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自主品牌車崛起 私募看好新能源車機遇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990億香港元。昨日,吉利汽車(Geely Automobile)接近1000億香港元的市值,盤中最高價格為11.24香港元。與去年2月中旬的“起步價”相比,這一股價已經上漲了300%以上。股價飆升的背后,是以吉利為代表的國產自主品牌乘用車加速崛起。

今年1月,在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小幅下滑的同時,吉利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70%,而上汽和廣汽自主品牌的銷量增速也在60%左右。對此,一位自主品牌車企高管指出,與進口和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能夠更好地“理解”國內消費者,更快地應對市場變化,已經進入了以“性價比”(質價比)取勝的階段。隨著自主品牌的擴張,汽車全產業鏈的競爭格局也在發生變化,發動機、儀表盤等零部件制造商將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

Geely Automobile, MG, Roewe, Roewe RX5, Changan

獨立品牌新年反向交易量

今年1月,盡管國內汽車市場放緩,但幾家領先的自主品牌的銷量仍呈現高增長。吉利汽車1月銷量約102653輛,同比增長約71%;廣汽自主品牌平臺廣汽乘用車公司月銷量46273輛,同比增長58.66%;上汽乘用車公司月銷量為46268輛,同比增長71.02%。相比之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國內汽車銷量252萬輛,同比微增0.2%;

其中,乘用車月銷量221.8萬輛,同比小幅下降1.1%。

盡管外界最近才密切關注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驚人崛起,但事實上,早在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就已經進入了“快車道”,曾經出現在進口豪華車領域的爆款、供不應求等現象也在自主品牌車企中出現。例如,上汽集團旗下的榮威RX5乘用車和吉利博瑞都被貼上了“網紅車”的標簽。于是,自主品牌車企紛紛翻身,并計劃在2017年繼續“快速辦大事”。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告訴上交所作者:“吉利汽車希望今年以年銷量100萬輛的成績進入俱樂部,并計劃全年銷售100萬輛,增幅超過30%。”2016年,吉利全年累計銷量超過76萬輛,增長50%,超過了兩次上調的70萬輛的全年銷量目標。根據吉利汽車此前的公告,2016年的凈利潤將增長超過100%。2015年,吉利汽車的凈利潤為22.6億元。

同樣,廣州汽車乘用車公司的一位高管也告訴筆者,2017年將推出9款新車,挑戰產銷50萬輛的目標。2016年,廣汽乘用車公司累計銷量為37萬輛,增長90.66%。筆者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廣汽客車公司對廣汽集團業績的貢獻超過了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合資企業。

作為另一家領導者,上汽乘用車公司也實現了自2016年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據筆者獨家了解,2017年,上汽乘用車公司的銷售目標是“60萬換50萬”。2016年初,上汽乘用車公司原計劃銷量目標為24萬輛,大大超額完成,年銷量達到32萬輛。

對于今年略顯“激進”的目標,外界擔心,在國內汽車市場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上汽乘用車公司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然而,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于景敏表示,信心滿滿:“國內汽車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期。要想高速增長,就必須找到并抓住增量市場。這是上汽乘用車公司的‘秘訣’。去年下半年,上汽乘用車推出了一款新類別榮威RX5,這是一款互聯網汽車,吸引了年輕消費者。“據悉,2017年,上汽乘用車公司希望在名爵品牌上復制榮威RX5的成功。昨天,名爵ZS的預售也打出了“首款面向年輕人的互聯網SUV標準”的口號。

于景民表示:“榮威RX5在2016年取得成功后,榮威品牌的年銷量從2015年的10萬輛增長到了24萬輛。”根據內部規劃,MG品牌計劃在2017年銷售20萬輛,增長2.4倍至2.5倍(2016年,MG的銷量約為8萬輛)。此外,上汽乘用車公司今年將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遇,計劃銷售8萬至10萬輛新能源汽車。

自主品牌車企新年銷量增長目標

汽車價格

2016年銷量(萬輛)

2017年銷售目標(萬輛)

長城汽車

一百零九點四

一百二十五

吉利汽車

七十六點六

一百

奇瑞汽車

五十八點七

90至100

Baw獨立品牌

四十五點七

五十

廣州汽車客車

三十七點二

五十

江淮客車

三十六點七

四十

Saic客車

三十二點二

50至60

東風乘用車

十四點九

二十

博格沃德

十五

以“性價比”迎接3.0時代

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在實現銷量高增長后,興奮之余,外界也憂心忡忡。“當合資車企做出反應時,自主品牌能否保持目前的高增長……

“對此,于敬民表示,他看好自主品牌的實力。”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自主品牌已經進入‘3.0時代’。即注重消費者體驗的“性價比”時代。“他解釋說,在自主品牌的1.0時代,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作為代表,更依賴絕對的價格優勢。在2.0時代,車企更注重性價比,即價格優勢和配置優勢。與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對市場的反應更快,更愿意見面滿足消費者在形狀、配置和價格方面的需求,從而迅速吸引一些經濟型或入門級消費者。進入自主品牌3.0時代后,車企不再單純為性價比而戰,而是為“性價比”而戰,從市場反應快、沒人有我、人有我便宜,到“做得更快更好、有創新能力”的新階段。

從具體數據來看,2016年自主品牌的銷量增長得益于兩大市場。除了農村消費升級的市場,城市也成為一些自主品牌車企的“新戰場”。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技術積累,吉利、上汽乘用車公司等自主品牌車企與韓國和日本公司展開了對抗。林杰表示,“吉利博越在天津交付第一批汽車時,發現約33%的購車者之前購買過合資品牌的汽車。此外,從消費者群體的分析來看,白領和公務員占40%。”林杰還透露:“2016年,隨著吉利博越、帝豪EV、遠景SUV等車型的推出,吉利在北京、上海、廣州的月銷量均突破1000輛,在一二線城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

購買成熟的海外品牌,通過售后服務增強消費者信心,也是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策略。吉利汽車競爭力的大幅提升與其母公司吉利集團收購瑞典汽車公司沃爾沃密切相關。吉利將在高度模塊化的CMA架構上打造全新車型,使沃爾沃和吉利品牌能夠充分共享資源。在這個平臺上,吉利將推出包括A級轎車、B級轎車和SUV在內的新產品。其中,緊湊型SUV計劃月銷量為1萬輛,競爭對手為同級別的日系和韓系車型。

北汽福田旗下的寶沃汽車也是如此。北汽福田收購了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寶沃,并于2016年推出了國產寶沃BX7。2016年,僅依靠一款BX7車型就實現了約3萬輛的銷量。去年11月,寶沃汽車推出了“終身免費保修政策”,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保修政策規定:“第一位BX7車主可以享受終身免費保修服務,同時在車輛保修期內還可以享受三年免費道路救援服務。”2017年,寶沃汽車計劃銷售約15萬輛汽車。

零部件產業鏈迎來更多機遇。

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相關零部件企業也迎來了春天。據筆者統計,至少有11家A股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發布了預增公告。其中,長春億東預計去年凈利潤增長在1053%左右;東安電力預計,2016年凈利潤將增長198.69%至284.03%,增幅在7000萬元至9000萬元之間;

Top Group 2016年的凈利潤預計將增長50%至60%,而2015年的凈收入已達4億元。

推動這些汽車零部件企業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企業受益于去年國內汽車市場的整體增長。例如,長春逸動公告稱:“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整體汽車市場穩定上升,其次是公司實施全面精益管理,成本控制較好。”

而更多的零部件公司主要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其中,首先是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此前,由于投入成本高、研發實力不足,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不愿或無法生產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據了解,建造發動機工廠的成本有時比建造汽車裝配廠的成本高,而且時間更長。以吉利汽車為例。去年9月,吉利宣布將在臺州建設發動機項目,年計劃產能40萬臺,總投資約51.2億元。預計要到2020年才能建成并投入運營。那些已經進入配套體系的供應商,如東安動力,因其成本和規模優勢而受到自主品牌的追捧。筆者從多家自主品牌車企了解到,盡管接到了大量小排量乘用車訂單,但由于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供應瓶頸,訂單無法快速轉化為實際銷量。作為國內生產小排量發動機的發動機供應商,2016年,東安動力一款產品難求。東安動力曾發布公告稱:“2016年,我公司發動機產銷大幅增長,較2015年分別增長91.48%和101.32%。”公告顯示,2016年,東安總部共銷售發動機30.98萬臺,增長101.32%;

東安三菱銷售452666臺,增速28.85%。其中,東安總部為長安歐尚(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和北汽威旺(北汽自主品牌)供應發動機,平均月銷量在2萬至3萬臺之間,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態。業內普遍預計,在自主品牌的不斷努力下,2017年東安動力將繼續實現高增長。

此外,在同等質量下,成為自主品牌車型的供應商比進入合資品牌供應鏈更容易、更短,這提高了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市場滲透率。

自主品牌車型的銷售也提振了汽車電子領域的市場需求。與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車型更了解國內年輕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能夠更快地滿足這一需求。在自主品牌中,車身穩定系統ESP已基本成為SUV的標配,定速巡航、全景天窗、液晶儀表盤、后視鏡加熱、360度環視等電子配置的滲透率也在迅速提升。據悉,目前,液晶儀表系統已經在吉利博越和即將上市的名爵ZS等10萬元以上的自主品牌車型上組裝完成。這極大地推動了相關零部件供應商的銷售,Top Group是受益者之一。該公司提前提高了業績,因為:2016年,該公司贏得了多個合資品牌和獨立品牌客戶的訂單。其中,傳統合資品牌客戶提供了穩定的收入貢獻,而自主品牌客戶的貢獻呈現快速增長。

動力電池價格下跌,私募看好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機會。

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大幅下降,機構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配置也降至低位。但部分華南私募看好動力電池價格下跌給新能源汽車廠商帶來的機會,逆勢加倉。

這些私募認為,各大汽車公司正在與電池供應商進行激烈的價格談判。由于動力電池產能過剩,汽車制造商目前正在壓低動力電池制造商的價格。預計動力電池降價將是2017年的主旋律。由于動力電池約占新能源汽車成本的三分之一,動力電池價格的下降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利潤率。

同時,上述私人投資者認為,汽車電動化將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因為實現汽車智能化和汽車互聯網化的最佳載體是電動汽車,而不是傳統汽車,所以電動汽車更符合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一旦成本下降到臨界點,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就會爆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速度可能比市場想象的要快。在最近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2017)”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坦言,到2020年,該集團生產的汽車將有90%是新能源汽車。990億香港元。昨日,吉利汽車(Geely Automobile)接近1000億香港元的市值,盤中最高價格為11.24香港元。與去年2月中旬的“起步價”相比,這一股價已經上漲了300%以上。股價飆升的背后,是以吉利為代表的國產自主品牌乘用車加速崛起。

今年1月,在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同比小幅下滑的同時,吉利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70%,而上汽和廣汽自主品牌的銷量增速也在60%左右。對此,一位自主品牌車企高管指出,與進口和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能夠更好地“理解”國內消費者,更快地應對市場變化,已經進入了以“性價比”(質價比)取勝的階段。隨著自主品牌的擴張,整個汽車產業鏈的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同樣在發生變化,發動機、儀表板和其他零部件的制造商將獲得更多的增長空間。

Geely Automobile, MG, Roewe, Roewe RX5, Changan

獨立品牌新年反向交易量

今年1月,盡管國內汽車市場放緩,但幾家領先的自主品牌的銷量仍呈現高增長。吉利汽車1月銷量約102653輛,同比增長約71%;廣汽自主品牌平臺廣汽乘用車公司月銷量46273輛,同比增長58.66%;上汽乘用車公司月銷量為46268輛,同比增長71.02%。相比之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國內汽車銷量252萬輛,同比微增0.2%;

其中,乘用車月銷量221.8萬輛,同比小幅下降1.1%。

盡管外界最近才密切關注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驚人崛起,但事實上,早在2016年,自主品牌汽車就已經進入了“快車道”,曾經出現在進口豪華車領域的爆款、供不應求等現象也在自主品牌車企中出現。例如,上汽集團旗下的榮威RX5乘用車和吉利博瑞都被貼上了“網紅車”的標簽。于是,自主品牌車企紛紛翻身,并計劃在2017年繼續“快速辦大事”。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告訴上交所作者:“吉利汽車希望今年以年銷量100萬輛的成績進入俱樂部,并計劃全年銷售100萬輛,增幅超過30%。”2016年,吉利全年累計銷量超過76萬輛,增長50%,超過了兩次上調的70萬輛的全年銷量目標。根據吉利汽車此前的公告,2016年的凈利潤將增長超過100%。2015年,吉利汽車的凈利潤為22.6億元。

同樣,廣州汽車乘用車公司的一位高管也告訴筆者,2017年將推出9款新車,挑戰產銷50萬輛的目標。2016年,廣汽乘用車公司累計銷量為37萬輛,增長90.66%。筆者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廣汽客車公司對廣汽集團業績的貢獻超過了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合資企業。

作為另一家領導者,上汽乘用車公司也實現了自2016年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據筆者獨家了解,2017年,上汽乘用車公司的銷售目標是“60萬換50萬”。2016年初,上汽乘用車公司原計劃銷量目標為24萬輛,大大超額完成,年銷量達到32萬輛。

對于今年略顯“激進”的目標,外界擔心,在國內汽車市場整體放緩的背景下,上汽乘用車公司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然而,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于景敏表示,信心滿滿:“國內汽車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期。要想高速增長,就必須找到并抓住增量市場。這是上汽乘用車公司的‘秘訣’。去年下半年,上汽乘用車推出了一款新類別榮威RX5,這是一款互聯網汽車,吸引了年輕消費者。“據悉,2017年,上汽乘用車公司希望在名爵品牌上復制榮威RX5的成功。昨天,名爵ZS的預售也打出了“首款面向年輕人的互聯網SUV標準”的口號。

于景民表示:“榮威RX5在2016年取得成功后,榮威品牌的年銷量從2015年的10萬輛增長到了24萬輛。”根據內部規劃,MG品牌計劃在2017年銷售20萬輛,增長2.4倍至2.5倍(2016年,MG的銷量約為8萬輛)。此外,上汽乘用車公司今年將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遇,計劃銷售8萬至10萬輛新能源汽車。

自主品牌車企新年銷量增長目標

汽車價格

2016年銷量(萬輛)

2017年銷售目標(萬輛)

長城汽車

一百零九點四

一百二十五

吉利汽車

七十六點六

一百

奇瑞汽車

五十八點七

90至100

Baw獨立品牌

四十五點七

五十

廣州汽車客車

三十七點二

五十

江淮客車

三十六點七

四十

Saic客車

三十二點二

50至60

東風乘用車

十四點九

二十

博格沃德

十五

以“性價比”迎接3.0時代

國內自主品牌車企在實現銷量高增長后,興奮之余,外界也憂心忡忡。“當合資車企做出反應時,自主品牌能否保持目前的高增長……

“對此,于敬民表示,他看好自主品牌的實力。”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自主品牌已經進入‘3.0時代’。即注重消費者體驗的“性價比”時代。“他解釋說,在自主品牌的1.0時代,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作為代表,更依賴絕對的價格優勢。在2.0時代,車企更注重性價比,即價格優勢和配置優勢。與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對市場的反應更快,更愿意見面滿足消費者在形狀、配置和價格方面的需求,從而迅速吸引一些經濟型或入門級消費者。進入自主品牌3.0時代后,車企不再單純為性價比而戰,而是為“性價比”而戰,從市場反應快、沒人有我、人有我便宜,到“做得更快更好、有創新能力”的新階段。

從具體數據來看,2016年自主品牌的銷量增長得益于兩大市場。除了農村消費升級的市場,城市也成為一些自主品牌車企的“新戰場”。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技術積累,吉利、上汽乘用車公司等自主品牌車企與韓國和日本公司展開了對抗。林杰表示,“吉利博越在天津交付第一批汽車時,發現約33%的購車者之前購買過合資品牌的汽車。此外,從消費者群體的分析來看,白領和公務員占40%。”林杰還透露:“2016年,隨著吉利博越、帝豪EV、遠景SUV等車型的推出,吉利在北京、上海、廣州的月銷量均突破1000輛,在一二線城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

購買成熟的海外品牌,通過售后服務增強消費者信心,也是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的策略。吉利汽車競爭力的大幅提升與其母公司吉利集團收購瑞典汽車公司沃爾沃密切相關。吉利將在高度模塊化的CMA架構上打造全新車型,使沃爾沃和吉利品牌能夠充分共享資源。在這個平臺上,吉利將推出包括A級轎車、B級轎車和SUV在內的新產品。其中,緊湊型SUV計劃月銷量為1萬輛,競爭對手為同級別的日系和韓系車型。

北汽福田旗下的寶沃汽車也是如此。北汽福田收購了德國豪華汽車品牌寶沃,并于2016年推出了國產寶沃BX7。2016年,僅依靠一款BX7車型就實現了約3萬輛的銷量。去年11月,寶沃汽車推出了“終身免費保修政策”,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保修政策規定:“第一位BX7車主可以享受終身免費保修服務,同時在車輛保修期內還可以享受三年免費道路救援服務。”2017年,寶沃汽車計劃銷售約15萬輛汽車。

零部件產業鏈迎來更多機遇。

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相關零部件企業也迎來了春天。據筆者統計,至少有11家A股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發布了預增公告。其中,長春億東預計去年凈利潤增長在1053%左右;東安電力預計,2016年凈利潤將增長198.69%至284.03%,增幅在7000萬元至9000萬元之間;

Top Group 2016年的凈利潤預計將增長50%至60%,而2015年的凈收入已達4億元。

推動這些汽車零部件企業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企業受益于去年國內汽車市場的整體增長。例如,長春逸動公告稱:“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整體汽車市場穩定上升,其次是公司實施全面精益管理,成本控制較好。”

而更多的零部件公司主要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崛起,其中,首先是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此前,由于投入成本高、研發實力不足,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不愿或無法生產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據了解,建造發動機工廠的成本有時比建造汽車裝配廠的成本高,而且時間更長。以吉利汽車為例。去年9月,吉利宣布將在臺州建設發動機項目,年計劃產能40萬臺,總投資約51.2億元。預計要到2020年才能建成并投入運營。那些已經進入配套體系的供應商,如東安動力,因其成本和規模優勢而受到自主品牌的追捧。筆者從多家自主品牌車企了解到,盡管接到了大量小排量乘用車訂單,但由于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供應瓶頸,訂單無法快速轉化為實際銷量。作為國內生產小排量發動機的發動機供應商,2016年,東安動力一款產品難求。東安動力曾發布公告稱:“2016年,我公司發動機產銷大幅增長,較2015年分別增長91.48%和101.32%。”公告顯示,2016年,東安總部共銷售發動機30.98萬臺,增長101.32%;

東安三菱銷售452666臺,增速28.85%。其中,東安總部為長安歐尚(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和北汽威旺(北汽自主品牌)供應發動機,平均月銷量在2萬至3萬臺之間,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態。業內普遍預計,在自主品牌的不斷努力下,2017年東安動力將繼續實現高增長。

此外,在同等質量下,成為自主品牌車型的供應商比進入合資品牌供應鏈更容易、更短,這提高了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市場滲透率。

自主品牌車型的銷售也提振了汽車電子領域的市場需求。與合資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車型更了解國內年輕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能夠更快地滿足這一需求。在自主品牌中,車身穩定系統ESP已基本成為SUV的標配,定速巡航、全景天窗、液晶儀表盤、后視鏡加熱、360度環視等電子配置的滲透率也在迅速提升。據悉,目前,液晶儀表系統已經在吉利博越和即將上市的名爵ZS等10萬元以上的自主品牌車型上組裝完成。這極大地推動了相關零部件供應商的銷售,Top Group是受益者之一。該公司提前提高了業績,因為:2016年,該公司贏得了多個合資品牌和獨立品牌客戶的訂單。其中,傳統合資品牌客戶提供了穩定的收入貢獻,而自主品牌客戶的貢獻呈現快速增長。

動力電池價格下跌,私募看好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機會。

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大幅下降,機構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配置也降至低位。但部分華南私募看好動力電池價格下跌給新能源汽車廠商帶來的機會,逆勢加倉。

這些私募認為,各大汽車公司正在與電池供應商進行激烈的價格談判。由于動力電池產能過剩,汽車制造商目前正在壓低動力電池制造商的價格。預計動力電池降價將是2017年的主旋律。由于動力電池約占新能源汽車成本的三分之一,動力電池價格的下降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利潤率。

同時,上述私人投資者認為,汽車電動化將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因為實現汽車智能化和汽車互聯網化的最佳載體是電動汽車,而不是傳統汽車,所以電動汽車更符合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一旦成本下降到臨界點,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就會爆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速度可能比市場想象的要快。在最近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2017)”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坦言,到2020年,該集團生產的汽車將有90%是新能源汽車。

標簽:吉利汽車名爵榮威榮威RX5長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燃料電池汽車重獲新生?產業鏈發展可期

一度放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車企和科技企業的巨頭們,近來好像又紛紛尋找氫燃料電池汽車這一“舊愛”了。

1900/1/1 0:00:00
寶沃歸心似箭 北京工廠擴能18萬輛專供新能源汽車

回想起去年北京車展,消失許久的寶沃品牌以后來者的身份攜BX7“闖進”中國汽車市場,這也是在向大家宣告著它的正式回歸。

1900/1/1 0:00:00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09萬輛 同比增長87%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為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0。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7萬輛和409萬輛。

1900/1/1 0:00:00
廣西電網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計劃建成6500分散式充電樁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發展,新能源汽車如何充電,充電樁是否夠用等配套設施問題隨之而來。

1900/1/1 0:00:00
實地走訪河南速達,毫無造車背景的神秘企業如何獲得生產資質?

“速達生產基地誰不知道,山前山后村都因此發家了啊。”4月7日,在第一電動網作者咨詢當地速達生產基地的路線時,30多歲的年輕市民劉女士流露出滿滿的羨慕。

1900/1/1 0:00:00
巨頭紛紛重拾,燃料電池將成市場主流嗎?

我們知道,我國對三種新能源汽車有補貼,分別是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