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比亞迪等車企近三年海外投資2千億 自主建廠直接并購成主流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加快自主品牌汽車進入國際市場已成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以來,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近2000億元。9月22日,武漢一家車企銷售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自主海外建廠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式,直接并購對提升技術實力和品牌形象的作用最為明顯。

幸運的是,比亞迪、力帆等國內自主品牌巨頭趕上了“潮流”,紛紛在海外重建和擴建工廠,以擴大屬于“中國汽車制造”的市場。與此同時,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跨境收購占據了“半壁江山”。業內人士對長江商報作者表示,進入國外市場的國內車企大多蘊藏著“新能源汽車”這把金鑰匙,未來不可估量。

BYD, Lifan Automobile, Volvo, Discovery, Han

汽車出口的減少是由于海外工廠的加速。

在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擁有近50萬人口的蘭開斯特縣逐漸成為一個“汽車王國”。在該縣的一家汽車廠,盡管工人的膚色不同,但工作服上都繡著三個英文字母,字母縮寫為BYD。

比亞迪是中國的電動汽車巨頭,但在全球已有百年歷史的車企中,21歲只能算是“小三”。然而,“自2013年在美國建廠以來,比亞迪生產的電動公交車的技術和質量不斷提高,美國市場的需求一直供不應求。”談及成績,比亞迪美國公司董事長柯立感到無比自豪。

目前,比亞迪在蘭開斯特的工廠占地8000平方米,雇傭了300多名當地員工,每年生產300輛電動公交車,主要用于城市公共交通。

“300家汽車工廠的產能對于技術和知名度相對落后的中國自主品牌來說是有價值的,更不用說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這把金鑰匙了。”9月23日,長期從事汽車研究的業內人士肖悅在接受長江商報作者采訪時表示。

更令人欣慰的是,9月13日,比亞迪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擴大其在美國蘭開斯特電動汽車工廠的規模。根據擴建計劃,未來三年,比亞迪將分階段將工廠面積擴大到3.7萬平方米,年產能達到1000輛。產品范圍將從電動公交車擴大到電動卡車和特種車輛,當地員工人數將增加到1000人以上。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在海外遇到了麻煩。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中國的汽車出口量一直呈下降趨勢。當年,出口額為105.6萬,此后幾年繼續下降。2015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已降至73萬輛,同比下降20%。此前,中國汽車協會曾預測,中國出口量將同比下降10%,即64萬輛。這意味著中國的汽車出口市場在短短四年內萎縮了近40%。

“不要太擔心國內汽車出口的減少。”肖岳認為,銷量下降是受全球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公司直接在海外設立工廠,間接降低了出口量。

在程宅根直接在海外建廠的唯一途徑

目前,車企資本“走出去”主要有三種模式,即本地組裝、自主建廠和直接并購。

9月22日,武漢一家汽車公司銷售相關負責人向長江商報作者透露,整車出口不需要在海外投入巨額資金,但在一些國家經常會遇到高關稅壁壘,盡管國產車功率大、價格低,但清關后……

繳納稅款后,他們需要與當地汽車公司競爭,成本效益一落千丈。

“出口零部件并在當地組裝是目前最流行的銷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關稅等成本。”該負責人表示,更重要的是,這類車企會將當地視為“代工廠”,這將帶來相對巨大的就業機會,成為當地政府的“客人”。

該負責人表示,自主建廠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種大投入的方式,不僅需要大量資金,而且要承擔市場風險。

“直接并購成本高昂,但提升技術實力和品牌形象的效果也很明顯。”該負責人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在2010年被吉利收購后,沃爾沃卷土重來。2015財年,沃爾沃全球銷量首次達到50萬輛,營業利潤擴大至上年的三倍多。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力帆汽車是從出口汽車到直接建廠的一個例子。”肖悅介紹,早在2007年,力帆汽車就與俄羅斯一家汽車工廠合作組裝造車。

在俄羅斯汽車市場普遍低迷的同時,力帆今年前7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0%。事實上,在俄羅斯,法國、日本和韓國等國際知名汽車公司并沒有缺席。

根據力帆汽車的數據,2015年7月,這家汽車制造商在俄羅斯利佩茨克聯邦經濟特區奠基。這是力帆在海外設立的第六家汽車工廠,總投資3億美元。該工廠預計將于2017年完工,初始年產量為6萬輛。

肖岳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已經意識到,扎根海外市場,與國外經濟發展共同成長,是企業成長的必由之路。“目前,大多數在國外投資的汽車公司都有‘新能源’。

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入跨國并購大潮。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產能和裝備制造國際合作的指導意見》,重點加快自主品牌汽車進入國際市場。這表明,國產汽車“走出去”已經成為一項國家戰略。

長江商報作者根據多家權威機構和企業發布的公開信息發現,自2014年以來,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近2000億元。

其中,金額最大的是中國化工對倍耐力的收購。2015年3月,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收購意大利輪胎制造商倍耐力26.2%的股權,隨后將收購其他股份,交易總價約71億歐元。2016年6月1日,中國化工開始執掌倍耐力。被收購的倍耐力是全球第五大輪胎制造商,擁有140多年的研發和制造歷史。

國內企業并購最多的是海外Q汽車零部件企業,包括2015年9月中航工業以5.72億美元收購韓德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漢德公司是世界級的汽車密封和防震產品供應商,2014年銷售收入8.25億美元。

近年來,大量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參與到跨境并購的“大潮”中,無論是并購數量還是交易金額都占據了“半壁江山”。2015年11月,被福耀玻璃在中國收購的通用汽車在美國的老工廠開始生產,首批窗戶玻璃供應給現代美國工廠。這家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工廠于2008年關閉。2014年,福耀玻璃宣布將向該工廠投資2億美元,用于生產汽車玻璃。

肖岳認為,從被收購企業的角度來看,雖然不熟悉,但大多是細分行業的領導者,這對企業突破技術瓶頸、融入企業主有著深遠的影響。

企業大規模進入海外市場時,如何控制風險?肖岳介紹,上汽集團收購韓國雙龍汽車是汽車領域眾所周知的失敗案例……

膽汁并購。本想借助雙龍汽車的技術提升研發實力的上汽,由于對收入的期望過高而缺乏市場,最終導致雙龍汽車破產。

肖岳表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盈利,這需要企業提前找到適合自身條件和實施策略的投資目標。同時,企業應學會從國際角度思考其發展戰略,尤其是投資或合并后的整合,并充分評估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差異。“由于吸取了過去的教訓,現在大多數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和并購之前都會檢查技術、品牌和文化,以避免投資失敗。”

國內一些主要企業的海外并購交易

國內企業

并購目標

涉及資金

中國化學工業

意大利倍耐力輪胎公司

532億

東風集團

法國PSA集團

60億

方圓資本

美國百利汽車安全系統公司

53億

Avic公司

Henniges,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53億

株洲時代新材

德國采埃孚集團BOGE

24億

上海吉友機械

荷蘭Nedshroef

20億

航空電子系統

德國海利達公司

36億

萬峰奧維

加拿大萬豐美瑞丁

13.5億加速自主品牌汽車進入國際市場已成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一刻也沒有停止。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以來,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近2000億元。9月22日,武漢一家車企銷售負責人向筆者介紹,自主海外建廠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式,直接并購對提升技術實力和品牌形象的作用最為明顯。

幸運的是,比亞迪、力帆等國內自主品牌巨頭趕上了“潮流”,紛紛在海外重建和擴建工廠,以擴大屬于“中國汽車制造”的市場。與此同時,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跨境收購占據了“半壁江山”。業內人士對長江商報作者表示,進入國外市場的國內車企大多蘊藏著“新能源汽車”這把金鑰匙,未來不可估量。

BYD, Lifan Automobile, Volvo, Discovery, Han

汽車出口的減少是由于海外工廠的加速。

在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擁有近50萬人口的蘭開斯特縣逐漸成為一個“汽車王國”。在該縣的一家汽車廠,盡管工人的膚色不同,但工作服上都繡著三個英文字母,字母縮寫為BYD。

比亞迪是中國的電動汽車巨頭,但在全球已有百年歷史的車企中,21歲只能算是“小三”。然而,“自2013年在美國建廠以來,比亞迪生產的電動公交車的技術和質量不斷提高,美國市場的需求一直供不應求。”談及成績,比亞迪美國公司董事長柯立感到無比自豪。

目前,比亞迪在蘭開斯特的工廠占地8000平方米,雇傭了300多名當地員工,每年生產300輛電動公交車,主要用于城市公共交通。

“300家汽車工廠的產能對于技術和知名度相對落后的中國自主品牌來說是有價值的,更不用說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這把金鑰匙了。”9月23日,長期從事汽車研究的業內人士肖悅在接受長江商報作者采訪時表示。

更令人欣慰的是,9月13日,比亞迪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擴大其在美國蘭開斯特電動汽車工廠的規模。根據擴建計劃,未來三年,比亞迪將分階段將工廠面積擴大到3.7萬平方米,年產能達到1000輛。產品范圍將是……

從電動公交車到電動卡車和特種車輛,當地員工人數將增加到1000多人。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在海外遇到了麻煩。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中國的汽車出口量一直呈下降趨勢。當年,出口額為105.6萬,此后幾年繼續下降。2015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已降至73萬輛,同比下降20%。此前,中國汽車協會曾預測,中國出口量將同比下降10%,即64萬輛。這意味著中國的汽車出口市場在短短四年內萎縮了近40%。

“不要太擔心國內汽車出口的減少。”肖岳認為,銷量下降是受全球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公司直接在海外設立工廠,間接降低了出口量。

在程宅根直接在海外建廠的唯一途徑

目前,車企資本“走出去”主要有三種模式,即本地組裝、自主建廠和直接并購。

9月22日,武漢一家汽車公司銷售相關負責人向長江商報作者透露,整車出口不需要在海外投入巨額資金,但在一些國家經常會遇到高關稅壁壘,盡管國產車功率大、價格低,但經過清關和納稅后,他們需要與當地的汽車公司競爭,而成本效益一落千丈。

“出口零部件并在當地組裝是目前最流行的銷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關稅等成本。”該負責人表示,更重要的是,這類車企會將當地視為“代工廠”,這將帶來相對巨大的就業機會,成為當地政府的“客人”。

該負責人表示,自主建廠是降低成本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種大投入的方式,不僅需要大量資金,而且要承擔市場風險。

“直接并購成本高昂,但提升技術實力和品牌形象的效果也很明顯。”該負責人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在2010年被吉利收購后,沃爾沃卷土重來。2015財年,沃爾沃全球銷量首次達到50萬輛,營業利潤擴大至上年的三倍多。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力帆汽車是從出口汽車到直接建廠的一個例子。”肖悅介紹,早在2007年,力帆汽車就與俄羅斯一家汽車工廠合作組裝造車。

在俄羅斯汽車市場普遍低迷的同時,力帆今年前7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0%。事實上,在俄羅斯,法國、日本和韓國等國際知名汽車公司并沒有缺席。

根據力帆汽車的數據,2015年7月,這家汽車制造商在俄羅斯利佩茨克聯邦經濟特區奠基。這是力帆在海外設立的第六家汽車工廠,總投資3億美元。該工廠預計將于2017年完工,初始年產量為6萬輛。

肖岳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已經意識到,扎根海外市場,與國外經濟發展共同成長,是企業成長的必由之路。“目前,大多數在國外投資的汽車公司都有‘新能源’。

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入跨國并購大潮。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產能和裝備制造國際合作的指導意見》,重點加快自主品牌汽車進入國際市場。這表明,國產汽車“走出去”已經成為一項國家戰略。

長江商報作者根據多家權威機構和企業發布的公開信息發現,自2014年以來,國內企業在海外投資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近2000億元。

其中,金額最大的是中國化工對倍耐力的收購。2015年3月,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收購意大利輪胎制造商倍耐力26.2%的股權,隨后將收購其他……

ares,總交易價格約為71億歐元。2016年6月1日,中國化工開始執掌倍耐力。被收購的倍耐力是全球第五大輪胎制造商,擁有140多年的研發和制造歷史。

國內企業并購最多的是海外Q汽車零部件企業,包括2015年9月中航工業以5.72億美元收購韓德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漢德公司是世界級的汽車密封和防震產品供應商,2014年銷售收入8.25億美元。

近年來,大量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參與到跨境并購的“大潮”中,無論是并購數量還是交易金額都占據了“半壁江山”。2015年11月,被福耀玻璃在中國收購的通用汽車在美國的老工廠開始生產,首批窗戶玻璃供應給現代美國工廠。這家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工廠于2008年關閉。2014年,福耀玻璃宣布將向該工廠投資2億美元,用于生產汽車玻璃。

肖岳認為,從被收購企業的角度來看,雖然不熟悉,但大多是細分行業的領導者,這對企業突破技術瓶頸、融入企業主有著深遠的影響。

企業大規模進入海外市場時,如何控制風險?肖岳介紹,上汽集團收購韓國雙龍汽車是汽車并購中眾所周知的失敗案例。本想借助雙龍汽車的技術提升研發實力的上汽,由于對收入的期望過高而缺乏市場,最終導致雙龍汽車破產。

肖岳表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盈利,這需要企業提前找到適合自身條件和實施策略的投資目標。同時,企業應學會從國際角度思考其發展戰略,尤其是投資或合并后的整合,并充分評估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差異。“由于吸取了過去的教訓,現在大多數企業在進行海外投資和并購之前都會檢查技術、品牌和文化,以避免投資失敗。”

國內一些主要企業的海外并購交易

國內企業

并購目標

涉及資金

中國化學工業

意大利倍耐力輪胎公司

532億

東風集團

法國PSA集團

60億

方圓資本

美國百利汽車安全系統公司

53億

Avic公司

Henniges,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53億

株洲時代新材

德國采埃孚集團BOGE

24億

上海吉友機械

荷蘭Nedshroef

20億

航空電子系統

德國海利達公司

36億

萬峰奧維

加拿大萬豐美瑞丁

13億5000萬

標簽:比亞迪力帆汽車沃爾沃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16年品牌成長路:9月27日山東電視臺,比德文電動汽車邀您共同見證

9月27日,比德文電動汽車與山東電視臺聯合打造的最新廣告片即將上線,屆時,比德文電動汽車將以嶄新的形象出現在熒屏上,為觀眾展現一個兼具實力和內涵的比德文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
現代發布H350氫動力概念車 4分鐘充滿能量

目前看來,電動動力系統最有可能成為內燃機的替代者,但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1900/1/1 0:00:00
EV晨報 | 眾合科技與比亞迪共拓無人駕駛;科力遠打造混動總成佛山基地;河南建電池回收生產線

1眾合科技將與比亞迪深度合作共同拓展“無人駕駛”市場在23日回復證監會針對公司重組方案的問詢時,眾合科技透露,公司將與比亞迪深度合作,共同拓展無人駕駛軌道交通市場。

1900/1/1 0:00:00
中美新能源經濟論壇聚焦新能源汽車 朱棣文等大咖出席

“當2萬美元、25萬美元可以買300英里續航的電動汽車時,所有人都會把車換成電動的。所以我們需要更好的電池,什么時候有更好的電池?我不知道,但只是時間問題。

1900/1/1 0:00:00
撬動千億市場 汽車分時租賃成出行市場新熱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碎片化的出行服務和共享成為可能,分時租賃應運而生,成為出行市場新的增長點,受到消費者、投資人以及城市管理者的追捧。

1900/1/1 0:00:00
財政部“亮劍”斬補亂象 新能源車企集思探路

近期,財政部采取系列行動調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這次果斷的“亮劍”,使新能源汽車行業對補貼政策過度依賴的問題完全曝露出來。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