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在為今年晚些時候發布Model3車型做準備的同時,卻遭遇了將軍們的尷尬。
特斯拉Model 3
首席財務官詹·賈森·惠勒即將離任,這是特斯拉高管一系列未被注意到的離職中的最新一次。惠勒15個月前從谷歌加入特斯拉。去年離職的特斯拉高管給出了各種原因,包括急于增產而加班、任務蠕變以及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主導的緊張文化。
市場研究公司AutoPacific的分析師Dave Sullivan表示,“特斯拉就像一家已經達到極限的公司。在市場上推出Model3的壓力影響到公司的所有員工,從車間工人到公司高管。”
特斯拉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公司的員工流動率低于科技公司的平均水平。
加班和跳槽在硅谷科技公司并不少見,特斯拉也在不斷吸引業內大牌加入。盡管如此,分析師仍將人才流失列為該公司今年面臨的風險之一。在特斯拉短暫的歷史中,今年被認為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年。馬斯克計劃今年發布Model3,這家超級工廠將開始生產電池并整合SolarCity。對SolarCity的收購使特斯拉在全球的員工總數增加到約30000人。
與許多其他公司一樣,特斯拉在剛剛提交的年度報告中將吸引和留住技術工人列為公司面臨的風險之一。但今年,它特別提到,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支持我們的擴張計劃,提高汽車產能”。
風險因素
瑞銀分析師ColinLanga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公司發生巨大變化時,擁有一個穩定的管理層很重要。惠勒是特斯拉招聘的一名重要高管。他將離職,許多其他高管也已離職。如果公司制定了激進的目標,員工感到不知所措,問題就會出現。”
惠勒表示,他想在公共政策領域工作,并稱贊特斯拉的“一流團隊”。2010年帶領特斯拉從破產邊緣走向上市的前首席財務官Deepak Hu Jia將重出江湖,于4月出任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惠勒在上周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宣布離職。
彭博社收集了過去一年中20多名特斯拉高管離職的信息,其中包括負責財務、公共關系、合規事務、生產、制造、產品和規劃的副總裁。最近,人力資源部副總裁MarkLipscomb和硬件工程總監SatishJeyachandran離開了特斯拉。
領導層不透明。
除了馬斯克和首席技術官J.B.Straubel,特斯拉沒有公布高管團隊,甚至沒有在其網站、投資者關系網頁或本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列出高管或副總裁。
上述特斯拉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四分之三的高級管理團隊任職時間超過三年,60%的高管團隊任職時間不少于六年,20%的高管團隊服務時間為10年。特斯拉表示,在公司14年的歷史中,約60%的曾擔任高管的員工仍留在公司。
彭博社采訪的特斯拉前高管中,沒有一人愿意提供相關信息。
高盛本周將特斯拉的股票評級從“持有”下調至“出售”,分析師質疑特斯拉按時發布Model 3的能力。高盛2月27日的市場研究報告是特斯拉股價從19個月來的最高1935.84元人民幣下跌約11%的原因之一。在彭博社關注的23位分析師中,有8位將特斯拉股票評級為“買入”,9位評級為“持有”,6位評級為為“賣出”。
過去一年,特斯拉股價上漲了約29%,周五當地收盤價為1733.22元人民幣。2016年,特斯拉的收入飆升73%,達到482億元人民幣以上。
最近辭職的員工
當特斯拉在1月份宣布從蘋果公司聘請克里斯·拉特納擔任自動駕駛軟件副總裁時,它沒有透露的是,自動駕駛項目負責人、直接向馬斯克匯報的斯特林·安德森已于去年12月底離職。特斯拉后來起訴安德森,指控他違反了保密規定……
與公司簽訂的協議。由Anderson和其他人共同創立的AuroraNovation表示,將積極回應特斯拉“毫無根據”的指控。
幾名前特斯拉員工跳槽到其他汽車公司,包括FutureMobility、Nio和Waymo。
盡管特斯拉以其高速度而聞名,但其清潔能源使命和有吸引力的產品使其吸引了一些業內大牌加入。45歲的馬斯克自稱“納米經理”,在公司的汽車工廠里有自己的睡袋,他還經營著一家火箭公司。
馬斯克約799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中,約有一半來自特斯拉。他在特斯拉沒有報酬,持股比例高達21%,是特斯拉的第一大股東。
員工人數正在增加。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不包括SolarCity的12200名員工,特斯拉員工總數為17800人。盡管員工總數在增加,但特斯拉已經在招聘網站Taleo上發布了2000多個職位的招聘信息。
2016年,特斯拉生產了約8.4萬輛汽車,并計劃在2018年將汽車產量提高到50萬輛,并在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100萬輛。它計劃在今年年底開設更多的工廠。本周早些時候,《消費者報告》將特斯拉列為美國最佳汽車品牌。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在為今年晚些時候發布Model3車型做準備的同時,卻遭遇了將軍們的尷尬。
特斯拉Model 3
首席財務官詹·賈森·惠勒即將離任,這是特斯拉高管一系列未被注意到的離職中的最新一次。惠勒15個月前從谷歌加入特斯拉。去年離職的特斯拉高管給出了各種原因,包括急于增產而加班、任務蠕變以及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主導的緊張文化。
市場研究公司AutoPacific的分析師Dave Sullivan表示,“特斯拉就像一家已經達到極限的公司。在市場上推出Model3的壓力影響到公司的所有員工,從車間工人到公司高管。”
特斯拉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吸引和留住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公司的員工流動率低于科技公司的平均水平。
加班和跳槽在硅谷科技公司并不少見,特斯拉也在不斷吸引業內大牌加入。盡管如此,分析師仍將人才流失列為該公司今年面臨的風險之一。在特斯拉短暫的歷史中,今年被認為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年。馬斯克計劃今年發布Model3,這家超級工廠將開始生產電池并整合SolarCity。對SolarCity的收購使特斯拉在全球的員工總數增加到約30000人。
與許多其他公司一樣,特斯拉在剛剛提交的年度報告中將吸引和留住技術工人列為公司面臨的風險之一。但今年,它特別提到,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支持我們的擴張計劃,提高汽車產能”。
風險因素
瑞銀分析師ColinLanga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公司發生巨大變化時,擁有一個穩定的管理層很重要。惠勒是特斯拉招聘的一名重要高管。他將離職,許多其他高管也已離職。如果公司制定了激進的目標,員工感到不知所措,問題就會出現。”
惠勒表示,他想在公共政策領域工作,并稱贊特斯拉的“一流團隊”。2010年帶領特斯拉從破產邊緣走向上市的前首席財務官Deepak Hu Jia將重出江湖,于4月出任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惠勒在上周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宣布離職。
彭博社收集了過去一年中20多名特斯拉高管離職的信息,其中包括負責財務、公共關系、合規事務、生產、制造、產品和規劃的副總裁。最近,人力資源部副總裁MarkLipscomb和硬件工程總監SatishJeyachandran離開了特斯拉。
領導層不透明。
除了馬斯克和首席技術官J.B.Straubel,特斯拉沒有公布高管團隊,甚至沒有在其網站、投資者關系網頁或本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列出高管或副總裁。
根據上述特斯拉發言人的說法,四分之三的公司……
s的高級管理團隊任職三年以上,60%的人任職不少于六年,20%的人任職十年。特斯拉表示,在公司14年的歷史中,約60%的曾擔任高管的員工仍留在公司。
彭博社采訪的特斯拉前高管中,沒有一人愿意提供相關信息。
高盛本周將特斯拉的股票評級從“持有”下調至“出售”,分析師質疑特斯拉按時發布Model 3的能力。高盛2月27日的市場研究報告是特斯拉股價從19個月來的最高1935.84元人民幣下跌約11%的原因之一。在彭博社關注的23位分析師中,有8位將特斯拉股票評級為“買入”,9位評級為“持有”,6位評級為為“賣出”。
過去一年,特斯拉股價上漲了約29%,周五當地收盤價為1733.22元人民幣。2016年,特斯拉的收入飆升73%,達到482億元人民幣以上。
最近辭職的員工
當特斯拉在1月份宣布從蘋果公司聘請克里斯·拉特納擔任自動駕駛軟件副總裁時,它沒有透露的是,自動駕駛項目負責人、直接向馬斯克匯報的斯特林·安德森已于去年12月底離職。特斯拉后來起訴安德森,指控他違反了與該公司簽署的保密協議。由Anderson和其他人共同創立的AuroraNovation表示,將積極回應特斯拉“毫無根據”的指控。
幾名前特斯拉員工跳槽到其他汽車公司,包括FutureMobility、Nio和Waymo。
盡管特斯拉以其高速度而聞名,但其清潔能源使命和有吸引力的產品使其吸引了一些業內大牌加入。45歲的馬斯克自稱“納米經理”,在公司的汽車工廠里有自己的睡袋,他還經營著一家火箭公司。
馬斯克約799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中,約有一半來自特斯拉。他在特斯拉沒有報酬,持股比例高達21%,是特斯拉的第一大股東。
員工人數正在增加。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不包括SolarCity的12200名員工,特斯拉員工總數為17800人。盡管員工總數在增加,但特斯拉已經在招聘網站Taleo上發布了2000多個職位的招聘信息。
2016年,特斯拉生產了約8.4萬輛汽車,并計劃在2018年將汽車產量提高到50萬輛,并在2020年進一步提高到100萬輛。它計劃在今年年底開設更多的工廠。本周早些時候,《消費者報告》將特斯拉列為美國最佳汽車品牌。
近日,“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的消息刷爆網絡。
1900/1/1 0:00:00近期,有媒體報道發改委在審發第11張新能源乘用車資質后,將暫停對資質的審發。
1900/1/1 0:00:00在2017年兩會期間,央視新聞推出了新媒體訪談節目《部長之聲》,央視新聞主播歐陽夏丹將帶著網友們最關心的問題采訪工信部、財政部、教育部、民政部等國家部委“一把手”。
1900/1/1 0:00:00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無論是汽車企業重組還是繼續銳意改進,真抓實干、有的放矢才能讓改革真正惠及我國的汽車工業,從而帶動我國制造業走向振興。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美國打車服務公司Uber決定改變主意,準備按照相關規定在加利福尼亞州申請無人駕駛汽車試駕許可證。“我們正在填寫申請表,正式申請試駕許可證。”Uber公司發言人說。
1900/1/1 0:00:00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就建議國家破除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修訂完善新能源汽車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加快推動汽車電動化發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