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國純電動汽車需要專屬整車平臺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什么樣的汽車是“純電動”的?

在快速瀏覽了百度后,杜娘表示,“純電動汽車是由車載電源供電,由電機驅動,符合道路交通和安全法規要求的車輛。”換句話說,只要動力是純電,符合法規,就是“純電動車輛”。但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嚴格的定義,即除了“純動力”,還有“純血統”的要求(即“基于純電動汽車平臺開發”)。

Tesla, BYD, Dongfeng, BMW, JAC

以“純動力”為標準,各家車企的“純電動汽車”真的不少,從終端不足5萬元的10.7萬元江淮通越EV,到2億-30萬的比亞迪E6,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加上“純動力”的標準,那么國內市場上能看到的車型只有剛剛上市的東風日產啟辰晨風、上汽榮威E50、寶馬i3和i8,當然還有特斯拉。

是的,真的只有幾個型號!

其余均為基于燃油車平臺的“換芯純電動汽車”,并更換為電動動力總成。

從整車結構來看,“換芯純電動汽車”存在一系列“先天不足”。

例如,電池的安裝。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必須是方形的,不可能像燃油汽車的油箱那樣隨心所欲。如何騰出一個大而整潔的空間來安裝電池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過多的前裝會使前重后輕,過多的后裝會使后重前輕,從而使大多數“換芯電動車”在前后軸平衡方面做得很差,其駕駛性能和安全性能將顯著降低。一些車把電池安裝在底盤位置,因此占用座位空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有些汽車必須在行李箱位置安裝大量電池才能達到巡航范圍。即使是比亞迪秦這樣的混合動力汽車,后備箱仍然被電池擠壓,更不用說一些“純電動”了。

此外,由于電池重量的問題,同平臺的純電動汽車將比燃油車重得多,這也導致許多原本根據燃油車設計的標定不得不進行修改。尤其是車身剛度、制動等與行車安全相關的問題,這種“換芯電動車”確實讓人感到不安。

也許它意識到了“更換電池的純電動汽車”的許多問題。去年,北汽還宣布將開發一個全新的專屬電動汽車平臺,但尚未推出(不可能這么快)。我真的不知道北汽當時吹噓海口,聲稱如果愿意,制造一輛特斯拉只是幾分鐘的事。它是從哪里來的?特斯拉能否依靠他們現有的汽油車平臺來打造?

既然問題很多,為什么國內那么多車企會選擇“換芯純電動汽車”?

因為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

說實話,前幾年很多自主車企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動機并不純粹。當時,從事新能源汽車是一項任務,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財政補貼和低息甚至無息貸款而有利可圖。至于諸如“新能源是中國汽車的未來”之類的高調話語,大多數時候只是高唱而已。大家都在觀望,但中央部委不是在觀望嗎?因為它處于觀望狀態,如何才能進行大規模投資?

全新開發適合純電動汽車的專屬汽車平臺,無論有多少車企沒有這種實力,即使有,在政策不明確、行業集體觀望的情況下,如何下定決心做這樣一個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項目?燃油車最好改成“純電動換”,省時、省力、省心,而且有政績、有補貼。更重要的是,擁有數百甚至數千人的研發團隊從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但實際有多少人從事純電動車輛的研發?有多少人在做與傳統動力汽車相關的工作,甚至只是開發傳統汽車?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指望他們選擇走純電動汽車發展之路,開發一個基于純電動的新平臺嗎?談論彎道超車只是一種表達。最終,這么多國內從事純電動汽車的汽車公司到目前為止已經開發出了一個純電動汽車平臺,即上汽集團,它有著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家族背景。

相反,隨著新能源政策的密集出臺,不少車企的“換芯電動車”紛紛上市,補貼后的終端車價也越來越低。這似乎又回到了自主品牌低價低質的老路上,是手握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的低質低價的老路。這對國家汽車產業的升級真的有價值嗎?

更可悲的是,“劣幣驅逐良幣”這一不可避免的現象。s……

低質低價的“換電池純電動汽車”,再加上不成熟的市場和不成熟的消費者,使得價格更高的“純血”純電動汽車不太可能暢銷,至少在短時間內是這樣。

也許,低成本、低質量的“換芯純電動汽車”注定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必經階段。畢竟,即使我們的車企現在投資研發獨家純電動汽車平臺,也趕不上這一輪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好處。不過,我還是希望中國的車企能夠下定決心,大力發展自己的專屬純電動汽車平臺,盡快跟上國際潮流。即使是反向開發的平臺也總比什么都沒有好。什么樣的汽車是“純電動”的?

在快速瀏覽了百度后,杜娘表示,“純電動汽車是由車載電源供電,由電機驅動,符合道路交通和安全法規要求的車輛。”換句話說,只要動力是純電,符合法規,就是“純電動車輛”。但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嚴格的定義,即除了“純動力”,還有“純血統”的要求(即“基于純電動汽車平臺開發”)。

Tesla, BYD, Dongfeng, BMW, JAC

以“純動力”為標準,各家車企的“純電動汽車”真的不少,從終端不足5萬元的10.7萬元江淮通越EV,到2億-30萬的比亞迪E6,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加上“純動力”的標準,那么在國內市場上能看到的車型只有剛剛上市的東風日產啟辰晨風、上汽榮威E50、寶馬i3和i8,當然還有特斯拉。

是的,真的只有幾個型號!

其余均為基于燃油車平臺的“換芯純電動汽車”,并更換為電動動力總成。

從整車結構來看,“換芯純電動汽車”存在一系列“先天不足”。

例如,電池的安裝。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必須是方形的,不可能像燃油汽車的油箱那樣隨心所欲。如何騰出一個大而整潔的空間來安裝電池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過多的前裝會使前重后輕,過多的后裝會使后重前輕,從而使大多數“換芯電動車”在前后軸平衡方面做得很差,其駕駛性能和安全性能將顯著降低。一些車把電池安裝在底盤位置,因此占用座位空間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有些汽車必須在行李箱位置安裝大量電池才能達到巡航范圍。即使是比亞迪秦這樣的混合動力汽車,后備箱仍然被電池擠壓,更不用說一些“純電動”了。

此外,由于電池重量的問題,同平臺的純電動汽車將比燃油車重得多,這也導致許多原本根據燃油車設計的標定不得不進行修改。尤其是車身剛度、制動等與行車安全相關的問題,這種“換芯電動車”確實讓人感到不安。

也許它意識到了“更換電池的純電動汽車”的許多問題。去年,北汽還宣布將開發一個全新的專屬電動汽車平臺,但尚未推出(不可能這么快)。我真的不知道北汽當時吹噓海口,聲稱如果愿意,制造一輛特斯拉只是幾分鐘的事。它是從哪里來的?特斯拉能否依靠他們現有的汽油車平臺來打造?

既然問題很多,為什么國內那么多車企會選擇“換芯純電動汽車”?

因為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

說實話,前幾年很多自主車企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動機并不純粹。當時,從事新能源汽車是一項任務,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財政補貼和低息甚至無息貸款而有利可圖。至于諸如“新能源是中國汽車的未來”之類的高調話語,大多數時候只是高唱而已。大家都在觀望,但中央部委不是在觀望嗎?因為它處于觀望狀態,如何才能進行大規模投資?

全新開發適合純電動汽車的專屬汽車平臺,無論有多少車企沒有這種實力,即使有,在政策不明確、行業集體觀望的情況下,如何下定決心做這樣一個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項目?燃油車最好改成“純電動換”,省時、省力、省心,而且有政績、有補貼。更重要的是,擁有數百甚至數千人的研發團隊從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但實際有多少人從事純電動車輛的研發?有多少人在做與傳統動力汽車相關的工作,甚至只是開發傳統汽車?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能指望他們選擇走純電動汽車發展之路,開發一個基于純電動的新平臺嗎?談論彎道超車只是一種表達。最終,這么多國內從事純電動汽車的汽車公司到目前為止已經開發出了一個純電動汽車平臺,即上汽集團,它有著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家族背景。

相反,隨著新能源政策的密集出臺,不少車企的“換芯電動車”紛紛上市,補貼后的終端車價也越來越低。這似乎又回到了自主品牌低價低質的老路上,是手握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的低質低價的老路。這對國家汽車產業的升級真的有價值嗎?

更可悲的是,“劣幣驅逐良幣”這一不可避免的現象。s……

低質低價的“換電池純電動汽車”,再加上不成熟的市場和不成熟的消費者,使得價格更高的“純血”純電動汽車不太可能暢銷,至少在短時間內是這樣。

也許,低成本、低質量的“換芯純電動汽車”注定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必經階段。畢竟,即使我們的車企現在投資研發獨家純電動汽車平臺,也趕不上這一輪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好處。不過,我還是希望中國的車企能夠下定決心,大力發展自己的專屬純電動汽車平臺,盡快跟上國際潮流。即使是反向開發的平臺也總比什么都沒有好。

標簽:特斯拉比亞迪東風寶馬江淮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插電式應否進京?】插電混動就是個烏托邦設計

編者:近日,第一電動網發表了多篇關于“插電式能否進京”的文章,引發眾網友的熱議。插電式混合動力能否進京一直是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第一電動網摘錄網友關于其相關內容的精彩評論,僅供讀者參考。

1900/1/1 0:00:00
遼寧首臺太陽能電動汽車 充一次電跑300公里

汽車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公路上車水馬龍,加油加氣的五花八門,但是你見過太陽能充電汽車嗎?在太陽底下邊沖邊跑的低能源汽車你可能頭一回聽說,近日筆者有幸來到遼寧太陽能,

1900/1/1 0:00:00
為政策吶喊 特斯拉要做“純電動信徒”

在一周內拜訪了兩位中國部長的特斯拉全球高級副總裁紀龍,談起與科技部部長萬鋼和工信部部長苗圩的會談經歷,仍掩飾不住興奮。他特別提到了苗圩,聲稱那次會談非常令人驚喜,談話時間大大超出了原定時間。

1900/1/1 0:00:00
南昌新能源汽車城區擬不限行 明年建設推廣城市群

去年11月,江西省7個城市被國家四部委列入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從此,江西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步伐加快。

1900/1/1 0:00:00
美國研發四座太陽能電動汽車 續航800km

據美國媒體autoevolution消息,太陽能電動汽車正在不斷更新換代中,但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問題就是只能乘坐一個人。

1900/1/1 0:00:00
一個CEO和三個投資高管:如何投資新能源汽車

第一電動網(作者邱鍇俊)一個CEO是華霆動力CEO周鵬,他非常貼心地梳理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和陷阱。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