LG化學于7月25日表示,已同意投資5000億韓元(42403億美元)在韓國建立一家工廠,生產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1900/1/1 0:00:007月23日,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復核評價名單》。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主要是指工業主要產業中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導向作用的企業。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36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張一。長城汽車旗下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WEY,在車市下行的寒冬中“尋路海外”,試圖艱難摸索出一條求生之路。
1900/1/1 0:00:00眾所周知,吉利是自主品牌中產品豐富、市場口碑好、旗下車型銷量高的車企;在自主品牌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