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近日在一次論壇上透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修訂草案》已經完成,《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推進,補貼政策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督報告的結果進行調整。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監管,國家將從三個方面調整完善補貼政策。
新能源汽車產業系列新政即將出臺。
7月5日至7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陜西對新能源汽車、電池、關鍵零部件和充電設施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主持召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
馬凱表示,新能源汽車面臨充電設施短板、行業秩序有待規范、動力電池有待打破、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據媒體報道,在論壇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宣讀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督導報告的主要內容。然而,到目前為止,檢查報告的全文尚未公布。
“閱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管報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將對凈化和推動行業進步發揮作用。”出席研討會的深圳市濟陽智運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經理、中科院研究員楊如坤對作者進行了分析。
筆者獨家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在座談會上發言時透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修訂草案》已經完成,《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推進,補貼政策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督報告的結果進行調整。
“今年,國家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欺詐賠償調查,這將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產生一定影響。但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方向不會改變,因此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快速增長。”張馳,盤古創投清潔技術投資總監對筆者進行了分析。
補貼政策的三大調整
在論壇上,馬凱要求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優化調整行業準入,嚴肅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調整完善補貼政策,嚴格處理取補償行為,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今年1月26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專項檢查的通知》,提出對北京、上海、江蘇等25個省市進行檢查,檢查范圍涵蓋9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相關部門。檢查工作于2月1日正式開始,3月下旬結束。5月28日,財政部官網表示,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欺詐賠償的現場核查工作已經完成,進入聯審階段。
馬凱要求,對此次檢查中發現的兩起惡意欺詐和違規賠償案件,要根據情節輕重進行處罰,包括取消財政補貼資格、追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汽車生產資格、將問題車型從推薦車型目錄中刪除等。
馮飛透露,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監管,國家將從三個方面調整完善補貼政策。
首先,研究建立與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等因素掛鉤的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適當降低6-8米、8-10米等純電動客車車型的補貼標準,完善補貼分配方式。
二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研究完善進入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的條件……
對現有目錄進行動態調整,提高補貼產品的先進水平。
三是推動出臺乘用車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平均油耗同步管理辦法,建立企業平均油耗和新能源車積分掛鉤制度,逐步建立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推廣。
百家研究咨詢部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副主任張娟分析了作者的觀點,即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度依賴補貼,這是行業最關心的問題,但所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
直接補貼給最終用戶還是間接補貼給汽車公司的最終用戶?補貼標準如何確定,如何動態調整?電池目錄是否應與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掛鉤?乘用車企業的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的積分是否需要同步管理?這些問題需要政策來澄清。
座談會上,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建議,為了進一步打破地方保護,中央政府應統一補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不再執行地方政府補貼;
建議明確相關規定,要求各地執行國家統一標準,不得設立地方目錄。
動力電池的升級成本可以減半
座談會上,馬凱要求,扎實推進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建設,加強技術研發前瞻性布局,實施鋰電池升級工程,加快動力電池革命性突破。
馮飛透露,《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在推進。根據國家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力爭盡快形成草案報批并提交國務院。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最近發布的《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發展路線圖》,“十三五”期間,鋰離子電池技術升級,新型鋰離子電池比能翻了一番,達到350Wh/kg,成本降低50%,達到0.6元/Wh。電池系統的比能量翻了一番,達到250Wh/kg,成本翻了一倍,達到1元/Wh。實現了動力電池的智能制造,使用續航400公里的純電池汽車的經濟性和便利性與傳統燃油汽車基本相同。
馮飛要求加快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建設。6月30日,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電池公司負責人對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運營表示懷疑。這個由多家汽車公司和電池公司聯合發起的創新中心,“你能在一個地方努力嗎?如何利用研發成果?”這兩個問題并不容易解決。"
該負責人建議,為充分發揮企業在電池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中央可適當考慮對研發給予減稅或貼息補貼。
馮飛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強調,要利用各種支持渠道形成政策合力,培育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開展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和關鍵材料集成研究。
將征求訪問規則。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配備了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增加了火災甚至爆炸等安全風險。
馬凱要求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和安全。完善標準體系,加強車輛運行監測,大力提高新能源汽車質量安全水平。
據工信部統計,2011年以來,我國電動汽車事故已達31起,其中去年9起,今年上半年8起。從全產業鏈來看,事故原因涉及電池組、電池組和管理系統、線束和高壓元件、充電樁和充電站、車輛集成和控制。
筆者了解到,工信部、能源局已組織全國范圍內對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進行安全專項檢查,發現一些企業在產品設計、質量控制和售后服務等方面存在隱患,一些地方在安全監測管理制度上仍存在一些漏洞。
馮飛透露,國家將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準入。在準入標準方面,已經制定了電動汽車遠程監控標準和電動公交車安全技術條件,即將發布實施。我們正在加快電池管理系統技術條件、動力電池規范、規格和尺寸的修訂,這將加快工作進度并盡快出臺。
“在進入門檻上,我們……
組織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旨在大幅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條件,提高產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目前,修訂草案已經完成,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馮飛介紹道。
現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制定于2009年,至今已實施7年。當時,政策的出發點是鼓勵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近年來,技術進步迅速,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需要盡快修訂,防止行業進入“散、小、弱”的發展趨勢。
北京理工學院教授、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家組組長孫逢春透露,根據新修訂的準入規則,申請新企業必須滿足多項條件。
具體而言,需要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研發經驗、專業的研發團隊和整車前沿研發能力,掌握車輛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車輛集成和車輛輕量化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測試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同時,還需要具備整車試制能力,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原型車試制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近日在一次論壇上透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修訂草案》已經完成,《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推進,補貼政策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督報告的結果進行調整。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監管,國家將從三個方面調整完善補貼政策。
新能源汽車產業系列新政即將出臺。
7月5日至7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陜西對新能源汽車、電池、關鍵零部件和充電設施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主持召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
馬凱表示,新能源汽車面臨充電設施短板、行業秩序有待規范、動力電池有待打破、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據媒體報道,在論壇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宣讀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督導報告的主要內容。然而,到目前為止,檢查報告的全文尚未公布。
“閱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管報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將對凈化和推動行業進步發揮作用。”出席研討會的深圳市濟陽智運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經理、中科院研究員楊如坤對作者進行了分析。
筆者獨家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在座談會上發言時透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修訂草案》已經完成,《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經推進,補貼政策將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監督報告的結果進行調整。
“今年,國家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欺詐賠償調查,這將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產生一定影響。但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方向不會改變,因此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快速增長。”張馳,盤古創投清潔技術投資總監對筆者進行了分析。
補貼政策的三大調整
在論壇上,馬凱要求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優化調整行業準入,嚴肅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
調整完善補貼政策,嚴格處理取補償行為,促進行業有序發展。
今年1月26日,財政部發布《關于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專項檢查的通知》,提出對北京、上海、江蘇等25個省市進行檢查,檢查范圍涵蓋9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相關部門。檢查工作于2月1日正式開始,3月下旬結束。5月28日,財政部官網表示,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欺詐賠償的現場核查工作已經完成,進入聯審階段。
馬凱要求,對此次檢查中發現的兩起惡意欺詐和違規賠償案件,要根據情節輕重進行處罰,包括取消財政補貼資格、追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汽車生產資格、將問題車型從推薦車型目錄中刪除等。
馮飛透露,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監管,國家將從三個方面調整完善補貼政策。
首先,研究建立與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等因素掛鉤的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適當降低6-8米、8-10米等純電動客車車型的補貼標準,完善補貼分配方式。
二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研究完善進入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的條件,對現有目錄進行動態調整,提高補貼產品的先進水平。
三是推動出臺乘用車企業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平均油耗同步管理辦法,建立企業平均油耗和新能源車積分掛鉤制度,逐步建立市場化機制,引導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推廣。
百家研究咨詢部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副主任張娟分析了作者的觀點,即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度依賴補貼,這是行業最關心的問題,但所涉及的問題非常復雜。
直接補貼給最終用戶還是間接補貼給汽車公司的最終用戶?補貼標準如何確定,如何動態調整?電池目錄是否應與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掛鉤?乘用車企業的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的積分是否需要同步管理?這些問題需要政策來澄清。
座談會上,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建議,為了進一步打破地方保護,中央政府應統一補貼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不再執行地方政府補貼;
建議明確相關規定,要求各地執行國家統一標準,不得設立地方目錄。
動力電池的升級成本可以減半
座談會上,馬凱要求,扎實推進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建設,加強技術研發前瞻性布局,實施鋰電池升級工程,加快動力電池革命性突破。
馮飛透露,《關于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在推進。根據國家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了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力爭盡快形成草案報批并提交國務院。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最近發布的《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發展路線圖》,“十三五”期間,鋰離子電池技術升級,新型鋰離子電池比能翻了一番,達到350Wh/kg,成本降低50%,達到0.6元/Wh。電池系統的比能量翻了一番,達到250Wh/kg,成本翻了一倍,達到1元/Wh。實現了動力電池的智能制造,使用續航400公里的純電池汽車的經濟性和便利性與傳統燃油汽車基本相同。
馮飛要求加快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建設。6月30日,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電池公司負責人對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運營表示懷疑。這個由多家汽車公司和電池公司聯合發起的創新中心,“你能在一個地方努力嗎?如何利用研發成果?”這兩個問題并不容易解決。"
該負責人建議,為充分發揮企業在電池技術創新中的作用,中央可適當考慮對研發給予減稅或貼息補貼。
馮飛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強調,要利用各種支持渠道形成政策合力,培育動力電池龍頭企業。組織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開展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和關鍵材料集成研究。
將征求訪問規則。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配備了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增加了火災甚至爆炸等安全風險。
馬凱要求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和安全。完善標準體系,加強車輛運行監測,大力提高新能源汽車質量安全水平。
據工信部統計,2011年以來,我國電動汽車事故已達31起,其中去年9起,今年上半年8起。從全產業鏈來看,事故原因涉及電池組、電池組和管理系統、線束和高壓元件、充電樁和充電站、車輛集成和控制。
筆者了解到,工信部、能源局已組織全國范圍內對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進行安全專項檢查,發現一些企業在產品設計、質量控制和售后服務等方面存在隱患,一些地方在安全監測管理制度上仍存在一些漏洞。
馮飛透露,國家將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準入。在準入標準方面,已經制定了電動汽車遠程監控標準和電動公交車安全技術條件,即將發布實施。我們正在加快電池管理系統技術條件、動力電池規范、規格和尺寸的修訂,這將加快工作進度并盡快出臺。
“在進入門檻上,我們……
組織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旨在大幅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條件,提高產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目前,修訂草案已經完成,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馮飛介紹道。
現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規則》制定于2009年,至今已實施7年。當時,政策的出發點是鼓勵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近年來,技術進步迅速,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需要盡快修訂,防止行業進入“散、小、弱”的發展趨勢。
北京理工學院教授、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家組組長孫逢春透露,根據新修訂的準入規則,申請新企業必須滿足多項條件。
具體而言,需要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研發經驗、專業的研發團隊和整車前沿研發能力,掌握車輛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車輛集成和車輛輕量化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測試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同時,還需要具備整車試制能力,具備完整的純電動乘用車原型車試制條件。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對美國特斯拉公司展開調查,以判定該公司是否未及時披露一輛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遭遇致命車禍的行為,并因此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1900/1/1 0:00:00英國為實現到2020年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目標,以及從法規方面給予消費者使用自動駕駛車的信心,在7月11日就保險規則和汽車上路行駛標準的修改召開了一次諮商。
1900/1/1 0:00:00根據eMarketer的新數據,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超過20億。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將達到191億,2016年該指數將增長126達到216億。
1900/1/1 0:00:00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的重要舉措之一,“十三五”期間,我市將大力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1900/1/1 0:00:00還記得那在萊茵河邊流竄的小巴士EZ10嗎?經過半年的試運營,它走出了荷蘭,來到了富士山下的日本。
1900/1/1 0:00:00“揚手即停”似乎已經不能滿足Google對無人駕駛技術的追求了。他們需要系統讀取更復雜的人類手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