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萬美元和2.5萬美元可以買到一輛電池壽命為300英里的電動汽車時,每個人都會把車換成電動汽車。所以我們需要更好的電池。我們什么時候會有更好的電池?我不知道,但這只是時間問題。”諾貝爾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再次表示,他對電動汽車的普及充滿信心。他說,動力電池的價格下降速度比他擔任能源部長時預測的要快。這是人類轉向可再生能源的唯一途徑,同時提高所有領域的能源效率,并在交通和出行領域大力推廣電動汽車。
朱棣文,諾貝爾獎獲得者、前美國能源部長
朱錫文是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2016年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于美國當地時間9月21日至22日在舊金山朱莉婭·摩根舞廳舉行。除了朱棣文、商務參贊楊一航、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員、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戴維·桑達洛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先進鋰電池技術部主任哈利勒·阿明,發表了演講和討論。本次論壇由北汽新能源和國軒科美國硅研究所共同主辦。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國軒高科董事長李震也出席了論壇,分享了他們對發展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的看法。
為期兩天的論壇分為四個論壇,主題為中美經濟和能源合作與創新。中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政策;
中美電動汽車市場和前景,以及電池系統的技術創新和市場前景。
前中國總領事館經濟總監楊一航商務參贊在致辭中表示,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是最大的兩大能源消費國。兩國合作是解決世界能源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最重要力量。他說,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推動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加強標準化技術和設備,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是最重要的措施。
中國駐舊中國總領事館商務參贊楊一航。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在歡迎辭中表示,希望通過論壇,中美兩國新能源領域的學者和官員緊密聯系,分享經驗,進行深入討論,以促進兩國在新能源技術和創新領域的進一步合作,再次開創合作共贏的新30年。李震表示,希望論壇能夠凝聚智慧和凝聚力,推動中美新能源經濟合作。“只要我們本著合作精神謀求共同發展,以包容的態度創造未來,中美兩國的新能源產業就能走上可持續健康的發展道路。”
在主題演講中,儲棣文首先用數據說明了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對人類的威脅,這就引出了解決方案: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他樂觀地預測,2020年可再生能源價格將降至3美分/千瓦時,2035-2040年將降至2美分。然而,他更加重視提高能源效率。有必要提高建筑、城市、交通、工業等各個層面的能源效率,同時大規模發展儲能技術。
此前,美國一直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導者。朱棣文指出,2015年,中國已超過北美和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誰能贏得未來中美電動汽車產業之戰?在回應第一電動網絡的作者時,他說:“這主要取決于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國和美國有很多企業在生產電動汽車。但競爭是好的,是進步的真正力量。”
朱錫文非常關注動力電池。他預測,電動汽車鋰電池的成本將降至2006年的十分之一,這比他擔任能源部長時的預測要快。他舉例說,特斯拉Gigag工廠預計將于2018年投產,價格不到每千瓦時150美元。他還援引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系的Yi Cui的話說,下一代鋰金屬電池可能會將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充電速度提高十倍。
北汽新能源和國軒高科作為中國企業代表,于22日在“中美電動汽車市場與展望”和“電池系統技術創新與市場展望”兩個分論壇上發表演講并參加沙龍討論。
鄭剛表示,作為一家車企,北汽新能源意識到外部環境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互聯網已經進入各個行業,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像滴滴和優步這樣的旅游公司可能會成為汽車公司最重要的客戶。鄭剛表示,“在過去的100年里,[車企]一直試圖通過制造產品贏得市場。在過去的20年里,他們開始從制造產品到服務贏得市場。今天和未來可能更重要的是從服務贏得市場到成為平臺。”在服務方面,北汽新能源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運營服務領域,包括toC(服務普通客戶)和toG(服務政府)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公司。“到今年年底,分時公司將……
ach大約有9000臺,基本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平臺方面,北汽新能源已經搭建了三個平臺,包括產品開發和創新平臺;核心零部件和新材料投資合作平臺;服務運營商平臺。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
李震在致辭中表示,從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全人類文明傳承的需求,是自然資源約束的需求,也是全球經濟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因為技術進步有足夠的條件。為此,國軒高科將繼續發力動力電池布局。到2020年,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30千瓦時,能量密度將達到每公斤300-350千瓦時。他預測,在兩年內,使用相同數量的電池,只能行駛150公里或200公里的車型可以達到350-400公里。“一旦達到350-400公里,電動汽車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汽車。”
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
李震在演講結束時說:“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珍惜彼此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與傳承而努力。”
關于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和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在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的發言,請關注第一電氣網的后續報道。“當2萬美元和2.5萬美元可以買到一輛電池壽命為300英里的電動汽車時,每個人都會把車換成電動汽車。所以我們需要更好的電池。我們什么時候會有更好的電池?我不知道,但這只是時間問題。”諾貝爾獎得主、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再次表示,他對電動汽車的普及充滿信心。他說,動力電池的價格下降速度比他擔任能源部長時預測的要快。這是人類轉向可再生能源的唯一途徑,同時提高所有領域的能源效率,并在交通和出行領域大力推廣電動汽車。
朱棣文,諾貝爾獎獲得者、前美國能源部長
朱錫文是在2016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作上述表示的。2016年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于美國當地時間9月21日至22日在舊金山朱莉婭·摩根舞廳舉行。除了朱棣文、商務參贊楊一航、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員、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戴維·桑達洛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先進鋰電池技術部主任哈利勒·阿明,發表了演講和討論。本次論壇由北汽新能源和國軒科美國硅研究所共同主辦。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國軒高科董事長李震也出席了論壇,分享了他們對發展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的看法。
為期兩天的論壇分為四個論壇,主題為中美經濟和能源合作與創新。中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政策;
中美電動汽車市場和前景,以及電池系統的技術創新和市場前景。
前中國總領事館經濟總監楊一航商務參贊在致辭中表示,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也是最大的兩大能源消費國。兩國合作是解決世界能源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最重要力量。他說,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推動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加強標準化技術和設備,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是最重要的措施。
中國駐舊中國總領事館商務參贊楊一航。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在歡迎辭中表示,希望通過論壇,中美兩國新能源領域的學者和官員緊密聯系,分享經驗,進行深入討論,以促進兩國在新能源技術和創新領域的進一步合作,再次開創合作共贏的新30年。李震表示,希望論壇能夠凝聚智慧和凝聚力,推動中美新能源經濟合作。“只要我們本著合作精神謀求共同發展,以包容的態度創造未來,中美兩國的新能源產業就能走上可持續健康的發展道路。”
在主題演講中,儲棣文首先用數據說明了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對人類的威脅,這就引出了解決方案:使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他樂觀地預測,2020年可再生能源價格將降至3美分/千瓦時,2035-2040年將降至2美分。然而,他更加重視提高能源效率。有必要提高建筑、城市、交通、工業等各個層面的能源效率,同時大規模發展儲能技術。
此前,美國一直是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導者。朱棣文指出,2015年,中國已超過北美和歐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誰能贏得未來中美電動汽車產業之戰?在回應第一電動網絡的作者時,他說:“這主要取決于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國和美國有很多企業在生產電動汽車。但競爭是好的,是進步的真正力量。”
朱錫文非常關注動力電池。他預測,電動汽車鋰電池的成本將降至2006年的十分之一,這比他擔任能源部長時的預測要快。他舉例說,特斯拉Gigag工廠預計將于2018年投產,價格不到每千瓦時150美元。他還援引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系的Yi Cui的話說,下一代鋰金屬電池可能會將能量密度提高五倍,充電速度提高十倍。
北汽新能源和國軒高科作為中國企業代表,于22日在“中美電動汽車市場與展望”和“電池系統技術創新與市場展望”兩個分論壇上發表演講并參加沙龍討論。
鄭剛表示,作為一家車企,北汽新能源意識到外部環境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互聯網已經進入各個行業,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像滴滴和優步這樣的旅游公司可能會成為汽車公司最重要的客戶。鄭剛表示,“在過去的100年里,[車企]一直試圖通過制造產品贏得市場。在過去的20年里,他們開始從制造產品到服務贏得市場。今天和未來可能更重要的是從服務贏得市場到成為平臺。”在服務方面,北汽新能源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運營服務領域,包括toC(服務普通客戶)和toG(服務政府)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公司。“到今年年底,分時公司將……
ach大約有9000臺,基本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平臺方面,北汽新能源已經搭建了三個平臺,包括產品開發和創新平臺;核心零部件和新材料投資合作平臺;服務運營商平臺。
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
李震在致辭中表示,從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全人類文明傳承的需求,是自然資源約束的需求,也是全球經濟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因為技術進步有足夠的條件。為此,國軒高科將繼續發力動力電池布局。到2020年,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30千瓦時,能量密度將達到每公斤300-350千瓦時。他預測,在兩年內,使用相同數量的電池,只能行駛150公里或200公里的車型可以達到350-400公里。“一旦達到350-400公里,電動汽車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汽車。”
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
李震在演講結束時說:“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我們應該珍惜彼此的共同努力,為新時代的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與傳承而努力。”
關于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和國軒高新董事長李震在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上的發言,請關注第一電氣網的后續報道。
標簽:特斯拉
目前看來,電動動力系統最有可能成為內燃機的替代者,但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1900/1/1 0:00:001眾合科技將與比亞迪深度合作共同拓展“無人駕駛”市場在23日回復證監會針對公司重組方案的問詢時,眾合科技透露,公司將與比亞迪深度合作,共同拓展無人駕駛軌道交通市場。
1900/1/1 0:00:00加快自主品牌汽車走向國際市場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止。作者不完全統計發現,2014年以來,國內企業共計在海外投資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近2000億元。
1900/1/1 0:00:00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碎片化的出行服務和共享成為可能,分時租賃應運而生,成為出行市場新的增長點,受到消費者、投資人以及城市管理者的追捧。
1900/1/1 0:00:00近期,財政部采取系列行動調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這次果斷的“亮劍”,使新能源汽車行業對補貼政策過度依賴的問題完全曝露出來。
1900/1/1 0:00:001北京2020年將建成國內最大新能源汽車中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建設規劃》9月23日公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