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作者:黃康
“目前,幾家國際大型汽車公司已經決定不生產純燃料汽車。也許2030年后,將不會有純內燃機汽車,至少不會有混合動力汽車。”這是一位行業專家在最近舉行的“2017中國清潔能源汽車高峰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汽車已成為社會當之無愧的“能源消費大國”。清潔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應用也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清潔能源汽車的前景如何?傳統燃油車將何去何從?
新能源汽車的“新動力”
“從最近的研究來看,傳統用戶對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逐漸提高。調查顯示,近70%的消費者愿意接受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會讓用戶感覺更時尚、更科學,而純電動汽車本身速度快、噪音低“90后”和“90后的”購車者的需求。在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即墨市汽車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論壇上,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表示。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清潔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3.7萬輛,2016年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40.9萬輛,同比增長65.1%,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產銷市場。2020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數量將達到500萬輛。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建議,中國清潔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應多樣化,每個地區應根據當地特點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汽車結構,并可參考四種評估方法,第一種是能源可得性,第二個是經濟性,第三個是環境友好性,第四個是易用性。例如,風能、太陽能和水電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而西部天然氣豐富、價格低廉的地區可以積極推廣天然氣汽車。
王炳剛也認為,新能源汽車可以搭上“共享經濟”快車,后者可能成為前者的新增長點。
“我們知道電動汽車有兩大特點,或者說缺點和優點。突出的缺點是購車成本高,但它突出的優點是電費便宜,使用成本低。如何分散購車的高成本,讓低使用成本的優勢發揮出來,共享租車是一項非常好的業務模型”他說。
續航焦慮和充電不方便仍是痛點。
正常情況下,從取消補貼前后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動汽車銷量對比來看,政府的激勵措施仍然會對電動汽車的受歡迎程度產生重大影響,價格仍然是消費者購車時考慮最多的因素之一。
“在當前政策背景的影響下,續航里程和價格是新能源汽車用戶購車最關心的兩個因素。隨著續航里程的快速突破和基礎設施的完善,350公里至400公里將成為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和產品成本之間的平衡點。“李偉認為,續航里程焦慮和充電便利性差是當前用戶的痛點。
對此,王炳剛表示同意。他指出,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將不斷提高,充電難是關系用戶體驗的緊迫問題。“目前充電難,充電設備利用率低。在這種情況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注重運營效果,想方設法更貼近消費者。“王炳剛認為,公共部門的車輛應該建立一個高效的充電(更換)系統,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需求特征。在私營部門,停車位應以夜間充電為主,公共充電站為輔,并鼓勵使用非高峰電力,以挖掘資源潛力。
對于后補貼時代更敏感的市場價格問題。李偉表示,2020年之后,可能出現的無補貼時代將對新能源車企降低成本構成更大挑戰。但他認為,即便如此,政策和市場培育的消費慣性在2020年后仍將持續,即使沒有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將保持不變。
市場變化影響產品形態的演變。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明顯受到政策驅動,銷量主要集中在限購城市,而二三線汽車市場仍有待激活。
李偉認為,2020年后,市場將進入相對自由競爭的狀態,產品形態,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將從目前基于傳統平臺的車型,轉變為基于純電動平臺開發的新能源專屬產品。
他表示,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對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的需求更強。新能源汽車應該覆蓋制造業和消費者生活領域,這可以加強更智能的科技感,更好地探索新能源汽車產品如何滿足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的需求。“例如,特斯拉利用互聯網,將產品酷炫、炫目、智能的技術與零廣告費相結合,建立了大規模的粉絲圈和微信圈,成為市場上的黑馬。”李偉舉例說,他在營銷推廣模式上進行了創新。
王炳剛還認為,設計更安全、更舒適、更時尚的新能源乘用車,推動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融合,將是新能源汽車的新賣點。他認為,目前以傳統汽車為基礎的電動汽車只是一個過渡產品,無法展現電動汽車的最佳優勢。與傳統汽車相比,由于動力類型的改變,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布置、性能提升和內部空間利用方面將具有更大的優勢。“傳統車企核心競爭力即將改變,車企核心競爭能力即將從發動機研發制造向“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研發制造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多樣化的能源技術將帶來多樣化的選擇。多樣化的能源技術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是關鍵。”他指出。來源:《工人日報》作者:黃康
“目前,幾家國際大型汽車公司已經決定不生產純燃料汽車。也許2030年后,將不會有純內燃機汽車,至少不會有混合動力汽車。”這是一位行業專家在最近舉行的“2017中國清潔能源汽車高峰論壇”上提出的觀點。
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消費市場,汽車已成為社會當之無愧的“能源消費大國”。清潔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應用也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清潔能源汽車的前景如何?傳統燃油車將何去何從?
新能源汽車的“新動力”
“從最近的研究來看,傳統用戶對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逐漸提高。調查顯示,近70%的消費者愿意接受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會讓用戶感覺更時尚、更科學,而純電動汽車本身速度快、噪音低“90后”和“90后的”購車者的需求。在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青島即墨市汽車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論壇上,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表示。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清潔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3.7萬輛,2016年純電動汽車銷量達到40.9萬輛,同比增長65.1%,超過美國……
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和銷售市場。2020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數量將達到500萬輛。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建議,中國清潔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應多樣化,每個地區應根據當地特點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汽車結構,并可參考四種評估方法,第一種是能源可得性,第二個是經濟性,第三個是環境友好性,第四個是易用性。例如,風能、太陽能和水電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汽車,而西部天然氣豐富、價格低廉的地區可以積極推廣天然氣汽車。
王炳剛也認為,新能源汽車可以搭上“共享經濟”快車,后者可能成為前者的新增長點。
“我們知道電動汽車有兩大特點,或者說缺點和優點。突出的缺點是購車成本高,但它突出的優點是電費便宜,使用成本低。如何分散購車的高成本,讓低使用成本的優勢發揮出來,共享租車是一項非常好的業務模型”他說。
續航焦慮和充電不方便仍是痛點。
正常情況下,從取消補貼前后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動汽車銷量對比來看,政府的激勵措施仍然會對電動汽車的受歡迎程度產生重大影響,價格仍然是消費者購車時考慮最多的因素之一。
“在當前政策背景的影響下,續航里程和價格是新能源汽車用戶購車最關心的兩個因素。隨著續航里程的快速突破和基礎設施的完善,350公里至400公里將成為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和產品成本之間的平衡點。“李偉認為,續航里程焦慮和充電便利性差是當前用戶的痛點。
對此,王炳剛表示同意。他指出,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將不斷提高,充電難是關系用戶體驗的緊迫問題。“目前充電難,充電設備利用率低。在這種情況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注重運營效果,想方設法更貼近消費者。“王炳剛認為,公共部門的車輛應根據自身的需求特點,建立高效的充電(換電)系統,以滿足其需求。在私營部門,停車位應以夜間充電為主,公共充電站為輔,并鼓勵使用錯峰用電,挖掘資源潛力。
對于后補貼時代更敏感的市場價格問題。李偉表示,2020年之后,可能出現的無補貼時代將對新能源車企降低成本構成更大挑戰。但他認為,即便如此,政策和市場培育的消費慣性在2020年后仍將持續,即使沒有補貼,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將保持不變。
市場變化影響產品形態的演變。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明顯受到政策驅動,銷量主要集中在限購城市,而二三線汽車市場仍有待激活。
李偉認為,2020年后,市場將進入相對自由競爭的狀態,產品形態,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將從目前基于傳統平臺的車型,轉變為基于純電動平臺開發的新能源專屬產品。
他表示,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對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的需求更強。新能源汽車應該覆蓋制造業和消費者生活領域,這可以加強更智能的科技感,更好地探索新能源汽車產品如何滿足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的需求。“例如,特斯拉利用互聯網,將產品的酷炫、炫目、智能技術與零廣告費相結合,建立了大規模的粉絲圈和微信圈,bec……
在市場上追逐一匹黑馬。”李偉以營銷推廣模式創新為例說道。
王炳剛還認為,設計更安全、更舒適、更時尚的新能源乘用車,推動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融合,將是新能源汽車的新賣點。他認為,目前以傳統汽車為基礎的電動汽車只是一個過渡產品,無法展現電動汽車的最佳優勢。與傳統汽車相比,由于動力類型的改變,新能源汽車在電池布置、性能提升和內部空間利用方面將具有更大的優勢。“傳統車企核心競爭力即將改變,車企核心競爭能力即將從發動機研發制造向“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研發制造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多樣化的能源技術將帶來多樣化的選擇。多樣化的能源技術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是關鍵。”他指出。
來源:環球網據韓國聯合通訊社7月11日報道,韓交通運輸部部長當天宣布,自9月起至2020年,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高速公路通行費將減半。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劉進本文部分編譯自autonews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深圳與南京,黃宏生不時在兩座城市之間奔走,身份在創維集團創始人和南京金龍董事長之間自如切換。很快,他常去的城市將新添上廣州。“老廣州,又回來了”黃宏生近日在廣州激情洋溢地說。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建約車評中國似乎打算以純電動汽車政策為武器,顛覆日本企業在汽車產業的優勢地位。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建約車評全球第一輛Model3正式下線了。對于汽車產業而言,這是歷史性的時刻。它不僅意味著電動化浪潮的加速到來,同時也意味著智能化浪潮加速到來。
1900/1/1 0:00:00來源:網易汽車據報道,大眾品牌負責人日前證實稱大眾全新Microbus(微型巴士)將被打造成一款多用途的電動車型,現在車型已獲得生產批準,并將于20212022年上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