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科爾尼:2020年中國很難實現銷售500萬輛新能源車目標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全球領先的高價值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日前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任重道遠》中國汽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興趣和購買意愿仍不足以實現中國政府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中國市政府最近頒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規,以進一步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然而,科爾尼的研究發現,僅憑這些政策法規,中國很難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的宏偉目標。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大城市嚴重的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預計將從2014年的49%增加到2025年的60%左右,這意味著未來10年有能力購買汽車的家庭數量將增加1.8億),這種情況預計將繼續惡化。目前,為了改善空氣質量,中國市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控制各種污染源。中國政府為改善空氣質量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014年,中國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政策。

2012年7月,中國政府制定了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包括乘用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數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的宏偉目標。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孫健家表示:“目前,兩年過去了,距離這一目標只剩下一年。然而,中國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車只有大約7萬輛,其中大多數是城市公交車,這與50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中國政府也深刻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最近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法規,旨在提高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興趣。這些政策和法規包括:

三款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稅將下調10%。

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相關部門已聯合發布政策。到2016年,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不低于當年設備更新總量的30%。

一些地方和市政府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額外補貼。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如武漢和杭州,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

一些一線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為中國本土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提供許可配額,甚至免費許可。

消費者缺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缺乏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是主要問題。

科爾尼的調查結果顯示,46%的消費者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這比去年的結果高出15%。研究報告的合著者Stephen Dyer博士,他說:“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吸引力是其低總擁有成本和低排放汽車的綠色形象。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方面,中國消費者的主要擔憂包括充電站不足和技術不成熟(這削弱了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和駕駛安全性)。"

此外,近60%的消費者也希望新能源汽車的最低里程能提高到250公里,這一數字明顯高于目前大多數新能源汽車最低里程。Andreas Graef,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總結道:“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中國消費者還沒有完全接受新能源汽車。對于2014年剛剛出臺的政策,54%的受訪者表示不會鼓勵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愿意花比購買傳統汽車多10%的錢購買新能源車。周偉權進一步總結道:“如果一輛汽車……

et僅僅依靠政府的政策激勵,缺乏消費者強烈的自發需求,那么它最多只能呈現短期的繁榮,無法取得長期的成功。"

政府、原始設備制造商和當地電網公司應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科爾尼認為,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應該建立一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地方政府、汽車主機廠和電網公司應倡導建立創新型合資企業,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成功發展。為此,他們必須建立共同的愿景和戰略,共同投資,共同承擔盈虧責任。只有消費者完全接受新能源汽車并認同其優勢,50萬輛的宏偉目標才能最終實現。我們還應該積極建設充電站網絡,消除消費者對充電站短缺的擔憂。此外,中國消費者希望外國和本土品牌都能推出有吸引力的產品,因此政府應該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給予外國品牌和本土品牌同等的優惠和待遇。

總之,要實現到2020年累計銷售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利益相關方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全球領先的高價值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日前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任重道遠》中國汽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興趣和購買意愿仍不足以實現中國政府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中國市政府最近頒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規,以進一步促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然而,科爾尼的研究發現,僅憑這些政策法規,中國很難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的宏偉目標。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也造成了大城市嚴重的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城市人口預計將從2014年的49%增加到2025年的60%左右,這意味著未來10年有能力購買汽車的家庭數量將增加1.8億),這種情況預計將繼續惡化。目前,為了改善空氣質量,中國市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控制各種污染源。中國政府為改善空氣質量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014年,中國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政策。

2012年7月,中國政府制定了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包括乘用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數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累計銷量達到500萬輛的宏偉目標。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孫健家表示:“目前,兩年過去了,距離這一目標只剩下一年。然而,中國道路上的新能源汽車只有大約7萬輛,其中大多數是城市公交車,這與50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中國政府也深刻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最近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法規,旨在提高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興趣。這些政策和法規包括:

三款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稅將下調10%。

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政府相關部門已聯合發布政策。到2016年,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將不低于當年設備更新總量的30%。

一些地方和市政府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額外補貼。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如武漢和杭州,也采取了類似的措施。

一些一線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為中國本土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提供許可配額……

a、 甚至可以免費獲得許可。

消費者缺乏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缺乏充電站等基礎設施是主要問題。

科爾尼的調查結果顯示,46%的消費者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這比去年的結果高出15%。研究報告的合著者Stephen Dyer博士,他說:“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吸引力是其低總擁有成本和低排放汽車的綠色形象。然而,在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方面,中國消費者的主要擔憂包括充電站不足和技術不成熟(這削弱了新能源汽車的可靠性和駕駛安全性)。"

此外,近60%的消費者也希望新能源汽車的最低里程能提高到250公里,這一數字明顯高于目前大多數新能源汽車最低里程。Andreas Graef,該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總結道:“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中國消費者還沒有完全接受新能源汽車。對于2014年剛剛出臺的政策,54%的受訪者表示不會鼓勵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愿意花比購買傳統汽車多10%的錢購買新能源車。”周偉權進一步總結道:“如果一個汽車市場只依賴政府的政策激勵,缺乏消費者強烈的自發需求,那么它最多只能呈現短期繁榮,無法取得長期成功。"

政府、原始設備制造商和當地電網公司應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科爾尼認為,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應該建立一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地方政府、汽車主機廠和電網公司應倡導建立創新型合資企業,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成功發展。為此,他們必須建立共同的愿景和戰略,共同投資,共同承擔盈虧責任。只有消費者完全接受新能源汽車并認同其優勢,50萬輛的宏偉目標才能最終實現。我們還應該積極建設充電站網絡,消除消費者對充電站短缺的擔憂。此外,中國消費者希望外國和本土品牌都能推出有吸引力的產品,因此政府應該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給予外國品牌和本土品牌同等的優惠和待遇。

總之,要實現到2020年累計銷售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利益相關方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標簽:北京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燃料電池技術接連獲突破 相關概念股引關注

編者按:今年以來,燃料電池領域技術接連獲得突破;在新技術助力以及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之下,資本市場不斷上演燃料電池的炒作熱潮,wind燃料電池指數近期更是直逼歷史高點。

1900/1/1 0:00:00
助力50萬輛新能源汽車推廣指標 低速電動車有望“轉正”

“近期包括工信部、部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以及天津中汽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后調研山東低速電動車企業,確實讓我感受到低速電動車的春天來了。

1900/1/1 0:00:00
新能源車欲奪百億訂單 比亞迪再豪

曾被比亞迪002594SZ掌門人王傳福預測新能源汽車銷量拐點之年的2014年并未讓他失望。“2014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額會突破100億。

1900/1/1 0:00:00
新能源車不應止于純電動 過早定性或有“跑偏”的危險

9月1日起三類新能源車將免征購置稅,可以預見,隨著免征購置稅政策的實施,新能源車將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特別是電動汽車以行駛過程無污染和眾多車企積極參與的先發優勢,銷量將會有大幅度提升。

1900/1/1 0:00:00
環保專家郭耕開上北汽E150EV 麋鹿苑引進純電動汽車

2014年8月23日,北汽新能源“開純電動汽車看“四不像”活動暨衛藍榮譽車主交車儀式”在北京麋鹿苑博物館舉行。

1900/1/1 0:00:00
龐青年:一位真正的完美主義技術控

提起去年媒體對青年汽車的質疑,56歲青年汽車董事長的龐青年眉頭緊皺。“去年打得我頭都抬不起來,做企業這么多年,各種事情都會碰到,但感覺最困難的還是去年,媒體的負面報道給了我壓力。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