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危機很大,挑戰很大,所以我們每天如履薄冰,做任何事情都要謹慎。
“無論你買沃爾沃還是梅賽德斯-奔馳,都是為了‘吉利’!
“這一段生動地詮釋了今年汽車界的一個爆炸性事件。2月24日,吉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由李書福所有,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宣布已通過其海外企業實體收購戴姆勒9.69%的表決權股份,并將在收購后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委員、中國中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Ning Gaoning)用“精彩”一詞來形容這件事。“這在五年前是難以想象的,收購沃爾沃也是難以想象的。”吉利似乎已經完成了作為一家私人車企的“反擊”。光環之下,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為何稱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并購重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良方之一。”中國汽車產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如何走向高端?在李書福看來,繼續推動全球化進程,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是中國車企的重要任務之一。2017年10月,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企業上市并購工作推進視頻會議,正式啟動“鳳凰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省上市公司并購總數將達到1000起,并購金額將超過4000億元。李書福出席了上述會議并發表了講話,談到了對沃爾沃汽車公司的投資以及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公司和英國蓮花汽車公司的并購。一個月后的2017年11月13日,吉利宣布將收購美國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的所有業務和資產。Terrafugia計劃在2019年推出其首款飛行汽車。近年來,吉利的海外收購頻繁。兼并重組是實現汽車企業轉型升級的最快方式嗎?李書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并購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吉利在實踐中一直在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仍處于探索過程中。”他同時指出,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培養人才,掌握技術,提高研發能力。“高質量的前提是建立在高技術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是非常高和巨大的。這是打基礎、練內功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正在不斷努力。”李書福說。吉利目前在全球擁有四個設計中心和三個工程技術中心,擁有近2萬名設計研發人員,年研發投入超過300億元。3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發布了2017年財務報告。全年實現總收入927.61億元,增長73%,實現利潤106.34億元,增幅108%。在良好的發展勢頭下,李書福是否也感受到了危機和挑戰?“危機很大,挑戰很大,所以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李書福回答了《中國經濟周刊》的提問。李書福曾多次表示,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吉利還沒有真正取得成功,存在許多困難和挑戰,包括來自非汽車公司的挑戰。但他也坦言,“變化永遠存在,我喜歡挑戰。我對每一項前瞻性的汽車技術都感興趣,比如自動駕駛和飛行汽車。”“到2020年,吉利90%以上的汽車將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是李書福布局的重點之一。在他的計劃中,吉利將加快從傳統汽車企業向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轉型。“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將是新能源,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的。”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書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做出了這樣的表述。李書福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的要求,是……
f改善中國藍天保衛戰中的空氣質量,以及中國能源結構的現實要求。中國市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如補貼用戶、補貼基礎設施建設、減免電動汽車購置稅、鼓勵企業研發電動汽車,包括電池、電機、電控汽車和聯網汽車等。,相關零部件蓬勃發展,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浙江省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杭州、寧波等城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基礎設施投資、上牌便利、用戶補貼等方面做得很好。“李書福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這是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貢獻。但李書福也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必須積極努力。“我們已經啟動了‘藍色吉利行動’。到2020年,吉利90%以上的汽車將是新能源。我認為,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繼續走在世界前列。”李書福說。李書福:危機很大,挑戰很大,所以我們每天如履薄冰,做任何事情都要謹慎。
“無論你買沃爾沃還是梅賽德斯-奔馳,都是為了‘吉利’!
“這一段生動地詮釋了今年汽車界的一個爆炸性事件。2月24日,吉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由李書福所有,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宣布已通過其海外企業實體收購戴姆勒9.69%的表決權股份,并將在收購后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委員、中國中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Ning Gaoning)用“精彩”一詞來形容這件事。“這在五年前是難以想象的,收購沃爾沃也是難以想象的。”吉利似乎已經完成了作為一家私人車企的“反擊”。光環之下,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為何稱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并購重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良方之一。”中國汽車產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如何走向高端?在李書福看來,繼續推動全球化進程,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是中國車企的重要任務之一。2017年10月,浙江省政府召開全省企業上市并購工作推進視頻會議,正式啟動“鳳凰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省上市公司并購總數將達到1000起,并購金額將超過4000億元。李書福出席了上述會議并發表了講話,談到了對沃爾沃汽車公司的投資以及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公司和英國蓮花汽車公司的并購。一個月后的2017年11月13日,吉利宣布將收購美國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的所有業務和資產。Terrafugia計劃在2019年推出其首款飛行汽車。近年來,吉利的海外收購頻繁。兼并重組是實現汽車企業轉型升級的最快方式嗎?李書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并購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吉利在實踐中一直在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仍處于探索過程中。”他同時指出,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培養人才,掌握技術,提高研發能力。“高質量的前提是建立在高技術的基礎上。因此,我們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是非常高和巨大的。這是打基礎、練內功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正在不斷努力。”李書福說。吉利目前在全球擁有四個設計中心和三個工程技術中心,擁有近2萬名設計研發人員,年研發投入超過300億元。3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發布了2017年財務報告。全年實現總收入927.61億元,增長73%,實現利潤106.34億元,增幅108%。在良好的發展勢頭下,李書福是否也感受到了危機和挑戰?“危機很大,挑戰很大,所以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李書福回答了《中國經濟周刊》的提問。李書福曾多次表示,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吉利還沒有真正取得成功,存在許多困難和挑戰,包括來自非汽車公司的挑戰。但他也坦言,“變化永遠存在,我喜歡挑戰。我對每一項前瞻性的汽車技術都感興趣,比如自動駕駛和飛行汽車。”“到2020年,吉利90%以上的汽車將是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是李書福布局的重點之一。在他的計劃中,吉利將加快從傳統汽車企業向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轉型。“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將是新能源,這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的。”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書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做出了這樣的表述。李書福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的要求,是……
f改善中國藍天保衛戰中的空氣質量,以及中國能源結構的現實要求。中國市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如補貼用戶、補貼基礎設施建設、減免電動汽車購置稅、鼓勵企業研發電動汽車,包括電池、電機、電控汽車和聯網汽車等。,相關零部件蓬勃發展,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浙江省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杭州、寧波等城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基礎設施投資、上牌便利、用戶補貼等方面做得很好。“李書福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這是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貢獻。但李書福也表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必須積極努力。“我們已經啟動了‘藍色吉利行動’。到2020年,吉利90%以上的汽車將是新能源。我認為,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繼續走在世界前列。”李書福說。
北京時間3月28日晚間,寶馬和戴姆勒正式對外發布公告稱,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
1900/1/1 0:00:00近日,長城汽車港股02333發布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以下數據均來自合并報表,2017年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10117億元,同比增長259;實現營業利潤58
1900/1/1 0:00:00對于北汽新能源來說,這是值得銘記的一天。在2017年首次實現產銷雙突破十萬輛之后,3月26日,北汽新能源迎來了第二十萬輛純電動汽車下線,同時,其2018年度重磅車型EX360在北京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據CNNMoney報道,美國總統可能抱怨稱,“美國造”汽車被日本汽車市場拒之門外。但是,專家指出,事實并非如此日本汽車市場,并沒有那么封閉,而是已經“客滿為患”。
1900/1/1 0:00:003月27日消息,繼上周Uber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發生嚴重車禍、致一名49歲的女行人喪生后,26日,亞利桑那州州長叫停了Uber在公共道路上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
1900/1/1 0:00:00日前,科技部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涉及互聯網金融、交通出行、智能硬件等諸多領域,共計164家企業榮登榜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