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整體車市在不景氣的環境下下滑了9.3%,1-6月新能源汽車依然交車57萬輛,同比增長65%,但實際上,與強政策相關的新能源市場上半年并不太平。首當其沖的是補貼的下降。早在今年3月,新補貼政策發布前,退補貼的輿論使得2018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大大透支了今年年初的市場;新政發布后,有三個月的過渡期,新舊補貼的更換直到6月底才真正完成。毫不夸張地說,上半年新能源消費者沉浸在補貼下降的影響中。其次,蔚來汽車和特斯拉的自然事件密集交替上演,讓隱隱約約走出里程焦慮的新能源汽車再次陷入安全焦慮。不少消費者反映,電池安全是目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疑問。最后是國五/國六的交流期。一大波囤積國五車型跳樓出售,擾亂了整個汽車市場,自然也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因此,在整個新能源市場的復雜變革中,單個車企的市場變化曲線對行業和企業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但是,政策和市場對每個企業都是公平的。同樣的方向,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企業之間明顯的差距,以及新能源銀行發展脈絡的微妙變化。北汽新能源重回暢銷車型,迭代過快成為隱患。從車企銷量來看,半年后又回到了大家熟悉的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南北分割的局面。隨著歐盟系列的爆發,BAIC新能源在沉寂5個月后以26072輛的總銷量問鼎6月份的頭把交椅,而比亞迪只有25849輛。其中,EU系列共銷售新車17916輛,遙遙領先于單輛銷量排名第二的長安逸動EV(7340輛)。

來源:雖然比亞迪6月銷量再次被BAIC新能源超越,但并不代表比亞迪市場受挫。事實上,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和各種車型在相關細分市場名列前茅的綜合表現,比亞迪1-6月一直在穩步上升。相反,北汽新能源的市場曲線更像暴發戶。補貼退了之后,依賴小型車的北汽新能源一度失去了市場。2019年5月,BAIC新能源僅銷售新車9009輛,同比下降50%;1-5月累計銷量39087輛,同比下降19.83%。作為純電力領域的長期霸主,BAIC新能源已經跌至谷底。就在歐盟系列事件爆發后的6月,BAIC新能源1-6月共銷售65158輛,但同比增長37%,高于平均水平。就像北汽新能源一樣,還有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板塊。憑借暢銷的A00級車型,長安一度成為國內二線新能源車企之一,但在補貼下降后銷聲匿跡。直到6月,A型車隊長安怡EV爆發,長安汽車也力壓SAIC乘用車、奇瑞新能源,成為繼比亞迪、BAIC新能源之后的新能源車企。從BAIC新能源和長安汽車的U型銷量曲線不難看出,在補貼逐漸淡出新能源市場后,過去A00車型引領新能源銷量的畸形市場已經消失,更符合大眾實際需求的A級車開始熱銷。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重回巔峰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車生命周期短的事實。由于補貼的下降和電池技術的不斷提升,一款新能源汽車的最佳市場競爭期其實很短。這是一種不利于消費者的病態現象。Xpeng Motors快速迭代更新被維權的悲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也意味著未來能夠承載電池技術提升的動力平臺尤為重要。對于還在不斷進步的新能源汽車來說,不僅是軟件可以升級,動力電池等硬件也可以升級。北汽新能源和長安汽車可以憑借上次的補貼東山再起,但隨著技術進步,“爆款”很快就會成為市場的邊緣車型。屆時,BAIC新能源/長安汽車能否創造另一個爆炸?就算新車出來了,老車主真的在乎嗎?或許,就像特斯拉的續航提升一樣,建立一個硬件可升級的新能源平臺,才是未來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失去智能優勢,造車新勢力還剩下什么?汽車智能化和電化學的顛覆性革命將改變汽車產業的格局,這是業內普遍認可的。因此,從一出生就被貼上“叛逆”標簽的造車新勢力,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互聯網+的思維也讓它承載了更多的期待。但由于造車新勢力在2018年已經量產,與傳統勢力肉搏,所以一直處于新能源市場的邊緣。2019年6月,最暢銷的造車新勢力Xpeng Motors只有2237輛。2019年上半年,沒有一家造車新勢力的銷量突破1萬輛大關。前三名分別是Xpeng Motors(9596輛)、威馬(8747輛)、蔚來(6823輛),均位于前十的中下游。分析師姚晨告訴時代財經記者,由于沒有品牌負擔,造車新勢力可以在外觀、技術和運營方面做出許多更具前瞻性的考慮,即使他們還不夠成熟,無法讓消費者著迷。但是,這些優勢不是技術領先,而是思想領先。一旦傳統車企卷土重來,造車新勢力的優勢就會消失。的確,現在回想起來,業界對新動力勢力的關注無非是科技感十足的外觀,成熟度更高的智能系統,互聯網+的運營思維,以及遠超傳統車企的續航能力。但現在,除了運營模式略有不同,造車新勢力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翻開2019年,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傳統宣傳的重點不僅僅是車輛硬件的可靠性,還有豐富的智能系統和成熟的電氣化平臺。數據顯示,BAIC新能源今年90%的銷量都搭載了高度智能的達爾文車載人工智能系統。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電動車,傳統燃油車也在普及智能系統。剛剛發布了廣汽傳祺GA6 10萬出頭的價格,就已經擁有全套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還標榜自己ow……智能科技新造車動力,還有很多自動化功能等待OTA解鎖。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鄭先聰告訴記者:“蔚來燒錢,但錢是用來買時間的。如果蔚來不在2017年底發布新車,2018年6月大規模交付,一切都將不堪設想。”現在看來,鄭先聰的那句話可能是對的。雖然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大規模交付的元年,但2018年是造車新勢力最后的黃金期。2018年,傳統勢力拋棄保守主義,擁抱智能時代,失去智能優勢的造車新勢力,可能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新車企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半年蔚來以6823的銷量位列新車廠商第三,但要知道蔚來ES8是不折不扣的高端車型,市場容量與小鵬和威馬并不相同。從細分行業的市場份額來看,花錢買時間的蔚來確實是走在前列的。整體來看,中國新能源產業逐漸進入新時代。靠“廉價”競爭補貼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造車新勢力也失去了“新”的優勢。幾乎所有車企都在起點公平的電動車平臺和智能跑道上肉搏。汽車工業所謂的智能化、電化改造,似乎已經過去很久了,似乎才剛剛開始。
雖然整體車市在不景氣的環境下下滑了9.3%,1-6月新能源汽車依然交車57萬輛,同比增長65%,但實際上,與強政策相關的新能源市場上半年并不太平。首當其沖的是補貼的下降。早在今年3月,新補貼政策發布前,退補貼的輿論使得2018年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大大透支了今年年初的市場;新政發布后,有三個月的過渡期,新舊補貼的更換直到6月底才真正完成。毫不夸張地說,上半年新能源消費者沉浸在補貼下降的影響中。其次,蔚來汽車和特斯拉的自然事件密集交替上演,讓隱隱約約走出里程焦慮的新能源汽車再次陷入安全焦慮。不少消費者反映,電池安全是目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疑問。最后是國五/國六的交流期。一大波囤積國五車型跳樓出售,擾亂了整個汽車市場,自然也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因此,在整個新能源市場的復雜變革中,單個車企的市場變化曲線對行業和企業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但是,政策和市場對每個企業都是公平的。同樣的方向,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企業之間明顯的差距,以及新能源銀行發展脈絡的微妙變化。北汽新能源重回暢銷車型,迭代過快成為隱患。從車企銷量來看,半年后又回到了大家熟悉的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南北分割的局面。隨著歐盟系列的爆發,BAIC新能源在沉寂5個月后以26072輛的總銷量問鼎6月份的頭把交椅,而比亞迪只有25849輛。其中,EU系列共銷售新車17916輛,遙遙領先于單輛銷量排名第二的長安逸動EV(7340輛)。

來源:雖然比亞迪6月銷量再次被BAIC新能源超越,但并不代表比亞迪市場受挫。事實上,憑借豐富的產品線和各種車型在相關細分市場名列前茅的綜合表現,比亞迪1-6月一直在穩步上升。相反,北汽新能源的市場曲線更像暴發戶。補貼退了之后,依賴小型車的北汽新能源一度失去了市場。2019年5月,BAIC新能源僅銷售新車9009輛,同比下降50%;1-5月累計銷量39087輛,同比下降19.83%。作為純電力領域的長期霸主,BAIC新能源已經跌至谷底。就在歐盟系列事件爆發后的6月,BAIC新能源1-6月共銷售65158輛,但同比增長37%,高于平均水平。就像北汽新能源一樣,還有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板塊。憑借暢銷的A00級車型,長安一度成為國內二線新能源車企之一,但在補貼下降后銷聲匿跡。直到6月,A型車隊長安怡EV爆發,長安汽車也力壓SAIC乘用車、奇瑞新能源,成為繼比亞迪、BAIC新能源之后的新能源車企。從BAIC新能源和長安汽車的U型銷量曲線不難看出,在補貼逐漸淡出新能源市場后,過去A00車型引領新能源銷量的畸形市場已經消失,更符合大眾實際需求的A級車開始熱銷。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重回巔峰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車生命周期短的事實。由于補貼的下降和電池技術的不斷提升,一款新能源汽車的最佳市場競爭期其實很短。這是一種不利于消費者的病態現象。Xpeng Motors快速迭代更新被維權的悲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也意味著未來能夠承載電池技術提升的動力平臺尤為重要。對于還在不斷進步的新能源汽車來說,不僅是軟件可以升級,動力電池等硬件也可以升級。北汽新能源和長安汽車可以憑借上次的補貼東山再起,但隨著技術進步,“爆款”很快就會成為市場的邊緣車型。屆時,BAIC新能源/長安汽車能否創造另一個爆炸?就算新車出來了,老車主真的在乎嗎?或許,就像特斯拉的續航提升一樣,建立一個硬件可升級的新能源平臺,才是未來電動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失去智能優勢,造車新勢力還剩下什么?汽車智能化和電化學的顛覆性革命將改變汽車產業的格局,這是業內普遍認可的。因此,從一出生就被貼上“叛逆”標簽的造車新勢力,一直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互聯網+的思維也讓它承載了更多的期待。但由于造車新勢力在2018年已經量產,與傳統勢力肉搏,所以一直處于新能源市場的邊緣。2019年6月,最暢銷的造車新勢力Xpeng Motors只有2237輛。2019年上半年,沒有一家造車新勢力的銷量突破1萬輛大關。前三名分別是Xpeng Motors(9596輛)、威馬(8747輛)、蔚來(6823輛),均位于前十的中下游。分析師姚晨告訴時代財經記者,由于沒有品牌負擔,造車新勢力可以在外觀、技術和運營方面做出許多更具前瞻性的考慮,即使他們還不夠成熟,無法讓消費者著迷。但是,這些優勢不是技術領先,而是思想領先。一旦傳統車企卷土重來,造車新勢力的優勢就會消失。的確,現在回想起來,業界對新動力勢力的關注無非是科技感十足的外觀,成熟度更高的智能系統,互聯網+的運營思維,以及遠超傳統車企的續航能力。但現在,除了運營模式略有不同,造車新勢力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翻開2019年,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傳統宣傳的重點不僅僅是車輛硬件的可靠性,還有豐富的智能系統和成熟的電氣化平臺。數據顯示,BAIC新能源今年90%的銷量都搭載了高度智能的達爾文車載人工智能系統。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電動車,傳統燃油車也在普及智能系統。剛剛發布了廣汽傳祺GA6 10萬出頭的價格,就已經擁有全套L2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還標榜自己ow……智能科技新造車動力,還有很多自動化功能等待OTA解鎖。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鄭先聰告訴記者:“蔚來燒錢,但錢是用來買時間的。如果蔚來不在2017年底發布新車,2018年6月大規模交付,一切都將不堪設想。”現在看來,鄭先聰的那句話可能是對的。雖然2019年是造車新勢力大規模交付的元年,但2018年是造車新勢力最后的黃金期。2018年,傳統勢力拋棄保守主義,擁抱智能時代,失去智能優勢的造車新勢力,可能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新車企業。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上半年蔚來以6823的銷量位列新車廠商第三,但要知道蔚來ES8是不折不扣的高端車型,市場容量與小鵬和威馬并不相同。從細分行業的市場份額來看,花錢買時間的蔚來確實是走在前列的。整體來看,中國新能源產業逐漸進入新時代。靠“廉價”競爭補貼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造車新勢力也失去了“新”的優勢。幾乎所有車企都在起點公平的電動車平臺和智能跑道上肉搏。汽車工業所謂的智能化、電化改造,似乎已經過去很久了,似乎才剛剛開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對于一個舞臺劇演員來說,為了臺上光鮮亮麗的一分鐘,在臺下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
1900/1/1 0:00:00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3001437MWh,同比增長9429。
1900/1/1 0:00:00日前,據外媒報道,寶馬iNEXT(或命名為i5)將會擁有多個不同電池容量的版本,其中搭載103kWh電池組版本的車型0100kmh加速時間為28s。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Septentrio)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17日,高精度定位技術領導者Septentrio宣布其GPSINS接收器現在提供單天線選項,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7月31日,華人運通舉辦了名為“智能汽車新世代品類發布會”,這可能也是造車新勢力中,推出全新品牌的最后一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了。
1900/1/1 0:00:00日前,技術與服務供應商博世對外宣布,博世汽車多媒體事業部未來駕艙(上海)技術中心于上海浦東張江正式落成啟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