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能源車試點第二波:對地方保護約法三章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11月26日,財政部公布了各地新能源汽車應用方案審核評估名單,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城市。

“申報時間很緊。從9月17日四部委發文到10月15日提交申報材料,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有中秋節和國慶節兩個假期,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很著急地上報,但都很積極claration告訴了作者。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補貼。根據2010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試點期為兩年,該政策于去年年底結束。直到今年9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地方政府開始申請試點。

部分城市未能納入第一批試點城市,立即組織第二批試點城市進行申報。根據往年的經驗,國家試點政策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而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是強制性的,因此預期比以前更高,誰先去,誰就在行業中領先。”當地官員表示。

從“十城1000輛”到“25城25萬輛”

2009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十城1000輛節能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項目”。計劃在三年內通過財政補貼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將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進行示范運營。

“十城千車”主要涉及各試點城市的公共交通、出租車、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2010年6月,四部委設立了5個試點城市,實施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后來擴大到25個城市。

“十城千車”最初的量化目標是到2012年,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占汽車市場份額的10%。2012年國家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出現了一個更具體的目標,要求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然而,執行效果不佳,遠遠超出了政策預期。截至2012年12月底,北京、上海、深圳等25個試點城市已示范推廣節能新能源汽車2.74萬輛。其中,公共服務部門有2.3萬輛汽車,私營部門有44萬輛。2012年,中國生產了12552輛新能源汽車,銷售了12791輛新能源車。

這項影響全國25個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出乎意料地冷清了。在政策層面,阻礙新能源汽車規模的原因至少有兩個:充電設施建設緩慢;

地方政府對本土品牌采取保護主義,排斥外國品牌。

比亞迪在2008年之后相繼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F3DM、純電動公交車K9和轎車e6,但在實際營銷過程中不得不面臨尷尬的局面。除了比亞迪深圳總部及其Xi的和長沙工廠外,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幾乎無法進入其他城市。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私下抱怨:“地方保護主義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障礙。除了深圳,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甚至無法進入周邊城市。”2012年,比亞迪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電動汽車生產廠,以換取K9進入當地市場。比亞迪曲線救國的邏輯是,客車生產線投資不大,當地市場完全可以保證利潤。

“地方保護主義只能由國家通過硬性規定來消除。由于發展水平和地方規則的差異,地方政府無法緩解矛盾。例如,促銷力度大、補貼力度大的城市會更加重視對本土品牌的保護。”深圳一位政府官員表示。

吸引血液的六大措施

9月17日,新能源汽車企業終于等到了國家出臺新一輪扶持政策,四部委發布了《關于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政策期限為2013年至2015年。

參與上述政策制定的財政部人士表示,政策制定充分總結了上一輪試點的經驗,并考慮到當前能源和環境形勢,在多方面進行了調整。

新政至少在三個方面提出了擺脫頑疾的硬性規定:與地方政府“法律三章”,在有限程度上開放地方市場;將環境問題嚴重的地區納入試點,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硬性考核難度目標,迫使各地完成既定任務。

在提交的材料中,各地必須注明在當地推廣應用的外國品牌汽車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購買外國品牌汽車;

中央財政將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撥付補貼資金,實行季度預撥付、年度清算。

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的政策對企業推廣新能源汽車最為有利。首先,30%的市場是留給外國品牌的。第二,地方政府不能再攔截國家補貼,補貼資金可以順利到達企業。一位新能源汽車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鑒于一些城市在上一輪獲得試點資格后,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并不積極,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短期內無法刺激稅收等經濟方面的家。政策設計者有興趣尋找具有內生動力的城市來推廣新能源汽車,并認為環境污染更嚴重的城市和地區有更大的動力。

在申報的城市和地區中,出現了城市群聯合申報獲批的現象,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細顆粒物控制任務重的地區也被納入其中。

在2010年首批5個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試點城市中,長春的推廣數量最少,未能繼續進入2013年新政首批試點城市名單。為了避免進入試點城市而無所作為,新政規定相關城市必須接受年度考核,未完成年度推廣目標的將被淘汰。

因此,國家相關政策規定,根據城市規模,地方政府在上報時有一個最低晉升目標,沒有上限。規定新能源汽車在特大城市或重點地區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萬輛,其他城市或地區累計推廣額不低于5000輛。根據各地上報的推廣目標,未來兩年,試點城市將推廣近25萬輛新能源汽車。

新政還規定,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等領域的車輛采購應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能源汽車在新的或更新的公務和環衛車輛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

電動汽車

早期商業化對租賃持樂觀態度。

9月17日四部委發文后,深圳市相關部門立即開始準備申請材料。然而,申請材料準備得很匆忙,因為必須在10月15日之前提交。

批準后,我們對地方細則進行了研究和補充,因為一開始申請時間太緊,而且細則還沒有在市委常委會會議上討論過,所以很多內容不方便發布。”深圳市相關政府官員表示。

在地方政府中,深圳和北京是熱情最高的兩個城市,上報的推廣目標也最高,達到3.5萬輛,遠高于上海和廣州的1萬輛。然而,廣州和上海的報告太低,深圳的報告是按照2015年完成4萬輛的目標進行的。”這位深圳官員表示。

事實上,盡管深圳和北京在上一輪試點中排名相對較高,但絕對數量遠低于預期目標。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和北京分別實現了5640輛和3388輛。

北京已確定,2012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萬輛,2017年將達到19.5萬輛。深圳還計劃到2015年擁有4萬輛新能源汽車,包括7000輛新能源公交車、3000輛電動出租車和3萬輛私家車。上述官員承認,“對上一輪試點的結果確實存在批評。”

然而,新能源汽車行業對地方政府的誘惑,讓他們愿意承擔推廣和量化的壓力。深圳發布了一份產業規劃。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20萬輛。北京還實施了“綠色北京”戰略。計劃到2015年,北京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5000億……

占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0%以上,增加值將占全市GDP的4%左右。

為了拓展和推廣商業模式,北京開始嘗試新能源汽車的分時模式。深圳吸取了北京模式的教訓。據北京政府官員介紹,新規中制定了支持車輛租賃、分時租賃等相關內容,讓新能源汽車“更接地氣”。這一舉措得到了比亞迪和華晨寶馬等制造商的回應。租賃市場規模巨大。進入租賃領域不僅可以增加銷量,還可以讓更多人體驗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副總經理李云飛認為。

在補貼方面,深圳希望按照1:1的國家補貼進行補貼。其次,將調整促銷模式,通過模式的改變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并有新的公共交通和私人購買模式。上述深圳官員表示,最早可能在半個月內出臺細則。11月26日,財政部公布了各地新能源汽車應用方案審核評估名單,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城市。

“申報時間很緊。從9月17日四部委發文到10月15日提交申報材料,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有中秋節和國慶節兩個假期,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很著急地上報,但都很積極claration告訴了作者。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補貼。根據2010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試點期為兩年,該政策于去年年底結束。直到今年9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地方政府開始申請試點。

部分城市未能納入第一批試點城市,立即組織第二批試點城市進行申報。根據往年的經驗,國家試點政策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而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是強制性的,因此預期比以前更高,誰先去,誰就在行業中領先。”當地官員表示。

從“十城1000輛”到“25城25萬輛”

2009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了“十城1000輛節能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項目”。計劃在三年內通過財政補貼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將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進行示范運營。

“十城千車”主要涉及各試點城市的公共交通、出租車、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2010年6月,四部委設立了5個試點城市,實施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后來擴大到25個城市。

“十城千車”最初的量化目標是到2012年,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占汽車市場份額的10%。2012年國家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中出現了一個更具體的目標,要求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然而,執行效果不佳,遠遠超出了政策預期。截至2012年12月底,北京、上海、深圳等25個試點城市已示范推廣節能新能源汽車2.74萬輛。其中,公共服務部門有2.3萬輛汽車,私營部門有44萬輛。2012年,中國生產了12552輛新能源汽車,銷售了12791輛新能源車。

這項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政策,同時……

影響到全國25個城市,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卻出乎意料地冷清。在政策層面,阻礙新能源汽車規模的原因至少有兩個:充電設施建設緩慢;地方政府對本土品牌采取保護主義,排斥外國品牌。

比亞迪在2008年之后相繼推出了插電式混合動力F3DM、純電動公交車K9和轎車e6,但在實際營銷過程中不得不面臨尷尬的局面。除了比亞迪深圳總部及其Xi的和長沙工廠外,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幾乎無法進入其他城市。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曾私下抱怨:“地方保護主義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大障礙。除了深圳,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甚至無法進入周邊城市。”2012年,比亞迪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電動汽車生產廠,以換取K9進入當地市場。比亞迪曲線救國的邏輯是,客車生產線投資不大,當地市場完全可以保證利潤。

“地方保護主義只能由國家通過硬性規定來消除。由于發展水平和地方規則的差異,地方政府無法緩解矛盾。例如,促銷力度大、補貼力度大的城市會更加重視對本土品牌的保護。”深圳一位政府官員表示。

吸引血液的六大措施

9月17日,新能源汽車企業終于等到了國家出臺新一輪扶持政策,四部委發布了《關于繼續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政策期限為2013年至2015年。

參與上述政策制定的財政部人士表示,政策制定充分總結了上一輪試點的經驗,并考慮到當前能源和環境形勢,在多方面進行了調整。

新政至少在三個方面提出了擺脫頑疾的硬性規定:與地方政府“法律三章”,在有限程度上開放地方市場;將環境問題嚴重的地區納入試點,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硬性考核難度目標,迫使各地完成既定任務。

在提交的材料中,各地必須注明在當地推廣應用的外國品牌汽車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購買外國品牌汽車;

中央財政將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撥付補貼資金,實行季度預撥付、年度清算。

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的政策對企業推廣新能源汽車最為有利。首先,30%的市場是留給外國品牌的。第二,地方政府不能再攔截國家補貼,補貼資金可以順利到達企業。一位新能源汽車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鑒于一些城市在上一輪獲得試點資格后,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并不積極,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短期內無法刺激稅收等經濟方面的家。政策設計者有興趣尋找具有內生動力的城市來推廣新能源汽車,并認為環境污染更嚴重的城市和地區有更大的動力。

在申報的城市和地區中,出現了城市群聯合申報獲批的現象,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細顆粒物控制任務重的地區也被納入其中。

在2010年首批5個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試點城市中,長春的推廣數量最少,未能繼續進入2013年新政首批試點城市名單。為了避免進入試點城市而無所作為,新政規定相關城市必須接受年度考核,未完成年度推廣目標的將被淘汰。

因此,國家相關政策規定,根據城市規模,地方政府在上報時有一個最低晉升目標,沒有上限。規定新能源汽車在特大城市或重點地區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萬輛,其他城市或地區累計推廣額不低于5000輛。根據各地上報的推廣目標,未來兩年,試點城市將推廣近25萬輛新能源汽車。

新政還規定,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等領域的車輛采購應向新能源汽車傾斜,新能源汽車在新的或更新的公務和環衛車輛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

電動汽車

早期商業化對租賃持樂觀態度。

9月17日四部委發文后,深圳市相關部門立即開始準備申請材料。然而,申請材料準備得很匆忙,因為必須在10月15日之前提交。

批準后,我們對地方細則進行了研究和補充,因為一開始申請時間太緊,而且細則還沒有在市委常委會會議上討論過,所以很多內容不方便發布。”深圳市相關政府官員表示。

在地方政府中,深圳和北京是熱情最高的兩個城市,上報的推廣目標也最高,達到3.5萬輛,遠高于上海和廣州的1萬輛。然而,廣州和上海的報告太低,深圳的報告是按照2015年完成4萬輛的目標進行的。”這位深圳官員表示。

事實上,盡管深圳和北京在上一輪試點中排名相對較高,但絕對數量遠低于預期目標。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和北京分別實現了5640輛和3388輛。

北京已確定,2012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萬輛,2017年將達到19.5萬輛。深圳還計劃到2015年擁有4萬輛新能源汽車,包括7000輛新能源公交車、3000輛電動出租車和3萬輛私家車。上述官員承認,“對上一輪試點的結果確實存在批評。”

然而,新能源汽車行業對地方政府的誘惑,讓他們愿意承擔推廣和量化的壓力。深圳發布了一份產業規劃。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20萬輛。北京還實施了“綠色北京”戰略。計劃到2015年,北京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5000億……

占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0%以上,增加值將占全市GDP的4%左右。

為了拓展和推廣商業模式,北京開始嘗試新能源汽車的分時模式。深圳吸取了北京模式的教訓。據北京政府官員介紹,新規中制定了支持車輛租賃、分時租賃等相關內容,讓新能源汽車“更接地氣”。這一舉措得到了比亞迪和華晨寶馬等制造商的回應。租賃市場規模巨大。進入租賃領域不僅可以增加銷量,還可以讓更多人體驗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副總經理李云飛認為。

在補貼方面,深圳希望按照1:1的國家補貼進行補貼。其次,將調整促銷模式,通過模式的改變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并有新的公共交通和私人購買模式。上述深圳官員表示,最早可能在半個月內出臺細則。

標簽:北京比亞迪寶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青島引進200輛薩博電動汽車 或成示范出租車

近日,”薩博經典車型復產,主銷中國”的消息傳出,瞬間占據各大汽車媒體醒目位置。其中,”將先期交付青島200輛電動車型”,更是讓島城車迷興奮不已。

1900/1/1 0:00:00
日產11月在美銷量同比攀升10.7% 聆風驟增30%

日產汽車日前公布,其今年11月份在美國市場保持穩健增長,新車銷量同比提升107至106528輛,創下歷年11月份最高紀錄。

1900/1/1 0:00:00
以中國風命名 比亞迪車秦唐之后是漢宋元?

當比亞迪推出一款名為”秦”的電動車時,我們尚看不清楚,比亞迪究竟在未來會有怎樣的產品布局?如今,另一款名為”唐”的SUV也浮出了水面,所以咱現在看出來了,

1900/1/1 0:00:00
各類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總成能源效率研究

比利時的學者研究了幾種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總成設計方案,比較了采用燃料電池超級電容、燃料電池常規電池、和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常規電池混合的三種燃料電池汽車的動力總成和控制策略。

1900/1/1 0:00:00
武漢或將實施限購 二手車牌悄然升值

近日,作者從二環線下來進入漢西路,剛一減速搖下車窗,在路邊,用自行車、摩托、舊面包車支起”收車”牌的”兔子”相當于中介便一擁而上。

1900/1/1 0:00:00
無統一標準定價 新能源汽車保險亟待破冰

這兩年的車市中,被炒得炙手可熱的無疑是新能源車,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汽車廠家,更是把它當做未來車市中的制勝法寶。但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新能車型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磕磕碰碰。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