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正在悄然臨近。在2月27日至3月1日于日本東京舉行的國際二次電池展覽會上,日立造船展出了以硫化物材料為固體電解質的全固體鋰電池“AS LiB”。日立造船表示,該產品已經提供了樣品,并計劃在2019財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硫化物基固體電解質的全固態電池的量產產品。
HitachiZosen公司開發的高科技鋰電池技術和硫化物基全固態電池“AS-LiB”的應用研究表明,日立造船有限公司展出的AS-LiB電池尺寸為52mm×65.5mm×2.7mm,重量為25g。額定電流容量為140mAh(25°C恒流放電,0.014A),放電時的平均輸出電壓為3.65V,放電時的工作溫度范圍為-40至120 C。據報道,日立造船使用硫化物電解質,并使用粉末壓縮成型的獨家“干法”制造電池,并于2017年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啟動了聯合研究。有望在2019年實現航空航天領域使用的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最早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原因,日立造船表示,由于與汽車領域相比,特殊領域的價格空間更大,因此沒有必要將價格壓縮到極限,因此預計在早期具有實用性。日立造船還表示,由于溫度或壓力等特殊環境條件,它將瞄準只能使用所有固態電池的地方。此外,日立造船還計劃在2025年后進軍汽車市場。但在這方面,業界擔心的是兩點,一是成本價格控制,二是投資額度。由于日立造船的主要業務是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立和運營,大多數都是定制服務,因此無法擁有大規模生產的相關技術。而實際量產,投資將達數百億,很難單打獨斗,因此,日立造船計劃與其他企業合作或聯合開發。事實上,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重要方向,已被全球主流車企、電池公司和產業鏈企業列為重點目標,自2018年以來,國內外多家公司紛紛宣布量產時間表。從技術路線來看,固態電池的發展主要遵循兩條路線,一條是聚合物路線,另一條是全無機陶瓷路線,而全無機陶瓷的路線可以分為氧化物和硫化物兩個方向。從實際的技術路線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來看,專注于聚合物路線的代表性企業是Bolloré,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將固態電池電動汽車商業化的公司。早在2011年10月,Bolloré就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Bluecar”和電動巴士“Bluebus”在巴黎及其郊區提供汽車共享服務“Autolib”。在過去的幾年里,它總共投資了3000塊30kWh的固態電池,由BatScap制造。氧化物固態電池的代表企業是美國的Sakti3。2008年,密歇根大學的工程學教授Mary Settri創立了Sakti3。Settri致力于電池技術研究已有20年,擁有70多項專利。2015年10月,Sakti3被真空吸塵器的創新者戴森以9000萬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以解決其產品中使用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壽命短和安全性有限的問題。業內認為,Sakti3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采用了薄膜沉淀工藝的制造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將薄膜層層堆疊。這導致了它的高成本,并且在未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硫化物固態電池的代表企業有豐田、三星和本田。2010年,豐田推出了硫化物固態電池。2014年,據報道,豐田固態電池原型的能量密度已達到400Wh/kg。2017年10月,豐田宣布將投資200多人來加速……
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同年12月,豐田和松下宣布將共同開發全固態電池。根據計劃,豐田將在2020年全面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在中國,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也在大步向前發展。CATL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要研發方向,以陶瓷清潔能源為主要方向,正在開發全陶瓷隔膜和高固含量無機固體電解質。此外,省匯能也專注于氧化物。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第一家宣布可以實現車用固態電池量產的企業。自2013年以來,惠能科技先后推出了FLCB、PLCB和BLCB三款固態鋰電池產品,并依次實現了商業量產。2017年,該公司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新技術BiPolar+,這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可以同時在單個電池中實現串并聯的技術。同時,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成功引入自主研發的全線自動卷制工藝,解決了固態鋰電池產量低、成本高的量產問題。2018年,高科技鋰電池&;
在電動汽車年會上,匯能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思遠介紹,2016年匯能科技開始向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發送樣品。根據他的預測,匯能固態電池將于2021至2022年裝填。整體來看,固態鋰電池作為取代傳統鋰電池的未來電池技術方向之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研發。然而,在固體電解質材料、界面性能優化、電極材料選擇、成本和技術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產線的生產過程和周圍環境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嚴格的參數控制。對于落后的初創企業來說,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是非常漫長和昂貴的。當然,面對其巨大的商業價值空間,會有更多像寶馬這樣優秀的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公司對其進行投資。我相信,隨著研發技術的推廣和深化,固態電池的工業化步伐將逐步加快。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正在悄然臨近。在2月27日至3月1日于日本東京舉行的國際二次電池展覽會上,日立造船展出了以硫化物材料為固體電解質的全固體鋰電池“AS LiB”。日立造船表示,該產品已經提供了樣品,并計劃在2019財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硫化物基固體電解質的全固態電池的量產產品。
HitachiZosen公司開發的高科技鋰電池技術和硫化物基全固態電池“AS-LiB”的應用研究表明,日立造船有限公司展出的AS-LiB電池尺寸為52mm×65.5mm×2.7mm,重量為25g。額定電流容量為140mAh(25°C恒流放電,0.014A),放電時的平均輸出電壓為3.65V,放電時的工作溫度范圍為-40至120 C。據報道,日立造船使用硫化物電解質,并使用粉末壓縮成型的獨家“干法”制造電池,并于2017年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啟動了聯合研究。有望在2019年實現航空航天領域使用的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最早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的原因,日立造船表示,由于與汽車領域相比,特殊領域的價格空間更大,因此沒有必要將價格壓縮到極限,因此預計在早期具有實用性。日立造船還表示,由于溫度或壓力等特殊環境條件,它將瞄準只能使用所有固態電池的地方。此外,日立造船還計劃在2025年后進軍汽車市場。但在這方面,業界擔心的是兩點,一是成本價格控制,二是投資額度。由于日立造船的主要業務是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立和運營,大多數都是定制服務,因此無法擁有大規模生產的相關技術。而實際量產,投資將達數百億,很難單打獨斗,因此,日立造船計劃與其他企業合作或聯合開發。事實上,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重要方向,已被全球主流車企、電池公司和產業鏈企業列為重點目標,自2018年以來,國內外多家公司紛紛宣布量產時間表。從技術路線來看,固態電池的發展主要遵循兩條路線,一條是聚合物路線,另一條是全無機陶瓷路線,而全無機陶瓷的路線可以分為氧化物和硫化物兩個方向。從實際的技術路線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來看,專注于聚合物路線的代表性企業是Bolloré,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將固態電池電動汽車商業化的公司。早在2011年10月,Bolloré就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Bluecar”和電動巴士“Bluebus”在巴黎及其郊區提供汽車共享服務“Autolib”。在過去的幾年里,它總共投資了3000……
電池容量為30kWh,由BatScap公司制造。氧化物固態電池的代表企業是美國的Sakti3。2008年,密歇根大學的工程學教授Mary Settri創立了Sakti3。Settri致力于電池技術研究已有20年,擁有70多項專利。2015年10月,Sakti3被真空吸塵器的創新者戴森以9000萬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以解決其產品中使用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壽命短和安全性有限的問題。業內認為,Sakti3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采用了薄膜沉淀工藝的制造技術,簡而言之,就是將薄膜層層堆疊。這導致了它的高成本,并且在未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硫化物固態電池的代表企業有豐田、三星和本田。2010年,豐田推出了硫化物固態電池。2014年,據報道,豐田固態電池原型的能量密度已達到400Wh/kg。2017年10月,豐田宣布將投資200多人,加快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同年12月,豐田和松下宣布將共同開發全固態電池。根據計劃,豐田將在2020年全面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在中國,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也在大步向前發展。CATL以硫化物電解質為主要研發方向,以陶瓷清潔能源為主要方向,正在開發全陶瓷隔膜和高固含量無機固體電解質。此外,省匯能也專注于氧化物。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第一家宣布可以實現車用固態電池量產的企業。自2013年以來,惠能科技先后推出了FLCB、PLCB和BLCB三款固態鋰電池產品,并依次實現了商業量產。2017年,該公司開發了一種創新的新技術BiPolar+,這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可以同時在單個電池中實現串并聯的技術。同時,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成功引入自主研發的全線自動卷制工藝,解決了固態鋰電池產量低、成本高的量產問題。2018年,高科技鋰電池&;在電動汽車年會上,匯能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思遠介紹,2016年匯能科技開始向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發送樣品。根據他的預測,匯能固態電池將于2021至2022年裝填。整體來看,固態鋰電池作為取代傳統鋰電池的未來電池技術方向之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研究機構和企業開展研發。然而,在固體電解質材料、界面性能優化、電極材料選擇、成本和技術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產線的生產過程和周圍環境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嚴格的參數控制。對于落后的初創企業來說,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是非常漫長和昂貴的。當然,面對其巨大的商業價值空間,會有更多像寶馬這樣優秀的汽車制造商和電池公司對其進行投資。我相信,隨著研發技術的推廣和深化,固態電池的工業化步伐將逐步加快。
印度內閣批準了一項14億美元的計劃,用于補貼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這是遏制污染和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的努力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當地時間2月28日,德國豪華車企戴姆勒公司和寶馬集團宣布已簽訂諒解備忘錄,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1900/1/1 0:00:00根據相關報道,現代公司宣布,他們打算建立一個專用的電動汽車平臺,將應用于2020年發布的新一代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樂清網約車女孩遇害案”把滴滴出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滴滴隨后針對乘客安全監控推出錄音功能,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2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2月21日),百度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當季度百度營收272億元人民幣(約合39
1900/1/1 0:00:00日前,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北汽藍谷發布公告,公告稱北汽新能源近日已收到北京財政局轉撥支付的國家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央補助資金10535700萬元(1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