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寶馬集團第一季度凈利潤下滑74% 汽車業務10年來首次陷虧損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前幾天,一封匿名信在自動駕駛圈爆了。作者是一名無人駕駛算法工程師,美國海歸,上個月剛從國內一家自動駕駛企業“逃出來”。這位工程師在信中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動駕駛公司是如何將自動駕駛視為“撈錢”的:以愛國之名講故事,以威逼利誘為員工“畫餅”,以技術認知偏差地方和企業...過了不到兩天,另一位同行業的工程師也寫來了一封信,對匿名信中提到的行業現狀一一進行了反駁,聲稱要為其辯護。雖然反響不如前者,但是實名登記制。兩封信引起了人們對無人駕駛“圈子”的好奇。仔細想來,這半年來,只要有新品發布會,臺上的產品經理總能自豪地介紹:我們的新車搭載了Lx級自動駕駛系統...無人駕駛似乎是大勢所趨,市場火熱。但是,這些公司有幾個是認真做事的?被傳統巨頭企業包圍,初創企業能有機會嗎?

Tesla, Discovery, BYD, Volkswagen, Co-creation

帶著這些問題,我聯系了包括主機廠和自動駕駛公司在內的多位高管。他們有不同的觀點,但共識是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驚喜,大部分對初創企業來說還不錯。匿名信中的“局”和“局”是從一個愛國故事開始的。從前,一家自動駕駛公司的創始人想招人才。他給一個工程師講了一個“為國造車”的故事。雖然工程師在硅谷,但他渴望回國。他告訴工程師,自動駕駛將是工程師為國家服務的最好機會。創始人在業內小有名氣,在某公司的高管履歷廣為人知。再加上他為國家造車的動人故事,工程師相信了他,于是辭掉了硅谷的工作,回國加入了這家公司。不僅僅是工程師,那些渴望自動駕駛“落地”的地方省市也被這個故事所吸引。隨后,為了讓一輛原型車“脫離方向盤”,創始人在其他無人駕駛公司挖了更多的工程師。誘餌是100萬美元的簽約費,但要以貸款協議的形式給,理由是可以避稅。

Tesla, Discovery, BYD, Volkswagen, Co-creation

最后,已經開發的九款車只有兩款能上路,車點頭現象非常嚴重。更可怕的是車停不下來。所以當當地領導和一些游客來試乘該車時,安全員會偷偷踩剎車。就這樣,公司獲得了一個省市的支持,被稱為“落地之地”。但當地政府并沒有像創始人之前想象的那樣給公司多少錢,只是給了一些資源,比如辦公室、土地、政策鼓勵和支持。有了人才和當地的支持,我們開始賺錢。雖然號稱種子輪估值X億美元,但實際上,該公司的種子輪連真正的融資都算不上。錢大部分來自創始人的土豪,以借貸的形式獲得,即公司發展好了可以轉股,發展不好就要還本息。后來創始人打著前沿科技的名義搞P2P,路子走得極其野。他還找了很多民間私募平臺,都給出了很高的債轉股融資回報。就這樣,創始人賺了上億元。漸漸地,工程師們開始發現不對勁,因為他們談了很多次的加薪,一次都沒有兌現,工資開始按時發放。如果你問了,你會遭遇黑臉和被解雇的威脅。士氣開始高漲。這時創始人開始跟“孫正義”畫餅,說孫正義的1000億美元愿景基金想在中國找一家自動駕駛公司,來我們公司試乘的日期已經定了。當時軟銀愿景基金剛剛投資了Cruise,投資了近10億美元……在奴魯魯,工程師們再次選擇了相信。但后來證明還是一派胡言。后來創始人忽悠更多人坐公交,包括一些國有車企。后來創始人一直說X汽車已經在做決策了,幾億資金很快就到。但是直到工程師走了,都沒有錢進來。后來拖欠工資成了家常便飯,HR隨時會找茬扣工資。工程師忍不住要求裸辭,創始人也沒辦法,于是反目成仇,威脅競業禁止協議。這位工程師一開始認為創始人沒有仔細閱讀聘用合同和文件,但是當他離開后發現很多東西都不能兌現,涉及的期權完全掌握在創始人手中。信的最后,字里行間透露出工程師的傷感:“現在我已經毅然離職,回過頭來看這一切,覺得漏洞百出。我只想明白,已經太晚了。一開始我們有五六十個工程師,都是層層受困,辛辛苦苦寫代碼,最后一無所獲。大家都知道無人車行業前途不可限量,但我害怕再遇到創始人這樣的人,成為局的一部分(棋子)。我不希望無人駕駛被玩壞。”自動駕駛泥沙俱下,機遇與質疑并存。無人駕駛真的壞了嗎?“匿名信中提到的很多內幕信息,外人是不知道的。我也很難根據一面之詞做出客觀的判斷。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有踏踏實實做事的無人駕駛公司,而且很多,所以自動駕駛行業一直在前進和發展。”禾多科技創始人兼CEO倪凱告訴我。“就像汽車和火車發明之前,人們只認為馬車可靠。目前大眾對自動駕駛知之甚少,甚至是空白。要讓消費者接受像自動駕駛這樣的新技術,需要從最基礎的了解自動駕駛,逐漸接觸和接受,從零開始建立消費者的心理認知。這件事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步來。自動駕駛是一條漫長的賽道。作為行業中的一員,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就是以謹慎的態度做好自動駕駛,踏踏實實的打造好技術,交付安全、穩定、易用的產品。”倪凱說道。的確,自動駕駛行業從來沒有多少認真的人。第一次給人驚喜的“無名小卒”出現在美國。2013年冬天,硅谷新成立的L4自動駕駛創業公司Zoox頻頻被一眾汽車媒體質疑“”、“PPT造車”、“融資后跑路”。在過去的五年里,Zoox不僅沒有“跑路”,還拿到了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頒發的全無人駕駛客運牌照。要知道,當時連全球公認的“老大哥”Waymo都沒有拿到這個牌照。因為Zoox拿到了第一個。

Tesla, Discovery, BYD, Volkswagen, Co-creation

圖為:Zoox創始人Kentley-Klay(左)和Zoox聯合創始人Jesse Levinson(右)這兩年,國內無人駕駛初創企業中,除了實名注冊制寫信的公司(智行哲科技有限公司),要以Roadstar.ai(深邢星科技)、Pony.ai、商湯科技、禾多科技等公司為例。去年,成立僅一年多的Roadstar.ai獲得1.28億美元A輪融資。也引起了業內的一些關注。從技術路線上看,多傳感器預融合是Roadstar.ai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兩項自研技術:HeteroSync(異構多傳感器同步),使不同品牌、類型、數量的傳感器兼容;DeepFusion(數據深度融合)在原始數據層面融合激光雷達、相機、毫米波雷達的8維數據。去年5月,Roadstar.ai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純國產激光雷達的L4級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借助以上兩大核心技術,以及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的實際路測,實現了在加州平均一次人工干預,在國內高度復雜的城市路況下,數小時無人工接管。與谷歌相比,根據加州車管所(DMV)2018年發布的加州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數據,谷歌的無人駕駛車輛行駛了17731公里,需要人工干預一次。在60 km/h的速度下,每12天需要人工干預一次。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技術有前途、資本青睞的初創企業,也出現了不少烏龍事件:CEO發布公告罷免CTO,后來投資人發表聲明稱罷免無效。今年年初又曝出有員工突然被解雇,被解雇的員工甚至一臉尷尬,表示事先毫不知情。就像硬幣有兩面一樣,無人駕駛行業迅速崛起,但也是泥沙俱下。或許,在這個“喧囂與騷動”并存的時刻,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認真的思考和探索。行業要想發展好,“問題與機遇并存”的初創企業要克服什么樣的問題?挑戰很大,但初創企業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比亞迪公關總監楊釗并不太看好初創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規模、大量的成本、長期的投資過程,基本上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果。我相信,即使有一天完全無人駕駛能夠實現,百度、騰訊、華為這樣的公司也會有機會,初創公司基本沒有機會。”幾乎眾所周知,做自動駕駛是要花錢的。但是要花錢嗎?再來看看國際巨頭的燒錢游戲。

再說說被小弟打的大哥Waymo。2015年,優步剛剛開始進軍自動駕駛,Waymo已經燒了11億美元。根據前Waymo員工和其他內部人士的估計,Waymo現在每年的支出超過10億美元。在過去的四年里,優步燒了多少錢?優步·ATG(優步自動駕駛部門)披露了其在優步最近IPO過程中的每月賬單:2000萬美元。根據這一估計,自2015年以來,優步可能已經花費了超過9億美元。另外,這位工程師在匿名信中提到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自從被通用汽車收購后,去年已經成功為母公司燒了7.28億美元,目前仍處于純研發狀態。如今,一提到汽車相關話題,就繞不開特斯拉。5月3日,外媒報道稱,特斯拉上調全自動駕駛套餐車型價格。因為特斯拉從2015年安裝紅綠燈識別模塊開始研發,歷時4年。截止到今年4月初,終于更新了供司機使用。雖然具體數額還未得知,但看運作模式,一切不言而喻。在四年多的時間里,特斯拉花費了巨大的人力成本,使用了超過20萬輛車來收集數據和信息。為了形成AI2.0平臺的紅燈數據標本,該功能可以可靠地投入使用。如果你投這么多錢進去,你能看到水花嗎?不完全是。特斯拉的技術一發布就遭到質疑:可能沒有想象中的安全。只需要幾個貼紙就能讓它變道,甚至有黑客用電腦+手柄來奪取汽車操控者的權利。國內初創企業沒有和國際巨頭玩燒錢游戲,而是更加務實。我問倪凱:“你的HoloPilot為什么不用最先進的遠光激光雷達?是因為貴嗎?”雖然我只是問了一下,但我覺得這是胡說八道。倪凱很有耐心:“其實硬件配置的費用不是我們承擔的。我們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量產后,相應的費用將由消費者承擔,而遠光燈激光雷達價格昂貴,有的可能更多……比汽車還貴,可能遠遠超出消費者愿意支付的范圍。奇點汽車銷售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樊星指出,初創企業仍有其優勢。我曾經在傳統的代工企業工作。事實上,傳統主機廠往往掌握更多的傳統技術,但作為無人駕駛這樣的新技術,往往會選擇與華為、騰訊、百度等大型企業合作。而現在的很多初創企業,大部分都有互聯網基因。他們大多希望通過智能技術改變汽車行業,自動駕駛就是手段之一。另外,雖然國外對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究由來已久,但技術路線與我們不同。其實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有更多的團隊和更成熟的技術涌入這個領域。我個人認為,對于一些初創企業來說,現在大家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即使從丟掉商業包袱、能夠大展拳腳的角度來看,初創企業也有更多的機會。”范興說道。前幾天,一封匿名信在自動駕駛圈爆了。作者是一名無人駕駛算法工程師,美國海歸,上個月剛從國內一家自動駕駛企業“逃出來”。這位工程師在信中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動駕駛公司是如何將自動駕駛視為“撈錢”的:以愛國之名講故事,以威逼利誘為員工“畫餅”,以技術認知偏差地方和企業...過了不到兩天,另一位同行業的工程師也寫來了一封信,對匿名信中提到的行業現狀一一進行了反駁,聲稱要為其辯護。雖然反響不如前者,但是實名登記制。兩封信引起了人們對無人駕駛“圈子”的好奇。仔細想來,這半年來,只要有新品發布會,臺上的產品經理總能自豪地介紹:我們的新車搭載了Lx級自動駕駛系統...無人駕駛似乎是大勢所趨,市場火熱。但是,這些公司有幾個是認真做事的?被傳統巨頭企業包圍,初創企業能有機會嗎?

Tesla, Discovery, BYD, Volkswagen, Co-creation

帶著這些問題,我聯系了包括主機廠和自動駕駛公司在內的多位高管。他們有不同的觀點,但共識是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驚喜,大部分對初創企業來說還不錯。匿名信中的“局”和“局”是從一個愛國故事開始的。從前,一家自動駕駛公司的創始人想招人才。他給一個工程師講了一個“為國造車”的故事。雖然工程師在硅谷,但他渴望回國。他告訴工程師,自動駕駛將是工程師為國家服務的最好機會。創始人在業內小有名氣,在某公司的高管履歷廣為人知。再加上他為國家造車的動人故事,工程師相信了他,于是辭掉了硅谷的工作,回國加入了這家公司。不僅僅是工程師,那些渴望自動駕駛“落地”的地方省市也被這個故事所吸引。隨后,為了讓一輛原型車“脫離方向盤”,創始人在其他無人駕駛公司挖了更多的工程師。誘餌是100萬美元的簽約費,但要以貸款協議的形式給,理由是可以避稅。

Tesla, Discovery, BYD, Volkswagen, Co-creation

最后,已經開發的九款車只有兩款能上路,車點頭現象非常嚴重。更可怕的是車停不下來。所以當當地領導和一些游客來試乘該車時,安全員會偷偷踩剎車。就這樣,公司獲得了一個省市的支持,被稱為“落地之地”。但當地政府并沒有像創始人之前想象的那樣給公司多少錢,只是給了一些資源,比如辦公室、土地、政策鼓勵和支持。有了人才和當地的支持,我們開始賺錢。雖然它聲稱種子輪價值X億美元,但事實上,該公司的種子輪甚至不是一個re……融資。錢大部分來自創始人的土豪,以借貸的形式獲得,即公司發展好了可以轉股,發展不好就要還本息。后來創始人打著前沿科技的名義搞P2P,路子走得極其野。他還找了很多民間私募平臺,都給出了很高的債轉股融資回報。就這樣,創始人賺了上億元。漸漸地,工程師們開始發現不對勁,因為他們談了很多次的加薪,一次都沒有兌現,工資開始按時發放。如果你問了,你會遭遇黑臉和被解雇的威脅。士氣開始高漲。這時創始人開始跟“孫正義”畫餅,說孫正義的1000億美元愿景基金想在中國找一家自動駕駛公司,來我們公司試乘的日期已經定了。當時軟銀愿景基金剛剛投資了Cruise,向Nuro投資了近10億美元,工程師們再次選擇了相信。但后來證明還是一派胡言。后來創始人忽悠更多人坐公交,包括一些國有車企。后來創始人一直說X汽車已經在做決策了,幾億資金很快就到。但是直到工程師走了,都沒有錢進來。后來拖欠工資成了家常便飯,HR隨時會找茬扣工資。工程師忍不住要求裸辭,創始人也沒辦法,于是反目成仇,威脅競業禁止協議。這位工程師一開始認為創始人沒有仔細閱讀聘用合同和文件,但是當他離開后發現很多東西都不能兌現,涉及的期權完全掌握在創始人手中。信的最后,字里行間透露出工程師的傷感:“現在我已經毅然離職,回過頭來看這一切,覺得漏洞百出。我只想明白,已經太晚了。一開始我們有五六十個工程師,都是層層受困,辛辛苦苦寫代碼,最后一無所獲。大家都知道無人車行業前途不可限量,但我害怕再遇到創始人這樣的人,成為局的一部分(棋子)。我不希望無人駕駛被玩壞。”自動駕駛泥沙俱下,機遇與質疑并存。無人駕駛真的壞了嗎?“匿名信中提到的很多內幕信息,外人是不知道的。我也很難根據一面之詞做出客觀的判斷。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肯定有踏踏實實做事的無人駕駛公司,而且很多,所以自動駕駛行業一直在前進和發展。”禾多科技創始人兼CEO倪凱告訴我。“就像汽車和火車發明之前,人們只認為馬車可靠。目前大眾對自動駕駛知之甚少,甚至是空白。要讓消費者接受像自動駕駛這樣的新技術,需要從最基礎的了解自動駕駛,逐漸接觸和接受,從零開始建立消費者的心理認知。這件事沒有捷徑,只能一步一步來。自動駕駛是一條漫長的賽道。作為行業中的一員,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就是以謹慎的態度做好自動駕駛,踏踏實實的打造好技術,交付安全、穩定、易用的產品。”倪凱說道。的確,自動駕駛行業從來沒有多少認真的人。第一次給人驚喜的“無名小卒”出現在美國。2013年冬天,硅谷新成立的L4自動駕駛創業公司Zoox頻頻被一眾汽車媒體質疑“”、“PPT造車”、“融資后跑路”。在過去的五年里,Zoox不僅沒有“跑路”,還拿到了加州公共事業委員會頒發的全無人駕駛客運牌照。要知道,當時連全球公認的“老大哥”Waymo都沒有拿到這個牌照。因為Zoox拿到了第一個。

Tesla, Discovery, BYD, Volkswagen, Co-creation

圖為:Zoox創始人肯特里-克萊(左)和Zoox聯合創始人杰西·萊文森(右)這兩年,國內無人駕駛初創企業中,除了實名注冊的公司……tration system寫的信(智行哲科技有限公司),Roadstar.ai(深邢星科技)、Pony.ai、商湯科技、禾多科技等公司應該是個例子。去年,成立僅一年多的Roadstar.ai獲得1.28億美元A輪融資。也引起了業內的一些關注。從技術路線上看,多傳感器預融合是Roadstar.ai的核心競爭力,包括兩項自研技術:HeteroSync(異構多傳感器同步),使不同品牌、類型、數量的傳感器兼容;DeepFusion(數據深度融合)在原始數據層面融合激光雷達、相機、毫米波雷達的8維數據。去年5月,Roadstar.ai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純國產激光雷達的L4級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借助以上兩大核心技術,以及公司成立一年多以來的實際路測,實現了在加州平均一次人工干預,在國內高度復雜的城市路況下,數小時無人工接管。與谷歌相比,根據加州車管所(DMV)2018年發布的加州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數據,谷歌的無人駕駛車輛行駛了17731公里,需要人工干預一次。在60 km/h的速度下,每12天需要人工干預一次。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技術有前途、資本青睞的初創企業,也出現了不少烏龍事件:CEO發布公告罷免CTO,后來投資人發表聲明稱罷免無效。今年年初又曝出有員工突然被解雇,被解雇的員工甚至一臉尷尬,表示事先毫不知情。就像硬幣有兩面一樣,無人駕駛行業迅速崛起,但也是泥沙俱下。或許,在這個“喧囂與騷動”并存的時刻,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認真的思考和探索。行業要想發展好,“問題與機遇并存”的初創企業要克服什么樣的問題?挑戰很大,但初創企業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比亞迪公關總監楊釗并不太看好初創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如果沒有足夠的投資規模、大量的成本、長期的投資過程,基本上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果。我相信,即使有一天完全無人駕駛能夠實現,百度、騰訊、華為這樣的公司也會有機會,初創公司基本沒有機會。”幾乎眾所周知,做自動駕駛是要花錢的。但是要花錢嗎?再來看看國際巨頭的燒錢游戲。

再說說被小弟打的大哥Waymo。2015年,優步剛剛開始進軍自動駕駛,Waymo已經燒了11億美元。根據前Waymo員工和其他內部人士的估計,Waymo現在每年的支出超過10億美元。在過去的四年里,優步燒了多少錢?優步·ATG(優步自動駕駛部門)披露了其在優步最近IPO過程中的每月賬單:2000萬美元。根據這一估計,自2015年以來,優步可能已經花費了超過9億美元。另外,這位工程師在匿名信中提到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自從被通用汽車收購后,去年已經成功為母公司燒了7.28億美元,目前仍處于純研發狀態。如今,一提到汽車相關話題,就繞不開特斯拉。5月3日,外媒報道稱,特斯拉上調全自動駕駛套餐車型價格。因為特斯拉從2015年安裝紅綠燈識別模塊開始研發,歷時4年。截止到今年4月初,終于更新了供司機使用。雖然具體數額還未得知,但看運作模式,一切不言而喻。在四年多的時間里,特斯拉花費了巨大的人力成本,使用了超過20萬輛車來收集數據和信息。為了形成AI2.0平臺的紅燈數據標本,該功能可以可靠地投入使用。如果你投這么多錢進去,你能看到水花嗎?不完全是。特斯拉的技術一發布就遭到質疑:可能沒有想象中的安全。只需要幾個貼紙就能讓它變道,甚至有黑客用電腦+手柄來奪取汽車操控者的權利。國內初創企業沒有和國際巨頭玩燒錢游戲,而是更加務實。我問倪凱:“你的HoloPilot為什么不用最先進的遠光激光雷達?是因為貴嗎?”雖然我只是問了一下,但我覺得這是胡說八道。倪凱很有耐心:“其實硬件配置的費用不是我們承擔的。我們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量產后,相應的費用將由消費者承擔,而遠光燈激光雷達價格昂貴,有的可能更多……比汽車還貴,可能遠遠超出消費者愿意支付的范圍。奇點汽車銷售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樊星指出,初創企業仍有其優勢。我曾經在傳統的代工企業工作。事實上,傳統主機廠往往掌握更多的傳統技術,但作為無人駕駛這樣的新技術,往往會選擇與華為、騰訊、百度等大型企業合作。而現在的很多初創企業,大部分都有互聯網基因。他們大多希望通過智能技術改變汽車行業,自動駕駛就是手段之一。另外,雖然國外對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究由來已久,但技術路線與我們不同。其實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有更多的團隊和更成熟的技術涌入這個領域。我個人認為,對于一些初創企業來說,現在大家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即使從丟掉商業包袱、能夠大展拳腳的角度來看,初創企業也有更多的機會。”范興說道。

標簽:寶馬大眾勞斯萊斯MINI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受"排放門"連累 保時捷同意支付5.35億歐元罰款

5月8日,我們從保時捷官方了解到,斯圖加特檢方根據《德國監管法》第30(1)條、130(1)條,就保時捷對車輛監管不利開具共計535億歐元的罰單。

1900/1/1 0:00:00
江淮汽車再次涉嫌排放造假:或受環保部門重大處罰

江淮汽車再次因排放問題被相關部門關注。5月5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的一則公告顯示,擬對江淮汽車涉嫌機動車生產企業對污染控制裝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檢驗合格產品出廠銷售的行為進行重大處罰舉行聽證。

1900/1/1 0:00:00
四部委:2020年起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新能源公交車運營

5月8日,四部委發布《關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通知》,從2019年開始,新能源公交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后提前預撥部分資金,滿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請清算。

1900/1/1 0:00:00
8月開啟試駕/四季度交付,理想ONE預訂和交付規劃曝光

5月7日,理想官方發布了理想ONE在2019年預訂以及交付的時間規劃,理想ONE將在2019年8月開始正式試駕,在2019年四季度正式交付。

1900/1/1 0:00:00
福田汽車自動駕駛重卡國內首次上路

5月7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組織中國重型汽車企業,在天津市西青區進行了全國首次商用車列隊跟馳標準公開驗證試驗。

1900/1/1 0:00:00
殺死埃隆·馬斯克

在南非的某一天,母親大聲喊著小男孩的名字,但是無論怎么嘗試,他目無焦點,呆呆地看著什么地方,似乎完全聽不到別人在跟他講話。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