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首批科創板公司的正式上市,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新的歷史篇章。全媒體記者注意到,在首批25家科技創新板公司中,雖然有12家汽車產業鏈關聯公司,但不少急于“登板”的造車新銳企業并未出現在首批上市公司名單中。而科技創新板則被視為新造車企業尋求新融資機會的最佳時機。在激烈的競爭中,新造車企業仍在努力爭取出現在科技創新板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名單上。抓住新能源和車聯網的春風,12家汽車相關企業“創新”。科創板主要面向技術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的企業。全媒體記者注意到,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汽車電子及零部件等相關公司被打上了“科技與創新”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均與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行業相關。近年來,傳統燃油汽車增速下滑,而新能源汽車保持強勁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整體汽車產銷處于低位,但新能源汽車(含千輛氫動力汽車)銷量仍同比增長49.6%。目前,動力電池作為核心部件的成本至少占到新能源汽車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是產業鏈中利潤率相對較高的環節。這意味著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情況:快速發展的能源汽車行業,正在帶動產業鏈上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利潤快速增長。以主要生產動力電池材料的白蓉科技為例,其2016年至2018年凈利潤從555.93萬元飆升至2.11億元;作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的材料供應商,佳源科技的凈利潤也從2016年的6221.98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1.76億元。至少有十家車企“向往”科創板在科創板上市,多家新車企向記者明確表示,正在為進入科創板做相關準備,也在與多家券商洽談。如奇點汽車、何忠汽車等,都表示已經在為科創板上市做準備。此外,威馬、博駿、天際、新特、未來汽車都承認在考慮上市。此外,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子公司也蠢蠢欲動。比如奇瑞新能源表示要入駐科技創新板,力帆計劃將旗下三大新能源相關業務板塊推至科技創新板。此外,長城汽車在今年年初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后,開始考慮將科技創新板作為眾多選項之一。這意味著,目前已有包括新老車企在內的十余家企業提出了登陸科技創新板的計劃。那么哪些車企后期最有可能“突圍”,成功登陸科技創新板?全媒體記者注意到,就在科技創新板開幕前一天,在2019全球新經濟年會上,博駿汽車、零跑汽車、新特汽車、威馬汽車四家新造車企業以及自動駕駛、智能計算等一批汽車“新四化”相關上下游企業入圍“2019科技創新板100強潛力新興企業”榜單。據介紹,榜單前100名的公司未來都有深度登陸科技創新板的潛力。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最近都在積極展開新一輪融資計劃。比如威馬汽車在3月初完成了由百度領投的總投資30億元的C輪融資;博縣5月底收到總投資25億元;新特汽車5月中旬完成B輪融資;零跑計劃今年第三季度融資25億元。其中,威馬汽車是唯一實現量產交付的新型造車企業,交付量也名列前茅。傳統新銳車企缺席科技創新板首秀的主要“秀”有哪些?新造車企業都是通過融資做出來的,如果不上市,面臨的命運可能就是被收購。全媒體記者注意到,科創板曾被視為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產業的一劑強心針。自今年6月科創板正式開板接受上市申請以來,申報企業已達111家,欲借科創板上市“圈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成為最活躍的群體之一。遺憾的是,第一批科技創新板名單中,沒有新的汽車制造商。全媒體記者從科技創新板的上市條件中注意到,對上市公司有幾個關鍵要求,如能否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有高效的R&D體系,有市場認可的R&D成果,能否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盈利。從這些上市條件來看,雖然新造車企業所處的行業恰好屬于科技創新板重點支持的范疇,上市也能帶來新的融資機會,但“補齊剩余”的多,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自主核心技術和科技創新”的條件。鑒于相關新造車企業已終止新三板掛牌,業內普遍表示,第二批、第三批可能會出現新造車企業,時間鎖定在明年下半年至后年下半年。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此外,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落下帷幕,被車企高管普遍認為是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的關鍵節點,也是新車廠商生存的沖刺時刻。全聯汽車經銷商投資管理公司總裁曹鶴預測,最終新上市的汽車廠商不會超過3家,在科技創新板成功上市會降低被淘汰的可能性。
隨著首批科創板公司的正式上市,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新的歷史篇章。全媒體記者注意到,在首批25家科技創新板公司中,雖然有12家汽車產業鏈關聯公司,但不少急于“登板”的造車新銳企業并未出現在首批上市公司名單中。而科技創新板則被視為新造車企業尋求新融資機會的最佳時機。在激烈的競爭中,新造車企業仍在努力爭取出現在科技創新板的第二批和第三批名單上。抓住新能源和車聯網的春風,12家汽車相關企業“創新”。科創板主要面向技術創新能力強、成長性高的企業。全媒體記者注意到,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汽車電子及零部件等相關公司被打上了“科技與創新”的烙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均與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行業相關。近年來,傳統燃油汽車增速下滑,而新能源汽車保持強勁增長。2019年上半年,我國整體汽車產銷處于低位,但新能源汽車(含千輛氫動力汽車)銷量仍同比增長49.6%。目前,動力電池作為核心部件的成本至少占到新能源汽車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是產業鏈中利潤率相對較高的環節。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情況:快速增長的……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帶動產業鏈中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利潤快速增長。以主要生產動力電池材料的白蓉科技為例,其2016年至2018年凈利潤從555.93萬元飆升至2.11億元;作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的材料供應商,佳源科技的凈利潤也從2016年的6221.98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1.76億元。至少有十家車企“向往”科創板在科創板上市,多家新車企向記者明確表示,正在為進入科創板做相關準備,也在與多家券商洽談。如奇點汽車、何忠汽車等,都表示已經在為科創板上市做準備。此外,威馬、博駿、天際、新特、未來汽車都承認在考慮上市。此外,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子公司也蠢蠢欲動。比如奇瑞新能源表示要入駐科技創新板,力帆計劃將旗下三大新能源相關業務板塊推至科技創新板。此外,長城汽車在今年年初申請終止新三板掛牌后,開始考慮將科技創新板作為眾多選項之一。這意味著,目前已有包括新老車企在內的十余家企業提出了登陸科技創新板的計劃。那么哪些車企后期最有可能“突圍”,成功登陸科技創新板?全媒體記者注意到,就在科技創新板開幕前一天,在2019全球新經濟年會上,博駿汽車、零跑汽車、新特汽車、威馬汽車四家新造車企業以及自動駕駛、智能計算等一批汽車“新四化”相關上下游企業入圍“2019科技創新板100強潛力新興企業”榜單。據介紹,榜單前100名的公司未來都有深度登陸科技創新板的潛力。有意思的是,這四家車企最近都在積極展開新一輪融資計劃。比如威馬汽車在3月初完成了由百度領投的總投資30億元的C輪融資;博縣5月底收到總投資25億元;新特汽車5月中旬完成B輪融資;零跑計劃今年第三季度融資25億元。其中,威馬汽車是唯一實現量產交付的新型造車企業,交付量也名列前茅。傳統新銳車企缺席科技創新板首秀的主要“秀”有哪些?新造車企業都是通過融資做出來的,如果不上市,面臨的命運可能就是被收購。全媒體記者注意到,科創板曾被視為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產業的一劑強心針。自今年6月科創板正式開板接受上市申請以來,申報企業已達111家,欲借科創板上市“圈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成為最活躍的群體之一。遺憾的是,第一批科技創新板名單中,沒有新的汽車制造商。全媒體記者從科技創新板的上市條件中注意到,對上市公司有幾個關鍵要求,如能否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有高效的R&D體系,有市場認可的R&D成果,能否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盈利。從這些上市條件來看,雖然新造車企業所處的行業恰好屬于科技創新板重點支持的范疇,上市也能帶來新的融資機會,但“補齊剩余”的多,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自主核心技術和科技創新”的條件。鑒于相關新造車企業已終止新三板掛牌,業內普遍表示,第二批、第三批可能會出現新造車企業,時間鎖定在明年下半年至后年下半年。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此外,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落下帷幕,被車企高管普遍認為是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的關鍵節點,也是新車廠商生存的沖刺時刻。全聯汽車經銷商投資管理公司總裁曹鶴預測,最終新上市的汽車廠商不會超過3家,在科技創新板成功上市會降低被淘汰的可能性。
據路透社報道,通用汽車即將公布第二季業績,屆時投資者將看到這家底特律汽車制造商如何在其最大市場中國和美國市場經受住銷售下滑和價格壓力上升的沖擊。
1900/1/1 0:00:00近日,PSA集團先后發布了其銷售業績和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PSA集團全球營收出現下滑,同時在全球多個市場銷量走低,在華銷量更是暴跌六成。
1900/1/1 0:00:008月1日,我們獲悉上汽通用汽車即將推出兩項升級服務,范圍主要涵蓋兩方面:動力總成及車聯網。
1900/1/1 0:00:00蔚來的FE車隊,被上海力盛賽車收購了。消息是前兩天從外媒eracing365上爆出的。據悉,交易在上個月達成,新老板已經接管了車隊,上周五還去了位于英國多寧頓和牛津的技術站轉了轉。
1900/1/1 0:00:00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對于一個舞臺劇演員來說,為了臺上光鮮亮麗的一分鐘,在臺下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
1900/1/1 0:00:00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3001437MWh,同比增長9429。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