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來,“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將收緊”的消息一直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流傳。距離2018年元旦不到半個月,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草案顯示,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補貼為零,取消地方補貼。許多企業害怕得不到補貼,采取緊急措施:許多巡航里程小于15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在一段時間內經歷了“恐慌”銷售。2月13日,業界期待已久的補貼調整政策正式落地。與原來的補貼政策相比,“提高技術標準,減少財政補貼”成為這一新補貼政策的主要變化。此外,2018年的新補貼政策將不再將續航里程作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唯一考慮標準。自行車補貼的價格將由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系數和能耗調整系數決定。此外,本次政策調整設定了四個月的過渡期,即2月12日至6月11日為新政過渡期,2月11日前將按2017年版本執行補貼。在過渡期內,補貼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大幅減少。
2月26日,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高層在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過渡期內,新能源乘用車將按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執行,給車企留下釋放壓力的機會,有利于2018年市場的穩定發展。有爭議的過渡期新政策規定了四個月的過渡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設定過渡期實際上是為了減緩市場波動,避免產銷數據大幅下降。然而,過渡期的設置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利的表現,如技術升級的遲鈍、車企定價的困難以及市場交易的混亂。因此,有人誤解,在過渡期內,如果車輛已經達到新政策的技術要求,可以直接按照新政策的補貼標準執行。因此,許多人對是否在過渡期實施新政策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對此,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即使該車型符合新財政補貼的要求,也只能按照2017年政策優惠標準執行。另一個問題是,汽車公司的過渡期和定價會很難確定嗎?根據2018年補貼規則的要求,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標準從2017年的第三檔分為五檔。這主要表現在取消150公里以下的補貼;續航里程150-200公里的補貼從原來的3.6萬元大幅下降到1.5萬元;200-250公里的巡航里程從3.6萬元降至2.4萬元。在舊的補貼政策中,250公里以上的車輛補貼4.4萬元,新政將其分為三個等級:250-300公里補貼3.4萬元;300-400公里補貼4.5萬元;巡航400公里以上的補貼為5萬元,增加了60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補貼減少2000元,調整為2.2萬元。
以一輛巡航里程為250-300公里的客車為例。2018年2月11日前,車企可按2017年標準執行補貼政策,享受國家補貼4.4萬元。2月12日至6月11日期間,該車型將享受4.4萬元補貼金額的0.7倍;
6月12日后,新政策開始實施,該車型補貼3.4萬元。“對于同一車型,一年內將有三個補貼名額。如果補貼不同,會有三個不同的價格嗎?車企是否會自己填補差額,我認為車企自己填補差額是不現實的,同一價格將在一年內大幅下跌,消費者也不會為價格不穩定的商品買單2月26日,一位汽車行業內部人士在接受智庫Jun采訪時表示。此外,過渡政策也可能擾亂市場交易。業內認為,由于一年內三個階段的補貼不同,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車型在恐慌性銷售后將面臨滅絕的可能性,而遠程純電動乘用車的重載期將在6月后出現,新能源卡車和特種車輛也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現冷銷。“新能源卡車和特種車,由于過渡補貼標準比2017年降低了40%,企業更傾向于按照2018年的標準提高能源密度和單位能耗,采取新的補貼標準是劃算的。”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采用預售方式今年1月,2018年的新補貼政策尚未落地。大多數從業者認為,2017年的補貼政策將在第一季度繼續,這導致一些車型的安裝熱潮更加明顯。智庫君查閱協會數據發現,2018年1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16萬輛,較12月有所下降,同比增長4.8倍。2018年1月的高增長也來自于2017年底的搶購潮的延續,因此乘用車的主流車型仍然是A00。1月,A00級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為1.67萬輛,同比增長5.9倍,占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53%。A級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為1.32萬輛,同比增長1.4倍,占乘用車的42%。未來,新補貼政策實施后,A級車的比例預計將超過A00輛。早在去年12月17日,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在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近幾個月來,許多新能源汽車被瘋狂上牌,尤其是幾家續航里程相對較低的公司,上牌數量驚人。企業擔心將來得不到補貼。他們最初的計劃是讓這些車型獲得積分,但如果他們得不到補貼,這些車就根本賣不出去。根據智庫君的說法,許多車企決心在過渡期內消化2017年的所有車型,按照最初的售價。因為如果舊車型不符合新標準,汽車公司將無法獲得補貼。但現階段,車企更擔心的是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定價問題。“產品升級是車企發展的永恒命題,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車企推出產品時,政策補貼標準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更關注的是如何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上述北汽新能源高管對智庫Jun表示。然而,智庫君發現,現階段,大多數車企的新升級車型都采取預售的形式。以北汽新能源為例,北汽今年重點推出的國民純電動SUV EX360,60公里/小時,恒速398公里,使用壽命327公里,售價在10萬以下。2月26日,它正式開始預售。在2月5日至3月7日期間,新款帝豪EV450將進行預售,并將推出三款車型。補貼后的預售價格區間為14000-170000元(以北京為例),將于3月正式上市銷售。此外,全新騰勢500純電動汽車于2月26日正式亮相,新車將推出時尚版和榮耀版兩款車型。補貼后的預售價格為29.98-32.98萬元。同一天,新款奔奔EV260正式上市,并推出了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2.38萬元-13.58萬元,補貼價為7.28萬元-8.48萬元。“我想此刻,長安Ne……
笨笨公布了官方價格,更多的是搶占彩票市場的先機。”上述知情人士告訴智庫Jun。自去年下半年以來,“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將收緊”的消息一直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流傳。距離2018年元旦不到半個月,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草案顯示,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補貼為零,取消地方補貼。許多企業害怕得不到補貼,采取緊急措施:許多巡航里程小于15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在一段時間內經歷了“恐慌”銷售。2月13日,業界期待已久的補貼調整政策正式落地。與原來的補貼政策相比,“提高技術標準,減少財政補貼”成為這一新補貼政策的主要變化。此外,2018年的新補貼政策將不再將續航里程作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唯一考慮標準。自行車補貼的價格將由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系數和能耗調整系數決定。此外,本次政策調整設定了四個月的過渡期,即2月12日至6月11日為新政過渡期,2月11日前將按2017年版本執行補貼。在過渡期內,補貼將在2017年的基礎上大幅減少。
2月26日,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高層在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過渡期內,新能源乘用車將按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執行,給車企留下釋放壓力的機會,有利于2018年市場的穩定發展。有爭議的過渡期新政策規定了四個月的過渡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設定過渡期實際上是為了減緩市場波動,避免產銷數據大幅下降。然而,過渡期的設置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利的表現,如技術升級的遲鈍、車企定價的困難以及市場交易的混亂。因此,有人誤解,在過渡期內,如果車輛已經達到新政策的技術要求,可以直接按照新政策的補貼標準執行。因此,許多人對是否在過渡期實施新政策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對此,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即使該車型符合新財政補貼的要求,也只能按照2017年政策優惠標準執行。另一個問題是,汽車公司的過渡期和定價會很難確定嗎?根據2018年補貼規則的要求,純電動乘用車補貼標準從2017年的第三檔分為五檔。這主要表現在取消150公里以下的補貼;續航里程150-200公里的補貼從原來的3.6萬元大幅下降到1.5萬元;200-250公里的巡航里程從3.6萬元降至2.4萬元。在舊的補貼政策中,250公里以上的車輛補貼4.4萬元,新政將其分為三個等級:250-300公里補貼3.4萬元;300-400公里補貼4.5萬元;巡航400公里以上的補貼為5萬元,增加了6000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補貼減少2000元,調整為2.2萬元。
以一輛巡航里程為250-300公里的客車為例。2018年2月11日前,車企可按2017年標準執行補貼政策,享受國家補貼4.4萬元。2月12日至6月11日期間,該車型將享受4.4萬元補貼金額的0.7倍;
6月12日后,新政策開始實施,該車型補貼3.4萬元。“對于同一車型,一年內將有三個補貼名額。如果補貼不同,會有三個不同的價格嗎?車企是否會自己填補差額,我認為車企自己填補差額是不現實的,同一價格將在一年內大幅下跌,消費者也不會為價格不穩定的商品買單2月26日,一位汽車行業內部人士在接受智庫Jun采訪時表示。此外,過渡政策也可能擾亂市場交易。業內認為,由于一年內三個階段的補貼不同,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車型在恐慌性銷售后將面臨滅絕的可能性,而遠程純電動乘用車的重載期將在6月后出現,新能源卡車和特種車輛也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出現冷銷。“新能源卡車和特種車,由于過渡補貼標準比2017年降低了40%,企業更傾向于按照2018年的標準提高能源密度和單位能耗,采取新的補貼標準是劃算的。”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采用預售方式今年1月,2018年的新補貼政策尚未落地。大多數從業者認為,2017年的補貼政策將在第一季度繼續,這導致一些車型的安裝熱潮更加明顯。智庫君查閱協會數據發現,2018年1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3.16萬輛,較12月有所下降,同比增長4.8倍。2018年1月的高增長也來自于2017年底的搶購潮的延續,因此乘用車的主流車型仍然是A00。1月,A00級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為1.67萬輛,同比增長5.9倍,占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53%。A級新能源汽車月銷量為1.32萬輛,同比增長1.4倍,占乘用車的42%。未來,新補貼政策實施后,A級車的比例預計將超過A00輛。早在去年12月17日,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在接受智庫君采訪時表示,近幾個月來,許多新能源汽車被瘋狂上牌,尤其是幾家續航里程相對較低的公司,上牌數量驚人。企業擔心將來得不到補貼。他們最初的計劃是讓這些車型獲得積分,但如果他們得不到補貼,這些車就根本賣不出去。根據智庫君的說法,許多車企決心在過渡期內消化2017年的所有車型,按照最初的售價。因為如果舊車型不符合新標準,汽車公司將無法獲得補貼。但現階段,車企更擔心的是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定價問題。“產品升級是車企發展的永恒命題,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車企推出產品時,政策補貼標準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更關注的是如何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上述北汽新能源高管對智庫Jun表示。然而,智庫君發現,現階段,大多數車企的新升級車型都采取預售的形式。以北汽新能源為例,北汽今年重點推出的國民純電動SUV EX360,60公里/小時,恒速398公里,使用壽命327公里,售價在10萬以下。2月26日,它正式開始預售。在2月5日至3月7日期間,新款帝豪EV450將進行預售,并將推出三款車型。補貼后的預售價格區間為14000-170000元(以北京為例),將于3月正式上市銷售。此外,全新騰勢500純電動汽車于2月26日正式亮相,新車將推出時尚版和榮耀版兩款車型。補貼后的預售價格為29.98-32.98萬元。同一天,新款奔奔EV260正式上市,并推出了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12.38萬元-13.58萬元,補貼價為7.28萬元-8.48萬元。“我想此刻,長安Ne……
笨笨公布了官方價格,更多的是搶占彩票市場的先機。”上述知情人士告訴智庫Jun。
新能源汽車市場興起后,上游鋰礦資源成為“香餑餑”,熱度持續升溫。許多原來與鋰無關的公司紛紛布局鋰礦資源。然而鋰礦資源遲遲無法開采的案例為數不少,上述企業布局面臨諸多風險。
1900/1/1 0:00:002月26日,北京市科委、經信委、財政局、城管委、交通委聯合發布《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月28日,市科委對《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進行了解讀。
1900/1/1 0:00:002017年,特斯拉ModelS的銷量首次超過了梅賽德斯奔馳S級與寶馬7系轎車,這給整個傳統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汽車電氣化發展似乎到了勢在必行的時刻,而這也成為了今年瑞士日內瓦車展的關注焦點。
1900/1/1 0:00:00近日,實時交通數據提供商Inrix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交通計分卡。該計分卡顯示,全球十大最擁堵城市有一半在美國,而中國則沒有城市進入前十名。
1900/1/1 0:00:00“今年1月,汽車市場呈現預期中的開門紅走勢,這也給全年的汽車銷售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近日,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月度會議上,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達了對中國汽車市場的信心。
1900/1/1 0:00:002月28日下午,成都市郫都區工業港,兩輛9米長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緩緩駛入位于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產業園內的“四川省氫能源示范站全集成加氫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