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以循環和安全性能著稱的磷酸鐵鋰電池遭遇滑鐵盧,其市場主導地位被以能量密度著稱的三元電池奪走。這是由于形勢還是政策援助?如今,形勢逆轉,補貼不斷下調,在動力電池行業降本增效的巨大壓力下,磷酸亞鐵鋰面臨著新的反擊機會。3月26日,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落地。2019年,補貼政策從當天(3月26日)開始實施,并設定了三個月的過渡期。根據最新計劃,國家對乘用車、公交車和特種車輛的平均補貼比2018年下降了一半以上,隨著地方政府補貼的取消,總體而言,補貼比去年下降了70%。面對補貼壓力,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當補貼的權重不足以抵消能源密度增加帶來的成本增加時,技術路線勢必會向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向傾斜。“新補貼政策的出臺將促使主機廠改變過去單純追求能源密度的局面。”華鼎國聯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程巖松告訴新材料在線,隨著補貼的大幅下降、成本壓力的急劇增加以及缺乏高能源密度,鐵鋰電池由于其成本和安全優勢,將在乘用車市場迎來更多發展機遇。磷酸亞鐵鋰市場開始升溫。梳理過去四年在線上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電池的市場占有率時發現,磷酸鐵鋰電池占據了三年的主導地位,直到去年才開始被三元電池趕超。目前很難預測三元電池的主導地位將持續多久。但從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來看,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開始明顯回升,甚至開始與三元電池競爭。根據工信部2月中旬發布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的配套車型統計,56款車型搭載三元電池,占比53%,48款車型搭載磷酸鐵鋰電池,占比45%。磷酸鐵鋰電池的安裝型號開始接近三元電池。此外,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顯著提高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梳理《2018-2019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發現,目前推薦目錄中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已從2016年的約140wh/kg提高到2019年的180wh/kg,且仍有上升趨勢。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系統目前的能量密度已達到平均140wh/kg,三元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達到平均160wh/kg,已成為純電動乘用車的標準。從推薦目錄中可以看出,對于不同市場定位的汽車,主機廠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技術路線有不同的要求。“160wh/kg的系統已經成為今年電動乘用車的指定要求,但代工廠目前正在猶豫是否要達到180wh/kg。”遠東福斯特總經理蔡東表示,高端車型對能量密度仍有明確要求,但低端車型有更多選擇。對于A00級和A0級車型,主機廠并不盲目要求提高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技術路線也不局限于三元電池。磷酸亞鐵鋰和多組分鋰也很常見。包括江淮在內,奇瑞、上汽通用五菱、北汽新能源等主機廠均已申報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另一方面,主機廠在一些車型上放棄了三元電池,開始重新生產……
將其與磷酸亞鐵鋰或錳酸鋰電池進行比較,表明上述主機廠正在為細分市場開發新車型,從而對動力電池提出了不同的技術要求,其中成本和安全性是主機廠需要考慮的重點。成本效益成為磷酸亞鐵鋰的殺手。2018年,市場上風光無限的磷酸鐵鋰電池遇冷,主要是因為補貼政策調整更傾向于高能量密度。然而,隨著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其性價比優勢也隨之擴大。“鑒于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差,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主機廠別無選擇。”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補貼政策出臺后,汽車公司將改變業務方向,放棄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以獲得更高級別的補貼;改用相對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以降低成本;通過提高新能源汽車價格和壓縮供應鏈利潤,可以分解報銷壓力。事實上,在電池選擇方面,市場已經開始關注磷酸鐵鋰電池復蘇帶來的投資機會。“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的容量密度可以滿足基本要求,成本比三元電池便宜10%至15%。低端車型更換鐵鋰電池可以節省30萬至60萬元。”程巖松表示,鐵鋰電池無論從性能還是價格上都很有吸引力。這也得到了下游原始設備制造商的認可。“磷酸鐵鋰電池材料活性低,結構穩定,電池具有優異的循環次數和使用壽命,與整車基本相同,達到8-10年。”國軒高新乘用車事業部總經理王曉陽表示,江淮第一代汽車于2011年上市,許多用戶仍在使用,這充分表明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磷酸鐵鋰電池的比能與三元622系統相當,磷酸亞鐵鋰系統可以繼續提高能量密度,預計將達到200Wh/Kg以上。”王曉陽算了一筆經濟賬。“普通A級車的油耗按7L/100Km計算,成本為52.5元,而江淮iEV 7L的油耗為每100公里12KWH,成本為6.7元。兩者之間的價差為45.8元。如果你在家,一年行駛15000公里,8年可節省約5.5萬元。如果用于運營,可節省約23萬按每年行駛10萬公里計算,五年內可行駛人民幣元。“此外,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更有理由取代磷酸鐵鋰電池。有專家指出,插電型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價格是固定的,不受電池能量密度等指標的影響;
此外,插電式車型的充電量為12千瓦時至16千瓦時,重量不到100公斤。更換磷酸亞鐵鋰僅增加約10公斤,對整車影響不大。德國納米上市行業龍頭加緊擴產,磷酸亞鐵鋰公司德國納米日前成功召開IPO會議,也堅定了市場信心。公開資料顯示,其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納米級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納米磷酸亞鐵鋰是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用作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本次IPO,德國納米計劃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9.95億元,用于建設納米磷酸亞鐵鋰等項目。在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等優質客戶的支持下,納米磷酸亞鐵鋰材料產銷持續增長,收入和凈利潤快速增長,成為磷酸亞鐵鋰領域材料的有力競爭對手。“德國納米的上市給生產磷酸亞鐵鋰材料的公司打了一針強心針。”一位熟悉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資深投資者告訴新材料在線,補貼的影響力正在下降,這將使更多的動力電池公司專注于成本和可靠性,磷酸鐵鋰電池的春天即將到來。“2018年,中國磷酸亞鐵鋰的材料出貨量為5.84萬噸,而德國納米2018年的磷酸亞鐵鋰材料出貨量位居行業前列。”上述投資者表示,德國納米成功IPO表明其具有強大的競爭實力。事實上,比亞迪、貝特瑞、北大先鋒等龍頭企業從去年開始就開始逆勢擴產。“隨著產能的擴大和原材料的持續下降,磷酸亞鐵鋰的價格已經相當有競爭力,預計到2020年供應價格可能達到5萬/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先鋒內部人士表示,表示,公司此前判斷,鐵鋰電池未來將以其性價比優勢打開許多潛在市場,而現在補貼的調整促使磷酸亞鐵鋰迎來供需結構的明顯逆轉。磷酸亞鐵鋰的主導產業也在積極擴大生產,為戰爭做準備。據一位熟悉正極材料領域的人士透露,比亞迪的磷酸亞鐵鋰需求仍高達近2000噸/月,但其自產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大部分仍需進口。在未來規劃中,比亞迪的月需求量預計將達到3500噸/月。無論是保證自身產品的供應,還是考慮原材料來源的安全,擴大生產勢在必行。過去一年,以循環和安全性能著稱的磷酸鐵鋰電池遭遇滑鐵盧,其市場主導地位被以能量密度著稱的三元電池奪走。這是由于形勢還是政策援助?如今,形勢逆轉,補貼不斷下調,在動力電池行業降本增效的巨大壓力下,磷酸亞鐵鋰面臨著新的反擊機會。3月26日,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落地。2019年,補貼政策從當天(3月26日)開始實施,并設定了三個月的過渡期。根據最新計劃,國家對乘用車、公交車和特種車輛的平均補貼比2018年下降了一半以上,隨著地方政府補貼的取消,總體而言,補貼比去年下降了70%。面對補貼壓力,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當補貼的權重不足以抵消能源密度增加帶來的成本增加時,技術路線勢必會向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向傾斜。“新補貼政策的出臺將促使原始設備制造商改變單純追求能源的局面……
過去的浩劫。華鼎國聯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程巖松告訴新材料在線,隨著補貼的大幅下降、成本壓力的急劇增加以及高能量密度的缺乏,鐵鋰電池由于其成本和安全優勢,將在乘用車市場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舉起手臂。梳理過去四年在線上磷酸亞鐵鋰和三元電池的市場占有率時發現,磷酸鐵鋰電池占據了三年的主導地位,直到去年才開始被三元電池趕超。目前很難預測三元電池的主導地位將持續多久。但從2019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來看,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開始明顯回升,甚至開始與三元電池競爭。根據工信部2月中旬發布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中的配套車型統計,56款車型搭載三元電池,占比53%,48款車型搭載磷酸鐵鋰電池,占比45%。磷酸鐵鋰電池的安裝型號開始接近三元電池。此外,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顯著提高也是一個很大的幫助。梳理《2018-2019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發現,目前推薦目錄中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已從2016年的約140wh/kg提高到2019年的180wh/kg,且仍有上升趨勢。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系統目前的能量密度已達到平均140wh/kg,三元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達到平均160wh/kg,已成為純電動乘用車的標準。從推薦目錄中可以看出,對于不同市場定位的汽車,主機廠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技術路線有不同的要求。“160wh/kg的系統已經成為今年電動乘用車的指定要求,但代工廠目前正在猶豫是否要達到180wh/kg。”遠東福斯特總經理蔡東表示,高端車型對能量密度仍有明確要求,但低端車型有更多選擇。對于A00級和A0級車型,主機廠并不盲目要求提高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技術路線也不局限于三元電池。磷酸亞鐵鋰和多組分鋰也很常見。包括江淮在內,奇瑞、上汽通用五菱、北汽新能源等主機廠均已申報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另一方面,主機廠在一些車型上放棄了三元電池,開始用磷酸亞鐵鋰或錳酸鋰電池替代,這表明上述主機廠正在為細分市場開發新車型,從而對動力電池提出了不同的技術要求,其中成本和安全是主機廠需要考慮的重點。成本效益成為磷酸亞鐵鋰的殺手。2018年,市場上風光無限的磷酸鐵鋰電池遇冷,主要是因為補貼政策調整更傾向于高能量密度。然而,隨著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其性價比優勢也隨之擴大。“鑒于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差,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主機廠別無選擇。”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補貼政策出臺后,汽車公司將改變業務方向,放棄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以獲得更高級別的補貼;改用相對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以降低成本;
通過提高新能源汽車價格和壓縮供應鏈利潤,可以分解報銷壓力。事實上,在電池選擇方面,市場已經開始關注磷酸鐵鋰電池復蘇帶來的投資機會。“目前磷酸鐵鋰電池的容量密度可以滿足基本要求,成本比三元電池便宜10%至15%。低端車型更換鐵鋰電池可以節省30萬至60萬元。”程巖松表示,鐵鋰電池無論從性能還是價格上都很有吸引力。這也得到了下游原始設備制造商的認可。“磷酸鐵鋰電池材料活性低,結構穩定,電池具有優異的循環次數和使用壽命,與整車基本相同,達到8-10年。”國軒高新乘用車事業部總經理王曉陽表示,江淮第一代汽車于2011年上市,許多用戶仍在使用,這充分表明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磷酸鐵鋰電池的比能與三元622系統相當,磷酸亞鐵鋰系統可以繼續提高能量密度,預計將達到200Wh/Kg以上。”王曉陽算了一筆經濟賬。“普通A級車的油耗按7L/100Km計算,成本為52.5元,而江淮iEV 7L的油耗為每100公里12KWH,成本為6.7元。兩者之間的價差為45.8元。如果你在家,一年行駛15000公里,8年可節省約5.5萬元。如果用于運營,可節省約23萬按每年行駛10萬公里計算,五年內可行駛人民幣元。“此外,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更有理由取代磷酸鐵鋰電池。有專家指出,插電型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價格是固定的,不受電池能量密度等指標的影響;
此外,插電式車型的充電量為12千瓦時至16千瓦時,重量不到100公斤。更換磷酸亞鐵鋰僅增加約10公斤,對整車影響不大。德國納米上市行業龍頭加緊擴產,磷酸亞鐵鋰公司德國納米日前成功召開IPO會議,也堅定了市場信心。公開資料顯示,其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納米級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納米磷酸亞鐵鋰是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用作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本次IPO,德國納米計劃在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9.95億元,用于建設納米磷酸亞鐵鋰等項目。在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等優質客戶的支持下,納米磷酸亞鐵鋰材料產銷持續增長,收入和凈利潤快速增長,成為磷酸亞鐵鋰領域材料的有力競爭對手。“德國納米的上市給生產磷酸亞鐵鋰材料的公司打了一針強心針。”一位熟悉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資深投資者告訴新材料在線,補貼的影響力正在下降,這將使更多的動力電池公司專注于成本和可靠性,磷酸鐵鋰電池的春天即將到來。“2018年,中國磷酸亞鐵鋰的材料出貨量為5.84萬噸,而德國納米2018年的磷酸亞鐵鋰材料出貨量位居行業前列。”上述投資者表示,德國納米成功IPO表明其具有強大的競爭實力。事實上,比亞迪、貝特瑞、北大先鋒等龍頭企業從去年開始就開始逆勢擴產。“隨著產能的擴大和原材料的持續下降,磷酸亞鐵鋰的價格已經相當有競爭力,預計到2020年供應價格可能達到5萬/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大先鋒內部人士表示,表示,公司此前判斷,鐵鋰電池未來將以其性價比優勢打開許多潛在市場,而現在補貼的調整促使磷酸亞鐵鋰迎來供需結構的明顯逆轉。磷酸亞鐵鋰的主導產業也在積極擴大生產,為戰爭做準備。據一位熟悉正極材料領域的人士透露,比亞迪的磷酸亞鐵鋰需求仍高達近2000噸/月,但其自產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大部分仍需進口。在未來規劃中,比亞迪的月需求量預計將達到3500噸/月。無論是保證自身產品的供應,還是考慮原材料來源的安全,擴大生產勢在必行。
遠景集團宣布已完成對日產汽車旗下AutomotiveEnergySupplyCorporation(AESC)電動電池業務控股權收購。同時,動力電池科技公司遠景AESC宣告成立。
1900/1/1 0:00:00據彭博社報道,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HirotoSaikawa)和前董事長戈恩(CarlosGhosn)去年曾考慮為雷諾日產聯盟新增一家合作伙伴,并討論了在中國可能進行的收購。
1900/1/1 0:00:00根據交強險上牌量數據,2019年2月國產新能源乘用車上牌數為263萬輛,同比上漲5938。
1900/1/1 0:00:00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聯邦政府周一表示,根據與美國環境保護署就其汽車工廠違反聯邦有害廢物的問題達成的解決方案,特斯拉被罰31000美元,
1900/1/1 0:00:003月27日晚,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發布2018年財報。
1900/1/1 0:00:00近日,我國首份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年度報告出爐。這份由北京市發布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報告中,首次披露了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在2018年的路測情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