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蘋果特斯拉合作猜想:催熱車載電子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最近,像蘋果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全球資本市場的廣泛趨勢。據外媒報道,自去年以來,蘋果一直在考慮收購著名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據消息人士透露,去年春天,蘋果并購部門負責人阿德里安·佩里卡在蘋果總部會見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與此同時,馬斯克似乎會見了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據業內人士透露,不排除蘋果和特斯拉高管的會面可能會將談判主題轉移到收購上。作為目前各自行業最炙手可熱的企業,蘋果和特斯拉一旦宣布合作,無疑將加速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尤其是特斯拉對蘋果硬件VP的“挖掘”,將有助于車載電子硬件的革命浪潮。

蘋果公司透露有意收購特斯拉。

據外媒報道,自去年以來,蘋果一直在考慮收購著名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據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艾倫于2013年4月在蘋果加州總部會見了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此前,有分析人士表示,馬斯克與庫克會面的話題僅涉及iOS設備與特斯拉汽車的集成。然而,蘋果公司收購部門負責人阿迪娜·艾哈邁德的參與,使本次會議的話題轉向了收購。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生前曾涉足汽車生產,曾想投資電動摩托車制造商Scooter,但因互聯網泡沫破滅而失敗。然而,在2008年,喬布斯聘請了Scooter的設計師DougField擔任工業設計部副總裁,主要負責交通工具的設計。根據維基解密發布的信息,喬布斯曾設想將蘋果公司打造成一家以滑板車為起點的電動汽車設計和生產公司,他甚至有設計iCar的愿望。

據業內人士透露,從蘋果有意收購特斯拉的消息來看,其中一種可能性是蘋果正在努力實現喬布斯的遺愿,另一種可能性則是蘋果與特斯拉合作,為公司發展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蘋果的iPhone和iPad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但北美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正在趨于成熟和飽和。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海外,蘋果都面臨著來自安卓陣營的嚴峻挑戰。在某種程度上,蘋果確實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

事實上,去年10月,德國投資銀行Berenberg的分析師Andaan Ahmad向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發出了一封公開信,呼吁他將特斯拉交給自己。無獨有偶,就在艾哈邁德建議蘋果收購特斯拉的那個月,蘋果負責產品設計的副總裁道格·菲爾德突然宣布離職,他的下一個工作地點是特斯拉,參與了該公司幾款新車的開發。特斯拉首席執行官Alan Musk曾表示,“特斯拉未來將依賴的工程師是那些能夠開發出世界上最具創新性和技術性的汽車的人,而Doug Field同時擁有消費電子和傳統汽車行業。工作經驗將大大增強我們的領導團隊。”

車載智能掘金四輪驅動的智能革命

今年的消費電子展(CES)可以說是互聯網與傳統汽車行業的碰撞,掀起了四輪智能革命的風暴。在互聯網巨頭的大力干預和傳統汽車行業巨頭的關注下,車內智能被重新定義。與過去傳統的車載電子設備相比,如今的車載智能設備更適合通過語音和觸摸等交互模式在駕駛環境中使用。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車載智能設備的功能將更加豐富和完善,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民生證券認為,互聯網巨頭與汽車行業巨頭在智能汽車上的碰撞,將極大地催化行業發展,從而產生大量投資機會。

據相關統計,未來五年,車載智能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滲透率將大幅提升,產業規模有望在五年內增長十倍,達到千億級市場空間。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銷售額超過3200億元,預計2016年將接近7000億元。車聯網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不到10%,國內市場不到5%,均處于較低水平。有分析人士預測,從2014年到2015年,國內車聯網將很快突破10%的臨界點,并將……

2020年突破20%,屆時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

車載智能將帶來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變化。首先,汽車電子產品受益于智能和電動驅動。未來,汽車電子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汽車電子化和智能化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汽車電子在緊湊型和中高端乘用車中的比重將提高;二是換車需求帶來的中高端乘用車占比提升,中高端乘客車中的汽車電子在緊湊型乘用車中占比更高;第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汽車電子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

其次,車聯網得益于智能化和網絡化駕駛。未來幾年,車聯網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滲透率將快速提升。這主要來自:一是車聯網技術更加成熟,語音、4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移動互聯網技術引領車聯網創新;其次,車主的需求增加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車主變得越來越依賴。此外,車主渴望新技術來提高駕駛安全性和效率;第三,相關政策法規支持汽車聯網的發展。

第三,車聯網開啟了汽車盈利的新模式。未來,車聯網將開辟新的盈利模式,市場潛力巨大。在傳統模式中,車輛利潤主要是過去收費的TSP利潤模型。然而,這種模式的缺點非常明顯,許多車主不愿意續費。車聯網將產生反向收費的可能性,包括未來與保險公司、4s店和商店的合作,并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的重要入口。

第四,未來,車聯網將推動智能交通的發展,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輔助駕駛&;

自動駕駛的雛形已經出現。智能交通可以有效緩解道路擁堵,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尾氣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互聯網巨頭谷歌在其X實驗室的重點研究項目是無人駕駛技術,并計劃在2018年將無人駕駛汽車投入商業使用。

巨人引領觸摸屏迎接發展機遇。

盡管蘋果和特斯拉的合作目前尚未公開,但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的iCar愿望并沒有被擱置。有分析稱,未來一旦iCar誕生,將給汽車行業帶來與過去幾年手機行業革命一樣的革命浪潮。

從發展機遇來看,汽車的所有大屏幕接口都將使用觸摸屏,這將刺激當前的觸摸屏行業。此前,暢新科技曾宣布與特斯拉沒有合作,但在2013年11月,特斯拉派人訪問了該公司。該公司與特斯拉進行了技術交流,但沒有商業合作。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蘋果和特斯拉未來合作,觸摸屏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此外,iCar的智能化無疑是一大發展方向,以智能化為引領的車載電子大變革也將精彩上演。

應該說,特斯拉并不是唯一一家關注中控觸摸屏的汽車制造商。根據最新消息,豐田、福特和凱迪拉克等公司也試圖在新款Model S中采用觸摸屏中央控制,但目前只有特斯拉Model S已經量產。豐田最近申請了全觸摸車載娛樂界面的專利,這突出了其對汽車觸摸屏控制的重視。在這項專利中,豐田試圖在儀表板上添加類似的智能手機接口,認為消費者已經習慣了ATM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觸摸屏接口,應該在汽車中提供類似且熟悉的觸摸屏解決方案。

東北證券的一份研報中稱,在汽車中控市場,特斯拉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力與iPhone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力相似。未來,特斯拉很可能會回到iPhone的“老路”,即推出全觸屏中控,這引起了各汽車制造商的關注,并推動其他品牌制造商嘗試推出相關的全觸屏車型,從而加快了中控全觸屏機型的滲透率,最終刺激對大尺寸觸摸屏的需求,提升大尺寸觸摸屏幕的行業繁榮度。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最近,像蘋果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全球資本市場的廣泛趨勢。據外媒報道,自去年以來,蘋果一直在考慮收購著名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據消息人士透露,去年春天,蘋果并購部門負責人阿德里安·佩里卡在蘋果總部會見了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與此同時,馬斯克似乎會見了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據業內人士透露,不排除蘋果和特斯拉高管的會面可能會將談判主題轉移到收購上。作為目前各自行業最炙手可熱的企業,蘋果和特斯拉一旦宣布合作,無疑將加速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尤其是特斯拉對蘋果硬件VP的“挖掘”,將有助于車載電子硬件的革命浪潮。

蘋果公司透露有意收購特斯拉。

據外媒報道,自去年以來,蘋果一直在考慮收購著名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據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艾倫于2013年4月在蘋果加州總部會見了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此前,有分析人士表示,馬斯克與庫克會面的話題僅涉及iOS設備與特斯拉汽車的集成。然而,蘋果公司收購部門負責人阿迪娜·艾哈邁德的參與,使本次會議的話題轉向了收購。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生前曾涉足汽車生產,曾想投資電動摩托車制造商Scooter,但因互聯網泡沫破滅而失敗。然而,在2008年,喬布斯聘請了Scooter的設計師DougField擔任工業設計部副總裁,主要負責交通工具的設計。根據維基解密發布的信息,喬布斯曾設想將蘋果公司打造成一家以滑板車為起點的電動汽車設計和生產公司,他甚至有設計iCar的愿望。

據業內人士透露,從蘋果有意收購特斯拉的消息來看,其中一種可能性是蘋果正在努力實現喬布斯的遺愿,另一種可能性則是蘋果與特斯拉合作,為公司發展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蘋果的iPhone和iPad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但北美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正在趨于成熟和飽和。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海外,蘋果都面臨著來自安卓陣營的嚴峻挑戰。在某種程度上,蘋果確實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

事實上,去年10月,德國投資銀行Berenberg的分析師Andaan Ahmad向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發出了一封公開信,呼吁他將特斯拉交給自己。無獨有偶,就在艾哈邁德建議蘋果收購特斯拉的那個月,蘋果負責產品設計的副總裁道格·菲爾德突然宣布離職,他的下一個工作地點是特斯拉,參與了該公司幾款新車的開發。特斯拉首席執行官Alan Musk曾表示,“特斯拉未來將依賴的工程師是那些能夠開發出世界上最具創新性和技術性的汽車的人,而Doug Field同時擁有消費電子和傳統汽車行業。工作經驗將大大增強我們的領導團隊。”

車載智能掘金四輪驅動的智能革命

今年的消費電子展(CES)可以說是互聯網與傳統汽車行業的碰撞,掀起了四輪智能革命的風暴。在互聯網巨頭的大力干預和傳統汽車行業巨頭的關注下,車內智能被重新定義。與過去傳統的車載電子設備相比,如今的車載智能設備更適合通過語音和觸摸等交互模式在駕駛環境中使用。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車載智能設備的功能將更加豐富和完善,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民生證券認為,互聯網巨頭與汽車行業巨頭在智能汽車上的碰撞,將極大地催化行業發展,從而產生大量投資機會。

據相關統計,未來五年,車載智能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滲透率將大幅提升,產業規模有望在五年內增長十倍,達到千億級市場空間。2012年,中國汽車電子銷售額超過3200億元,預計2016年將接近7000億元。車聯網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不到10%,國內市場不到5%,均處于較低水平。有分析人士預測,從2014年到2015年,國內車聯網將很快突破10%的臨界點,并將……

2020年突破20%,屆時市場規模將超過500億元。

車載智能將帶來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變化。首先,汽車電子產品受益于智能和電動驅動。未來,汽車電子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汽車電子化和智能化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汽車電子在緊湊型和中高端乘用車中的比重將提高;二是換車需求帶來的中高端乘用車占比提升,中高端乘客車中的汽車電子在緊湊型乘用車中占比更高;第三,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汽車電子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

其次,車聯網得益于智能化和網絡化駕駛。未來幾年,車聯網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滲透率將快速提升。這主要來自:一是車聯網技術更加成熟,語音、4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移動互聯網技術引領車聯網創新;其次,車主的需求增加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車主變得越來越依賴。此外,車主渴望新技術來提高駕駛安全性和效率;第三,相關政策法規支持汽車聯網的發展。

第三,車聯網開啟了汽車盈利的新模式。未來,車聯網將開辟新的盈利模式,市場潛力巨大。在傳統模式中,車輛利潤主要是過去收費的TSP利潤模型。然而,這種模式的缺點非常明顯,許多車主不愿意續費。車聯網將產生反向收費的可能性,包括未來與保險公司、4s店和商店的合作,并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的重要入口。

第四,未來,車聯網將推動智能交通的發展,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輔助駕駛&;

自動駕駛的雛形已經出現。智能交通可以有效緩解道路擁堵,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尾氣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互聯網巨頭谷歌在其X實驗室的重點研究項目是無人駕駛技術,并計劃在2018年將無人駕駛汽車投入商業使用。

巨人引領觸摸屏迎接發展機遇。

盡管蘋果和特斯拉的合作目前尚未公開,但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的iCar愿望并沒有被擱置。有分析稱,未來一旦iCar誕生,將給汽車行業帶來與過去幾年手機行業革命一樣的革命浪潮。

從發展機遇來看,汽車的所有大屏幕接口都將使用觸摸屏,這將刺激當前的觸摸屏行業。此前,暢新科技曾宣布與特斯拉沒有合作,但在2013年11月,特斯拉派人訪問了該公司。該公司與特斯拉進行了技術交流,但沒有商業合作。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蘋果和特斯拉未來合作,觸摸屏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此外,iCar的智能化無疑是一大發展方向,以智能化為引領的車載電子大變革也將精彩上演。

應該說,特斯拉并不是唯一一家關注中控觸摸屏的汽車制造商。根據最新消息,豐田、福特和凱迪拉克等公司也試圖在新款Model S中采用觸摸屏中央控制,但目前只有特斯拉Model S已經量產。豐田最近申請了全觸摸車載娛樂界面的專利,這突出了其對汽車觸摸屏控制的重視。在這項專利中,豐田試圖在儀表板上添加類似的智能手機接口,認為消費者已經習慣了ATM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觸摸屏接口,應該在汽車中提供類似且熟悉的觸摸屏解決方案。

東北證券的一份研報中稱,在汽車中控市場,特斯拉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力與iPhone對手機行業的影響力相似。未來,特斯拉很可能會回到iPhone的“老路”,即推出全觸屏中控,這引起了各汽車制造商的關注,并推動其他品牌制造商嘗試推出相關的全觸屏車型,從而加快了中控全觸屏機型的滲透率,最終刺激對大尺寸觸摸屏的需求,提升大尺寸觸摸屏幕的行業繁榮度。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標簽:特斯拉豐田大發福特凱迪拉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萬向集團溢價6倍收購美國新能源車企

繼收購A123之后,萬向集團再度成功收購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

1900/1/1 0:00:00
新能源補貼新政無關客車業 發展環境總體向好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再一次調整,引發宇通、中通、安凱等多家包含新能源業務的客車公司股票漲停或大幅上漲,但事實上,此次調整與新能源客車行業基本沒有關系。

1900/1/1 0:00:00
汽車大佬紛紛進軍租賃領域 行業面臨洗牌

中研普華旗下中國行業研究網公布的《20132017年中國汽車租賃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下稱《分析報告》顯示,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1900/1/1 0:00:00
豐田/特斯拉召回對比:互聯網開始改變汽車

據日本媒體報道,豐田汽車公司12日發表消息,由于控制程序不完善,決定在全球范圍內召回190萬輛普銳斯,召回的車輛生產時間介于2009年3月和2014年2月之間。

1900/1/1 0:00:00
豪邁科技稱未知產品是否進特斯拉供應鏈

此前曾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上自曝”沾親”特斯拉公司的豪邁科技,2月18日臨時停牌并于19日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未與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有任何接觸或建立任何聯系,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補貼縮水存爭議

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