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能源大潮沖擊嚴重 本土零部件海外并購以“換道超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作為一名長期的變速器零部件供應商,當我聽到一種不再需要變速器的電驅動技術時,我感到震驚。說實話,我仍然討厭它。一臺變速器背后有多少零部件和企業會被這項技術毀掉。后來,我想,我們不能等待別人改變我們的生活。由于技術趨勢無法改變,我們將積極參與。“幾年前,呂超第一次聽說輪轂電機技術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震驚。作為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海同步)董事長,呂超認為2018年是公司轉型的關鍵一年,今年是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成立的一年。天海同步集團旗下子公司湖北泰特正式將輪轂電機產品投放市場。2016年9月,湖北泰特以614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收購荷蘭e牽引公司100%股權,該公司是歐洲知名的輪轂電機企業。通過此次收購,天海同步集團的業務范圍從原來的變速器零部件擴展到了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機領域,原來的二次零部件供應商躍升為一級供應商。近年來,在本土零部件公司的海外投資收購中,湖北泰特的收購并未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然而,盧超建認為,他的海外收購“抓住了一個寶藏”。通過多項技術指標的對比,e牽引的輪轂電機產品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基于荷蘭公司的技術,打造全球輪轂電機第一品牌是呂超一年多前決定收購這家荷蘭科技公司時設定的目標。盡管輪轂電機是業內公認的技術趨勢,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前景光明,但輪轂電機的技術成熟度和整車企業的接受度仍存在爭議,甚至有專家明確表示“未來五年不可能大規模工業化”。這是呂超團隊及其收購的荷蘭公司在中國市場獲得認可并實現輪轂電機量產的第一道障礙。“在新的商業機會和行業變化下,零部件行業將形成新的格局,如果被淘汰,就會有上升。”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輪轂電機下的新機遇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中央驅動電機占據絕對領先地位,輪側驅動電機被認為是一種過渡驅動方案,輪轂電機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驅動解決方案。“輪轂驅動最大的優勢是節能。隨著電機和控制技術的大規模使用,以及變速器等中間部件的淘汰,其成本應該會進一步降低。”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學院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教授孫逢春,總結了輪轂電機的技術優勢。與集中式驅動相比,輪轂電機可以節省約15%的能源,并且可以方便地安排低地板公交車、汽車渡輪等車輛。如果沒有車輪驅動或輪轂驅動系統的空間,低地板車輛很難實現。第三,輪轂驅動對整車的輕量化有很大貢獻,可以使車身重量至少減輕15%;

此外,它具有可靠性強的優勢,也更有利于未來智能駕駛和智能駕駛技術的實現。因此,近年來,國內零部件公司紛紛通過海外收購押注輪轂電機技術。2016年6月,浙江汽車制動器制造商萬安科技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汽車輪轂電機領先企業Protean Elec tric(簡稱Protean)10.36%的股權。在浙江萬安投資Protean的同時,天海同步集團也是投資者之一:GO Scale Capital、浙江萬安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向Protean投資7000萬美元。Protean在輪轂電機領域擁有60多項已批準專利和160多項正在審批的專利,是行業的領導者。2015年7月,中國汽車制動系統供應商浙江亞泰機電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與斯洛文尼亞輪轂電機制造商Elaphe Propulsion Technologies達成了股權協議,其中前者投資1000萬歐元,在增資擴股后持有后者20%的股權。雖然沒有Protean那么出名,但Elaphe也是世界領先的輪轂電機企業。自2003年以來,該公司于2006年開發了第一款輪轂電機產品。在十多年的技術積累中,Elaphe已經開發了超過15種類型的輪轂電機,并搭載了超過10種型號。同樣,亞太機電也將2018年視為輪轂電機量產的第一年。呂超認為,海外收購是本土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技術突破的現實途徑。“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的汽車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零部件公司也賺了錢,也有一些公司有一定的實力。但在傳統汽車領域,沒有技術突破的空間。我們只能跟隨成熟的汽車和零部件巨頭,賺一點錢。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ies不斷出現,而且仍然有很多可能性。國外有許多創新公司和技術,但它們缺乏應用的條件和機會,而當地零部件公司了解中國市場和中國客戶,將它們的優勢結合起來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今天一拍即合的跨境收購,回憶起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的經歷,陸超仍難掩興奮和自滿。”從4月接觸到9月敲定,這個速度已經足夠快了,即使是收購國內公司,也可能不會比這快。“據說當時也有一家國有背景的中國車企參與收購,但呂超奇領導下的湖北泰特憑借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和快速反應率先出手。等到國有企業申請收購的報告被層層審批時,湖北泰特已經與e-Traction簽署了收購協議。從呂超和荷蘭電子牽引公司代表的介紹來看,雙方如此迅速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目標一致”。荷蘭e-Traction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電力傳輸系統領域擁有30多年的研發經驗,輪轂電力傳輸系統的開發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截至目前,e-Traction擁有200多項發明專利,其產品已在歐洲八個國家的公交車和公交車上應用。搭載其產品的車輛已經在道路上行駛了八年,產品已經開發到第三代。荷蘭e-Traction公司的代表告訴《經濟觀察報》,盡管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信心,但歐洲的市場化之路長期以來并不順利。首先,e-Traction產品主要用于商用車,而歐洲商用車市場規模不大;

第二,更重要的是,歐洲的商用車市場高度集中,主要掌握在幾家汽車巨頭手中,而這些汽車巨頭和零部件巨頭已經形成了多年的戰略聯盟,他們幾乎沒有熱情嘗試新的合作伙伴和新技術,尤其是那些需要放棄整個變速器的合作伙伴,比如輪轂電機。因此,當原股東打算在2015年放棄為e-Traction尋找新的所有者時,e-Traction的管理團隊和原股東達成了一個重要共識,那就是尋找一個中國投資者。原因是中國商用車市場規模大,比歐美市場更有潛力;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輪轂電機非常適合電動汽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天海同步已成為中國齒輪行業的骨干企業,擁有同步器、行星齒輪、變速箱、防滑差速器、摩擦副、自動變速箱薄壁齒輪件等六大系列產品。然而,作為當地的二級零部件供應商,它一直在尋找轉型升級的機會。雙方在接觸后立即一拍即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呂超表示,迅速決定收購荷蘭e-Traction不僅看好輪轂電機的技術趨勢,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的產品已經在生產車輛上運行多年,產品可靠性和技術領先性得到了驗證。“歐洲五個國家的十個城市已經運行了200多輛裝有輪轂電機的客車,其中一些已經運行了八年。通過數據比較,輪轂電機的總體成本比中央電機低10%。它的成本可能比輪側電機至少低11%。此外,輪轂電機比中央電機節省更多的電力,節省了約25%這次,更重要的是,e-Traction的輪轂電機可以免維護100萬公里,比中央電機更簡單、更可靠。“工業化問題亟待解決盡管湖北泰特、浙江亞泰等企業饒有興趣地將2018年定為輪轂電機工業化的第一年,并力爭在今年實現量產產品的正式裝車,但在一些行業專家看來,輪轂電機的市場化條件并不成熟明顯的技術缺陷。“輪轂電機并不是近年來的新技術。它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為什么大家都采用中央電機技術而不是輪轂電機技術?這是因為這項技術存在明顯的缺點,電極材料的過熱消磁和簧下重量的增加阻礙了其工業化進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動汽車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據該專家介紹,輪內電機裝載在一個狹窄的車輪中,由于冷卻不足,很容易過熱,制動也會導致電機過熱。過熱會導致電機材料退磁,直接影響整車性能。還有簧下重量的問題。幾十年來,汽車工程師通過各種設計和材料盡最大努力減輕簧下重量。輪轂電機的使用將大大增加簧下重量,但也會增加輪轂的慣性矩。“有了輪轂電機,幾乎整個汽車底盤都要重新設計。”但呂超介紹,荷蘭e牽引設計的輪轂電機解決了過熱和簧下重量增加的問題。“如果溫度超過140℃,就會發生退磁。我們的技術可以將電機的溫度控制在100℃以下。至于簧下重量,我們不僅提供一臺電機,還提供一套完整的電驅動解決方案。”第二,產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輪內電機裝載在車輪狹小的空間內,工作條件復雜,外部環境惡劣,對防水、減震、散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從一開始就與汽車制造商聯合開發,這樣更安全。”上述專家認為,但問題是,目前輪轂電機對國內企業來說仍然是一項新技術。“有很多觀望的研究,不敢把它們放在生產汽車上。”除了技術成熟度和產品可靠性之外,價格也是對輪轂電機市場化的挑戰。“輪轂電機的價格明顯高于中央電機,在價格上沒有優勢。目前大多數企業仍然愿意采用中央電機。畢竟它便宜,技術成熟。”當地一家電機公司負責人說。“從整車的角度來看,對于真正的電動汽車來說,‘十三五’輪轂電機不可能實現產業化。”北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向陽表示。在國外,輪轂電機的先驅Protean曾與福特、大眾和梅賽德斯-奔馳合作,但其產品主要組裝在展示車和樣車上,以及其他……

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生產。但今年能否獲得國內整車廠商的認可,實現輪轂電機產品的量產,對呂超和湖北泰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作為一名長期的變速器零部件供應商,當我聽到一種不再需要變速器的電驅動技術時,我感到震驚。說實話,我仍然討厭它。一臺變速器背后有多少零部件和企業會被這項技術毀掉。后來,我想,我們不能等待別人改變我們的生活。由于技術趨勢無法改變,我們將積極參與。“幾年前,呂超第一次聽說輪轂電機技術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震驚。作為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海同步)董事長,呂超認為2018年是公司轉型的關鍵一年,今年是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成立的一年。天海同步集團旗下子公司湖北泰特正式將輪轂電機產品投放市場。2016年9月,湖北泰特以614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收購荷蘭e牽引公司100%股權,該公司是歐洲知名的輪轂電機企業。通過此次收購,天海同步集團的業務范圍從原來的變速器零部件擴展到了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技術之一的電機領域,原來的二次零部件供應商躍升為一級供應商。近年來,在本土零部件公司的海外投資收購中,湖北泰特的收購并未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然而,盧超建認為,他的海外收購“抓住了一個寶藏”。通過多項技術指標的對比,e牽引的輪轂電機產品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基于荷蘭公司的技術,打造全球輪轂電機第一品牌是呂超一年多前決定收購這家荷蘭科技公司時設定的目標。盡管輪轂電機是業內公認的技術趨勢,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前景光明,但輪轂電機的技術成熟度和整車企業的接受度仍存在爭議,甚至有專家明確表示“未來五年不可能大規模工業化”。這是呂超團隊及其收購的荷蘭公司在中國市場獲得認可并實現輪轂電機量產的第一道障礙。“在新的商業機會和行業變化下,零部件行業將形成新的格局,如果被淘汰,就會有上升。”一位行業分析師指出。輪轂電機下的新機遇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中央驅動電機占據絕對領先地位,輪側驅動電機被認為是一種過渡驅動方案,輪轂電機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驅動解決方案。“輪轂驅動最大的優勢是節能。隨著電機和控制技術的大規模使用,以及變速器等中間部件的淘汰,其成本應該會進一步降低。”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學院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教授孫逢春,總結了輪轂電機的技術優勢。與集中式驅動相比,輪轂電機可以節省約15%的能源,并且可以方便地安排低地板公交車、汽車渡輪等車輛。如果沒有車輪驅動或輪轂驅動系統的空間,低地板車輛很難實現。第三,輪轂驅動對整車的輕量化有很大貢獻,可以使車身重量至少減輕15%;

此外,它具有可靠性強的優勢,也更有利于未來智能駕駛和智能駕駛技術的實現。因此,近年來,國內零部件公司紛紛通過海外收購押注輪轂電機技術。2016年6月,浙江汽車制動器制造商萬安科技以2000萬美元收購了汽車輪轂電機領先企業Protean Elec tric(簡稱Protean)10.36%的股權。在浙江萬安投資Protean的同時,天海同步集團也是投資者之一:GO Scale Capital、浙江萬安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向Protean投資7000萬美元。Protean在輪轂電機領域擁有60多項已批準專利和160多項正在審批的專利,是行業的領導者。2015年7月,中國汽車制動系統供應商浙江亞泰機電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與斯洛文尼亞輪轂電機制造商Elaphe Propulsion Technologies達成了股權協議,其中前者投資1000萬歐元,在增資擴股后持有后者20%的股權。雖然沒有Protean那么出名,但Elaphe也是世界領先的輪轂電機企業。自2003年以來,該公司于2006年開發了第一款輪轂電機產品。在十多年的技術積累中,Elaphe已經開發了超過15種類型的輪轂電機,并搭載了超過10種型號。同樣,亞太機電也將2018年視為輪轂電機量產的第一年。呂超認為,海外收購是本土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技術突破的現實途徑。“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的汽車行業有了很大的發展,零部件公司也賺了錢,也有一些公司有一定的實力。但在傳統汽車領域,沒有技術突破的空間。我們只能跟隨成熟的汽車和零部件巨頭,賺一點錢。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ies不斷出現,而且仍然有很多可能性。國外有許多創新公司和技術,但它們缺乏應用的條件和機會,而當地零部件公司了解中國市場和中國客戶,將它們的優勢結合起來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今天一拍即合的跨境收購,回憶起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的經歷,陸超仍難掩興奮和自滿。”從4月接觸到9月敲定,這個速度已經足夠快了,即使是收購國內公司,也可能不會比這快。“據說當時也有一家國有背景的中國車企參與收購,但呂超奇領導下的湖北泰特憑借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和快速反應率先出手。等到國有企業申請收購的報告被層層審批時,湖北泰特已經與e-Traction簽署了收購協議。從呂超和荷蘭電子牽引公司代表的介紹來看,雙方如此迅速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是“目標一致”。荷蘭e-Traction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電力傳輸系統領域擁有30多年的研發經驗,輪轂電力傳輸系統的開發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截至目前,e-Traction擁有200多項發明專利,其產品已在歐洲八個國家的公交車和公交車上應用。搭載其產品的車輛已經在道路上行駛了八年,產品已經開發到第三代。荷蘭e-Traction公司的代表告訴《經濟觀察報》,盡管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信心,但歐洲的市場化之路長期以來并不順利。首先,e-Traction產品主要用于商用車,而歐洲商用車市場規模不大;

第二,更重要的是,歐洲的商用車市場高度集中,主要掌握在幾家汽車巨頭手中,而這些汽車巨頭和零部件巨頭已經形成了多年的戰略聯盟,他們幾乎沒有熱情嘗試新的合作伙伴和新技術,尤其是那些需要放棄整個變速器的合作伙伴,比如輪轂電機。因此,當原股東打算在2015年放棄為e-Traction尋找新的所有者時,e-Traction的管理團隊和原股東達成了一個重要共識,那就是尋找一個中國投資者。原因是中國商用車市場規模大,比歐美市場更有潛力;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輪轂電機非常適合電動汽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天海同步已成為中國齒輪行業的骨干企業,擁有同步器、行星齒輪、變速箱、防滑差速器、摩擦副、自動變速箱薄壁齒輪件等六大系列產品。然而,作為當地的二級零部件供應商,它一直在尋找轉型升級的機會。雙方在接觸后立即一拍即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呂超表示,迅速決定收購荷蘭e-Traction不僅看好輪轂電機的技術趨勢,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的產品已經在生產車輛上運行多年,產品可靠性和技術領先性得到了驗證。“歐洲五個國家的十個城市已經運行了200多輛裝有輪轂電機的客車,其中一些已經運行了八年。通過數據比較,輪轂電機的總體成本比中央電機低10%。它的成本可能比輪側電機至少低11%。此外,輪轂電機比中央電機節省更多的電力,節省了約25%這次,更重要的是,e-Traction的輪轂電機可以免維護100萬公里,比中央電機更簡單、更可靠。“工業化問題亟待解決盡管湖北泰特、浙江亞泰等企業饒有興趣地將2018年定為輪轂電機工業化的第一年,并力爭在今年實現量產產品的正式裝車,但在一些行業專家看來,輪轂電機的市場化條件并不成熟明顯的技術缺陷。“輪轂電機并不是近年來的新技術。它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為什么大家都采用中央電機技術而不是輪轂電機技術?這是因為這項技術存在明顯的缺點,電極材料的過熱消磁和簧下重量的增加阻礙了其工業化進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動汽車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據該專家介紹,輪內電機裝載在一個狹窄的車輪中,由于冷卻不足,很容易過熱,制動也會導致電機過熱。過熱會導致電機材料退磁,直接影響整車性能。還有簧下重量的問題。幾十年來,汽車工程師通過各種設計和材料盡最大努力減輕簧下重量。輪轂電機的使用將大大增加簧下重量,但也會增加輪轂的慣性矩。“有了輪轂電機,幾乎整個汽車底盤都要重新設計。”但呂超介紹,荷蘭e牽引設計的輪轂電機解決了過熱和簧下重量增加的問題。“如果溫度超過140℃,就會發生退磁。我們的技術可以將電機的溫度控制在100℃以下。至于簧下重量,我們不僅提供一臺電機,還提供一套完整的電驅動解決方案。”第二,產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輪內電機裝載在車輪狹小的空間內,工作條件復雜,外部環境惡劣,對防水、減震、散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好從一開始就與汽車制造商聯合開發,這樣更安全。”上述專家認為,但問題是,目前輪轂電機對國內企業來說仍然是一項新技術。“有很多觀望的研究,不敢把它們放在生產汽車上。”除了技術成熟度和產品可靠性之外,價格也是對輪轂電機市場化的挑戰。“輪轂電機的價格明顯高于中央電機,在價格上沒有優勢。目前大多數企業仍然愿意采用中央電機。畢竟它便宜,技術成熟。”當地一家電機公司負責人說。“從整車的角度來看,對于真正的電動汽車來說,‘十三五’輪轂電機不可能實現產業化。”北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向陽表示。在國外,輪轂電機的先驅Protean曾與福特、大眾和梅賽德斯-奔馳合作,但其產品主要組裝在展示車和樣車上,以及其他……

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生產。但今年能否獲得國內整車廠商的認可,實現輪轂電機產品的量產,對呂超和湖北泰特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標簽:北京奔馳大眾大發福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北京上海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未來自動駕駛領域將如何發展?

很長一段時間里,因為缺乏相關的政策規定,國內自動駕駛汽車都是在封閉區域玩耍的。去年起,自動駕駛汽車開始有了走進真實道路的機會。

1900/1/1 0:00:00
朱華榮2018兩會提案:品牌向上與智能化

2018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來自汽車界的提案備受行業關注。

1900/1/1 0:00:00
鋰電產業鏈并購潮加劇 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壓力加大

近日,中利集團(002309)公告稱,公司已與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及股權持有方西藏浩澤商貿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書》,

1900/1/1 0:00:00
日本電池展觀察:日本鋰電

2月28日3月2日,2018日本國際二次電池儲能展BATTERYJAPAN在日本東京有明展覽中心舉行。

1900/1/1 0:00:00
“問路中國新能源汽車”之一,有待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2018年1月28日,在《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解讀:而今邁步從頭越》一文中,我們提出并總結了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新能源乘用車)在城市推廣過程中存在八個亟待解決的潛在問題。

1900/1/1 0:00:00
法媒: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法國可借鑒中國之“道”

面對道路交通導致日益加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法國已經開始研究對策,其中一項即是到2040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