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自主品牌車占有率持續下降 未來壓力更大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汽車協會最新發布的全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1-10月,國內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1785.44萬輛和1781.58萬輛,同比增長13.58%和13.47%,延續了上半年以來的平穩增長勢頭。其中,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14.78%和14.99%,產銷分別為1451.89萬輛和1445.51萬輛;商用車產銷分別為333.55萬輛和336.07萬輛,同比增長8.63%和7.38%。

得益于今年前十個月SUV和MPV車型的爆發式增長,保持快速增長的國內乘用車市場整體樂觀。據相關統計,包括德國、美國和韓國品牌在內的外國品牌在前十個月的市場表現良好,甚至之前銷量低迷的日本品牌車型在前十月的市場份額也有所提高。與上述外國品牌的增長相比,今年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的情況不容樂觀。除了國內市場整體市場份額被國外品牌擠壓的情況外,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增長也低于此前的預期。在市場層面,今年銷售業績一般的企業大多面臨利潤下滑的困境。分析認為,隨著國外品牌競爭的加劇,未來兩三年自主品牌的整體壓力將更大。

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延續去年年底的下降趨勢,今年前十個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降。

據中汽協統計,1-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577.57萬輛,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12%,但低于乘用車整體增速3個百分點。目前,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占總銷量的40%,比去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盡管40%并不是今年以來自主品牌的最低市場份額,但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從最初的43.3%下降到目前的40%,整體平均下降約3個百分點。今年7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至少為35%。

從車型來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下降在于轎車和SUV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1-10月,自主品牌汽車銷量261.08萬輛,同比增長9.6%;

它占汽車總銷量的26.9%,其份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個百分點。

統計分析顯示,日本和美國市場份額的增長擠壓了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在這場競爭中,今年日本市場份額增加了5個百分點,而美國品牌也增加了1個百分點。

受整體市場份額下降的影響,多數擁有自主品牌的車企業績乏善可陳。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在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公司中,只有長安和長城占據了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說:“自主品牌份額的下降一方面是去年優惠購車政策停止后發生的市場調整,另一方面也是自主品牌面臨市場競爭導致的博弈結果。這種市場變化的長期性值得關注。董揚預測,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未來自主品牌的份額將會下降。

整體式壓力軸承

事實上,自去年年底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下降以來,自主品牌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

除了國內市場的壓力,自主品牌在原本樂觀的海外市場也開始出現不利因素。今年10月,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出口8.95萬輛,比上月增長14.7%。盡管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3.3%,但最終結束了五個月的下滑。自上半年5月以來,由于海外市場的下滑,國內汽車出口持續下降。截至10月,汽車出口總量為80.62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7.5%,甚至可能難以實現去年出口100萬輛的目標。

“以上只是市場層面的不利因素,但來自企業自身的因素更值得關注。國家信息中心徐長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自主品牌企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改進產品,以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和競爭。

據分析,來自外國品牌的競爭和合資自主車型的挑戰將成為自主品牌的最大壓力。自去年以來,跨國品牌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汽車投放力度和營銷策略,例如為中國市場開發本土汽車,推出更多小型經濟產品,改善汽車配置以吸引更多消費者。這些企業是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對的市場挑戰。"

此外,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也在不斷地改變自己,有些企業發展得很好,有些企業則不一定。長期研究中國市場的現代汽車管理研究所所長劉紀謙表示,“這些自主品牌企業也將面臨自身的發展挑戰。”

從車企自身的發展來看,目前自主品牌面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趨勢,即以民營車企為代表的自強派因為自主研發而迅速壯大,經營能力提高,實力逐漸壯大,包括長城、吉利、,比亞迪和力帆。但更多以集團自主為代表的其他自主品牌企業和車企,由于業績不佳,正面臨逐漸邊緣化的狀態。

“但無論上述自主品牌陣營如何變化,這些企業都必須面對來自市場的競爭和自身未來長期發展的瓶頸。分析認為,品牌力較弱的自主品牌要想改變形象,就需要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和產品力提升在平等的基礎上與跨國汽車品牌競爭。然而,在這些方面,自主品牌的后續產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原因是,從目前來看,即使是在看好的民營企業中,包括奇瑞、吉利、長城等,也都面臨著后續產品同步跟進的問題。奇瑞汽車……

膽汁正在經歷一個過渡期,很難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完全有競爭力的產品。吉利和沃爾沃聯合開發的新產品要到2016年才能正式上市,這意味著吉利明年幾乎不會推出新產品。盡管比亞迪和長城目前表現相對較好,但仍面臨上述問題。中國汽車協會最新發布的全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汽車產銷繼續快速增長。1-10月,國內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1785.44萬輛和1781.58萬輛,同比增長13.58%和13.47%,延續了上半年以來的平穩增長勢頭。其中,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14.78%和14.99%,產銷分別為1451.89萬輛和1445.51萬輛;商用車產銷分別為333.55萬輛和336.07萬輛,同比增長8.63%和7.38%。

得益于今年前十個月SUV和MPV車型的爆發式增長,保持快速增長的國內乘用車市場整體樂觀。據相關統計,包括德國、美國和韓國品牌在內的外國品牌在前十個月的市場表現良好,甚至之前銷量低迷的日本品牌車型在前十月的市場份額也有所提高。與上述外國品牌的增長相比,今年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的情況不容樂觀。除了國內市場整體市場份額被國外品牌擠壓的情況外,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增長也低于此前的預期。在市場層面,今年銷售業績一般的企業大多面臨利潤下滑的困境。分析認為,隨著國外品牌競爭的加劇,未來兩三年自主品牌的整體壓力將更大。

市場份額持續下降。

延續去年年底的下降趨勢,今年前十個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一直在下降。

據中汽協統計,1-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577.57萬輛,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12%,但低于乘用車整體增速3個百分點。目前,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占總銷量的40%,比去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

盡管40%并不是今年以來自主品牌的最低市場份額,但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從最初的43.3%下降到目前的40%,整體平均下降約3個百分點。今年7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至少為35%。

從車型來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下降在于轎車和SUV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1-10月,自主品牌汽車銷量261.08萬輛,同比增長9.6%;

它占汽車總銷量的26.9%,其份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個百分點。

統計分析顯示,日本和美國市場份額的增長擠壓了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在這場競爭中,今年日本市場份額增加了5個百分點,而美國品牌也增加了1個百分點。

受整體市場份額下降的影響,多數擁有自主品牌的車企業績乏善可陳。統計數據顯示,1-10月,在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的汽車公司中,只有長安和長城占據了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說:“自主品牌份額的下降一方面是去年優惠購車政策停止后發生的市場調整,另一方面也是自主品牌面臨市場競爭導致的博弈結果。這種市場變化的長期性值得關注。董揚預測,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未來自主品牌的份額將會下降。

整體式壓力軸承

事實上,自去年年底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下降以來,自主品牌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

除了國內市場的壓力,自主品牌在原本樂觀的海外市場也開始出現不利因素。今年10月,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出口8.95萬輛,比上月增長14.7%。盡管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3.3%,但最終結束了五個月的下滑。自上半年5月以來,由于海外市場的下滑,國內汽車出口持續下降。截至10月,汽車出口總量為80.62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7.5%,甚至可能難以實現去年出口100萬輛的目標。

“以上只是市場層面的不利因素,但來自企業自身的因素更值得關注。國家信息中心徐長明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自主品牌企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改進產品,以應對未來的市場變化和競爭。

據分析,來自外國品牌的競爭和合資自主車型的挑戰將成為自主品牌的最大壓力。自去年以來,跨國品牌加大了在中國市場的汽車投放力度和營銷策略,例如為中國市場開發本土汽車,推出更多小型經濟產品,改善汽車配置以吸引更多消費者。這些企業是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對的市場挑戰。"

此外,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也在不斷地改變自己,有些企業發展得很好,有些企業則不一定。長期研究中國市場的現代汽車管理研究所所長劉紀謙表示,“這些自主品牌企業也將面臨自身的發展挑戰。”

從車企自身的發展來看,目前自主品牌面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趨勢,即以民營車企為代表的自強派因為自主研發而迅速壯大,經營能力提高,實力逐漸壯大,包括長城、吉利、,比亞迪和力帆。但更多以集團自主為代表的其他自主品牌企業和車企,由于業績不佳,正面臨逐漸邊緣化的狀態。

“但無論上述自主品牌陣營如何變化,這些企業都必須面對來自市場的競爭和自身未來長期發展的瓶頸。分析認為,品牌力較弱的自主品牌要想改變形象,就需要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和產品力提升在平等的基礎上與跨國汽車品牌競爭。然而,在這些方面,自主品牌的后續產品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原因是,從目前來看,即使是在看好的民營企業中,包括奇瑞、吉利、長城等,也都面臨著后續產品同步跟進的問題。奇瑞汽車……

膽汁正在經歷一個過渡期,很難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完全有競爭力的產品。吉利和沃爾沃聯合開發的新產品要到2016年才能正式上市,這意味著吉利明年幾乎不會推出新產品。盡管比亞迪和長城目前表現相對較好,但仍面臨上述問題。

標簽:長城比亞迪奇瑞長安沃爾沃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撞毀殘骸圖片公開

據美國汽車媒體Autoevolution報道,今年8月,一輛特斯拉ModelS于美國費利蒙市服務區發生撞車事件,近日公開了被撞毀的ModelS照片。

1900/1/1 0:00:00
大城市應盡快推動電動汽車普及

對于北京這樣重工業比重不高的大都市來說,治理空氣污染除了靠區域范圍的聯防聯控,減少周邊地區的污染外,城市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交通的污染排放。上海、廣州的情況也類似。

1900/1/1 0:00:00
三包制約外地消費者進京買車 非中規車遭重創

家在山東的武先生準備進京購買一輛長城哈弗H6結婚用,因為這款車在當地貨源少、沒優惠,北京不但有現車還能爭取點實惠。

1900/1/1 0:00:00
新能源之爭自主品牌與對手同線起跑

在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多重壓力下,新能源車的普及刻不容緩已毋庸置疑。無論合資品牌還是自主車企,早在幾年前就已開始加速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和推出,眼下已進入到市場布局的關鍵時期。

1900/1/1 0:00:00
NHTSA決定調查特斯拉Model S 探究底盤撞擊風險

10月以來,特斯拉ModelS電動汽車在北美接連發生三次失火事故,19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針對ModelS展開初步調查,

1900/1/1 0:00:00
三菱近四年累計銷售電動汽車3.6萬臺

三菱汽車16日宣布,自2009年的第一款電動汽車上市以來,全球截至目前已累計售出36萬臺。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