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燃料電池汽車重獲新生?產業鏈發展可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曾經放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車企和科技巨頭最近似乎正在尋找氫燃料電池車作為“舊愛”。這讓人不禁要問,嘈雜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會重獲新生嗎?還是它仍然很美?

據外媒報道,氫燃料電池制造商Plug日前宣布,亞馬遜已收購該公司高達23%的股份,該公司將為這家在線零售巨頭的倉庫叉車供應燃料電池。

BMW, Toyota, Hyundai, Honda, Mercedes-Benz

據報道,亞馬遜和Plug之間的協議可能會重新點燃市場對燃料電池制造商的興趣,包括巴拉德電力系統公司和Hydrogenics公司。消息發布當天,兩家公司的股價都上漲了約6%。

氫燃料電池汽車從最初的普遍樂觀,到失去資本支持,再到巨頭們都開始吃“回頭草”。這到底意味著什么?這種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市場將如何長期發展?中國市場在這里占據什么位置?

成千上萬的人熱愛冷藏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命運。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和純電動汽車實際上是電動汽車,不同的是純電動汽車直接給電池充電,而氫燃料電池汽車通過氫和氧離子的化學反應將汽車氫化并“就地發電”。

更重要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證。例如,儲氫瓶是以開放的方式布置的,不會形成封閉的空間。如果氫氣泄漏,可以及時排空。此外,氫燃料汽車的添加速度與化石燃料一樣快,并且比純電動汽車跑得更遠。

正是因為這些優勢,燃料電池汽車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當時,業界預計這項技術將被電動汽車和叉車廣泛采用。

直到1994年第一輛燃料電池汽車(梅賽德斯-奔馳NECARI)誕生以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制造成本一直很高,并且受到基礎設施的限制。該技術未能實現大規模開發,從而失去了投資者的支持,最終被“冷宮”。

2014年12月,在眾多質疑聲中,豐田Mirai以72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萬元)的價格在日本上市。與十年前的100萬美元成本相比,這樣的飛躍讓人們再次看到了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

盡管如此,直到2016年初,思邁汽車信息咨詢公司的一項研究仍然表明,氫燃料電池汽車(FCV)在與傳統燃料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競爭中幾乎沒有優勢。預計到2027年,FCV在汽車市場的份額甚至將低于0.1%,由此推斷氫燃料電池汽車難以普及。

為什么陷入困境的燃油車重新獲得了市場的關注?

然而,這一切似乎在2017年發生了變化。所有汽車公司都在為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做準備。

現代汽車宣布,計劃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推出一款全新的氫燃料電池SUV。

現代汽車與豐田、本田、寶馬、達勒姆、林德、殼牌和道達爾等13家汽車制造商以及石油能源公司共同成立了氫能委員會,并計劃在5年內共同投資107億美元用于氫能相關產品的研發。

尼古拉汽車公司宣布,計劃建設364個加氫站,覆蓋美國和加拿大,并于2018年開工建設。

北汽福田的60輛8米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于5月以集團公交車的形式在北京上路,2017年計劃在全國推廣500多輛。同時,據說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產品具備商業規模推廣的條件。

寶馬透露,氫燃料汽車將于2021上市銷售。

此外,政府還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并積極推進配套設施建設。早些時候,韓國政府曾表示將在中國增加100個加氫站。今年2月,韓國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它是……

計劃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來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部署。日本東京致力于在2020年奧運會前創建“氫能社會”,普及氫燃料電池。

根據國外專業網站發布的第九次全球加氫站統計報告,2016年全球新增加氫站92個,創歷史新高。截至2017年1月,全球共有274個加氫站在運營,其中4個于2017年初啟用。

也許是這些配套設施的逐漸豐富和技術的發展,燃料電池的成本也在急劇下降,行駛里程大大提高,這讓巨頭們再次關注這一領域。

Plug首席執行官Andy Marsh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亞馬遜今年將在其11個倉庫的叉車上配備氫燃料電池,從而改善叉車的工作時間,加快充電速度。根據協議,亞馬遜今年將購買7000萬美元的燃料電池,明年很可能翻一番。

中國市場有望加快市場化步伐

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也取得了巨大突破。今年1月,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臺載人氫燃料電池試驗機在沈陽成功測試。飛機的飛行高度為320米,整個過程零污染排放。據媒體報道,中國已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后第三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然而,目前日本車企大多專注于純電動汽車,一些公司在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發儲備水平不同,仍無法與日本和韓國公司相比。在燃料電池的關鍵技術方面,國內產業鏈與國際巨頭也存在較大差距。

幸運的是,中國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政策取向是明確的。同時,業內也看好中國市場,認為中國市場的強大驅動力不僅可以帶動全球電動汽車發展的步伐,也可以加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市場化步伐。曾經放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車企和科技巨頭最近似乎正在尋找氫燃料電池車作為“舊愛”。這讓人不禁要問,嘈雜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會重獲新生嗎?還是它仍然很美?

據外媒報道,氫燃料電池制造商Plug日前宣布,亞馬遜已收購該公司高達23%的股份,該公司將為這家在線零售巨頭的倉庫叉車供應燃料電池。

BMW, Toyota, Hyundai, Honda, Mercedes-Benz

據報道,亞馬遜和Plug之間的協議可能會重新點燃市場對燃料電池制造商的興趣,包括巴拉德電力系統公司和Hydrogenics公司。消息發布當天,兩家公司的股價都上漲了約6%。

氫燃料電池汽車從最初的普遍樂觀,到失去資本支持,再到巨頭們都開始吃“回頭草”。這到底意味著什么?這種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市場將如何長期發展?中國市場在這里占據什么位置?

成千上萬的人熱愛冷藏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命運。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和純電動汽車實際上是電動汽車,不同的是純電動汽車直接給電池充電,而氫燃料電池汽車通過氫和氧離子的化學反應將汽車氫化并“就地發電”。

更重要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證。例如,儲氫瓶是以開放的方式布置的,不會形成封閉的空間。如果氫氣泄漏,可以及時排空。此外,氫燃料汽車的添加速度與化石燃料一樣快,并且比純電動汽車跑得更遠。

正是因為這些優勢,燃料電池汽車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當時,業界預計這項技術將被電動汽車和叉車廣泛采用。

直到1994年第一輛燃料電池汽車(梅賽德斯-奔馳NECARI)誕生以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制造成本一直很高,并且受到基礎設施的限制。……

chnology未能實現大規模發展,從而失去了投資者的支持,最終被“冷宮”。

2014年12月,在眾多質疑聲中,豐田Mirai以72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萬元)的價格在日本上市。與十年前的100萬美元成本相比,這樣的飛躍讓人們再次看到了燃料電池汽車的未來。

盡管如此,直到2016年初,思邁汽車信息咨詢公司的一項研究仍然表明,氫燃料電池汽車(FCV)在與傳統燃料汽車和電動汽車的競爭中幾乎沒有優勢。預計到2027年,FCV在汽車市場的份額甚至將低于0.1%,由此推斷氫燃料電池汽車難以普及。

為什么陷入困境的燃油車重新獲得了市場的關注?

然而,這一切似乎在2017年發生了變化。所有汽車公司都在為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做準備。

現代汽車宣布,計劃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推出一款全新的氫燃料電池SUV。

現代汽車與豐田、本田、寶馬、達勒姆、林德、殼牌和道達爾等13家汽車制造商以及石油能源公司共同成立了氫能委員會,并計劃在5年內共同投資107億美元用于氫能相關產品的研發。

尼古拉汽車公司宣布,計劃建設364個加氫站,覆蓋美國和加拿大,并于2018年開工建設。

北汽福田的60輛8米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于5月以集團公交車的形式在北京上路,2017年計劃在全國推廣500多輛。同時,據說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產品具備商業規模推廣的條件。

寶馬透露,氫燃料汽車將于2021上市銷售。

此外,政府還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并積極推進配套設施建設。早些時候,韓國政府曾表示將在中國增加100個加氫站。今年2月,韓國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計劃提出一項切實可行的計劃,以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部署。日本東京致力于在2020年奧運會前創建“氫能社會”,普及氫燃料電池。

根據國外專業網站發布的第九次全球加氫站統計報告,2016年全球新增加氫站92個,創歷史新高。截至2017年1月,全球共有274個加氫站在運營,其中4個于2017年初啟用。

也許是這些配套設施的逐漸豐富和技術的發展,燃料電池的成本也在急劇下降,行駛里程大大提高,這讓巨頭們再次關注這一領域。

Plug首席執行官Andy Marsh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亞馬遜今年將在其11個倉庫的叉車上配備氫燃料電池,從而改善叉車的工作時間,加快充電速度。根據協議,亞馬遜今年將購買7000萬美元的燃料電池,明年很可能翻一番。

中國市場有望加快市場化步伐

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也取得了巨大突破。今年1月,中國自主研發的首臺載人氫燃料電池試驗機在沈陽成功測試。飛機的飛行高度為320米,整個過程零污染排放。據媒體報道,中國已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后第三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然而,目前日本車企大多專注于純電動汽車,一些公司在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發儲備水平不同,仍無法與日本和韓國公司相比。在燃料電池的關鍵技術方面,國內產業鏈與國際巨頭也存在較大差距。

幸運的是,中國對燃料電池汽車的政策取向是明確的。同時,業內也看好中國市場,認為中國市場的強大驅動力不僅可以帶動全球電動汽車發展的步伐,也可以加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市場化步伐。

標簽:寶馬豐田現代本田奔馳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從夢想到現實 網聯智能汽車改變當下

2015年,國家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關于汽車發展有個重要方向“網聯智能汽車”,關于車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到汽車上最直觀的表述,這距離該概念最初提出已經76年,而兩年之后的今天,

1900/1/1 0:00:00
挪威三月份電動車銷量 燃料電池車份額全球居首

據外媒報道,挪威電動車市場在經歷過2月份的大漲之后,3月份銷量有所下滑,但也歷史性地達到4665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所占市場份額達到35,

1900/1/1 0:00:00
三年后,奇瑞量產車就能和駕駛者進行“眼神交流”?

就在各種互聯網造車風起云涌的時候,傳統車企在“黑科技”上的成果也逐漸披露。4月10日11日,奇瑞汽車舉辦了一場以“信息娛樂與車聯網技術”為主題的小型內部技術成果發布會。

1900/1/1 0:00:00
寶沃歸心似箭 北京工廠擴能18萬輛專供新能源汽車

回想起去年北京車展,消失許久的寶沃品牌以后來者的身份攜BX7“闖進”中國汽車市場,這也是在向大家宣告著它的正式回歸。

1900/1/1 0:00:00
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09萬輛 同比增長87%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為517萬輛,銷售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0。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7萬輛和409萬輛。

1900/1/1 0:00:00
自主品牌車崛起 私募看好新能源車機遇

999億港元,昨日,吉利汽車以1124港元的盤中最高價逼近千億港元市值;這一股價已較其去年2月中旬的“起步價”大漲逾300。股價飛升的背后,是以吉利為代表的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加速崛起。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