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arPlay的合作伙伴豐田發布官方聲明,否認其將在2015年推出CarPlay車型的消息。無獨有偶,凱迪拉克也拒絕使用CarPlay,并將繼續使用自己的CUE系統,理由是“CarPlay車載用戶界面不好用”。
這是CarPlay自推出以來吃下的第一扇緊閉的門。對于雄心勃勃進軍車載系統的蘋果來說,這就像是兩盆冷水,給未來蒙上了陰影。
快上車!
蘋果和汽車之間的第一次“觸電”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35家汽車公司為iOS 4.0系統集成了iPod Out端口;
2012年,蘋果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Siri Eyes Free Vision免費系統,允許用戶通過方向盤啟動Siri語音,然后操作和控制手機。包括豐田、本田和克萊斯勒在內的八家汽車公司同意將這一功能集成到他們的車型中。
然而,最大的影響是,2013年6月,蘋果發布了全新的iOS車載程序,旨在將iOS操作系統深度集成到中控臺中。這一計劃得到了包括通用汽車和豐田在內的12家汽車公司的回應。
然而,在2014年日內瓦車展上,我們突然發現,車內雄心勃勃的iOS縮小到了CarPlay。原則上,CarPlay相當于在現有系統中添加了一個中間件,將手機的內容顯示在汽車屏幕上,然后將用戶對汽車屏幕的觸摸操作反饋給蘋果手機,讓應用程序做出響應。CarPlay和iOS在車內的最大區別在于,蘋果和車載系統之間的關系已經從接管變為訪問,并且存在主系統和輔助系統。
為了進一步分析CarPlay的技術架構,有必要在現有的車載系統中添加一個模塊,將畫面投影到手機上,這對車載設備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數現有汽車終端的CPU性能與手機的CPU性能相差兩三倍。要同時運行CarPlay,需要對處理器進行大幅升級,因此可以看出,最新的機型是最先配備CarPlay的。
選擇蘋果=慢性自殺?
作為一家大眾消費電子公司,人工交互體驗是蘋果的強項。而且,CarPlay可以將蘋果現有的應用商店生態鏈直接移植到汽車上,讓車主體驗到更豐富的App內容,這是目前汽車制造商做不到的,這也是為什么汽車制造商應該與蘋果合作推廣CarPlay的原因。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擁抱最多,不僅展示了其與CarPlay集成的新C級車型的照片,還證實了該公司正在考慮發布CarPlay安裝包,以便舊車型也能支持蘋果的新系統。然而,豐田和凱迪拉克的獨家態度為我們解讀CarPlay提供了另一個角度。
不可忽視的是,蘋果的模式是軟硬件的融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將中控臺的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點從他的設計思路中可見一斑。CarPlay沒有像MirrorLink那樣簡單地進行投影,而是直接重新定義了中控屏幕的UI設計、界面和圖標。
“蘋果、谷歌和其他科技公司在一些基本的溝通和用戶體驗方面比車廠做得更好,但車廠最了解汽車。車廠永遠不會讓外人輕易修改UI設計,因為UI和汽車內飾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所有汽車的屏幕都一樣,那么車廠的好處在哪里?個性如何?”是否反映了信息化?“高德汽車業務執行副總裁楊永奇自詡為果粉,但也認為CarPlay是蘋果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方式,這是汽車公司的大忌。
智歌科技董事長狄碩作為將安卓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對凱迪拉克拒絕CarPlay一事發表了評論。“如果凱迪拉克采用CarPlay,用戶進入車內后會立即切換到CarPlay模式,之前發力的CUE會被直接推倒,品牌也會被削弱。”
毫無疑問,汽車機械的最大問題是其發展有限,無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跟上時代的步伐。引入智能手機可以讓汽車機器保持活力。然而,一方面,汽車公司增加了產品的賣點,另一方面,他們必須保持品牌的核心價值。凱迪拉克依靠自己的實力來對抗蘋果。福特希望聯合其他力量進行抵抗,并將AppLink變成一個開源模型。歡迎其他汽車制造商以這種方式發展,從而形成行業標準。
盡管其他車企口頭上表示要加入CarPlay陣營,但他們最初只拿了一兩款產品來測試水市場。在迪碩看來,這是車企意識到蘋果預裝干預的威脅。“CarPlay對汽車公司來說是一種‘自殺’,至少它會失去對中控臺的控制,而中控臺將是未來競爭的焦點……
."
沒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江湖。
如果將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在車載系統方面的合作視為一場愛情,那么他們之間的愛情之路可謂崎嶇不平。
谷歌的安卓、微軟的Windows Embedded Auto、黑莓的QNX、Linux和MirrorLink都是競爭對手,它們已經成為隱形的推動者,但在這個市場上沒有絕對的統治者。
Objective QNX在車載系統中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因為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都在QNX操作系統上構建自己的用戶界面,甚至在CarPlay上也是如此。
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在智能手機上的競爭也一直持續到車載系統領域。在2014年的CES上,谷歌正式發布了它,并與奧迪、通用汽車、本田、現代和英偉達共同成立了“開放汽車聯盟”(簡稱“OAA”)。聯盟的所有產品都將配備谷歌安卓系統。
MirrorLink是由三星、LG、HTC和許多其他手機制造商以及寶馬、豐田、本田和大眾共同發起的“汽車聯網”標準。手機可以通過USB、藍牙或WIFI與車載系統連接,在車載屏幕上形成簡單明了的菜單界面,并可以通過車上的物理鍵或語音命令進行相關操作。MirrorLink和CarPlay都是中間件技術,但前者只能點對點投影屏幕,而不是CarPlay采用的邏輯投影,這也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
汽車作為生活的“第四空間”,無論是車企還是互聯網巨頭蘋果、谷歌,都希望在車內系統的競爭中贏得先機。那么,當蘋果進入市場時,它會對整個格局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嗎?CarPlay的未來會是什么?迪碩認為CarPlay幾乎沒有機會,因為它本質上不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未來更大的機會是,車載系統將基于Android這樣的開放平臺,由一群真正有互聯網思維并了解移動互聯網設備的第三方完成。“CarPlay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在體驗方面有所增強,但汽車的中控已經完全接管,基本達到了終點。”
楊永奇認為情況可能并非如此,因為蘋果也在學習和吸收。如果將來出現類似MirrorLink的東西,專門解決了手機與汽車連接的底層協議,然后在此基礎上生成一些規范和APP顯示模式的規定,讓手機應用程序的開發者可以快速將開發的應用程序推廣到汽車上,這也可以保持汽車工廠品牌的差異化。當然,如果它與蘋果的iOS系統或谷歌的Android系統兼容,那是最好的,因為兩者都有一個完整的應用生態系統,可以翻譯并直接享受。
“蘋果應該尊重誰擁有汽車屏幕,有必要采取雙贏的方式。”楊永奇說。近日,CarPlay的合作伙伴豐田發布官方聲明,否認其將在2015年推出CarPlay車型的消息。無獨有偶,凱迪拉克也拒絕使用CarPlay,并將繼續使用自己的CUE系統,理由是“CarPlay車載用戶界面不好用”。
這是CarPlay自推出以來吃下的第一扇緊閉的門。對于雄心勃勃進軍車載系統的蘋果來說,這就像是兩盆冷水,給未來蒙上了陰影。
快上車!
蘋果和汽車之間的第一次“觸電”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35家汽車公司為iOS 4.0系統集成了iPod Out端口;
2012年,蘋果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Siri Eyes Free Vision免費系統,允許用戶通過方向盤啟動Siri語音,然后操作和控制手機。包括豐田、本田和克萊斯勒在內的八家汽車公司同意將這一功能集成到他們的車型中。
然而,最大的影響是,2013年6月,蘋果發布了全新的iOS車載程序,旨在將iOS操作系統深度集成到中控臺中。這一計劃得到了包括通用汽車和豐田在內的12家汽車公司的回應。
然而,在2014年日內瓦車展上,我們突然發現,車內雄心勃勃的iOS縮小到了CarPlay。原則上,CarPlay相當于在現有系統中添加了一個中間件,將手機的內容顯示在汽車屏幕上,然后將用戶對汽車屏幕的觸摸操作反饋給蘋果手機,讓應用程序做出響應。CarPlay和iOS在車內的最大區別在于,蘋果和車載系統之間的關系已經從接管變為訪問,并且存在主系統和輔助系統。
為了進一步分析CarPlay的技術架構,有必要在現有的車載系統中添加一個模塊,將畫面投影到手機上,這對車載設備本身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數現有汽車終端的CPU性能與手機的CPU性能相差兩三倍。要同時運行CarPlay,需要對處理器進行大幅升級,因此可以看出,最新的機型是最先配備CarPlay的。
選擇蘋果=慢性自殺?
作為一家大眾消費電子公司,人工交互體驗是蘋果的強項。而且,CarPlay可以將蘋果現有的應用商店生態鏈直接移植到汽車上,讓車主體驗到更豐富的App內容,這是目前汽車制造商做不到的,這也是為什么汽車制造商應該與蘋果合作推廣CarPlay的原因。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擁抱最多,不僅展示了其與CarPlay集成的新C級車型的照片,還證實了該公司正在考慮發布CarPlay安裝包,以便舊車型也能支持蘋果的新系統。然而,豐田和凱迪拉克的獨家態度為我們解讀CarPlay提供了另一個角度。
不可忽視的是,蘋果的模式是軟硬件的融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將中控臺的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點從他的設計思路中可見一斑。CarPlay沒有像MirrorLink那樣簡單地進行投影,而是直接重新定義了中控屏幕的UI設計、界面和圖標。
“蘋果、谷歌和其他科技公司在一些基本的溝通和用戶體驗方面比車廠做得更好,但車廠最了解汽車。車廠永遠不會讓外人輕易修改UI設計,因為UI和汽車內飾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所有汽車的屏幕都一樣,那么車廠的好處在哪里?個性如何?”是否反映了信息化?“高德汽車業務執行副總裁楊永奇自詡為果粉,但也認為CarPlay是蘋果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方式,這是汽車公司的大忌。
智歌科技董事長狄碩作為將安卓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對凱迪拉克拒絕CarPlay一事發表了評論。“如果凱迪拉克采用CarPlay,用戶進入車內后會立即切換到CarPlay模式,之前發力的CUE會被直接推倒,品牌也會被削弱。”
毫無疑問,汽車機械的最大問題是其發展有限,無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跟上時代的步伐。引入智能手機可以讓汽車機器保持活力。然而,一方面,汽車公司增加了產品的賣點,另一方面,他們必須保持品牌的核心價值。凱迪拉克依靠自己的實力來對抗蘋果。福特希望聯合其他力量進行抵抗,并將AppLink變成一個開源模型。歡迎其他汽車制造商以這種方式發展,從而形成行業標準。
盡管其他車企口頭上表示要加入CarPlay陣營,但他們最初只拿了一兩款產品來測試水市場。在迪碩看來,這是車企意識到蘋果預裝干預的威脅。“CarPlay對汽車公司來說是一種‘自殺’,至少它會失去對中控臺的控制,而中控臺將是未來競爭的焦點……
."
沒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江湖。
如果將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在車載系統方面的合作視為一場愛情,那么他們之間的愛情之路可謂崎嶇不平。
谷歌的安卓、微軟的Windows Embedded Auto、黑莓的QNX、Linux和MirrorLink都是競爭對手,它們已經成為隱形的推動者,但在這個市場上沒有絕對的統治者。
Objective QNX在車載系統中占據了60%以上的份額,因為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都在QNX操作系統上構建自己的用戶界面,甚至在CarPlay上也是如此。
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在智能手機上的競爭也一直持續到車載系統領域。在2014年的CES上,谷歌正式發布了它,并與奧迪、通用汽車、本田、現代和英偉達共同成立了“開放汽車聯盟”(簡稱“OAA”)。聯盟的所有產品都將配備谷歌安卓系統。
MirrorLink是由三星、LG、HTC和許多其他手機制造商以及寶馬、豐田、本田和大眾共同發起的“汽車聯網”標準。手機可以通過USB、藍牙或WIFI與車載系統連接,在車載屏幕上形成簡單明了的菜單界面,并可以通過車上的物理鍵或語音命令進行相關操作。MirrorLink和CarPlay都是中間件技術,但前者只能點對點投影屏幕,而不是CarPlay采用的邏輯投影,這也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用戶體驗。
汽車作為生活的“第四空間”,無論是車企還是互聯網巨頭蘋果、谷歌,都希望在車內系統的競爭中贏得先機。那么,當蘋果進入市場時,它會對整個格局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嗎?CarPlay的未來會是什么?迪碩認為CarPlay幾乎沒有機會,因為它本質上不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未來更大的機會是,車載系統將基于Android這樣的開放平臺,由一群真正有互聯網思維并了解移動互聯網設備的第三方完成。“CarPlay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在體驗方面有所增強,但汽車的中控已經完全接管,基本達到了終點。”
楊永奇認為情況可能并非如此,因為蘋果也在學習和吸收。如果將來出現類似MirrorLink的東西,專門解決了手機與汽車連接的底層協議,然后在此基礎上生成一些規范和APP顯示模式的規定,讓手機應用程序的開發者可以快速將開發的應用程序推廣到汽車上,這也可以保持汽車工廠品牌的差異化。當然,如果它與蘋果的iOS系統或谷歌的Android系統兼容,那是最好的,因為兩者都有一個完整的應用生態系統,可以翻譯并直接享受。
“蘋果應該尊重誰擁有汽車屏幕,有必要采取雙贏的方式。”楊永奇說。
近日,日產汽車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日產分析與研究中心宣布,已率先研發出全球首項電池分析技術。
1900/1/1 0:00:00杭州汽車限購,紅頭文件發出時已是3月25日晚上7點,據限牌開始時間26日零點,只有短短5個小時。在此之前,杭州消費者已經被一年多達六次的謠傳折磨得筋疲力盡。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杜俊儀)近日,江蘇陸地方舟純電動乘用車政府采購訂單交車儀式在如皋舉行,30輛“風尚陸地方舟”純電動MPV被交付到江蘇如皋機關事務管理局。
1900/1/1 0:00:003月26日杭州小客車“限牌令”的頒布,再次觸動了投資人對于汽車產業發展敏感的神經。
1900/1/1 0:00:00如今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持續發展,車內的配置也變得越來越先進,然而,絕大部分的新科技只是停留在“可選”階段,而無法實現標配。我們若想體驗新科技則必須額外花錢,數目可能還不小。
1900/1/1 0:00:00自從1944年推出了鋼質結構駕駛艙和層式風擋玻璃起沃爾沃就一直致力于生產安全性能很高的汽車產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