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曙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集團”)再次將其持有的曙光5.28%的股份出售給華泰汽車。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泰汽車將直接持有曙光19.77%的股份,同時擁有曙光21.27%的股份表決權,因此華泰汽車成為曙光的實際控制人。
5月23日,曙光發布公告稱,曙光集團與華泰汽車已簽署轉讓協議。根據協議,曙光集團將其持有的曙光股份35671953股A股(占曙光股份總股本的5.28%)轉讓給華泰汽車。5.28%股權的轉讓價格按23.21元/股計算,轉讓價格確定為8.28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泰汽車將直接持有曙光股份133566953股(占曙光股份總股本的19.77%),表決權委托的表決權股份數量為10146347股(占陽光股份總股本1.50%),合計14371.33萬股有表決權的股份,占曙光股份總股本的21.27%。
根據公告,曙光股份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為李金典和李海洋。如果上述股份轉讓最終完成,曙光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張秀根和張洪亮。收購方華泰汽車注冊資本3億元,其中自然人張秀根持有華泰汽車24%的股份,自然人張洪亮持有華臺汽車76%的股份,張秀根與張洪亮為父子關系,華泰汽車為張秀根、張洪亮控制的企業。
早在今年2月28日,曙光集團就與華泰汽車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和《表決權委托協議》。根據協議,曙光集團擬將其持有的9789.5萬股A股非限制性流通股(占曙光總股本的14.49%)以22.72億元的轉讓價格轉讓給華泰汽車。
同時,曙光集團還委托華泰汽車持有曙光4581.83萬股(占曙光總股本的6.78%)處于限制期的表決權。雙方還同意,在鎖定期結束后,6.78%的股本中的5.28%將轉讓給華泰汽車。可以看出,曙光股份有限公司上述5.28%股份的出售期已經結束。
據數據顯示,曙光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及零部件業務為一體的汽車企業。其主要業務為車輛及零部件,車輛業務包括黃海客車和曙光專用車。值得一提的是,曙光還是華泰汽車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遼寧曙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集團”)再次將其持有的曙光5.28%的股份出售給華泰汽車。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泰汽車將直接持有曙光19.77%的股份,同時擁有曙光21.27%的股份表決權,因此華泰汽車成為曙光的實際控制人。
5月23日,曙光發布公告稱,曙光集團與華泰汽車已簽署轉讓協議。根據協議,曙光集團將其持有的曙光股份35671953股A股(占曙光股份總股本的5.28%)轉讓給華泰汽車。5.28%股權的轉讓價格按23.21元/股計算,轉讓價格確定為8.28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華泰汽車將直接持有曙光股份133566953股(占曙光股份總股本的19.77%),表決權委托的表決權股份數量為10146347股(占陽光股份總股本1.50%),合計14371.33萬股有表決權的股份,占曙光股份總股本的21.27%。
根據公告,曙光股份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為李金典和李海洋。如果上述股份轉讓最終完成,曙光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Z……
吳秀根和張洪亮。收購方華泰汽車注冊資本3億元,其中自然人張秀根持有華泰汽車24%的股份,自然人張洪亮持有華臺汽車76%的股份,張秀根與張洪亮為父子關系,華泰汽車為張秀根、張洪亮控制的企業。
早在今年2月28日,曙光集團就與華泰汽車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和《表決權委托協議》。根據協議,曙光集團擬將其持有的9789.5萬股A股非限制性流通股(占曙光總股本的14.49%)以22.72億元的轉讓價格轉讓給華泰汽車。
同時,曙光集團還委托華泰汽車持有曙光4581.83萬股(占曙光總股本的6.78%)處于限制期的表決權。雙方還同意,在鎖定期結束后,6.78%的股本中的5.28%將轉讓給華泰汽車。可以看出,曙光股份有限公司上述5.28%股份的出售期已經結束。
據數據顯示,曙光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車及零部件業務為一體的汽車企業。其主要業務為車輛及零部件,車輛業務包括黃海客車和曙光專用車。值得一提的是,曙光還是華泰汽車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
標簽:黃海
1、國家認監委:新能源汽車產品相關標準將納入強制性認證實施閱讀原文近日,國家認監委發布關于調整汽車產品強制性認證依據標準的公告,決定將GB18352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最近一直在考慮為旗下車輛配備無線熱點,從其過去幾年的軟件代碼中可窺得其意圖,特斯拉為此引入了新款芯片及模塊,上述設備或將支持該功能。
1900/1/1 0:00:00Model3自從發布以來,就廣受大家的關注。
1900/1/1 0:00:005月22日,一家坐落于柏林以南130公里處的鋰電池廠舉辦了破土動工儀式。據了解,該工廠是由戴姆勒投資5億歐元建設,其未來將為戴姆勒生產鋰離子能量儲存單元。
1900/1/1 0:00:00如果說有什么比北京33的天氣更熱火,宇通客車或為其一。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24日上午CNBC稱,科技智庫RethinkX聯合創始人、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托尼塞巴TonySeba表示,伴隨電動汽車的普及,未來10年全球原油需求將下降1億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