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電動汽車在高速和低溫條件下的續航里程波動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是什么導致里程焦慮?影響續航里程的因素是什么?行業各方應該做出哪些改變?駕駛里程和預期里程之間的差異是焦慮的主要原因。1.傳統燃油車也存在行駛里程波動的現象,但電動車車主的里程焦慮更為明顯。電動汽車和燃油車面臨著相同的里程波動現象,但由于燃油車的行駛里程相對較長,通常可以超過大多數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目前,人們對燃油車里程的焦慮并不明顯,社會爭議也不大。但由于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與消費者預期仍有差距,且里程波動較大,無法滿足某些應用場景的使用要求,導致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里程更加敏感。
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波動比較2。電動汽車的實際行駛里程與測試公布的里程之間的差異加劇了消費者的心理差距。首先,一些廠商以理想的定速續航里程數據作為主要宣傳,與實際行駛里程相去甚遠。目前,該行業已明確禁止這種行為。第二,中國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法規參考了歐洲NEDC測試系統,這與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實際駕駛條件不符,無法真實反映實際行駛里程。原因如下:首先,城市和郊區里程分布不合理。在現行標準中,城市工況占70%,郊區占30%,這與中國的實際情況有很大不同,怠速率也有很大不同。第二,工況測試是在室溫下進行的,沒有打開空調,但實際上車輛長時間打開空調,電池性能和制動恢復效果也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低。第三,工況下的減速階段較慢,這對電動汽車的制動恢復非常有利。在實際使用中,汽車的減速速度往往較快,制動恢復不完全。由于上述原因,與電動汽車的標稱里程相比,隨著季節變化、路況變化和車輛使用壽命的變化,不同車型的里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已成為電動汽車產品的普遍現象。
乘用車行駛里程隨時間和冬季的衰減(右)
典型工況(左)與中國工況(右)的區別
制動恢復和溫度對電動汽車功耗的影響02冬季空調和駕駛條件影響實際里程1。電動汽車的實際行駛里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能源因素和能耗因素:首先,電動汽車的車載剩余能量主要與電池的當前狀態有關;
二是能源消耗,包括駕駛和車輛配件的能源消耗。一般來說,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僅受到車輛重量、驅動系統效率、駕駛條件、駕駛習慣等常見能耗因素以及傳統燃油車等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而且由于動力電池的化學特性,對溫度因素更為敏感。同時,還受到動力電池材料、電池技術、電池循環壽命和維護狀態等能源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有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冬季空調和電池加熱引起的附件能耗變量,二是電池儲能本身的特性引起的能量因素。
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因素2。與能源因素相比,能源消耗因素是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主要因素。無論從目前的用戶體驗還是第三方測試結果的數據分析來看,在低溫季節和高速路況兩種場景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變化最為明顯。根據統計數據,在相同其他條件下設置單個變量的比較分析中,在100-120公里/小時的行駛速度下,行駛里程通常會減少約1/4-1/3,在使用空調的情況下,行駛距離會減少1/4-1/3;在沒有空調的-20℃的極低溫度下,行駛范圍只會減少10%。從EV-TEST對一輛電動汽車的測量數據可以看出,當空調在極低溫度(-15℃)下打開并在100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駛時,電動汽車的能耗增加最多,續航里程減少最多。同時可以看出,在普通低溫(-7℃)下不打開空調時,整車的續航里程并沒有明顯下降。基于以上分析,與低溫引起的動力電池能量因素變化相比,空調配件和高速行駛引起的能耗因素是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主要因素。
不同工況和環境對行駛里程的影響(1)高速時風阻的非線性增加導致高速行駛里程顯著減小。隨著車速的增加,滾動阻力呈線性增加,而風阻呈非線性增加。當電動汽車的速度超過100km/h時,風阻的快速非線性增加是電動汽車行駛損失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坡度所需牽引功率的變化也會降低其行駛里程。(2) 電動汽車冬季的空調能耗高于夏季,這對續航里程的影響更大。夏季,電動汽車的空調能耗約占駕駛能耗的30%,這與環境溫度和太陽輻射強度有關,但燃油車也需要消耗發動機能量進行制冷,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冬季,電動汽車的空調仍然是駕駛艙的主要加熱方式,這與傳統的燃油車可以依靠發動機加熱不同。與夏季空調的運行條件相比,空調在冬季零度以下的條件下,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將座艙溫度保持在舒適的溫度范圍內,這已成為降低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最重要因素。
路況和駕駛條件對行駛里程的影響
空調能耗對續航里程的影響(3)制動能量回收、電池溫度調節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車輛能耗。理論上,制動能量可以達到行駛能量的70%,常溫下的能量回收可以節省20%以上。具體的節能效果與協同工作有關……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能量回收技術的應用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此外,電動汽車的電池需要進行溫度調節,使其處于最佳工作區域。在夏季,傳統的燃油車發動機也需要散熱和能耗。在冬季,電動汽車通常需要消耗7%以上的電力進行加熱和隔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續航里程略有縮短,但這并不是主要因素。總體而言,在能源消耗方面,燃油車和電動汽車在夏季受到工況、空調和制冷以及動力系統冷卻(發動機散熱和電池散熱)的影響。在冬季,電動汽車增加了駕駛艙加熱和電池保溫功能。3.雖然能量因素不是導致續航里程波動的主要因素,但它決定了電動汽車的里程限制(1)由于電池的固有特性,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能量因素比燃油汽車更為復雜。電池釋放的累積能量的表達式如下:其中,Ut為端子電壓=開路電壓內阻*電流,開路電壓與電池材料有關,內阻與電池溫度和充電狀態(SOC)有關,電流與電動汽車的工作條件有關。Qst是電池的標稱容量。但隨著里程數的增加,動力電池等關鍵部件的性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動力電池的容量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而下降,一致性差異會變大,這也會影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因此,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能量因素要復雜得多。
電池狀態對續航里程的影響(左)電池內阻典型特征曲線(右)(2)未來電池材料技術的進步是提高電動汽車里程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從以上表達式和對應關系可以看出,如果不考慮電動汽車的工作條件,只考慮電池本身的特性,能量因數主要與電池的兩條特性曲線密切相關:一條是開路電壓特性曲線,另一個是內阻變化曲線。目前,電池內阻受溫度影響較大,隨著電池絕緣技術的不斷進步,內阻也在逐步提高。開路電壓特性的改善和電池使用壽命的延長主要取決于未來電池材料技術的進步,這也是決定未來電動汽車里程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03電動汽車的性能不斷提高,未來可期。1.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斷提高,可以滿足大多數出行需求。(1) 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逐漸提高。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已超過140Wh/kg。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影響續航里程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系統能量密度比2015年增加了約54%。電動汽車的里程限制正在接近燃油車的里程限制。隨著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提高和汽車技術的進步,我國電動乘用車的平均續航里程已超過300公里,部分產品可超過400公里。隨著技術的進步,滿足市場出行里程需求的產品將成為普遍現象。
中國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提高
0
2017-2018年各級純電動乘用車的續航里程(2)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基本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在城市出行中,大多數居民主要是上班和日常交通,日常行車里程較短。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的研究數據,平均……
典型城市的平均行駛里程不到50公里。從北京出行的特點來看,在普通工作日,日行駛里程200公里以下的比例為99.97%,在法定節假日,90.1%的車輛行駛里程150公里以下。根據電動汽車300公里的續航里程,考慮到夏季和冬季的溫度變化,假設里程波動為30%,綜合續航約210公里,仍能滿足大部分出行需求。
1
不同城市和時間段的旅行里程2。在某些領域和工作條件上仍然存在不足,但未來,盡管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可以滿足大部分出行需求,但在一些應用場景中,與傳統燃油車相比仍存在不足,如極冷、長途城際和長途運營車輛,在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充電時間長的情況下。然而,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在節能、環保、使用成本、動力和舒適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基于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更容易實現。隨著產品性能的提高、車輛成本的降低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它將適合未來更多的場景。從多個層面改善用戶體驗。1.客觀了解電動汽車的里程問題。電動汽車正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不能因為里程問題而否定行業的發展。電動汽車實際續航里程的差異是由法律法規、技術、消費者習慣、環境、企業宣傳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盡管它與傳統燃油汽車一樣面臨著這種批評,充電基礎設施不便帶來的里程增長與電池、燃油車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仍有差距。隨著推廣數量的增加,電動汽車的里程問題越來越突出。但從新興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在發展初期,產品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但問題不能無限放大。我們應該對初創產品采取包容的態度,給予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來改進管理和技術,而不是僅僅因為問題而限制和否定它們的發展。關注電動汽車的里程問題,加強管理,提高技術水平。續航里程是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的一個關鍵指標。如果沒有達到實際行駛里程或實際行駛里程與宣傳里程相差過大,使用過程中里程衰減過嚴重,消費者的里程焦慮會進一步加劇。這不僅會使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喪失,還會增加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性能的懷疑,從而降低社會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極不利于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問題應得到各級重視,并應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和提高技術水平盡快解決,增強消費者信心。2.加強事后監督,改善工作條件。第一,加強汽車行業事后監管體系。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電動汽車在高速和低溫條件下的續航里程波動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是什么導致里程焦慮?影響續航里程的因素是什么?行業各方應該做出哪些改變?駕駛里程和預期里程之間的差異是焦慮的主要原因。1.傳統燃油車也存在行駛里程波動的現象,但電動車車主的里程焦慮更為明顯。電動汽車和燃油車面臨著相同的里程波動現象,但由于燃油車的行駛里程相對較長,通常可以超過大多數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目前,人們對燃油車里程的焦慮并不明顯,社會爭議也不大。然而,由于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與消費者的預期仍有差距,里程波動較大,無法滿足……
一些應用場景中的使用需求,這導致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里程更加敏感。
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波動比較2。電動汽車的實際行駛里程與測試公布的里程之間的差異加劇了消費者的心理差距。首先,一些廠商以理想的定速續航里程數據作為主要宣傳,與實際行駛里程相去甚遠。目前,該行業已明確禁止這種行為。第二,中國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法規參考了歐洲NEDC測試系統,這與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實際駕駛條件不符,無法真實反映實際行駛里程。原因如下:首先,城市和郊區里程分布不合理。在現行標準中,城市工況占70%,郊區占30%,這與中國的實際情況有很大不同,怠速率也有很大不同。第二,工況測試是在室溫下進行的,沒有打開空調,但實際上車輛長時間打開空調,電池性能和制動恢復效果也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降低。第三,工況下的減速階段較慢,這對電動汽車的制動恢復非常有利。在實際使用中,汽車的減速速度往往較快,制動恢復不完全。由于上述原因,與電動汽車的標稱里程相比,隨著季節變化、路況變化和車輛使用壽命的變化,不同車型的里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已成為電動汽車產品的普遍現象。
乘用車行駛里程隨時間和冬季的衰減(右)
典型工況(左)與中國工況(右)的區別
制動恢復和溫度對電動汽車功耗的影響02冬季空調和駕駛條件影響實際里程1。電動汽車的實際行駛里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能源因素和能耗因素:首先,電動汽車的車載剩余能量主要與電池的當前狀態有關;
二是能源消耗,包括駕駛和車輛配件的能源消耗。一般來說,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僅受到車輛重量、驅動系統效率、駕駛條件、駕駛習慣等常見能耗因素以及傳統燃油車等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而且由于動力電池的化學特性,對溫度因素更為敏感。同時,還受到動力電池材料、電池技術、電池循環壽命和維護狀態等能源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增加有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冬季空調和電池加熱引起的附件能耗變量,二是電池儲能本身的特性引起的能量因素。
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因素2。與能源因素相比,能源消耗因素是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主要因素。無論從目前的用戶體驗還是第三方測試結果的數據分析來看,在低溫季節和高速路況兩種場景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變化最為明顯。根據統計數據,在相同其他條件下設置單個變量的比較分析中,在100-120公里/小時的行駛速度下,行駛里程通常會減少約1/4-1/3,在使用空調的情況下,行駛距離會減少1/4-1/3;在沒有空調的-20℃的極低溫度下,行駛范圍只會減少10%。從EV-TEST對一輛電動汽車的測量數據可以看出,當空調在極低溫度(-15℃)下打開并在100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駛時,電動汽車的能耗增加最多,續航里程減少最多。同時可以看出,在普通低溫(-7℃)下不打開空調時,整車的續航里程并沒有明顯下降。基于以上分析,與低溫引起的動力電池能量因素變化相比,空調配件和高速行駛引起的能耗因素是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主要因素。
不同工況和環境對行駛里程的影響(1)高速時風阻的非線性增加導致高速行駛里程顯著減小。隨著車速的增加,滾動阻力呈線性增加,而風阻呈非線性增加。當電動汽車的速度超過100km/h時,風阻的快速非線性增加是電動汽車行駛損失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坡度所需牽引功率的變化也會降低其行駛里程。(2) 電動汽車冬季的空調能耗高于夏季,這對續航里程的影響更大。夏季,電動汽車的空調能耗約占駕駛能耗的30%,這與環境溫度和太陽輻射強度有關,但燃油車也需要消耗發動機能量進行制冷,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冬季,電動汽車的空調仍然是駕駛艙的主要加熱方式,這與傳統的燃油車可以依靠發動機加熱不同。與夏季空調的運行條件相比,空調在冬季零度以下的條件下,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將座艙溫度保持在舒適的溫度范圍內,這已成為降低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最重要因素。
路況和駕駛條件對行駛里程的影響
空調能耗對續航里程的影響(3)制動能量回收、電池溫度調節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車輛能耗。理論上,制動能量可以達到行駛能量的70%,常溫下的能量回收可以節省20%以上。具體的節能效果與協同工作有關……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能量回收技術的應用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此外,電動汽車的電池需要進行溫度調節,使其處于最佳工作區域。在夏季,傳統的燃油車發動機也需要散熱和能耗。在冬季,電動汽車通常需要消耗7%以上的電力進行加熱和隔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續航里程略有縮短,但這并不是主要因素。總體而言,在能源消耗方面,燃油車和電動汽車在夏季受到工況、空調和制冷以及動力系統冷卻(發動機散熱和電池散熱)的影響。在冬季,電動汽車增加了駕駛艙加熱和電池保溫功能。3.雖然能量因素不是導致續航里程波動的主要因素,但它決定了電動汽車的里程限制(1)由于電池的固有特性,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能量因素比燃油汽車更為復雜。電池釋放的累積能量的表達式如下:其中,Ut為端子電壓=開路電壓內阻*電流,開路電壓與電池材料有關,內阻與電池溫度和充電狀態(SOC)有關,電流與電動汽車的工作條件有關。Qst是電池的標稱容量。但隨著里程數的增加,動力電池等關鍵部件的性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動力電池的容量會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而下降,一致性差異會變大,這也會影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因此,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能量因素要復雜得多。
電池狀態對續航里程的影響(左)電池內阻典型特征曲線(右)(2)未來電池材料技術的進步是提高電動汽車里程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從以上表達式和對應關系可以看出,如果不考慮電動汽車的工作條件,只考慮電池本身的特性,能量因數主要與電池的兩條特性曲線密切相關:一條是開路電壓特性曲線,另一個是內阻變化曲線。目前,電池內阻受溫度影響較大,隨著電池絕緣技術的不斷進步,內阻也在逐步提高。開路電壓特性的改善和電池使用壽命的延長主要取決于未來電池材料技術的進步,這也是決定未來電動汽車里程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03電動汽車的性能不斷提高,未來可期。1.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斷提高,可以滿足大多數出行需求。(1) 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逐漸提高。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已超過140Wh/kg。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影響續航里程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系統能量密度比2015年增加了約54%。電動汽車的里程限制正在接近燃油車的里程限制。隨著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提高和汽車技術的進步,我國電動乘用車的平均續航里程已超過300公里,部分產品可超過400公里。隨著技術的進步,滿足市場出行里程需求的產品將成為普遍現象。
中國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的提高
0
2017-2018年各級純電動乘用車的續航里程(2)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基本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在城市出行中,大多數居民主要是上班和日常交通,日常行車里程較短。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的研究數據,平均……
典型城市的平均行駛里程不到50公里。從北京出行的特點來看,在普通工作日,日行駛里程200公里以下的比例為99.97%,在法定節假日,90.1%的車輛行駛里程150公里以下。根據電動汽車300公里的續航里程,考慮到夏季和冬季的溫度變化,假設里程波動為30%,綜合續航約210公里,仍能滿足大部分出行需求。
1
不同城市和時間段的旅行里程2。在某些領域和工作條件上仍然存在不足,但未來,盡管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可以滿足大部分出行需求,但在一些應用場景中,與傳統燃油車相比仍存在不足,如極冷、長途城際和長途運營車輛,在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充電時間長的情況下。然而,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在節能、環保、使用成本、動力和舒適性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基于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更容易實現。隨著產品性能的提高、車輛成本的降低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它將適合未來更多的場景。從多個層面改善用戶體驗。1.客觀了解電動汽車的里程問題。電動汽車正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不能因為里程問題而否定行業的發展。電動汽車實際續航里程的差異是由法律法規、技術、消費者習慣、環境、企業宣傳等多種因素造成的。盡管它與傳統燃油汽車一樣面臨著這種批評,充電基礎設施不便帶來的里程增長與電池、燃油車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仍有差距。隨著推廣數量的增加,電動汽車的里程問題越來越突出。但從新興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在發展初期,產品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但問題不能無限放大。我們應該對初創產品采取包容的態度,給予一定的空間和時間來改進管理和技術,而不是僅僅因為問題而限制和否定它們的發展。關注電動汽車的里程問題,加強管理,提高技術水平。續航里程是消費者選擇電動汽車的一個關鍵指標。如果沒有達到實際行駛里程或實際行駛里程與宣傳里程相差過大,使用過程中里程衰減過嚴重,消費者的里程焦慮會進一步加劇。這不僅會使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喪失,還會增加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性能的懷疑,從而降低社會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極不利于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問題應得到各級重視,并應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和提高技術水平盡快解決,增強消費者信心。2.加強事后監督,改善工作條件。第一,加強汽車行業事后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電動汽車事后監管,通過大數據監測平臺和年檢對汽車、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進行檢測,對與公布車輛差距較大或弄虛作假的企業進行負面清單或經濟處罰等處罰,保護消費者權益。二是加快在中國引入汽車工作條件。加快我國汽車工況驗證和進口,完善測試環境、配件能耗等測試標準和程序。因此,可以準確評估電動汽車的能耗水平,為雙積分等財稅補貼政策提供了準確依據。此外,消費者可以更真實地了解不同汽車產品的真實能耗水平,從而準確評估電動汽車的可行駛里程和在美國的費用……
過程三是加強對儀器檢測方法等相關標準的研究,確保續駛里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減少因顯示問題造成的故障和安全問題。3.完善標識管理,正確引導消費者。第一,完善標識管理,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參考信息。在綜合續航里程的基礎上,結合權威機構對各種應用場景的測試,將高溫空調制冷、低溫空調制熱、高速等典型場景的續航里程添加到產品標識中,以確保消費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駕駛環境和條件合理選擇產品,避免因使用條件差異而導致里程過長的問題。第二,企業應正確引導消費者進行宣傳。企業和第三方平臺在推廣產品時應正確、積極地引導消費者,絕不能以60公里等速測試作為宣傳誤導消費者。4.提高電動汽車儲能節能的核心技術一是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磷酸亞鐵鋰、三元電池等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同時研究驗證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新型電池、材料和工藝,在不增加電池負荷的情況下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二是提高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節能技術。提高車輛建模、關鍵部件輕量化、高效驅動和制動反饋系統的技術水平,降低電動汽車的能耗;
加快低溫電池、熱泵空調及關鍵耗能配件的技術和應用,提高電動汽車能源利用率。提高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生產一致性和系統管理水平(包括熱管理),降低電池容量衰減速度。5.創新運營模式,建立維護體系。基于大數據、消費者習慣和駕駛目的,準確分析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里程,為消費者駕駛和充電提供個性化服務。二是根據當地情況選擇推廣計劃。根據運營使用需要,選擇合理的電動汽車技術方案,如快速充電和在線充電解決電動公交車的行駛里程需求,換電解決電動出租車的行駛里程要求。三是建立維護體系。在電動汽車年檢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企業應建立電動汽車維修計劃,引導消費者對動力電池等關鍵部件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更換不合格部件,避免關鍵部件性能退化造成里程問題。6.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布局。第一,合理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利用財政和非財政政策調動充電基礎設施和運營商的積極性,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充電服務,降低消費者的里程焦慮。二是改進充電技術。加快快充技術、關鍵部件和配套設施的研發、轉化和應用,以及充電標準的實施,提高消費者充電的便利性,提高消費者出行效率。(完)進一步加強電動汽車事后監管,通過大數據監測平臺和年檢對汽車、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進行檢測,對與公布車輛差距較大或存在欺詐行為的企業進行負面清單或經濟處罰等處罰,保護消費者權益。二是加快在中國引入汽車工作條件。加快我國汽車工況驗證和進口,完善測試環境、配件能耗等測試標準和程序。因此,可以準確評估電動汽車的能耗水平,為雙積分等財稅補貼政策提供了準確依據。此外,消費者可以更真實地了解不同汽車產品的真實能耗水平,從而準確評估電動汽車的可行駛里程和使用過程中的費用。三是加強對儀器檢測方法等相關標準的研究,確保續駛里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減少因顯示問題造成的故障和安全問題。3.完善標識管理,正確引導消費者。第一,完善標識管理,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參考信息。在綜合續航里程的基礎上,結合權威機構對各種應用場景的測試,將高溫空調制冷、低溫空調制熱、高速等典型場景的續航里程添加到產品標識中,以確保消費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駕駛環境和條件合理選擇產品,避免因使用條件差異而導致里程過長的問題。第二,企業應正確引導消費者進行宣傳。企業和第三方平臺在推廣產品時應正確、積極地引導消費者,絕不能以60公里等速測試作為宣傳誤導消費者。4.提高電動汽車儲能節能的核心技術一是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磷酸亞鐵鋰、三元電池等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同時研究驗證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新電池、新材料、新工藝,提高……
在不增加電池負載的情況下驅動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二是提高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節能技術。提高車輛建模、關鍵部件輕量化、高效驅動和制動反饋系統的技術水平,降低電動汽車的能耗;加快低溫電池、熱泵空調及關鍵耗能配件的技術和應用,提高電動汽車能源利用率。提高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生產一致性和系統管理水平(包括熱管理),降低電池容量衰減速度。5.創新運營模式,建立維護體系。基于大數據、消費者習慣和駕駛目的,準確分析電動汽車的實際續航里程,為消費者駕駛和充電提供個性化服務。二是根據當地情況選擇推廣計劃。根據運營使用需要,選擇合理的電動汽車技術方案,如快速充電和在線充電解決電動公交車的行駛里程需求,換電解決電動出租車的行駛里程要求。三是建立維護體系。在電動汽車年檢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企業應建立電動汽車維修計劃,引導消費者對動力電池等關鍵部件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更換不合格部件,避免關鍵部件性能退化造成里程問題。6.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布局。第一,合理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利用財政和非財政政策調動充電基礎設施和運營商的積極性,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充電服務,降低消費者的里程焦慮。二是改進充電技術。加快快充技術、關鍵部件和配套設施的研發、轉化和應用,以及充電標準的實施,提高消費者充電的便利性,提高消費者出行效率。(完)
標簽:北京
北京時間3月13日,雷諾、日產和三菱達成創設全新聯盟運營委員會意向。
1900/1/1 0:00:00根據廠家批發銷量初步數據,2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售5萬輛,同比增長7成,2月的純電和插混表現均強;相對于傳統乘用車的負增長來看,新能源車表現較強。
1900/1/1 0:00:00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汽車人也在通過類似IT領域的集成化、標準化手段讓電動汽車性能提升、成本下降、快速普及。3月12日15日,“比亞迪核心技術解析會暨e平臺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行。
1900/1/1 0:00:00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問題,再次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1900/1/1 0:00:00最近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的一番話,又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因為李斌說“純電動汽車做續航是沒有技術含量的”。
1900/1/1 0:00:00僅用一年多時間,Uber就完成了無人駕駛技術的從無到有,并推出了無人駕駛車隊。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每個月需要投入多少成本?Uber的答案是2000萬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