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大郡控制總經理徐性怡:新能源汽車供應商應苦練內功、開放合作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自主品牌零部件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打造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供應商?12月15日下午,大軍控總經理徐興義在由第一電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第三屆動力系統分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商應努力實踐,開放合作,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

大軍控總經理徐興義表示,世界汽車行業正孕育著根本性變革,如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展、電力系統的電動化、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新變化,以及更加開放、共享和透明的互聯網營商環境;上游和下游是相互依存的。在電力系統的電氣化層面上,實際上有一個重新定義汽車行業的功能。純電動驅動動力系統大大簡化了動力系統的結構和體積,出現了底盤+車身外殼的制造模式,動力底盤趨于標準化和模塊化。車身造型、內飾和個性化駕駛體驗。它為汽車工廠提供了更廣泛的市場體驗。一旦動力系統標準化,整車的制造就會變得簡單。許多新勢力可以專注于創造個性化產品,并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增值服務。電驅動系統的出現和簡化也為電力系統零部件公司提供了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機會,因此純電驅動技術將為行業帶來重新改革的機會。隨著插電式汽車的普及以及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以電為能源的汽車比例將不斷提高,從根本上擺脫石油的限制;作為一種儲能單元,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分布式電網系統的一部分;

充電設備(包括車載充電設備)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基本上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發展。世界上的老板和大亨都對中國市場感興趣,所以他們都關注中國市場,滲透中國市場。中國汽車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國際巨頭的市場滲透與合資戰略。對于電機控制系統的供應商來說,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外國制造商和供應商,他們中的大量已經進入了中國的相關領域,這是我們必須看到的現狀。在零部件領域,西門子等全球老牌供應商不僅是傳統零部件供應商領域歷史最悠久的供應商,而且在新能源電機和電力電子領域也做得很好,規模很大,實力也很強。事實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缺乏基礎。許多具有工業應用的公司都處于轉型期,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了汽車行業。對于一個強大的供應商來說,他們通常至少需要具備兩個特征。一個是產業規模足夠大,否則實力不夠強大。此外,它在汽車應用理解和技術積累方面應該足夠強大。對于有工業應用的制造商來說,轉向汽車時規模還可以,但對于汽車應用和汽車的積累來說。在另一類中,有許多新興的零部件公司,它們可能熟悉汽車的應用,但現在規模還不夠,不得不與外國大亨和巨頭競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外國競爭對手相比,中國企業的缺點首先是缺乏技術積累,而中國本土供應商同時缺乏開發汽車產品的能力。大多數本地供應商不了解產品的規劃、設計優化、質量認證、設計認證測試、質量和向市場反饋的閉環的全過程,而外國制造商經過近百年的磨煉積累了很多。第二方面,在一些關鍵部件、材料和工藝方面,與國外主流供應商相比也非常缺乏。最典型的例子是IGBT模塊,包括一些好的材料等。雖然可以制造,但在特性上仍有差距。第三,傳統制造業水平落后。如果沒有變速箱技術,就無法使用高速電機,因此體積會太大,并且在包裝、尺寸和重量方面會有很多缺點。第四個方面實際上是管理,大多數供應商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尤其是在汽車等級方面。那么如何趕上外國競爭對手呢?從Otsu的角度來看,需要更多的技術重點,包括機電一體化、控制器/電機集成、軟件升級、制造技術和工藝設備四個方面。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是,國際零部件巨頭在開發國外電力電子控制器以及整機的物理集成和功能集成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然而,國內制造商正在努力追趕機電耦合集成產品、國產控制器高功率密度的進步以及國產IGBT模塊/芯片的進步。在制造層面,現在使用了包括纏繞和組裝在內的許多自動化制造,甚至電力電子控制器也會采用一些新的方法。今天的競爭需要系統的競爭力,這取決于我們的市場開發能力、技術儲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產品開發、客戶喜好、模式創新等。各種能力使每個人都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勝。只有產品力才能使企業穩定,包括洞察客戶的真實需求,采用適當技術實現產品的能力,以及大量技術本身的積累,包括質量保證、快速迭代、持續改進、精益運營和高效利潤。作為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我們需要實踐我們的內部實力,也需要呼吁開放合作,以加強整體部署。我們希望汽車客戶能夠利用我們的產品,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實力,并與電池共同努力,實現優勢互補……

es形成競爭體系。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自主品牌零部件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打造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桿供應商?12月15日下午,大軍控總經理徐興義在由第一電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第三屆動力系統分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商應努力實踐,開放合作,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

大軍控總經理徐興義表示,世界汽車行業正孕育著根本性變革,如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展、電力系統的電動化、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新變化,以及更加開放、共享和透明的互聯網營商環境;上游和下游是相互依存的。在電力系統的電氣化層面上,實際上有一個重新定義汽車行業的功能。純電動驅動動力系統大大簡化了動力系統的結構和體積,出現了底盤+車身外殼的制造模式,動力底盤趨于標準化和模塊化。車身造型、內飾和個性化駕駛體驗。它為汽車工廠提供了更廣泛的市場體驗。一旦動力系統標準化,整車的制造就會變得簡單。許多新勢力可以專注于創造個性化產品,并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增值服務。電驅動系統的出現和簡化也為電力系統零部件公司提供了大規模、標準化的生產機會,因此純電驅動技術將為行業帶來重新改革的機會。隨著插電式汽車的普及以及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以電為能源的汽車比例將不斷提高,從根本上擺脫石油的限制;作為一種儲能單元,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分布式電網系統的一部分;

充電設備(包括車載充電設備)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基本上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發展。世界上的老板和大亨都對中國市場感興趣,所以他們都關注中國市場,滲透中國市場。中國汽車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國際巨頭的市場滲透與合資戰略。對于電機控制系統的供應商來說,我們看到的是更多的外國制造商和供應商,他們中的大量已經進入了中國的相關領域,這是我們必須看到的現狀。在零部件領域,西門子等全球老牌供應商不僅是傳統零部件供應商領域歷史最悠久的供應商,而且在新能源電機和電力電子領域也做得很好,規模很大,實力也很強。事實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供應商缺乏基礎。許多具有工業應用的公司都處于轉型期,現在他們已經進入了汽車行業。對于一個強大的供應商來說,他們通常至少需要具備兩個特征。一個是產業規模足夠大,否則實力不夠強大。此外,它在汽車應用理解和技術積累方面應該足夠強大。對于有工業應用的制造商來說,轉向汽車時規模還可以,但對于汽車應用和汽車的積累來說。在另一類中,有許多新興的零部件公司,它們可能熟悉汽車的應用,但現在規模還不夠,不得不與外國大亨和巨頭競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外國競爭對手相比,中國企業的缺點首先是缺乏技術積累,而中國本土供應商同時缺乏開發汽車產品的能力。大多數本地供應商不了解產品的規劃、設計優化、質量認證、設計認證測試、質量和向市場反饋的閉環的全過程,而外國制造商經過近百年的磨煉積累了很多。第二方面,在一些關鍵部件、材料和工藝方面,與國外主流供應商相比也非常缺乏。最典型的例子是IGBT模塊,包括一些好的材料等。雖然可以制造,但在特性上仍有差距。第三,傳統制造業水平落后。如果沒有變速箱技術,就無法使用高速電機,因此體積會太大,并且在包裝、尺寸和重量方面會有很多缺點。第四個方面實際上是管理,大多數供應商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尤其是在汽車等級方面。那么如何趕上外國競爭對手呢?從Otsu的角度來看,需要更多的技術重點,包括機電一體化、控制器/電機集成、軟件升級、制造技術和工藝設備四個方面。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是,國際零部件巨頭在開發國外電力電子控制器以及整機的物理集成和功能集成方面取得了快速進展。然而,國內制造商正在努力追趕機電耦合集成產品、國產控制器高功率密度的進步以及國產IGBT模塊/芯片的進步。在制造層面,現在使用了包括纏繞和組裝在內的許多自動化制造,甚至電力電子控制器也會采用一些新的方法。今天的競爭需要系統的競爭力,這取決于我們的市場開發能力、技術儲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產品開發、客戶喜好、模式創新等。各種能力使每個人都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勝。只有產品力才能使企業穩定,包括洞察客戶的真實需求,采用適當技術實現產品的能力,以及大量技術本身的積累,包括質量保證、快速迭代、持續改進、精益運營和高效利潤。作為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我們需要實踐我們的內部實力,也需要呼吁開放合作,以加強整體部署。我們希望車輛客戶能夠利用我們的產品,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實力,并與電池共同努力,優勢互補,形成競爭體系。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中興新能源總工程師梁明:中國無線充電標準預計2019年發布

12月15日下午,在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充換電分論壇上,中興新能源總工程師梁明圍繞無線充電的商用及標準發表了演講。

1900/1/1 0:00:00
奧動CEO顧慶:換電網絡是綠色智慧交通網和智能電網的連接點

換電模式作為充電設施的一種,憑借占地小、效率高等優勢,在出租運營等細分市場擁有很高的運行性價比,近年來異軍突起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1900/1/1 0:00:00
雷丁舒欣:期待符合低速電動車產業發展的良性標準發布和落地

“我們期待符合產業發展的良性標準真正發布和落地。同時也呼吁標準不宜過高,因為標準過高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1900/1/1 0:00:00
江淮新能源汪光玉:下一代電動車技術平臺將實現續航500km

“自2007年啟動電動車研發,十年時間,江淮新能源形成七代技術兩代產品,截至2017年11月底,累計產銷65萬輛,累計運行里程超過十億公里。

1900/1/1 0:00:00
雷洪鈞:新能源客車開啟新智能化駕駛新時代

12月15日下午,在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商用車分論壇上,揚子江客車集團總工程師雷洪鈞表示,新能源客車開啟新智能化駕駛新時代。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工信部等12部門推動汽車輕量化;長安成立新能源事業部;百事可樂訂百輛特斯拉電卡

1、工信部等12部門:推進增材制造在汽車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實現關鍵零部件輕量化(閱讀原文)12月13日,工信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