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事實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盡管國內電動汽車補貼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測試人性的方式上也存在不小的弊端。最受詬病的是兩點:一是“作弊行為”的滋生,二是大量“垃圾電動車”的誕生。如果這句話只停留在這里,肯定會有人罵你:你只是說說補貼的壞處,花錢都不對嗎?當然不是。只有一個巨大的嬰兒才能決定一切都是黑白的。還有一個我們無法否認的事實:盡管剛才提到的兩個缺點讓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對于一些中國品牌來說,已經孵化出了許多優秀的高端電動汽車產品。性能不輸,價格合理,這意味著在電動汽車時代,中國汽車品牌確實有機會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相信嗎?沒關系。中外品牌各選擇三款目前可以買到的純電動汽車,代表了各自陣營的最高水平。誰更強壯?我會給你看五個比較,讓你明白:1。價格:在比較特斯拉Model X前三名國內頂級電動汽車的性能之前,先明確價格。原因很簡單:這種比較不是一種公平的競爭。由于它高于最高級別,因此選擇所有型號進行頂級匹配。具體價格按照2018年上海補貼標準統一,比亞迪唐EV600為預售價,特斯拉Model X為可選“自動駕駛套件增強版”,即在118.93萬元的基礎上增加4.85萬元。(特斯拉Model X P100D,即使配備在頂部,選擇也要花錢。)最后,在表上,蔚來ES6+比亞迪唐EV600+上汽榮威Marvel X的總價僅為114.88萬,比一輛特斯拉Model X p10D的價格還低。即使是價格第二高的捷豹I-PACE,也比國內前三名中價格最高的ES6高出25萬多元。許多人喜歡將智能手機的發展規律與電動汽車行業進行比較。但有一點絕對不同:用戶對高價電動汽車和高價手機的價格敏感性不是一個數量級。例如,如果你只有3000元的預算買一部小米手機,你可能會考慮咬咬牙買一部iPhone。但如果你只有30多萬的預算買一輛比亞迪唐電動汽車,你會選擇咬特斯拉Model X嗎?很少有人會這樣做,除非他們中了彩票,或者家里的六個錢包很厚。如果你把自己定義為最廣泛的群體,那么價格是買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如果國產電動汽車用特斯拉1/3的價格來實現接近特斯拉的使用體驗,那么說它是一場勝利絕對不為過。同樣,在上圖中,我們列出了每種型號的上市時間。除了2016年推出的特斯拉Model X,其他所有產品都在2018年推出。雖然有部分時間跨度,但選擇標準是“目前可以買到的純電動汽車”,從用戶角度來看是公平的。2.性能:中國電動汽車三強四秒俱樂部關于性能,中國許多用戶認為,我用不用是一回事,但你必須給我。即使有人說不用,他在用腳投票時也是誠實的。也許當地的汽車公司太熟悉當地用戶的心理了。蔚來ES6、比亞迪唐EV600和上汽榮威Marvel X的百公里加速都進入了4秒俱樂部,這對電動汽車來說并不丟人。三個外國品牌,寶馬i3的7.3s基本上已經退出了這個比較,100公里的加速與320im幾乎相同,所以我真的看不到太多誠意。至于捷豹I-PACE的4.8,它與中國品牌的這三款車型相比沒有優勢。唯一的贏家取決于特斯拉Model X,3.1秒的成績真的很殘酷。不過,即使Model X沒有跑過,國產三款電動車的百公里加速絕對是頂級水平。要知道,獲勝的Model X是P100 D車型,95萬+100D車型100公里加速需要4.9秒,甚至不如那三款國產電動汽車。3、電池壽命:國產車弱嗎?ES6和Tang EV600不是空的。Model X P100D的加速度更多的是一個性能標志,巡航里程是……
電動汽車車主無法避免。首先,NEDC標準統一,寶馬i3的271公里再次脫離主流車隊。33kWh的電池容量可以作為借口,但從注重結果的角度來看,糟糕的續航性能完全可以解釋為什么i3的月銷量只有幾百臺。在剩下的玩家中,蔚來ES6、比亞迪唐EV600和特斯拉Model X P100D的續航里程都超過了500公里。而ES6和唐EV的電池容量更小,這最終體現在功耗表現上。前兩者的功耗也低于Model X。當然,必須承認的是,雖然也實現了500km+的續航性能,但ES6和唐EV的發布時間比Model X晚了兩年,這種比較也不是100%公平的。但至少側面表明,未來的續航里程肯定不會是國產高端電動車的短板。更進一步,續航里程突破500公里大關后,電池能量密度的增長率VS用戶續航里程的閾值增長率,不一定是誰能跑。此外,價格更高的捷豹I-PACE在電池壽命和功耗方面的表現甚至不如蔚來ES6和比亞迪唐EV600。外國品牌能否在國產電動汽車一轉身就淘汰它們?絕對不可能指望捷豹。4.智能網聯:誰能比本土車企更了解中國用戶?在制造汽車方面,中國企業起步較晚。在互聯網上,中國企業依靠人口紅利和規模優勢永遠不會落后。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三款國產電動汽車在智能網聯的配置上更占主導地位。(比亞迪唐EV的具體配置尚未公布,暫時將與唐DM的頂級車型進行對比。)在大屏、遙控和語音識別的中控上浪費時間是不值得的。一眨眼就到了2019年,更不用說高端電動車了,甚至很多民用車型都已經開始使用了。真正難得的是,三款國產電動車在人機交互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亮點:蔚來NOMI:語音交互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NOMI已經將人機交互從平面變為立體,表情和動作創造了真正的交互感,吸引了兒童和女性。比亞迪旋轉大屏:擴展應用程序的交互模式,橫屏和豎屏的兼容性確保了更多的手機應用程序可以應用到汽車大屏上。上汽榮威AR駕駛:通過AR將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投影在全液晶儀表上,使車輛狀態、環境感知、駕駛指引等信息疊加在真實場景中。至于排名前三的外國品牌,除了特斯拉,捷豹I-PACE和寶馬i3仍在與燃油車的想法互動。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爆炸性的功能必須至少等到Model 3落地。5.ADAS:有了一名飛行員,就不需要第二名和第三名飛行員。。。有人可能會說,圖利忘了提到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是的,原因是“飛行員”太多了。特斯拉有一個自動駕駛儀,蔚來有一個Nio飛行員,上汽榮威有一個AI飛行員。從絕對功能的角度來看,特斯拉Model X在ADAS配置方面表現最好,至少就目前的落地情況而言。蔚來ES6和上汽榮威Marvel X仍處于追趕者的位置。不過,盡管軟件和算法與特斯拉仍有一定差距,但至少NIO Pilot和AI Pilot已經逐漸開始抹平特斯拉與特斯拉在硬件方面的差距。(特斯拉自動駕駛儀:8個攝像頭+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NIO Pilot:8個相機+5個毫米波天線+12個超聲傳感器)(上汽榮威AIPilot:6個攝像頭+3個毫米波傳感器+12個聲波雷達)至于捷豹I-PACE,ACC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和主動制動等配置將于2019年推出。即使是10萬出頭的吉利賓瑞也在使用,博世可以做到這一切。對OEM技術的真正考驗可能是ACC和其他配置的校準水平。事實上,觀察今年下半年的幾款新造車產品,我們知道L2自動駕駛根本無法構成任何技術壁壘。那些吹L2.5的汽車公司明天將有另一個L2.75。你會怎么做?這沒有多大意義。(吉利賓瑞、ACC自適應巡航、d車道……
arture assistance等配置全部使用,博世提供的L2方案)至于寶馬i3,在閱讀配置表后應該已經取消了。最后,回到文章開頭的觀點:如果你能以特斯拉的1/3的價格買到一輛體驗接近特斯拉、比其他外國品牌更好的國產電動汽車,這是一場勝利嗎?性能沒有損失,價格合理。除非你跪了很長時間,否則沒有理由不承認這個事實:在電動汽車時代,中國品牌已經大大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原題為《國產高端電動車距離國際一流還有多遠?帶你看五個對比,你就會明白》)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盡管國內電動車補貼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考驗人性的方式上也有不小的弊端。最受詬病的是兩點:一是“作弊行為”的滋生,二是大量“垃圾電動車”的誕生。如果這句話只停留在這里,肯定會有人罵你:你只是說說補貼的壞處,花錢都不對嗎?當然不是。只有一個巨大的嬰兒才能決定一切都是黑白的。還有一個我們無法否認的事實:盡管剛才提到的兩個缺點讓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對于一些中國品牌來說,已經孵化出了許多優秀的高端電動汽車產品。性能不輸,價格合理,這意味著在電動汽車時代,中國汽車品牌確實有機會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相信嗎?沒關系。中外品牌各選擇三款目前可以買到的純電動汽車,代表了各自陣營的最高水平。誰更強壯?我會給你看五個比較,讓你明白:1。價格:在比較特斯拉Model X前三名國內頂級電動汽車的性能之前,先明確價格。原因很簡單:這種比較不是一種公平的競爭。由于它高于最高級別,因此選擇所有型號進行頂級匹配。具體價格按照2018年上海補貼標準統一,比亞迪唐EV600為預售價,特斯拉Model X為可選“自動駕駛套件增強版”,即在118.93萬元的基礎上增加4.85萬元。(特斯拉Model X P100D,即使配備在頂部,選擇也要花錢。)最后,在表上,蔚來ES6+比亞迪唐EV600+上汽榮威Marvel X的總價僅為114.88萬,比一輛特斯拉Model X p10D的價格還低。即使是價格第二高的捷豹I-PACE,也比國內前三名中價格最高的ES6高出25萬多元。許多人喜歡將智能手機的發展規律與電動汽車行業進行比較。但有一點絕對不同:用戶對高價電動汽車和高價手機的價格敏感性不是一個數量級。例如,如果你只有3000元的預算買一部小米手機,你可能會考慮咬咬牙買一部iPhone。但如果你只有30多萬的預算買一輛比亞迪唐電動汽車,你會選擇咬特斯拉Model X嗎?很少有人會這樣做,除非他們中了彩票,或者家里的六個錢包很厚。如果你把自己定義為最廣泛的群體,那么價格是買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如果國產電動汽車用特斯拉1/3的價格來實現接近特斯拉的使用體驗,那么說它是一場勝利絕對不為過。同樣,在上圖中,我們列出了每種型號的上市時間。除了2016年推出的特斯拉Model X,其他所有產品都在2018年推出。雖然有部分時間跨度,但選擇標準是“目前可以買到的純電動汽車”,從用戶角度來看是公平的。2.性能:中國電動汽車三強四秒俱樂部關于性能,中國許多用戶認為,我用不用是一回事,但你必須給我。即使有人說不用,他在用腳投票時也是誠實的。也許當地的汽車公司太熟悉當地用戶的心理了。蔚來ES6、比亞迪唐EV600和上汽榮威Marvel X的百公里加速都進入了4秒俱樂部,這對電動汽車來說并不丟人。三大外資品牌,寶馬i3的7.3s基本退出……
從這個對比來看,100公里的加速度與320im的加速度幾乎相同,所以我真的看不出太多誠意。至于捷豹I-PACE的4.8,它與中國品牌的這三款車型相比沒有優勢。唯一的贏家取決于特斯拉Model X,3.1秒的成績真的很殘酷。不過,即使Model X沒有跑過,國產三款電動車的百公里加速絕對是頂級水平。要知道,獲勝的Model X是P100 D車型,95萬+100D車型100公里加速需要4.9秒,甚至不如那三款國產電動汽車。3、電池壽命:國產車弱嗎?ES6和Tang EV600不是空的。Model X P100D的加速更多是一個性能象征,續航里程是電動車主無法回避的環節。首先,NEDC標準統一,寶馬i3的271公里再次脫離主流車隊。33kWh的電池容量可以作為借口,但從注重結果的角度來看,糟糕的續航性能完全可以解釋為什么i3的月銷量只有幾百臺。在剩下的玩家中,蔚來ES6、比亞迪唐EV600和特斯拉Model X P100D的續航里程都超過了500公里。而ES6和唐EV的電池容量更小,這最終體現在功耗表現上。前兩者的功耗也低于Model X。當然,必須承認的是,雖然也實現了500km+的續航性能,但ES6和唐EV的發布時間比Model X晚了兩年,這種比較也不是100%公平的。但至少側面表明,未來的續航里程肯定不會是國產高端電動車的短板。更進一步,續航里程突破500公里大關后,電池能量密度的增長率VS用戶續航里程的閾值增長率,不一定是誰能跑。此外,價格更高的捷豹I-PACE在電池壽命和功耗方面的表現甚至不如蔚來ES6和比亞迪唐EV600。外國品牌能否在國產電動汽車一轉身就淘汰它們?絕對不可能指望捷豹。4.智能網聯:誰能比本土車企更了解中國用戶?在制造汽車方面,中國企業起步較晚。在互聯網上,中國企業依靠人口紅利和規模優勢永遠不會落后。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三款國產電動汽車在智能網聯的配置上更占主導地位。(比亞迪唐EV的具體配置尚未公布,暫時將與唐DM的頂級車型進行對比。)在大屏、遙控和語音識別的中控上浪費時間是不值得的。一眨眼就到了2019年,更不用說高端電動車了,甚至很多民用車型都已經開始使用了。真正難得的是,三款國產電動車在人機交互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亮點:蔚來NOMI:語音交互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NOMI已經將人機交互從平面變為立體,表情和動作創造了真正的交互感,吸引了兒童和女性。比亞迪旋轉大屏:擴展應用程序的交互模式,橫屏和豎屏的兼容性確保了更多的手機應用程序可以應用到汽車大屏上。上汽榮威AR駕駛:通過AR將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投影在全液晶儀表上,使車輛狀態、環境感知、駕駛指引等信息疊加在真實場景中。至于排名前三的外國品牌,除了特斯拉,捷豹I-PACE和寶馬i3仍在與燃油車的想法互動。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爆炸性的功能必須至少等到Model 3落地。5.ADAS:有了一名飛行員,就不需要第二名和第三名飛行員。。。有人可能會說,圖利忘了提到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是的,原因是“飛行員”太多了。特斯拉有一個自動駕駛儀,蔚來有一個Nio飛行員,上汽榮威有一個AI飛行員。從絕對功能的角度來看,特斯拉Model X在ADAS配置方面表現最好,至少就目前的落地情況而言。蔚來ES6和上汽榮威Marvel X仍處于追趕者的位置。不過,盡管軟件和算法與特斯拉仍有一定差距,但至少NIO Pilot和AI Pilot已經逐漸開始抹平特斯拉與特斯拉在硬件方面的差距。(特斯拉自動駕駛儀:8個攝像頭+……
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NIO Pilot:8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即使是10萬出頭的吉利賓瑞也在使用,博世可以做到這一切。對OEM技術的真正考驗可能是ACC和其他配置的校準水平。事實上,觀察今年下半年的幾款新造車產品,我們知道L2自動駕駛根本無法構成任何技術壁壘。那些吹L2.5的汽車公司明天將有另一個L2.75。你會怎么做?這沒有多大意義。(吉利賓瑞、ACC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輔助等配置全部使用,博世提供的L2方案)至于寶馬i3,看了配置表應該已經淘汰了。最后,回到文章開頭的觀點:如果你能以特斯拉的1/3的價格買到一輛體驗接近特斯拉、比其他外國品牌更好的國產電動汽車,這是一場勝利嗎?性能沒有損失,價格合理。除非你跪了很長時間,否則沒有理由不承認這個事實:在電動汽車時代,中國品牌已經大大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原題為《國產高端電動車距離國際一流還有多遠?帶你看五個對比,你就會明白》)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對于續航里程提升及降成本的訴求日益迫切,在現有主流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框架下,三元鋰電池高鎳化趨勢也愈發明顯,其中以NCM811和高鎳NCA為主要技術路線方向。
1900/1/1 0:00:00臨近年底,北京的氣溫在0攝氏度上下來回游走,后廠村一群無人駕駛工程師無視把樹枝刮得光禿禿的北風,向所有人又交出了一張誠意滿滿的成績單12月25日,
1900/1/1 0:00:00就在ofo遭遇用戶集體退押金時,共享汽車途歌也迎來了退押金潮。從今年10月開始,陸續有用戶在途歌位于廣州、成都、北京等地的辦公室排隊退押金。
1900/1/1 0:00:00近日,美國視頻網站YouTube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特斯拉第二工廠位于上海的“超級工廠”已正式開工建設。今年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簽署投資協議,準備獨資建廠。
1900/1/1 0:00:00這個月中,前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這位為新能源車事業奉獻了半生的老專家,在文中列舉了數個發展建議。
1900/1/1 0:00:0012月3日,大陽為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舉辦了“尊享品位生活2018年大陽四輪車新品培訓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