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汽車行業經歷了輝煌的一年。
今年是汽車市場重回穩定增長軌道的一年。全年汽車產銷規模達到2000萬輛的新水平,增速為兩位數。然而,給市場帶來的興奮并沒有四年前首次突破1000萬輛時那么強烈。因為中國已經連續五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所以沒有盲人看不到中國市場的機會。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再次擴大市場容量并不是最緊迫的任務。關鍵是要變得更強。
今年是各方努力解決汽車社會矛盾的關鍵一年。大城市的限購更加緊迫,已經呈現出蔓延的趨勢,而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將汽車行業鎖定為罪魁禍首之一。在前所未有的交通和環境壓力下,汽車行業需要更加謹慎和穩健。
今年是汽車消費保護標志性的一年,缺陷車召回規定和汽車“三包”規定相繼實施。對于這個世界最大市場的消費者來說,這是一種遲來的安慰。
就消費者而言,今年也是汽車消費趨于理性的一年。進口汽車牟取暴利的問題已經被反復討論,以及錢越貴人越愚蠢的現象。在轉變作風的實踐中,公務用車也更愿意采用性價比更好的自主品牌。
今年仍然是汽車公司可以自由競爭的一年,而且競爭正在加深。電動超級跑車特斯拉在全球掀起旋風,迅速進入中國,不僅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先驅,也突顯了傳統汽車行業IT技術創新的大趨勢;日系車在經歷了風波后卷土重來,這是一種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新面貌;
紅旗滿懷希望地宣布重返江湖。有著堅硬翅膀的哈佛大學獨立飛行。這家汽車合資企業仍在迅速發展,但姿態更加豐富。并購也掀起了新的浪潮,盡管更多的并購仍在席卷全國。
市場在不斷發展,不會受到人為年份的限制。重溫以下14部未完成的汽車劇,是為了窺探未來的風向。
1.公務用車“急轉彎”
在去年12月發布的《黨政機關嚴格節約和反對浪費條例》中,明確提出“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應改革公務用車的實物分配方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這已成為迄今為止公交改革最嚴厲的措施,也將改變公務用車的市場結構。近兩年,在政策的推動下,自主品牌車企加快了公務用車市場的發展。現在,他們將面臨市場的“急轉彎”。
對于公交車改革,全國各地都進行了許多嘗試,包括實施汽車補償和社會化。這一規定提出了“社會化”的大趨勢。通過鼓勵公務員乘坐公交車、市場化招標、汽車補償等方式深化公交改革,是公交改革的一大進步,將優化資源,防止公務用車浪費。改革后,一般公務用車購置量的減少將由社會服務組織增加營運車輛來補償。然而,由于資源的優化,采購量將在一定程度上收縮。
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還沒有關于官方汽車數量的準確說法。即使以400萬輛計算,由于提供了八年的公交車更新,每年的更新量約為50萬輛。據估計,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后,公務用車采購規模可能降至20萬輛。與每年1600萬輛乘用車的市場相比,這個數字只占1%多一點,因此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其中,在公務用車市場仍占據較大份額的合資車企,預計受增量收縮的影響將大于自主品牌。
此前,一般公務用車的購買量不高于“1.8L,18萬元”。改革后,許多車企為公務用車“雙18”規定開發的車型可能面臨市場缺口。因此,車企也建議,購買和使用公務車可以幫助自主品牌更好地樹立品牌。希望國家及時出臺配套政策,規范公務用車租賃市場,制定公平開放的市場政策,避免地方保護主義。
在公務用車市場,隨著自主品牌汽車質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消費者逐漸認可了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在價格上具有優勢,逐漸能夠在市場上與合資產品競爭。公務用車市場化實施后,車企應研究公務員私家車采購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模式。
◇ 點評:公務用車采購一直是車企的大市場,但長期以來也受到地方保護等非市場因素的干擾。改革后,公務用車有望真正回歸市場,為競爭品牌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自主品牌車企,尤其是國有車企,應該真正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產品,而不是為了在公務車領域露臉而混淆市場化發展的思路。
2.購車限制擴散
去年12月,天津宣布實施汽車限購政策,從而成為繼北上廣之后又一個實施汽車限售政策的大城市。這也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汽車購買限制將廣泛傳播。隨后,如果更多城市實施限購政策,預計明年汽車行業增速將再次放緩。
去年,幾個城市發布了綱要……
關于控制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法規,所有這些都將機動車限購提上了議事日程。事實上,只要汽車市場再次火爆,政策調控的陰霾就會隨之而來。城市汽車限購政策一旦全面啟動,勢必會制約汽車市場啟動新一輪增長周期。這也將使2014年的汽車市場面臨復雜的干擾因素。早在2013年7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就提出,天津、深圳、杭州、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8個城市有可能實施限購。限購一旦實施,將導致當地汽車銷量下降約25%,并直接減少汽車銷量約40萬輛,約占全國汽車年銷量的2%。限購將進一步擠壓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在上海、北京和廣州宣布實施限乘政策后,自主品牌的份額下降了近一半,僅維持在10%左右,遠低于全國32%的市場水平。
◇ 點評:大城市的封鎖和污染控制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限制汽車保有量增長已成為最容易激活的治理措施。也有觀點認為,應該限制汽車的使用,而不是購買,因此應該大幅提高燃油稅,降低汽車的運營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幾年汽車限購的全面蔓延預計是不可避免的,汽車行業需要為此做好充分準備。對于2014年的汽車市場來說,如果更多城市限制購買,市場增長率有望回到兩位數以下的低速增長軌道。
3.大眾DSG召回
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大眾DSG變速器的隱患,將這起最著名的汽車質量案件推向了近兩年的高潮。這一事件也給大眾DSG帶來了最后的打擊,最終以制造商宣布召回而告終。4月,國家質檢總局宣布,由于DSG變速箱問題,大眾汽車的企業召回了38萬多輛有缺陷的汽車。11月,大眾汽車宣布將召回64萬輛汽車,原因是變速器中使用了合成油。這已成為繼缺陷汽車召回立法之后的一個重大案件。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汽車召回管理提升到法律法規層面,加強了對汽車產品質量問題的管控。《條例》明確規定,“生產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召回所有有缺陷的汽車產品;生產企業不執行召回的,由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其依照本條例進行召回”。該規定備受關注的地方之一是前所未有地加大處罰力度,提高對企業違規行為的威懾作用。例如,汽車公司沒有停止生產、銷售或進口有缺陷的汽車產品;隱藏缺陷;
被責令召回后拒絕召回“將處以缺陷汽車產品價值1%以上10%以下的罰款”。這一處罰意味著,如果涉及的批次較大,車企將面臨數億元的損失。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披露的最新數據,自2004年以來,中國已進行了660多次汽車召回,召回了1300多萬輛缺陷汽車,其中僅2013年就進行了129次汽車召回,涉及376萬輛缺陷汽車。這是歷年來召回次數和數量最多的一次。
◇ 點評:缺陷汽車召回立法后,在大眾DSG這樣的案件中,作為裁判的主管部門應該縮小責令召回的靈活空間,早點吹響“黑哨”,以更好地維護法規的尊嚴,保護汽車消費者的權益。在汽車社會已經形成的今天,應該大力實施汽車召回管理規定和“三包”政策,不留歧義。
4.特斯拉旋風
誕生于美國硅谷的純電動跑車制造商特斯拉在2013年第一季度成功盈利,并推動其股價上漲至100多美元,被譽為繼蘋果之后的新技術代表。特斯拉也加快進軍歐洲、中國等新興市場,成為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明星品牌。
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去年遭遇破產保護,象征著一個傳統汽車產業中心的衰落。與此同時,在美國高科技圣地硅谷,純電動汽車的先驅特斯拉像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樣被譽為汽車行業的“蘋果”,甚至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概念熱潮。
去年,特斯拉售出了約2.1萬輛豪華電動跑車Model S,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正是這種電動汽車市場的破冰,讓特斯拉成為資本追逐的新技術概念。用硅谷的想象力打破汽車行業的刻板印象,用IT的理念打造出一款性能超強、極具設計魅力的電動跑車,并將產品銷售給全球明星富豪,成為特斯拉打造的純電動汽車的有效市場模式。根據計劃,特斯拉將在未來三到四年內生產一款價格在3萬至4萬美元之間的電動汽車,并將電動汽車行業擴展到大眾市場。
去年12月,特斯拉宣布將正式開始在中國預訂Model S和MODELX兩款純電動跑車,定金為25萬元,將從2014年初開始供應。中國已被特斯拉列為核心戰略市場,預計需求將大于北美和歐洲。如果能夠成功打開中國市場,特斯拉今年全球銷量有望突破4萬輛,規模將逐步擴大。
◇ 點評:特斯拉選擇從電動跑車的小眾市場入手,這比從普通的熱門車型入手更能打破電動汽車市場的僵局。特斯拉選擇的這種商業模式已經被證明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但在未來進入大眾市場時仍將面臨巨大挑戰。進入中國市場后,特斯拉一方面將大大擴大市場空間,同時也是國內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鯰魚,有望激發國內車企的活力。從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來看,特斯拉無疑是通過IT技術創新傳統汽車行業的先驅,這將是一個大趨勢。
5.日本汽車復蘇
在經歷了2012年釣魚島事件引發的市場動蕩后,日本汽車在2013年開始了復蘇之旅,并在11月底成功超越了德國汽車。日本主要乘用車公司正在加快產品發布、技術引進和能力建設,并在國產化方向上發起重大變革。
2012年,日本乘用車的市場份額跌至16.4%的低點,被德國超越。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持續復蘇……
2013年日本汽車的增長推高了乘用車市場的整體增長率。11月,在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飆升后,日本汽車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恢復到19.2%,比德國汽車高出近4個百分點。與上月相比,當月各部門的汽車銷量在德國為20.3%,在日本為20.8%,日本品牌的份額也超過了德國品牌。
日本各大汽車公司已經啟動了新一輪的發展戰略。2013年,廣汽本田連續推出全新中級車凌派、第九代雅閣等全新車型,推動銷量增長率從上半年的3%提高到全年的30%,有力地實現了40萬輛以上的年度銷量目標。廣汽豐田旗下的凱美瑞也奪回了中高端汽車細分市場的冠軍,結束了德國在該細分市場的統治歷史。在中大型SUV市場,漢蘭達連續52個月蟬聯月度銷量冠軍。這在SUV領域是非常罕見的。作為最大的產銷規模,東風日產去年成功達到90萬輛的新水平,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從而重返乘用車銷量前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產品的推出,日系車的爆發將繼續發酵。廣汽本田將在2014年推出四款新車型,其中包括期待已久的SUV車型。廣汽豐田推出小型車戰略,并成功發布“No.1”。東風日產將在今明兩年發起SUV攻勢。從今年年初開始,新奇駿將逐步形成全線產品群,啟辰品牌也將迅速擴大規模。全價值鏈的戰略布局將進一步夯實日系車的市場基礎。
◇ 點評:從根本意義上說,去年的釣魚島風波只是日本汽車回調的前奏。尤其是在上一輪發展中,日本車企大多缺乏豐富的產品線,產品更新也很慢,直接導致競爭力下降。危機過后,日系車企迅速走向成熟,開始更本地化的發展戰略,通過本地化研發加強產品線,實施更良性的市場戰略,這將迅速重塑日系車的競爭力。未來,日系車也有望在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占據制高點。
[第頁]
6.PM2.5“罪魁禍首”
嚴重霧霾天氣的頻繁發生,使PM2.5成為全民公敵。越來越多的汽車也被認為是PM2.5和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各界對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汽車尾氣并不是導致空氣污染的最重要因素。石油升級的長期滯后更阻礙了汽車排放。
針對大氣污染現狀,國務院于2013年9月發布了被公認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并將加快油品升級、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的防治措施。
2013年,汽車行業經歷了輝煌的一年。
今年是汽車市場重回穩定增長軌道的一年。全年汽車產銷規模達到2000萬輛的新水平,增速為兩位數。然而,給市場帶來的興奮并沒有四年前首次突破1000萬輛時那么強烈。因為中國已經連續五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所以沒有盲人看不到中國市場的機會。對于中國汽車工業來說,再次擴大市場容量并不是最緊迫的任務。關鍵是要變得更強。
今年是各方努力解決汽車社會矛盾的關鍵一年。大城市的限購更加緊迫,已經呈現出蔓延的趨勢,而空氣污染問題已經將汽車行業鎖定為罪魁禍首之一。在前所未有的交通和環境壓力下,汽車行業需要更加謹慎和穩健。
今年是汽車消費保護標志性的一年,缺陷車召回規定和汽車“三包”規定相繼實施。對于消費者……
rs在全球最大的市場,這是一種遲來的安慰。
就消費者而言,今年也是汽車消費趨于理性的一年。進口汽車牟取暴利的問題已經被反復討論,以及錢越貴人越愚蠢的現象。在轉變作風的實踐中,公務用車也更愿意采用性價比更好的自主品牌。
今年仍然是汽車公司可以自由競爭的一年,而且競爭正在加深。電動超級跑車特斯拉在全球掀起旋風,迅速進入中國,不僅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先驅,也突顯了傳統汽車行業IT技術創新的大趨勢;日系車在經歷了風波后卷土重來,這是一種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新面貌;
紅旗滿懷希望地宣布重返江湖。有著堅硬翅膀的哈佛大學獨立飛行。這家汽車合資企業仍在迅速發展,但姿態更加豐富。并購也掀起了新的浪潮,盡管更多的并購仍在席卷全國。
市場在不斷發展,不會受到人為年份的限制。重溫以下14部未完成的汽車劇,是為了窺探未來的風向。
1.公務用車“急轉彎”
在去年12月發布的《黨政機關嚴格節約和反對浪費條例》中,明確提出“堅持社會化、市場化方向,改革公務用車制度”,“應改革公務用車的實物分配方式,取消一般公務用車”。這已成為迄今為止公交改革最嚴厲的措施,也將改變公務用車的市場結構。近兩年,在政策的推動下,自主品牌車企加快了公務用車市場的發展。現在,他們將面臨市場的“急轉彎”。
對于公交車改革,全國各地都進行了許多嘗試,包括實施汽車補償和社會化。這一規定提出了“社會化”的大趨勢。通過鼓勵公務員乘坐公交車、市場化招標、汽車補償等方式深化公交改革,是公交改革的一大進步,將優化資源,防止公務用車浪費。改革后,一般公務用車購置量的減少將由社會服務組織增加營運車輛來補償。然而,由于資源的優化,采購量將在一定程度上收縮。
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還沒有關于官方汽車數量的準確說法。即使以400萬輛計算,由于提供了八年的公交車更新,每年的更新量約為50萬輛。據估計,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后,公務用車采購規模可能降至20萬輛。與每年1600萬輛乘用車的市場相比,這個數字只占1%多一點,因此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其中,在公務用車市場仍占據較大份額的合資車企,預計受增量收縮的影響將大于自主品牌。
此前,一般公務用車的購買量不高于“1.8L,18萬元”。改革后,許多車企為公務用車“雙18”規定開發的車型可能面臨市場缺口。因此,車企也建議,購買和使用公務車可以幫助自主品牌更好地樹立品牌。希望國家及時出臺配套政策,規范公務用車租賃市場,制定公平開放的市場政策,避免地方保護主義。
在公務用車市場,隨著自主品牌汽車質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消費者逐漸認可了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在價格上具有優勢,逐漸能夠在市場上與合資產品競爭。公務用車市場化實施后,車企應研究公務員私家車采購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模式。
◇ 點評:公務用車采購一直是車企的大市場,但長期以來也受到地方保護等非市場因素的干擾。改革后,公務用車有望真正回歸市場,為競爭品牌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自主品牌車企,尤其是國有車企,應該真正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產品,而不是為了在公務車領域露臉而混淆市場化發展的思路。
2.購車限制擴散
去年12月,天津宣布實施汽車限購政策,從而成為繼北上廣之后又一個實施汽車限售政策的大城市。這也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在這個事件中,汽車購買限制將廣泛傳播。隨后,如果更多城市實施限購政策,預計明年汽車行業增速將再次放緩。
去年,幾個城市發布了綱要……
關于控制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法規,所有這些都將機動車限購提上了議事日程。事實上,只要汽車市場再次火爆,政策調控的陰霾就會隨之而來。城市汽車限購政策一旦全面啟動,勢必會制約汽車市場啟動新一輪增長周期。這也將使2014年的汽車市場面臨復雜的干擾因素。早在2013年7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就提出,天津、深圳、杭州、石家莊、重慶、青島、武漢等8個城市有可能實施限購。限購一旦實施,將導致當地汽車銷量下降約25%,并直接減少汽車銷量約40萬輛,約占全國汽車年銷量的2%。限購將進一步擠壓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在上海、北京和廣州宣布實施限乘政策后,自主品牌的份額下降了近一半,僅維持在10%左右,遠低于全國32%的市場水平。
◇ 點評:大城市的封鎖和污染控制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限制汽車保有量增長已成為最容易激活的治理措施。也有觀點認為,應該限制汽車的使用,而不是購買,因此應該大幅提高燃油稅,降低汽車的運營率。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幾年汽車限購的全面蔓延預計是不可避免的,汽車行業需要為此做好充分準備。對于2014年的汽車市場來說,如果更多城市限制購買,市場增長率有望回到兩位數以下的低速增長軌道。
3.大眾DSG召回
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大眾DSG變速器的隱患,將這起最著名的汽車質量案件推向了近兩年的高潮。這一事件也給大眾DSG帶來了最后的打擊,最終以制造商宣布召回而告終。4月,國家質檢總局宣布,由于DSG變速箱問題,大眾汽車的企業召回了38萬多輛有缺陷的汽車。11月,大眾汽車宣布將召回64萬輛汽車,原因是變速器中使用了合成油。這已成為繼缺陷汽車召回立法之后的一個重大案件。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汽車召回管理提升到法律法規層面,加強了對汽車產品質量問題的管控。《條例》明確規定,“生產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召回所有有缺陷的汽車產品;生產企業不執行召回的,由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責令其依照本條例進行召回”。該規定備受關注的地方之一是前所未有地加大處罰力度,提高對企業違規行為的威懾作用。例如,汽車公司沒有停止生產、銷售或進口有缺陷的汽車產品;隱藏缺陷;
被責令召回后拒絕召回“將處以缺陷汽車產品價值1%以上10%以下的罰款”。這一處罰意味著,如果涉及的批次較大,車企將面臨數億元的損失。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披露的最新數據,自2004年以來,中國已進行了660多次汽車召回,召回了1300多萬輛缺陷汽車,其中僅2013年就進行了129次汽車召回,涉及376萬輛缺陷汽車。這是歷年來召回次數和數量最多的一次。
◇ 點評:缺陷汽車召回立法后,在大眾DSG這樣的案件中,作為裁判的主管部門應該縮小責令召回的靈活空間,早點吹響“黑哨”,以更好地維護法規的尊嚴,保護汽車消費者的權益。在汽車社會已經形成的今天,應該大力實施汽車召回管理規定和“三包”政策,不留歧義。
4.特斯拉旋風
誕生于美國硅谷的純電動跑車制造商特斯拉在2013年第一季度成功盈利,并推動其股價上漲至100多美元,被譽為繼蘋果之后的新技術代表。特斯拉也加快進軍歐洲、中國等新興市場,成為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明星品牌。
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去年遭遇破產保護,象征著一個傳統汽車產業中心的衰落。與此同時,在美國高科技圣地硅谷,純電動汽車的先驅特斯拉像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樣被譽為汽車行業的“蘋果”,甚至引發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概念熱潮。
去年,特斯拉售出了約2.1萬輛豪華電動跑車Model S,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正是這種電動汽車市場的破冰,讓特斯拉成為資本追逐的新技術概念。用硅谷的想象力打破汽車行業的刻板印象,用IT的理念打造出一款性能超強、極具設計魅力的電動跑車,并將產品銷售給全球明星富豪,成為特斯拉打造的純電動汽車的有效市場模式。根據計劃,特斯拉將在未來三到四年內生產一款價格在3萬至4萬美元之間的電動汽車,并將電動汽車行業擴展到大眾市場。
去年12月,特斯拉宣布將正式開始在中國預訂Model S和MODELX兩款純電動跑車,定金為25萬元,將從2014年初開始供應。中國已被特斯拉列為核心戰略市場,預計需求將大于北美和歐洲。如果能夠成功打開中國市場,特斯拉今年全球銷量有望突破4萬輛,規模將逐步擴大。
◇ 點評:特斯拉選擇從電動跑車的小眾市場入手,這比從普通的熱門車型入手更能打破電動汽車市場的僵局。特斯拉選擇的這種商業模式已經被證明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但在未來進入大眾市場時仍將面臨巨大挑戰。進入中國市場后,特斯拉一方面將大大擴大市場空間,同時也是國內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鯰魚,有望激發國內車企的活力。從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來看,特斯拉無疑是通過IT技術創新傳統汽車行業的先驅,這將是一個大趨勢。
5.日本汽車復蘇
在經歷了2012年釣魚島事件引發的市場動蕩后,日本汽車在2013年開始了復蘇之旅,并在11月底成功超越了德國汽車。日本主要乘用車公司正在加快產品發布、技術引進和能力建設,并在國產化方向上發起重大變革。
2012年,日本乘用車的市場份額跌至16.4%的低點,被德國超越。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持續復蘇……
2013年日本汽車的增長推高了乘用車市場的整體增長率。11月,在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飆升后,日本汽車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恢復到19.2%,比德國汽車高出近4個百分點。與上月相比,當月各部門的汽車銷量在德國為20.3%,在日本為20.8%,日本品牌的份額也超過了德國品牌。
日本各大汽車公司已經啟動了新一輪的發展戰略。2013年,廣汽本田連續推出全新中級車凌派、第九代雅閣等全新車型,推動銷量增長率從上半年的3%提高到全年的30%,有力地實現了40萬輛以上的年度銷量目標。廣汽豐田旗下的凱美瑞也奪回了中高端汽車細分市場的冠軍,結束了德國在該細分市場的統治歷史。在中大型SUV市場,漢蘭達連續52個月蟬聯月度銷量冠軍。這在SUV領域是非常罕見的。作為最大的產銷規模,東風日產去年成功達到90萬輛的新水平,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從而重返乘用車銷量前五。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產品的推出,日系車的爆發將繼續發酵。廣汽本田將在2014年推出四款新車型,其中包括期待已久的SUV車型。廣汽豐田推出小型車戰略,并成功發布“No.1”。東風日產將在今明兩年發起SUV攻勢。從今年年初開始,新奇駿將逐步形成全線產品群,啟辰品牌也將迅速擴大規模。全價值鏈的戰略布局將進一步夯實日系車的市場基礎。
◇ 點評:從根本意義上說,去年的釣魚島風波只是日本汽車回調的前奏。尤其是在上一輪發展中,日本車企大多缺乏豐富的產品線,產品更新也很慢,直接導致競爭力下降。危機過后,日系車企迅速走向成熟,開始更本地化的發展戰略,通過本地化研發加強產品線,實施更良性的市場戰略,這將迅速重塑日系車的競爭力。未來,日系車也有望在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占據制高點。
[第頁]
6.PM2.5“罪魁禍首”
嚴重霧霾天氣的頻繁發生,使PM2.5成為全民公敵。越來越多的汽車也被認為是PM2.5和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各界對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汽車尾氣并不是導致空氣污染的最重要因素。石油升級的長期滯后更阻礙了汽車排放。
針對大氣污染現狀,國務院于2013年9月發布了被公認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并將加快油品升級、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的防治措施。據路透社報道,汽車行業咨詢公司IHS Automotive發布的最新報告稱,預計到2035年左右,無人駕駛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1180萬輛,約占總銷量的9%。
IHS專家在報告中指出,到2025年,無人駕駛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23萬輛,約占當年1.15億輛汽車總銷量的千分之二;
到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的銷量將達到1180萬輛,而汽車的年總銷量將達到1.29億輛,約占銷量的9%。
IHS認為,美國、西歐和日本等汽車行業發達地區也將成為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最重要的銷售地。
至于純電動汽車,情況并不樂觀。IHS在報告中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速度比它快,主要是因為電池價格昂貴。
據了解,最成功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是谷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Chris Urmson透露,目前谷歌無人駕駛車已經在加州和內華達州的高速公路上進行了長期測試,累計測試里程已經超過30萬英里。
除了谷歌,日產、沃爾沃和梅賽德斯-奔馳都宣布將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其中,日產表示計劃在2020年推出一款全自動駕駛汽車,這款全自動駕駛車型將會有很多。據路透社報道,汽車行業咨詢公司IHS Automotive發布的最新報告稱,預計到2035年左右,無人駕駛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1180萬輛,約占總銷量的9%。
IHS專家在報告中指出,到2025年,無人駕駛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23萬輛,約占當年1.15億輛汽車總銷量的千分之二;到2035年,無人駕駛汽車的銷量將達到1180萬輛,而汽車的年總銷量將達到1.29億輛,約占銷量的9%。
IHS認為,美國、西歐和日本等汽車行業發達地區也將成為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最重要的銷售地。
至于純電動汽車,情況并不樂觀。IHS在報告中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速度比它快,主要是因為電池價格昂貴。
據了解,最成功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是谷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Chris Urmson透露,目前谷歌無人駕駛車已經在加州和內華達州的高速公路上進行了長期測試,累計測試里程已經超過30萬英里。
除了谷歌,日產、沃爾沃和梅賽德斯-奔馳都宣布將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其中,日產表示計劃在2020年推出一款全自動駕駛汽車,這款全自動駕駛車型將會有很多。
電動車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原因部分歸結于其能夠節能并且一些小型電動車相比傳統汽車來說更輕。美國能源部預計,車輛每減重10,其能源效率則會提升68。
1900/1/1 0:00:00從蘋果與12家汽車廠商合作推出iCar,到福特推出自己的車內智能互聯系統,再到華為三年砸幾億人民幣進軍汽車互聯,媒體鋪天蓋地報道著網絡與汽車的甜蜜聯姻。
1900/1/1 0:00:00李嘉誠之子,有”小超人”之稱的李澤楷收購美國電動車制造商菲斯科出現變局。
1900/1/1 0:00:00在車聯網的前裝市場上,TSP這一承上啟下的角色讓諸多企業前赴后繼。國內的TSP大多是給車企提供整套的車聯網方案,從車載終端、后臺平云臺、各種應用,到呼叫中心都有。
1900/1/1 0:00:00最近,外媒一則報道,揭開了谷歌、蘋果兩大巨頭,在汽車行業跑馬圈地拉伙伴,搶占”智能汽車”市場先機的一幕。除了兩家巨頭之外,全球的科技巨頭,實際上都已經看準了汽車智能化、信息化的市場。
1900/1/1 0:00:002013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艱難的一年,多位業內人士展望行業發展時表示,”2014年及之后兩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但是目前許多政策細則還未出臺,依然需要等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