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林程:技術將接力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已經進入第三階段,補貼政策顯然要走下坡路。我們在哪里可以找到新的發展動力?近日,北京理工學院教授、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成在北京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的獨家采訪。林成表示,由于之前的積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新能源汽車將從政策導向轉向技術導向產業。“這也是我們國家汽車工業希望達到的效果。”

Beijing, Volkswagen, Toyota

北京理工學院教授、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成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的采訪。

2015年之前,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累計推廣可能達不到計劃的50萬輛。然而,林成認為,總金額低于預期是正常的。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真正實力是在2014年下半年,很多地方都在觀望和等待政策。“但按照目前的趨勢,再過五年就會非常強勁。2020年500萬輛的目標非常有希望。”對于2016年開始的下一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有人說,如果2020年取消補貼,電動汽車就完了。”但林成樂觀地說:“這是不可能的。”

林成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動,資本也在動,這意味著一切都在正軌上,市場因素會越來越大,國家撤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林成說,“國家政策撤退的斜率不是很陡,而是一個相對平緩的斜率。“他預測,到2020年,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和整車成本的下降將彌補甚至超過補貼退坡的程度。”也就是說,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仍然有利可圖。"

回顧2009年以來中國兩輪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補貼政策一直在推動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相對于燃油汽車的技術優勢并沒有得到體現。林成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指導在最后階段是需要的,因為這需要教育公眾和地方政府。

林成坦言,“確實沒有技術跟進,或者說有點極端,技術還停留在放大版電池車的水平。”但他認為這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切都是第一位的。氣候形成后,每個人都開始追求附加值和新的性價比。慢慢地,新能源汽車將從政策導向轉變為技術導向的產業,這也是我們國家汽車行業希望達到的效果。”

林成認為,技術指導的基礎已經建立,因為過去幾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包括電池比能的提高、技術的提高,以及類型的逐漸豐富,如快速充電動力電池和能量電池。”在電機方面,原來的單電機逐漸轉變為機電復合電機,多電機驅動也出現了。

在中國全面發展純電動驅動技術的同時,日本等國也在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對于未來汽車的動力技術路線,林成認為,無論是鋰電池汽車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前半部分是發電,后半部分是電力驅動。“我們已經做了后半部分的工作,所以在前半部分,電池在不斷改進。氫燃料電池也有問題。需要提高可靠性和可持續性,降低成本,這可能會導致工業化。”

比較中國和日本在燃料電池方面的不同選擇,林成指出,日本將燃料電池作為未來的方向,起步很早。“十多年前,豐田有這么多燃料電池測試臺,幾十個同時在那里工作,所以十年后才出現了這樣的樣車和產品車。他們的燃料電池技術……

tself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而,燃料電池這一未來重要的技術方向在中國的實施難度更大。一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比電動汽車涉及更多的領域,需要高純度的氫氣。它的儲存、運輸、安全性和成本都很難預測。另一方面,當中國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時,大量的能源被投入到它們身上。對于燃料電池本身,研發準備與材料科學和電化學相結合,中國受限于基礎科學的薄弱環節,不具備推廣氫燃料電池的條件。

除了純電動技術的進步將使新能源汽車受益外,林成還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有更多的交通空間,而傳統燃油汽車將受到更多限制。“我以后不會開電動車了。你為什么這么說?不是老百姓的認知度高,而是各種政策會陸續出臺。你開傳統車太不方便了,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未來要重新洗牌。”

然而,技術驅動是根本。林成說:“我相信,技術指導的作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汽車行業創新乏力的局面。”

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將于1月15日至17日在廣州舉行。大會將總結前一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得失,探討下一輪新能源汽車的機遇和策略。詳情請點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網:注冊與贊助合作。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推廣已經進入第三階段,補貼政策顯然要走下坡路。我們在哪里可以找到新的發展動力?近日,北京理工學院教授、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成在北京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的獨家采訪。林成表示,由于之前的積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新能源汽車將從政策導向轉向技術導向產業。“這也是我們國家汽車工業希望達到的效果。”

Beijing, Volkswagen, Toyota

北京理工學院教授、電動汽車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林成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的采訪。

2015年之前,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累計推廣可能達不到計劃的50萬輛。然而,林成認為,總金額低于預期是正常的。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真正實力是在2014年下半年,很多地方都在觀望和等待政策。“但按照目前的趨勢,再過五年就會非常強勁。2020年500萬輛的目標非常有希望。”對于2016年開始的下一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有人說,如果2020年取消補貼,電動汽車就完了。”但林成樂觀地說:“這是不可能的。”

林成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動,資本也在動,這意味著一切都在正軌上,市場因素會越來越大,國家撤退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林成說,“國家政策撤退的斜率不是很陡,而是一個相對平緩的斜率。“他預測,到2020年,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和整車成本的下降將彌補甚至超過補貼退坡的程度。”也就是說,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仍然有利可圖。"

回顧2009年以來中國兩輪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補貼政策一直在推動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相對于燃油汽車的技術優勢并沒有得到體現。林成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指導在最后階段是需要的,因為這需要教育公眾和地方政府。

林成坦言,“確實沒有技術跟進,或者說有點極端,技術還停留在放大版電池車的水平。”但他認為這是我……的必然趨勢……

工業發展。“一切都是第一位的。氣候形成后,每個人都開始追求附加值和新的性價比。慢慢地,新能源汽車將從政策導向轉變為技術導向的產業,這也是我們國家汽車行業希望達到的效果。”

林成認為,技術指導的基礎已經建立,因為過去幾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包括電池比能的提高、技術的提高,以及類型的逐漸豐富,如快速充電動力電池和能量電池。”在電機方面,原來的單電機逐漸轉變為機電復合電機,多電機驅動也出現了。

在中國全面發展純電動驅動技術的同時,日本等國也在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對于未來汽車的動力技術路線,林成認為,無論是鋰電池汽車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前半部分是發電,后半部分是電力驅動。“我們已經做了后半部分的工作,所以在前半部分,電池在不斷改進。氫燃料電池也有問題。需要提高可靠性和可持續性,降低成本,這可能會導致工業化。”

比較中國和日本在燃料電池方面的不同選擇,林成指出,日本將燃料電池作為未來的方向,起步很早。“十多年前,豐田有這么多燃料電池測試臺,幾十個同時在那里工作,所以十年后才出現這樣的樣車和產品車。他們的燃料電池技術本身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然而,燃料電池這一未來重要的技術方向在中國的實施難度更大。一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比電動汽車涉及更多的領域,需要高純度的氫氣。它的儲存、運輸、安全性和成本都很難預測。另一方面,當中國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時,大量的能源被投入到它們身上。對于燃料電池本身,研發準備與材料科學和電化學相結合,中國受限于基礎科學的薄弱環節,不具備推廣氫燃料電池的條件。

除了純電動技術的進步將使新能源汽車受益外,林成還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將有更多的交通空間,而傳統燃油汽車將受到更多限制。“我以后不會開電動車了。你為什么這么說?不是老百姓的認知度高,而是各種政策會陸續出臺。你開傳統車太不方便了,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未來要重新洗牌。”

然而,技術驅動是根本。林成說:“我相信,技術指導的作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汽車行業創新乏力的局面。”

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將于1月15日至17日在廣州舉行。大會將總結前一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得失,探討下一輪新能源汽車的機遇和策略。詳情請點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網:注冊與贊助合作。

標簽:北京大眾豐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垂涎新能源汽車的BAT和樂視,使出渾身解數做了啥

近日,廣汽集團宣布對Uber中國宣布戰略投資,其中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汽車銷售,二手車和汽車金融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1900/1/1 0:00:00
GNEV特稿 | 跨越1%拐點 前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整體市場比重達1.26%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此前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經過3個階段:產業醞釀期、產業導入期、產業成長期。

1900/1/1 0:00:00
前上汽研發大咖傅振興加盟樂視超級汽車

在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里,樂視一直是曝光率最高的,12月21日,樂視將舉辦首屆互聯網生態創新論壇。

1900/1/1 0:00:00
法拉第未來美國內華達建廠獲批 享受3億美元投資優惠

12月19日,美國內華達州政府正式宣布通過法案,批準給予電動汽車制造商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來,簡稱法法一項總額達335億美金的稅收及資金優惠計劃。

1900/1/1 0:00:00
超越特斯拉不是目標 樂視+FF組合靠什么革汽車的命

此前一直在傳緋聞的樂視超級汽車和FaradayFuture簡稱“FF”,中文名稱“法拉第未來”終于宣布了雙方的關系,當地時間1月5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FF之夜上,

1900/1/1 0:00:00
繼三星后,又一家手機廠商進入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據海外媒體報道,三星此前宣布成立汽車業務部門,專注于生產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零部件。如今,又一家手機廠商要進入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