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戴姆勒裁員一萬轉向電動化,新晉CP寶馬的電動之路又走得如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4月22日,上海車展還火熱的時候,就聽說戴姆勒要裁員了。事實上,在3月初,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曾表示,“現在公布成本削減計劃的細節還為時過早”。現在,隨著繼任者康·宋林的臨近,戴姆勒的成本削減計劃似乎更加清晰了。據德國媒體報道,新任首席執行官康宋林計劃裁員1萬人,從而精簡戴姆勒和奔馳的結構,并尋求在2021年前節省60億歐元的成本,以提高效率。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嗎?不完全是。那么你打算怎么存450多億呢?答案是: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與寶馬。為了合作,戴姆勒不得不在這里裁員。寶馬怎么樣?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寶馬:我更慘,但我不認輸。如果戴姆勒想省一大筆錢,別說寶馬了,翻倍就行。早在3月20日,寶馬集團就宣布將在2022年前實現超過120億歐元的成本削減,從而支持對電氣化和自動化等新技術的巨額投資。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據統計,2018年寶馬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方面的R&D投資達到68.9億歐元,占集團收入的7.1%,確實不小。與此同時,股價大幅下跌,即使在今年年初反彈后,德國股價仍下跌了約四分之一。有分析指出,寶馬2018年的增長率達到了10年來的最低值。據統計,2019年寶馬的毛利率將從8%-10%下降到6%-8%,寶馬高管坐不住了,認為如果情況惡化,數字可能會變得更糟。寶馬首席財務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曾表示:“我們的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快速轉型期。如果我們想繼續推動變革,保持高水平的盈利能力至關重要。”但是,這種低迷的趨勢并不能阻擋寶馬對未來出行的持續投入,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集團的情懷。在過去的20年里,寶馬一直在電動化和自動駕駛領域努力。從寶馬i3到寶馬Vision iNEXT的電動之路雖然寶馬一直是燃油車的主力,但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研發其實從2000年就開始了。車展期間,寶馬品牌設計總監Domagoj Dukec對媒體表示,寶馬的電動汽車項目始于2013年推出的第一款純電動寶馬i3,而寶馬I項目的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寶馬集團開始醞釀并實施這一項目,體現了當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挑戰時,我們能夠應對這些外部沖擊和挑戰,并以創新的方式成功地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寶馬I項目及其系列產品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i3是I系列的第一款純電動汽車,是當時推出的迎接未來的產品,蘊含著寶馬品牌的價值。”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寶馬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在上海車展亮相的Vision iNEXT概念車。這是一款完全互聯的純電動汽車,提供高度的自動駕駛功能。它將于2021年量產,是寶馬集團下一代的技術旗艦。量產車型寶馬iNEXT將是寶馬首款提供L3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技術上可以達到L4自動駕駛水平,續航里程600公里。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那么,寶馬未來對于電動化有什么計劃?2025年,推12款純電動汽車,進入自動駕駛新階段。寶馬有明確的電氣化計劃。寶馬集團董事長哈拉爾德·克魯格(Harald Krueger)將2016-2015年分為三個階段:2016-2018年為第一階段,主要致力于推動電動化,目前的成果是已有多款產品上市;第二階段是2019年至2021年。除了繼續加強產品攻勢,寶馬還將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進一步的投入和研發;第三階段是2021-2025年,目標是成為高端出行領域領先的科技公司。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杜克表示,寶馬將在2025年前推出25款電動車型,其中包括12款純電動車型。寶馬Vision iNEXT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對寶馬集團來說,它和i3一樣重要。I3是我們從無到有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具有開拓意義。VISION iNEXT整合了寶馬在D+ACES(設計+自動化、互聯、電動化和共享)領域的所有關鍵技術,比如將主動駕駛和自動駕駛融入到這款車的設計中,這體現了我們對未來新技術的理解。”所以,無論從產品矩陣還是時間規劃,2019年都是關鍵的一年,寶馬應該在自動駕駛上多下功夫。最有意思的是,寶馬聯手了“宿敵”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決心可見一斑。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寶馬和戴姆勒2月22日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約合76.2億人民幣)整合各自的出行服務,共同發起成立合資集團,計劃在在線租車、電動汽車快充、物流貨運、便捷停車和汽車租賃等方面提供“五位一體”的服務。這個組合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沒想到背后還有一場“愛情”的戲碼。2月28日,兩家公司宣布將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雙方首批合作將于2025年左右上市。不到一周,曾經的“宿敵”達成兩項合作。雖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說白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再次合作,可以看作是之前出行領域的延續。在這兩大巨頭眼中,作為開啟未來移動出行業務的鑰匙,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是重中之重。但是自動駕駛技術技術含量高,周期長,相當復雜。只靠寶馬或者奔馳可能很難實現或者效率低下。與其這樣,不如聯合起來,取長補短,降低成本和風險,最終實現技術共享。對此,寶馬集團研發總監克勞斯·弗羅利希(Klaus frhlich)表示,“與長期合作伙伴構建的靈活且非排他性的平臺將是自動駕駛產業化的基礎。”不過,兩家公司也指出,現有的開發工作不受影響,這也意味著競爭仍在繼續。正如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迪特·蔡澈之前所說,斯圖加特和慕尼黑之間的競爭不會結束。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寫在最后作為我眼中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奔馳和寶馬一直有種莫名的CP感。面對未來的出行趨勢和轉型的陣痛,兩大巨頭最終牽手,真的會讓人感慨良多。汽車行業的巨變催生了很多像寶馬奔馳這樣的組合,比如大眾和福特,本田和通用。面對特斯拉等越來越多的“威脅”,選擇抱團研發、合作共贏是明智之舉,這也是傳統車企最后的固執。4月22日,上海車展還火熱的時候,就聽說戴姆勒要裁員了。事實上,在3月初,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曾表示,“現在公布成本削減計劃的細節還為時過早”。現在,隨著繼任者康·宋林的臨近,戴姆勒的成本削減計劃似乎更加清晰了。據德國媒體報道,新任首席執行官康宋林計劃裁員1萬人,從而精簡戴姆勒和奔馳的結構,并尋求在2021年前節省60億歐元的成本,以提高效率。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嗎?不完全是。那么你打算怎么存450多億呢?答案是:電動汽車,自動駕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與寶馬。為了合作,戴姆勒不得不在這里裁員。寶馬怎么樣?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寶馬:我是e……更糟,但我不認輸。如果戴姆勒想省一大筆錢,別說寶馬了,翻倍就行。早在3月20日,寶馬集團就宣布將在2022年前實現超過120億歐元的成本削減,從而支持對電氣化和自動化等新技術的巨額投資。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據統計,2018年寶馬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方面的R&D投資達到68.9億歐元,占集團收入的7.1%,確實不小。與此同時,股價大幅下跌,即使在今年年初反彈后,德國股價仍下跌了約四分之一。有分析指出,寶馬2018年的增長率達到了10年來的最低值。據統計,2019年寶馬的毛利率將從8%-10%下降到6%-8%,寶馬高管坐不住了,認為如果情況惡化,數字可能會變得更糟。寶馬首席財務官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曾表示:“我們的行業正在經歷一個快速轉型期。如果我們想繼續推動變革,保持高水平的盈利能力至關重要。”但是,這種低迷的趨勢并不能阻擋寶馬對未來出行的持續投入,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集團的情懷。在過去的20年里,寶馬一直在電動化和自動駕駛領域努力。從寶馬i3到寶馬Vision iNEXT的電動之路雖然寶馬一直是燃油車的主力,但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研發其實從2000年就開始了。車展期間,寶馬品牌設計總監Domagoj Dukec對媒體表示,寶馬的電動汽車項目始于2013年推出的第一款純電動寶馬i3,而寶馬I項目的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寶馬集團開始醞釀并實施這一項目,體現了當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挑戰時,我們能夠應對這些外部沖擊和挑戰,并以創新的方式成功地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寶馬I項目及其系列產品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i3是I系列的第一款純電動汽車,是當時推出的迎接未來的產品,蘊含著寶馬品牌的價值。”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寶馬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在上海車展亮相的Vision iNEXT概念車。這是一款完全互聯的純電動汽車,提供高度的自動駕駛功能。它將于2021年量產,是寶馬集團下一代的技術旗艦。量產車型寶馬iNEXT將是寶馬首款提供L3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技術上可以達到L4自動駕駛水平,續航里程600公里。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那么,寶馬未來對于電動化有什么計劃?2025年,推12款純電動汽車,進入自動駕駛新階段。寶馬有明確的電氣化計劃。寶馬集團董事長哈拉爾德·克魯格(Harald Krueger)將2016-2015年分為三個階段:2016-2018年為第一階段,主要致力于推動電動化,目前的成果是已有多款產品上市;第二階段是2019年至2021年。除了繼續加強產品攻勢,寶馬還將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進一步的投入和研發;第三階段是2021-2025年,目標是成為高端出行領域領先的科技公司。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杜克表示,寶馬將在2025年前推出25款電動車型,其中包括12款純電動車型。寶馬Vision iNEXT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對寶馬集團來說,它和i3一樣重要。I3是我們從無到有打造的純電動汽車,具有開拓意義。VISION iNEXT整合了寶馬在D+ACES(設計+自動化、互聯、電動化和共享)領域的所有關鍵技術,比如將主動駕駛和自動駕駛融入到這款車的設計中,這體現了我們對未來新技術的理解。”所以,無論從產品矩陣還是時間規劃,2019年都是關鍵的一年,寶馬應該在自動駕駛上多下功夫。最有意思的是,寶馬聯手了“宿敵”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決心可見一斑。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寶馬和戴姆勒2月22日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約合76.2億人民幣)整合各自的出行服務,共同發起成立合資集團,計劃在在線租車、電動汽車快充、物流貨運、便捷停車和汽車租賃等方面提供“五位一體”的服務。這個組合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沒想到背后還有一場“愛情”的戲碼。2月28日,兩家公司宣布將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雙方首批合作將于2025年左右上市。不到一周,曾經的“宿敵”達成兩項合作。雖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說白了,自動駕駛技術的再次合作,可以看作是之前出行領域的延續。在這兩大巨頭眼中,作為開啟未來移動出行業務的鑰匙,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是重中之重。但是自動駕駛技術技術含量高,周期長,相當復雜。只靠寶馬或者奔馳可能很難實現或者效率低下。與其這樣,不如聯合起來,取長補短,降低成本和風險,最終實現技術共享。對此,寶馬集團研發總監克勞斯·弗羅利希(Klaus frhlich)表示,“與長期合作伙伴構建的靈活且非排他性的平臺將是自動駕駛產業化的基礎。”不過,兩家公司也指出,現有的開發工作不受影響,這也意味著競爭仍在繼續。正如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迪特·蔡澈之前所說,斯圖加特和慕尼黑之間的競爭不會結束。

BMW, Mercedes-Benz, Honda, Volkswagen, Ford

寫在最后作為我眼中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奔馳和寶馬一直有種莫名的CP感。面對未來的出行趨勢和轉型的陣痛,兩大巨頭最終牽手,真的會讓人感慨良多。汽車行業的巨變催生了很多像寶馬奔馳這樣的組合,比如大眾和福特,本田和通用。面對特斯拉等越來越多的“威脅”,選擇抱團研發、合作共贏是明智之舉,這也是傳統車企最后的固執。

標簽:寶馬奔馳本田大眾福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國聯通開通7城市5G試驗網

4月23日,中國聯通宣布正式開通國內7座城市的5G試驗網,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以及雄安新區,這7座城市將實現核心區域5G網絡的連續覆蓋。

1900/1/1 0:00:00
5G引領汽車技術新趨勢 智能科技帶來全新體驗

2018年下半年中國車市陡然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也并無起色,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眾多車企都在尋求穿越寒流的方法。正在舉辦的2019上海車展,則成為各個車企展示自身實力的重要舞臺。

1900/1/1 0:00:00
上海車展中的蔚來,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

在這次上海車展上,蔚來的發布會非常簡短。

1900/1/1 0:00:00
基巖資本副總裁范波:新能源汽車迎來寡頭時代 現在布局正當時

汽車新四化所帶來產業新機遇,無論在全球范圍還是中國本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資金正進入與新能源汽車和全球出行產業相關的領域。

1900/1/1 0:00:00
合眾新能源30億融資背后的分量

或許,只有極少數的人將焦點放在了30融資背后的分量。4月18日,上海車展期間,合眾新能源向外界釋放了一個巨大的信號。

1900/1/1 0:00:00
特斯拉是怎么變成“定時炸彈”的?

4月21日晚間,上海市某小區地下車庫發生火災,起因是一輛停放在地下一層車庫的特斯拉ModelS發生自燃,并迅速引燃了周邊車輛。隨后消防隊派了15輛消防車用了將近一小時才將大火撲滅。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