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里程是人們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最關心的一個指標。續航里程的長短主要取決于電池容量,而電池是最昂貴的部件。持久的電動汽車很有價值。
正因為如此,電動汽車制造商喜歡在續航里程這一指標上動腦筋,通過各種方式虛記里程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消費者購車后發現,續航里程遠未達到預期值,這給日常使用帶來了諸多不便,并為此感到后悔。
本文將通過直觀的數據為您回答一些問題:哪些因素與巡航里程有關?標稱巡航范圍是如何測量的?制造商通過什么方式獲得虛擬標準壽命?看完之后,你應該明白為什么實際巡航里程遠低于工廠商標評級。1.哪些因素與巡航里程有關?作為電動汽車的領先品牌,特斯拉官網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巡航里程計算工具,列出了影響巡航里程的所有關鍵因素。您可以單擊各種組合以查看:
影響因素有:電池容量(車號為電池容量)、行駛速度、外界溫度、空調和輪轂尺寸。
為了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因素對電池壽命的影響有多大,我以19英寸輪轂的Model S 100D為例,畫了三條虛線:
Model S 100D的標稱巡航里程為632公里。
可以看出,行駛速度、溫度以及是否打開空調對電池壽命的影響最大。
冬天,當熱空氣高速運轉時,電池壽命直接減半!
春秋兩季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在市區勻速行駛,巡航里程最長,很容易超過標稱巡航里程。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沒有列出快速加速,俗稱地板油,電機在滿負荷運行時效率不高,會消耗更多的電。其次,標稱巡航范圍是如何測量的?以特斯拉為例。每款車型最重要的參數是電池容量和巡航里程。請注意,里程后面有一個括號(NEDC)。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中國和官網的續航里程不僅有不同的單位,括號中也有不同的字母。美國是(EPA)。該NEDC和EPA是與汽車排放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標準,包括嚴格的油耗測試流程,電動汽車按照該流程行駛后可以計算巡航里程。
EPA標準335英里=539公里,比NEDC標準632公里少了近100公里,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測試標準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差異很大,EPA顯然比NEDC嚴格得多。
目前,世界上測試汽車油耗和續航能力的標準有三個:歐洲的NEDC、美國的EPA和日本的JC08。只要日本自己使用,JC08就不會推出。
讓我們看看NEDC測試標準:
整個測試時間為1220秒,分為兩部分:780秒模擬城市低速環境,400秒模擬郊區高速環境。其中,城市低速環境進行了四次相同的測試,模擬了四次啟動和停止(如四個紅綠燈)。
城市低速運行的循環過程是:先加速到15+公里,停車,再加速到30+公里,停下來,最后加速到50公里,減速慢停,模擬走走停停的交通堵塞。
郊區高速運行的過程比較簡單,直接加速70公里,減速到50公里,然后分階段加速到最大120公里,減速就結束了。
這種測試模擬似乎相當合理,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害處。
看看美國環保局的測試標準:
EPA測試標準由三種工況組成:FTP75(城市標準)、SC03(高溫空調滿負荷運行循環)和US06(高速高加速度運行循環)。只需看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EPA測試更嚴格,更接近實際使用。
上圖顯示了FTP75和NEDC之間的比較。FTP75的測試時間更長,加速和減速更頻繁,但最高速度更低。
上圖顯示了US06和NEDC之間的比較。US06具有更長的測試時間,更頻繁的加速和減速,以及更高的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
上圖顯示了NEDC和EPA之間的測試參數比較。可以看出,EPA具有更高的平均速度、更高的最大速度、更長的時間和距離,以及上圖中未列出的最關鍵點更高的加速度。EPA的加速度為5.3kmh/s,NEDC的加速度為3.9kmh/s。。每個人都知道,快速加速肯定會花費更多的燃料/電力,電池壽命也會受到影響。那么,NEDC和EPA巡航范圍之間有什么區別呢?我比較了特斯拉中國和美國官方網站的里程數據,給NEDC打了15%的折扣,這就是EPA的里程。然而,沒有數據證明這一點。第三,中國的巡航里程測試標準&;制造商通過什么方式虛假標記巡航里程?中國的環保、油耗、充電樁等基本上都采用歐洲標準,所以……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綜合工作條件參考NEDC。如果電動汽車完全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綜合工況進行測試,那么續航里程和NEDC可以直接進行比較。然而,GB/T 18386-2005標準實際上只允許使用城市自行車進行測試,因此測量的續航能力也可以被標記為“綜合工況”,因此一些制造商鉆了這個漏洞,只運行城市自行車而不運行郊區高速部分。放棄高速部分是因為風阻大、電機轉速高、能耗高,電池壽命不占主導地位,而不是因為電動汽車在市區跑得多,在高速下跑得少。
GB/T 18386-2005和NEDC測試標準幾乎相同。
當然,該標準還定義了60公里/小時等速測試模式——測量的電池壽命高于城市循環,大多數電動汽車制造商都會標記這一里程,因為它似乎有很長的電池壽命。這個數字對用戶沒有參考價值,但可以用來橫向比較每個家庭的電池壽命。知道誰在里程上打了錯誤的標記是非常重要的。
讓我們比較幾種標稱參數相似的模型。第一種是兩種綜合工況相同的250公里車型:
吉利帝豪電動汽車和江淮iev6s這兩款車在“綜合工況”下的電池壽命分別為253和251,但在60公里/小時時的電池壽命為330和300,相差10%。誰“錯誤標記”了巡航范圍?同樣續航里程為350公里的車型還有兩款:比亞迪秦EV300和北汽EU260。EU260的參數表中的續航里程沒有標注“綜合工況”,但北汽EV160的參數明確命名為“新能源續航里程”,因此可以認為北汽新能源的所有系列都是新能源標準。參數表中沒有60公里/小時的巡航續航里程可供參考,但新聞稿和媒體評論中提供的官方定速巡航續航里程為350公里。既然秦EV300和EU260的定速續航里程是350公里,那么一輛300和一輛260在綜合工況下的續航能力怎么會太差呢?
將這四輛車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是顯而易見的:
紅色數據表示懷疑存在虛假標準。
江淮iEV6S的電池為33kwh三元鋰,帝豪EV為45.3kwh三元鋰。很明顯是誰沒有標記電池壽命。
iEV6S的恒速是Qin EV300的1.2倍,Qin EV 300的恒速為Qin EV 300的1.167倍。基本上可以判斷,比亞迪的續航測試標準與江淮相同,均為國家標準城市低速循環。帝豪EV和EU260是完整的NEDC標準。在這方面,電池組供應商ATL官網有一段話可以證明這一點:
秦EV300更令人困惑,因為它的電池容量是最大的,但要知道,其他公司都是三元鋰電池,而比亞迪使用的是能量密度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攜帶相同容量的電池要付出更大的代價,EU260是1.6噸,秦EV300是1.9噸,相當于多帶了四個人,大容量的續航優勢被抵消了。基本上,我們可以認為帝豪電動汽車、秦EV300和EU260這三款熱門國產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是同一水平的,秦EV300及其小弟E5作為其標稱續航數據并不具有明顯優勢。比亞迪的“假標準”做法導致了帝豪電動汽車與EU260之間的競爭劣勢。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剛買了比亞迪E5,理由是電池壽命必須很長,所以他只能在續航300公里的秦EV300和E5之間選擇,并直接排除了帝豪EV和EU260。。。
將國家標準城市周期視為一種綜合工況就足夠了,但這也是國家標準默認的。說它是個傻瓜可能不合適,但在此基礎上,還有更無恥的:
騰勢400
0
2017年,騰勢400的電池和電池壽命進行了升級。電池從47.5kWh(與秦EV300一樣大)升級到62kWh(與舊E6一樣大),綜合使用壽命從300公里提高到352公里(顯然n……
國家標準城市周期)。車內的400非常具有誤導性,很容易讓人想起同一家族的比亞迪E6 400。2016款E6 400配備了一塊82千瓦時的電池,綜合使用壽命為400公里。
1
騰勢不僅在車型名稱上有400,官網和新聞稿上都有關于新巡航里程達到400公里的介紹,而實際國標綜合巡航里程為352公里(官網參數正確)。這352公里本身就有水,注水真的是太無恥了。
2
騰勢400為提高400公里電池壽命所做的努力肯定會愚弄很多人。騰勢400的NEDC電池壽命不到352公里,擁有300公里是不錯的。同樣電池容量為60kwh的特斯拉Model S 60電池壽命為NEDC 400公里,差距不小。小結:為什么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遠低于出廠商標評級?
我在前面多寫了一點,最后提煉了一下:電動汽車常見的續航測試標準是歐洲的NEDC和美國的EPA。NEDC標準并不嚴格,EPA更接近實際駕駛情況。EPA的巡航范圍約為NEDC的85%;中國的耐力標準是從歐洲的NEDC復制而來的。如果嚴格按照NEDC進行測試,可以直接比較各大制造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但事實并非如此;國家標準規范中不起眼的一句話給耐力測試留下了后門,只能測量市區的低速,而不能測量郊區的高速。因此,這是一種“綜合工作條件”,實際上沒有可比性;4.同一輛電動汽車,不同的駕駛模式,不同的溫度,不同的速度,以及能否打開空調,都會對電池壽命產生很大影響。在冬季,使用熱空氣的高速電池壽命直接減半;
燃油車續航能力的波動受外界影響較小,主要是因為冬季空調的熱風利用了發動機的余熱,完全不耗油。在高速運轉時,發動機穩定且效率更高,可以抵消高風阻帶來的高油耗。加油車最害怕交通堵塞,走走停停是最耗油的,發動機在低速下不斷換擋時無法以最佳速度工作。續航里程是人們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最關心的一個指標。續航里程的長短主要取決于電池容量,而電池是最昂貴的部件。持久的電動汽車很有價值。
正因為如此,電動汽車制造商喜歡在續航里程這一指標上動腦筋,通過各種方式虛記里程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消費者購車后發現,續航里程遠未達到預期值,這給日常使用帶來了諸多不便,并為此感到后悔。
本文將通過直觀的數據為您回答一些問題:哪些因素與巡航里程有關?標稱巡航范圍是如何測量的?制造商通過什么方式獲得虛擬標準壽命?看完之后,你應該明白為什么實際巡航里程遠低于工廠商標評級。1.哪些因素與巡航里程有關?作為電動汽車的領先品牌,特斯拉官網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巡航里程計算工具,列出了影響巡航里程的所有關鍵因素。您可以單擊各種組合以查看:
影響因素有:電池容量(車號為電池容量)、行駛速度、外界溫度、空調和輪轂尺寸。
為了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這些因素對電池壽命的影響有多大,我以19英寸輪轂的Model S 100D為例,畫了三條虛線:
Model S 100D的標稱巡航里程為632公里。
可以看出,行駛速度、溫度以及是否打開空調對電池壽命的影響最大。
冬天,當熱空氣高速運轉時,電池壽命直接減半!
春秋兩季在沒有空調的情況下在市區勻速行駛,巡航里程最長,很容易超過標稱巡航里程。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沒有列出快速加速,俗稱地板油,電機在滿負荷運行時效率不高,會消耗更多的電。其次,標稱巡航范圍是如何測量的?以特斯拉為例。每款車型最重要的參數是電池容量和巡航里程。請注意,里程后面有一個括號(NEDC)。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中國和官網的續航里程不僅有不同的單位,括號中也有不同的字母。美國是(EPA)。該NEDC和EPA是與汽車排放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標準,包括嚴格的油耗測試流程,電動汽車按照該流程行駛后可以計算巡航里程。
EPA標準335英里=539公里,比NEDC標準632公里少了近100公里,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測試標準下,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差異很大,EPA顯然比NEDC嚴格得多。
目前,世界上測試汽車油耗和續航能力的標準有三個:歐洲的NEDC、美國的EPA和日本的JC08。只要日本自己使用,JC08就不會推出。
讓我們看看NEDC測試標準:
整個測試時間為1220秒,分為兩部分:780秒模擬城市低速環境,400秒模擬郊區高速環境。其中,城市低速環境進行了四次相同的測試,模擬了四次啟動和停止(如四個紅綠燈)。
城市低速運行的循環過程是:先加速到15+公里,停車,再加速到30+公里,停下來,最后加速到50公里,減速慢停,模擬走走停停的交通堵塞。
郊區高速運行的過程比較簡單,直接加速70公里,減速到50公里,然后分階段加速到最大120公里,減速就結束了。
這種測試模擬似乎相當合理,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害處。
看看美國環保局的測試標準:
EPA測試標準由三種工況組成:FTP75(城市標準)、SC03(高溫空調滿負荷運行循環)和US06(高速高加速度運行循環)。只需看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EPA測試更嚴格,更接近實際使用。
上圖顯示了FTP75和NEDC之間的比較。FTP75的測試時間更長,加速和減速更頻繁,但最高速度更低。
上圖顯示了US06和NEDC之間的比較。US06具有更長的測試時間,更頻繁的加速和減速,以及更高的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
上圖顯示了NEDC和EPA之間的測試參數比較。可以看出,EPA具有更高的平均速度、更高的最大速度、更長的時間和距離,以及上圖中未列出的最關鍵點更高的加速度。EPA的加速度為5.3kmh/s,NEDC的加速度為3.9kmh/s。。每個人都知道,快速加速肯定會花費更多的燃料/電力,電池壽命也會受到影響。那么,NEDC和EPA巡航范圍之間有什么區別呢?我比較了特斯拉中國和美國官方網站的里程數據,給NEDC打了15%的折扣,這就是EPA的里程。然而,沒有數據證明這一點。第三,中國的巡航里程測試標準&;制造商通過什么方式虛假標記巡航里程?中國的環保、油耗、充電樁等基本上都采用歐洲標準,所以……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綜合工作條件參考NEDC。如果電動汽車完全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綜合工況進行測試,那么續航里程和NEDC可以直接進行比較。然而,GB/T 18386-2005標準實際上只允許使用城市自行車進行測試,因此測量的續航能力也可以被標記為“綜合工況”,因此一些制造商鉆了這個漏洞,只運行城市自行車而不運行郊區高速部分。放棄高速部分是因為風阻大、電機轉速高、能耗高,電池壽命不占主導地位,而不是因為電動汽車在市區跑得多,在高速下跑得少。
GB/T 18386-2005和NEDC測試標準幾乎相同。
當然,該標準還定義了60公里/小時等速測試模式——測量的電池壽命高于城市循環,大多數電動汽車制造商都會標記這一里程,因為它似乎有很長的電池壽命。這個數字對用戶沒有參考價值,但可以用來橫向比較每個家庭的電池壽命。知道誰在里程上打了錯誤的標記是非常重要的。
讓我們比較幾種標稱參數相似的模型。第一種是兩種綜合工況相同的250公里車型:
吉利帝豪電動汽車和江淮iev6s這兩款車在“綜合工況”下的電池壽命分別為253和251,但在60公里/小時時的電池壽命為330和300,相差10%。誰“錯誤標記”了巡航范圍?同樣續航里程為350公里的車型還有兩款:比亞迪秦EV300和北汽EU260。EU260的參數表中的續航里程沒有標注“綜合工況”,但北汽EV160的參數明確命名為“新能源續航里程”,因此可以認為北汽新能源的所有系列都是新能源標準。參數表中沒有60公里/小時的巡航續航里程可供參考,但新聞稿和媒體評論中提供的官方定速巡航續航里程為350公里。既然秦EV300和EU260的定速續航里程是350公里,那么一輛300和一輛260在綜合工況下的續航能力怎么會太差呢?
將這四輛車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是顯而易見的:
紅色數據表示懷疑存在虛假標準。
江淮iEV6S的電池為33kwh三元鋰,帝豪EV為45.3kwh三元鋰。很明顯是誰沒有標記電池壽命。
iEV6S的恒速是Qin EV300的1.2倍,Qin EV 300的恒速為Qin EV 300的1.167倍。基本上可以判斷,比亞迪的續航測試標準與江淮相同,均為國家標準城市低速循環。帝豪EV和EU260是完整的NEDC標準。在這方面,電池組供應商ATL官網有一段話可以證明這一點:
秦EV300更令人困惑,因為它的電池容量是最大的,但要知道,其他公司都是三元鋰電池,而比亞迪使用的是能量密度更低的磷酸鐵鋰電池。攜帶相同容量的電池要付出更大的代價,EU260是1.6噸,秦EV300是1.9噸,相當于多帶了四個人,大容量的續航優勢被抵消了。基本上,我們可以認為帝豪電動汽車、秦EV300和EU260這三款熱門國產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是同一水平的,秦EV300及其小弟E5作為其標稱續航數據并不具有明顯優勢。比亞迪的“假標準”做法導致了帝豪電動汽車與EU260之間的競爭劣勢。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剛買了比亞迪E5,理由是電池壽命必須很長,所以他只能在續航300公里的秦EV300和E5之間選擇,并直接排除了帝豪EV和EU260。。。
將國家標準城市周期視為一種綜合工況就足夠了,但這也是國家標準默認的。說它是個傻瓜可能不合適,但在此基礎上,還有更無恥的:
騰勢400
0
2017年,騰勢400的電池和電池壽命進行了升級。電池從47.5kWh(與秦EV300一樣大)升級到62kWh(與舊E6一樣大),綜合使用壽命從300公里提高到352公里(顯然n……
國家標準城市周期)。車內的400非常具有誤導性,很容易讓人想起同一家族的比亞迪E6 400。2016款E6 400配備了一塊82千瓦時的電池,綜合使用壽命為400公里。
1
騰勢不僅在車型名稱上有400,官網和新聞稿上都有關于新巡航里程達到400公里的介紹,而實際國標綜合巡航里程為352公里(官網參數正確)。這352公里本身就有水,注水真的是太無恥了。
2
騰勢400為提高400公里電池壽命所做的努力肯定會愚弄很多人。騰勢400的NEDC電池壽命不到352公里,擁有300公里是不錯的。同樣電池容量為60kwh的特斯拉Model S 60電池壽命為NEDC 400公里,差距不小。小結:為什么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遠低于出廠商標評級?
我在前面多寫了一點,最后提煉了一下:電動汽車常見的續航測試標準是歐洲的NEDC和美國的EPA。NEDC標準并不嚴格,EPA更接近實際駕駛情況。EPA的巡航范圍約為NEDC的85%;中國的耐力標準是從歐洲的NEDC復制而來的。如果嚴格按照NEDC進行測試,可以直接比較各大制造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但事實并非如此;國家標準規范中不起眼的一句話給耐力測試留下了后門,只能測量市區的低速,而不能測量郊區的高速。因此,這是一種“綜合工作條件”,實際上沒有可比性;4.同一輛電動汽車,不同的駕駛模式,不同的溫度,不同的速度,以及能否打開空調,都會對電池壽命產生很大影響。在冬季,使用熱空氣的高速電池壽命直接減半;燃油車續航能力的波動受外界影響較小,主要是因為冬季空調的熱風利用了發動機的余熱,完全不耗油。在高速運轉時,發動機穩定且效率更高,可以抵消高風阻帶來的高油耗。加油車最害怕交通堵塞,走走停停是最耗油的,發動機在低速下不斷換擋時無法以最佳速度工作。
12月15日,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在開幕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稱:“智能電動車不只是車,更是一部行走的智能電子產品。
1900/1/1 0:00:0012月15日,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奇點汽車創始人、CEO沈海寅在開幕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稱,“讓每次出行都成為美好的記憶”是公司的愿景,
1900/1/1 0:00:0012月15日,由第一電動網舉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第一電動網CEO崔志強在大會上作了主題演講。
1900/1/1 0:00:0012月15日,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在開幕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稱,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第四次產業變革,
1900/1/1 0:00:00什么樣的充電方式才能完美適配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呢?答案肯定是無線充電。
1900/1/1 0:00:0012月15日下午,在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充換電分論壇上,特銳德集團董事長于德翔發表演講稱,當未來電動汽車保有量擴大到幾百萬輛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