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BBA“敲定”激光雷達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激光雷達,誰會先使用它?答案肯定是一個一流的奢侈品牌。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去年,全球首款用于自動駕駛量產的汽車級激光雷達Valeo SCALA上市,搭載在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奧迪A8上。此外,未來奧迪A7/A6/Q8等大多數新車型都將配備SCALA激光雷達。2019年底左右,法雷奧的第二代SCALA激光雷達將量產并搭載歐洲豪華車型。法雷奧也在與OEM合作開發第三代SCALA激光雷達,即固態激光雷達。目前,業界的共識是,要達到L3水平,就必須有激光雷達,無論是作為主傳感器還是作為冗余備份。在過去的幾年里,世界各地的各種激光雷達初創企業“接二連三”,包括對標研發,但到目前為止,除了法雷奧的SCALA“早期采用者”前置外,其他幾乎沒有。價格、性能和車輛法規的要求是所有初創公司的“心中荊棘”。以寶馬、奔馳、奧迪和沃爾沃為代表,以安全為品牌標簽的汽車制造商無疑將成為推動第一波激光雷達前裝的領導者。最近,LIDAR初創公司Luminar宣布,它將與奧迪的無人駕駛技術子公司AID和大眾汽車集團的品牌(大眾、保時捷)合作,以加速后者在2021前將全自動汽車推向市場的目標。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這是兩家公司的第二次合作。AID首席技術官Alexandre Haag表示,Luminar仍然是該公司更廣泛部署計劃中的“關鍵參與者”。2017年4月,Luminar從許多機構獲得了超過3600萬美元的投資。與大多數競爭對手的激光雷達傳感器不同,Luminar的激光雷達工作波長為1550 nm,這使其具有“保護眼睛”的功能,測距范圍超過250米,視場角為120度。(1550納米也被認為比傳統的905納米具有更好的穿透力。)AID目前正在測試帶有由Luminar傳感器驅動的前視覺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該平臺的其余部分主要由一個140人的國際團隊開發,包括一個用于接收和處理激光雷達、相機和雷達數據的系統,以及一個用于感知和預測、定位和軌跡規劃的機器學習堆棧。今年6月,沃爾沃和Luminar宣布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為沃爾沃提供激光雷達傳感平臺,沃爾沃汽車技術基金進行了投資。早些時候,Luminar還宣布與豐田在美國的研究機構合作。沃爾沃表示,Luminar的激光雷達使其研發團隊能夠進行姿態估計,這是一種計算機視覺技術,試圖了解物體各個點的位置,目的是預測行人的肢體語言,從而預測他們的意圖。另一家來自以色列的LiDAR初創公司Innoviz于今年5月宣布,它將與寶馬合作,成為其第一家固態LiDAR大規模生產客戶,并將為寶馬計劃于2021推出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固態LiDAR傳感器。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Innoviz成立于2016年,在短短兩年內籌集了820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麥格納和Aptiv)。基于MEMS技術的固態激光雷達傳感系統,InnovizOne的視野?, 第一代產品,從73 x 20度增加到120 x 25度,幀速率和檢測范圍也從20 fps和150米增加到25 fps和25 fps。根據計劃,InnovizOne? 是一款為L3~L5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嵌入式激光雷達,將于2019年推出。Innoviz使用波長為905nm的傳統激光器。目前,這種激光器的成本低于波長為1550nm的Luminar激光器。激光雷達領域的先驅Velodyne去年宣布,它贏得了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的訂單。梅賽德斯-奔馳北美研發中心決定使用Velodyne的VLP-32C Ultra Puck激光雷達產品作為其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VLP-32C有32個通道,有效測量范圍為200米,采用雙回波模式,可生成約120萬個三維點云坐標,36……

水平視場和每秒40個垂直視場。ULTRA Puck分布在水平角附近的密集通道中,這使得它在更長的距離上獲得更高的分辨率。另一家與戴姆勒有合作關系的激光雷達公司是Quantergy。盡管之前有很多外部公司,但廣能一直否認戴姆勒存在問題,并表示廣能是戴姆勒提供激光雷達的合作名單之一。2014年,廣能宣布與梅賽德斯-奔馳合作。2015年,兩家公司展示了配備Quantergy激光雷達的梅賽德斯-奔馳E350轎車。作為L3及以上自動駕駛無法繞過的核心傳感器,激光雷達在過去幾年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尤其是不同的技術路線、產品量產時間點、成本降低路徑等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要素。然而,從上述四家汽車制造商的激光雷達選擇來看,他們仍然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顯然,可以看出不同路線的表現是不同的。目前,不同技術路線的激光雷達都在尋求提高分辨率、視場和有效測距范圍。對于高速應用(L3自動駕駛著陸場景之一),該系統必須能夠檢測300米范圍內反射率為10%的物體,并區分30厘米大小的物體。截至目前,根據GGAI的報告,全球有50多家激光雷達初創企業參與了市場競爭。受益于技術升級和生產力提高,2025年全球汽車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根據整車配備2-4個激光雷達(前后探測距離)計算,相應的整車成本為800-1600元。按照2025年預裝市場20%的滲透率計算,屆時國內激光雷達市場預計將突破150億元。到2025年,車載激光雷達將以固態FLASH和MEMS混合固態技術路線為主流;

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和傳統的一級巨頭將加快收購和戰略投資,以主導主流激光雷達市場。激光雷達,誰會先使用它?答案肯定是一個一流的奢侈品牌。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去年,全球首款用于自動駕駛量產的汽車級激光雷達Valeo SCALA上市,搭載在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奧迪A8上。此外,未來奧迪A7/A6/Q8等大多數新車型都將配備SCALA激光雷達。2019年底左右,法雷奧的第二代SCALA激光雷達將量產并搭載歐洲豪華車型。法雷奧也在與OEM合作開發第三代SCALA激光雷達,即固態激光雷達。目前,業界的共識是,要達到L3水平,就必須有激光雷達,無論是作為主傳感器還是作為冗余備份。在過去的幾年里,世界各地的各種激光雷達初創企業“接二連三”,包括對標研發,但到目前為止,除了法雷奧的SCALA“早期采用者”前置外,其他幾乎沒有。價格、性能和車輛法規的要求是所有初創公司的“心中荊棘”。以寶馬、奔馳、奧迪和沃爾沃為代表,以安全為品牌標簽的汽車制造商無疑將成為推動第一波激光雷達前裝的領導者。最近,LIDAR初創公司Luminar宣布,它將與奧迪的無人駕駛技術子公司AID和大眾汽車集團的品牌(大眾、保時捷)合作,以加速后者在2021前將全自動汽車推向市場的目標。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這是兩家公司的第二次合作。AID首席技術官Alexandre Haag表示,Luminar仍然是該公司更廣泛部署計劃中的“關鍵參與者”。2017年4月,Luminar從許多機構獲得了超過3600萬美元的投資。與大多數競爭對手的激光雷達傳感器不同,Luminar的激光雷達工作波長為1550 nm,這使其具有“保護眼睛”的功能,測距范圍超過250米,視場角為120度。(1550納米也被認為比傳統的905納米具有更好的穿透力。)AID目前正在測試帶有由Luminar傳感器驅動的前視覺系統的自動駕駛汽車。該平臺的其余部分主要由一個140人的國際團隊開發,包括一個用于接收和處理激光雷達、相機和雷達數據的系統,以及一個用于感知和預測、定位和軌跡規劃的機器學習堆棧。今年6月,沃爾沃和Luminar宣布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為沃爾沃提供激光雷達傳感平臺,沃爾沃汽車技術基金進行了投資。早些時候,Luminar還宣布與豐田在美國的研究機構合作。沃爾沃表示,Luminar的激光雷達使其研發團隊能夠進行姿態估計,這是一種計算機視覺技術,試圖了解物體各個點的位置,目的是預測行人的肢體語言,從而預測他們的意圖。另一家來自以色列的LiDAR初創公司Innoviz于今年5月宣布,它將與寶馬合作,成為其第一家固態LiDAR大規模生產客戶,并將為寶馬計劃于2021推出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固態LiDAR傳感器。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Innoviz成立于2016年,在短短兩年內籌集了820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麥格納和Aptiv)。基于MEMS技術的固態激光雷達傳感系統,InnovizOne的視野?, 第一代產品,從73 x 20度增加到120 x 25度,幀速率和檢測范圍也從20 fps和150米增加到25 fps和25 fps。根據計劃,InnovizOne? 是一款為L3~L5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嵌入式激光雷達,將于2019年推出。Innoviz使用波長為905nm的傳統激光器。目前,這種激光器的成本低于波長為1550nm的Luminar激光器。激光雷達領域的先驅Velodyne去年宣布,它贏得了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的訂單。梅賽德斯-奔馳北美研發中心決定使用Velodyne的VLP-32C Ultra Puck激光雷達產品作為其正在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Mercedes-Benz, Volvo, Audi, BMW, Volkswagen

VLP-32C有32個……

els,有效測量范圍200米,雙回波模式,每秒可生成約120萬個三維點云坐標、360個水平視場和40個垂直視場。ULTRA Puck分布在水平角附近的密集通道中,這使得它在更長的距離上獲得更高的分辨率。另一家與戴姆勒有合作關系的激光雷達公司是Quantergy。盡管之前有很多外部公司,但廣能一直否認戴姆勒存在問題,并表示廣能是戴姆勒提供激光雷達的合作名單之一。2014年,廣能宣布與梅賽德斯-奔馳合作。2015年,兩家公司展示了配備Quantergy激光雷達的梅賽德斯-奔馳E350轎車。作為L3及以上自動駕駛無法繞過的核心傳感器,激光雷達在過去幾年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尤其是不同的技術路線、產品量產時間點、成本降低路徑等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要素。然而,從上述四家汽車制造商的激光雷達選擇來看,他們仍然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顯然,可以看出不同路線的表現是不同的。目前,不同技術路線的激光雷達都在尋求提高分辨率、視場和有效測距范圍。對于高速應用(L3自動駕駛著陸場景之一),該系統必須能夠檢測300米范圍內反射率為10%的物體,并區分30厘米大小的物體。截至目前,根據GGAI的報告,全球有50多家激光雷達初創企業參與了市場競爭。受益于技術升級和生產力提高,2025年全球汽車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根據整車配備2-4個激光雷達(前后探測距離)計算,相應的整車成本為800-1600元。按照2025年預裝市場20%的滲透率計算,屆時國內激光雷達市場預計將突破150億元。到2025年,車載激光雷達將以固態FLASH和MEMS混合固態技術路線為主流;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和傳統的一級巨頭將加快收購和戰略投資,以主導主流激光雷達市場。

標簽:奔馳沃爾沃奧迪寶馬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能源戰略或生變?怕是陰謀論者的主觀臆斷

激蕩二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或將迎來重大調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再是核心推廣目標,取而代之的是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

1900/1/1 0:00:00
高調亮相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東風富康要以純電動續寫神話

歲月總是倏忽而過,無聲無息,但好在我們還可以用大事件來標志每一個重要的節點,登高望遠,認準前行之路。

1900/1/1 0:00:00
傳戴姆勒和寶馬考慮在關鍵零部件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合作

據彭博社報道,戴姆勒和寶馬正考慮聯手生產關鍵的汽車零部件,此舉將使這兩家傳統豪華車競爭對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反映出汽車業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1900/1/1 0:00:00
車聯網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

12月20日消息,由騰訊汽車主辦的2018全球汽車AI大會日前開幕,會上發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與用戶洞察白皮書》。

1900/1/1 0:00:00
中國電動跑車走出國門 前途K50將在美國投產

從外媒獲悉,北京長城華冠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前途汽車,與美國電動車制造商、分銷商MullenTech公司簽訂協議,計劃在美國加州投產電動跑車前途K50。

1900/1/1 0:00:00
特寫:電動車第一次世界大戰

國內智能電動汽車的口號喊了多年,2018可謂是真正爆發的一年。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