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市、區人民政府、鎮江新區管委會、市委員會、直屬單位、企事業單位:

《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于2009年8月14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您。請根據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實施。

2009年8月24日發布的新聞稿

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級新能源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把鎮江建設成為重要的研發基地,長江三角洲新能源產業的制造與應用,現制定《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重點規劃太陽能光伏產業、風能核裝備制造業和生物質能產業,同時在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研究和應用試點。規劃期為2009-2012年,展望期為2015年。

一、指導思想和規劃目標

當前,全球經濟正在向低碳方向發展,低碳經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本質是清潔能源開發和能源高效利用,而新能源產業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我市新能源產業具有加快發展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技術條件。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市新能源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A) 指導思想

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企業為主體,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推動產業升級、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布局。重點推動太陽能光伏產業和風能設備制造業規模化發展;積極發展核能裝備制造業和生物質能產業;

開展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使新能源產業成為我市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2) 規劃目標

1.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2011年實現500億元,2012年力爭突破700億元。其中:光伏產業400億元,風能設備制造200億元,核能設備制造和生物質能100億元。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200億元。

2.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核心競爭力強、產業領先的大型企業。到2012年,培育1-2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2-3家年銷售營收超過50億元的公司。到2015年,將培育3-4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

3、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新能源技術研發,加強國內外技術合作,在重要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開發方面取得突破。到2012年,全市將建成3-5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平臺。

4、產業布局進一步完善。鼓勵和引導新能源產業集聚園區,促進產業合理布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在全國和全省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太陽能光伏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揚中、鎮江新區和京口。風能裝備制造集群主要集中在丹徒和潤州;核能裝備制造和生物質能產業集聚區主要在丹陽、丹徒和鎮江新區;

句容加快特色發展。

二是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A) 太陽能光伏產業

以“江蘇(鎮江)太陽能光伏產業園”和鎮江新區京口光伏產業園為載體,以垂直集成光伏產品和集成系統為重點,培育重點企業,發展配套企業,具有合理結構、先進技術和特色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制造示范基地,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1.硅材料。重點開發高純度多晶硅提純技術和關鍵器件。在引進國際先進的高純硅生產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開發新技術、新工藝,實現規模化、產業化。重點支持大全集團電子級多晶硅項目建設。

2.硅片。重點發展大面積超薄硅片和漿料回收技術,加強熔模鑄造、鑄錠切割、切割等關鍵技術創新,提高鑄錠熔煉能力,降低硅片厚度,減少硅料損耗。重點支持輝煌硅能源二期、三期項目建設。

3.太陽能電池和組件。重點開發高效低成本的單晶硅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支持元器件封裝技術關鍵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國際領先的單晶硅電池的研發和生產,用于發電的具有光電轉換率的多晶硅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加快上坤光伏及輝煌硅能電池及組件、綠洲新能源薄膜太陽能電池、西科太陽能薄膜TCO玻璃等一批項目建設。到2012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年產量將達到1000兆瓦。

4.集成系統和設備。重點開發太陽能并網發電系統集成、生產和測試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和產品。重點支持江蘇兆富、楠梓通化等企業開發大功率光伏發電平衡元件、逆變器、控制器等集成系統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

5.太陽能應用示范項目。重點實施“屋頂并網電站”、“建筑一體化并網電站”和“地面并網電站”三大工程。重點支持尚德環泰新能源、萬豐光伏、盛瑞太陽能、鎮江新農、江蘇富力華、鎮江城投,推動實施一批“金太陽”示范項目。2009年,全市光伏并網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兆瓦,2012年將超過100兆瓦。

(2) 風能設備制造業

以風能成套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生產為重點,加快技術創新,提高技術水平和制造水平,促進企業融合集聚,不斷擴大規模,將我市建設成為全省風能設備制造特色產業基地。

1.風力渦輪機。以兆瓦及以上機組為重點,加快3-5兆瓦風機的開發和產業化,擴大規模化產能。重點支持二重集團重型裝備建設和江蘇文德風機制造項目。

2.關鍵部件。專注于高速齒輪箱、發電機、葉片、塔架、法蘭、輪轂、底盤、主軸、回轉軸承和變槳控制系統的開發。加快江蘇飛達、大全集團、上海萬德、鎮江江旗風電設備、恒申碳纖維項目建設。

3、加快產業鏈建設。支持行業中小配套企業向“專業化、精準化、專業化、創新化”方向發展,打通全產業鏈,支持和培育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大對專業化中小企業配套的引進和培育……

大型項目。引導風能行業核心企業差異化競爭和錯位發展,推動企業從單一設備供應向成套設備、安裝工程和售后服務轉型。

(3) 核能設備制造業和生物質能利用業

1.核能設備行業。加強核電用泵、壓力容器、管道、鑄鍛件等關鍵配件和材料的研發和生產。重點支持二重集團、山特維克、江蘇威華、華陽管件、國泉泵業、鎮江格萊特泵業等企業發展壯大。

2.生物質能利用產業。大力發展生物質固體燃料密集加工成型、高效燃燒加熱、氣化液化等關鍵技術,建設一批生物質和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氣化發電、供熱、供氣示范項目。積極推廣“秸稈采摘成型工業燃料”、“秸稈氣化熱氣電”等生態循環技術。到2012年,全市秸稈燃料利用率將從目前的1.3%提高到4.3%。重點支持城市垃圾焚燒發電、華盛生物質發電、藍天新能源等生物質能利用項目建設。

(四)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1.智能電網建設。加快智能電網發電、線路、變電站、配電、電力服務和調度等關鍵、基礎和共享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重點支持項目建設的電力運行控制、并網、電力預測、儲能裝置集成、智能電網示范園、用戶管理與服務交互智能系統、需求側智能管理系統等方面。

2.新能源汽車。以配套的混合動力汽車和高性能純電動汽車為方向,積極開展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重點開發磷酸亞鐵鋰等動力電池、大功率汽車用永磁電機及其控制系統,以鼓勵和促進特種車輛的新能源應用項目。

二、政策措施

(A)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現有政策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一是鼓勵各類投資者研究投資新能源產業項目,加快新能源產業的項目審批和備案,為符合產業政策的環保項目開辟“綠色通道”。二是將技術先進、規模大、帶動力強的新能源項目納入全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優先給予土地和信貸支持。三是落實用好《鎮江市引進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行動計劃》和《鎮江市創新創業領領軍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中的相關政策。第四,及時認定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充分利用國家有關稅收減免政策。

其次,研究制定新政策,進一步促進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第一,增加政府對新能源產品的采購。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采購招標中,明確提出了使用新能源產品的要求。市、市(區)政府投資項目,強制使用新能源和新光源產品的,由市、市發展改革委在項目批準文件中明確,不使用新能源、新光源產品政府投資項目不予竣工驗收。二是鼓勵社會投資項目使用新能源產品。對使用新能源產品的企業,在國家和省級補貼的基礎上,參照國家和省級標準,增加30-50%的補貼。第三,各級政府要加強科技和財政支持資金的整合,設立專項支持基金……

為新能源和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支持,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平臺。

(2) 加強產業創新驅動

第一,重點引進和培養新能源領導者。各地、各部門、各高校和重點企業要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培養本地新能源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特別要加大“原創”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二是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圍繞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建設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科技創新支撐平臺。三是加強合作。加大與國內外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融合互動,鼓勵國內外研發機構在我市設立研發中心。四是加強人才培訓,普及新能源知識。充分發揮我市教育資源優勢,在高校和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新能源應用等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和社會力量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新能源技術培訓。組織編寫新能源知識普及讀本。

(3) 擴大新能源產品的市場應用。

一是加大新能源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利用新聞發布會、功能推介會、廣告等宣傳新能源產品,增加社會接受度。二是加大新能源產品的營銷力度,加強企業產品的銷售。三是從金融、環保、節能降耗等方面支持新能源產品的推廣應用。四是建設一批新能源利用示范項目。

(D) 拓寬新能源產業發展融資渠道。

一是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加大金融機構對全市新能源產業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二是優先支持符合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在國內外上市,發行公司債券和短期融資券。三是鼓勵風險投資和風險投資機構投資新能源產業。

第四,規劃和實施

(1) 加強組織領導。由市政府牽頭,市有關部門和市(區)政府為成員,成立了新能源和光伏產業促進協調小組,建立統一協調管理機制,研究確定全市新能源和光伏產業的重大戰略問題和主要任務。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 嚴格的目標評估。各市、直轄市有關部門要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產業開發目標在全市產業評估中的權重,確保計劃主要目標的實現和重點任務的完成。

(3) 優化服務環境。一是加強新能源產業統計和運行態勢分析,把握運行規律,研究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加快新能源產業精準調整步伐。二是加強對服務項目和服務企業的認識。優化工作流程,加快重大項目審批和建設進程,使重大項目盡快投產。大力發展技術評估、咨詢、專業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資、法律服務等各類中介機構,為新能源企業和項目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市、區人民政府、鎮江新區管委會、市委員會、直屬單位、企事業單位:

《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由鎮江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市政府于2009年8月14日發布,現予印發。請根據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實施。

2009年8月24日發布的新聞稿

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級新能源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把鎮江建設成為重要的研發基地,長江三角洲新能源產業的制造與應用,現制定《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重點規劃太陽能光伏產業、風能核裝備制造業和生物質能產業,同時在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展研究和應用試點。規劃期為2009-2012年,展望期為2015年。

一、指導思想和規劃目標

當前,全球經濟正在向低碳方向發展,低碳經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本質是清潔能源開發和能源高效利用,而新能源產業是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我市新能源產業具有加快發展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技術條件。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市新能源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A) 指導思想

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企業為主體,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推動產業升級、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布局。重點推動太陽能光伏產業和風能設備制造業規模化發展;積極發展核能裝備制造業和生物質能產業;開展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使新能源產業成為我市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之一,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2) 規劃目標

1.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2011年實現500億元,2012年力爭突破700億元。其中:光伏產業400億元,風能設備制造200億元,核能設備制造和生物質能100億元。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200億元。

2.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核心競爭力強、產業領先的大型企業。到2012年,培育1-2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2-3家年銷售營收超過50億元的公司。到2015年,將培育3-4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

3、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新能源技術研發,加強國內外技術合作,在重要關鍵技術和高端產品開發方面取得突破。到2012年,全市將建成3-5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平臺。

4、產業布局進一步完善。鼓勵和引導新能源產業集聚園區,促進產業合理布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在全國和全省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太陽能光伏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揚中、鎮江新區和京口。風能裝備制造集群主要集中在丹徒和潤州;核能裝備制造和生物質能產業集聚區主要在丹陽、丹徒和鎮江新區;

句容加快特色發展。

二是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A) 太陽能光伏產業

以“江蘇(鎮江)太陽能光伏產業園”和鎮江新區京口光伏產業園為載體,以垂直集成光伏產品和集成系統為重點,培育重點企業,發展配套企業,具有合理結構、先進技術和特色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制造示范基地,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產業競爭力。

1.硅材料。重點開發高純度多晶硅提純技術和關鍵器件。在引進國際先進的高純硅生產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開發新技術、新工藝,實現規模化、產業化。重點支持大全集團電子級多晶硅項目建設。

2.硅片。重點發展大面積超薄硅片和漿料回收技術,加強熔模鑄造、鑄錠切割、切割等關鍵技術創新,提高鑄錠熔煉能力,降低硅片厚度,減少硅料損耗。重點支持輝煌硅能源二期、三期項目建設。

3.太陽能電池和組件。重點開發高效低成本的單晶硅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支持元器件封裝技術關鍵技術和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國際領先的單晶硅電池的研發和生產,用于發電的具有光電轉換率的多晶硅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加快上坤光伏及輝煌硅能電池及組件、綠洲新能源薄膜太陽能電池、西科太陽能薄膜TCO玻璃等一批項目建設。到2012年,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年產量將達到1000兆瓦。

4.集成系統和設備。重點開發太陽能并網發電系統集成、生產和測試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和產品。重點支持江蘇兆富、楠梓通化等企業開發大功率光伏發電平衡元件、逆變器、控制器等集成系統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

5.太陽能應用示范項目。重點實施“屋頂并網電站”、“建筑一體化并網電站”和“地面并網電站”三大工程。重點支持尚德環泰新能源、萬豐光伏、盛瑞太陽能、鎮江新農、江蘇富力華、鎮江城投,推動實施一批“金太陽”示范項目。2009年,全市光伏并網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兆瓦,2012年將超過100兆瓦。

(2) 風能設備制造業

以風能成套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生產為重點,加快技術創新,提高技術水平和制造水平,促進企業融合集聚,不斷擴大規模,將我市建設成為全省風能設備制造特色產業基地。

1.風力渦輪機。以兆瓦及以上機組為重點,加快3-5兆瓦風機的開發和產業化,擴大規模化產能。重點支持二重集團重型裝備建設和江蘇文德風機制造項目。

2.關鍵部件。專注于高速齒輪箱、發電機、葉片、塔架、法蘭、輪轂、底盤、主軸、回轉軸承和變槳控制系統的開發。加快江蘇飛達、大全集團、上海萬德、鎮江江旗風電設備、恒申碳纖維項目建設。

3、加快產業鏈建設。支持行業中小配套企業向“專業化、精準化、專業化、創新化”方向發展,打通全產業鏈,支持和培育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大對專業化中小企業配套的引進和培育……

大型項目。引導風能行業核心企業差異化競爭和錯位發展,推動企業從單一設備供應向成套設備、安裝工程和售后服務轉型。

(3) 核能設備制造業和生物質能利用業

1.核能設備行業。加強核電用泵、壓力容器、管道、鑄鍛件等關鍵配件和材料的研發和生產。重點支持二重集團、山特維克、江蘇威華、華陽管件、國泉泵業、鎮江格萊特泵業等企業發展壯大。

2.生物質能利用產業。大力發展生物質固體燃料密集加工成型、高效燃燒加熱、氣化液化等關鍵技術,建設一批生物質和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氣化發電、供熱、供氣示范項目。積極推廣“秸稈采摘成型工業燃料”、“秸稈氣化熱氣電”等生態循環技術。到2012年,全市秸稈燃料利用率將從目前的1.3%提高到4.3%。重點支持城市垃圾焚燒發電、華盛生物質發電、藍天新能源等生物質能利用項目建設。

(四)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1.智能電網建設。加快智能電網發電、線路、變電站、配電、電力服務和調度等關鍵、基礎和共享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重點支持項目建設的電力運行控制、并網、電力預測、儲能裝置集成、智能電網示范園、用戶管理與服務交互智能系統、需求側智能管理系統等方面。

2.新能源汽車。以配套的混合動力汽車和高性能純電動汽車為方向,積極開展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重點開發磷酸亞鐵鋰等動力電池、大功率汽車用永磁電機及其控制系統,以鼓勵和促進特種車輛的新能源應用項目。

二、政策措施

(A)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現有政策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一是鼓勵各類投資者研究投資新能源產業項目,加快新能源產業的項目審批和備案,為符合產業政策的環保項目開辟“綠色通道”。二是將技術先進、規模大、帶動力強的新能源項目納入全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優先給予土地和信貸支持。三是落實用好《鎮江市引進培養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行動計劃》和《鎮江市創新創業領領軍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中的相關政策。第四,及時認定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充分利用國家有關稅收減免政策。

其次,研究制定新政策,進一步促進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第一,增加政府對新能源產品的采購。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采購招標中,明確提出了使用新能源產品的要求。市、市(區)政府投資項目,強制使用新能源和新光源產品的,由市、市發展改革委在項目批準文件中明確,不使用新能源、新光源產品政府投資項目不予竣工驗收。二是鼓勵社會投資項目使用新能源產品。對使用新能源產品的企業,在國家和省級補貼的基礎上,參照國家和省級標準,增加30-50%的補貼。第三,各級政府要加強科技和財政支持資金的整合,設立專項支持基金……

為新能源和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支持,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平臺。

(2) 加強產業創新驅動

第一,重點引進和培養新能源領導者。各地、各部門、各高校和重點企業要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培養本地新能源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特別要加大“原創”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二是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圍繞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建設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科技創新支撐平臺。三是加強合作。加大與國內外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融合互動,鼓勵國內外研發機構在我市設立研發中心。四是加強人才培訓,普及新能源知識。充分發揮我市教育資源優勢,在高校和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新能源應用等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和社會力量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新能源技術培訓。組織編寫新能源知識普及讀本。

(3) 擴大新能源產品的市場應用。

一是加大新能源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利用新聞發布會、功能推介會、廣告等宣傳新能源產品,增加社會接受度。二是加大新能源產品的營銷力度,加強企業產品的銷售。三是從金融、環保、節能降耗等方面支持新能源產品的推廣應用。四是建設一批新能源利用示范項目。

(D) 拓寬新能源產業發展融資渠道。

一是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加大金融機構對全市新能源產業重點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二是優先支持符合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在國內外上市,發行公司債券和短期融資券。三是鼓勵風險投資和風險投資機構投資新能源產業。

第四,規劃和實施

(1) 加強組織領導。由市政府牽頭,市有關部門和市(區)政府為成員,成立了新能源和光伏產業促進協調小組,建立統一協調管理機制,研究確定全市新能源和光伏產業的重大戰略問題和主要任務。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 嚴格的目標評估。各市、直轄市有關部門要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年度工作計劃,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產業開發目標在全市產業評估中的權重,確保計劃主要目標的實現和重點任務的完成。

(3) 優化服務環境。一是加強新能源產業統計和運行態勢分析,把握運行規律,研究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加快新能源產業精準調整步伐。二是加強對服務項目和服務企業的認識。優化工作流程,加快重大項目審批和建設進程,使重大項目盡快投產。大力發展技術評估、咨詢、專業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資、法律服務等各類中介機構,為新能源企業和項目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誠信體制亟待建立 網購汽車難成主流

最近,一家購物網站推出了”汽車節”活動。據透露,短短的半個多月時間,一共賣出了3000余輛整車,日均百余輛的成交量也讓廠商看到了網絡這一新興的重要銷售渠道所帶來的巨大利益。

1900/1/1 0:00:00
密洽汽車代工廠 谷歌自制無人駕駛車

Nexus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谷歌產品線。但近期據外媒爆料,谷歌目前正跟幾大汽車制造商接洽打造并推出無人駕駛汽車,但有可能最終自己操刀設計。

1900/1/1 0:00:00
寶馬特斯拉比亞迪都需要“必要的炒作”

最近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兩條消息最為引人注目:一是特斯拉的ModelS車型在中國可以接受預訂了,據特斯拉中國總經理鄭順景對媒體表示”最近很多客戶希望能購買特斯拉,所以先接受預定但不交車,

1900/1/1 0:00:00
日本開發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幫助汽車改善燃效

日本京三制作所日前開發了一款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該系統不僅可實現信號燈本身的節電及應對停電,還可通過信號控制來改善汽車燃效。

1900/1/1 0:00:00
東風首款量產純電動乘用車年底將上市

日前,在最新一期專利申報圖中,東風集團一款電動概念車申報圖被曝光,據悉,該車型可能就是東風下一個進入家用市場的電動車雛型。

1900/1/1 0:00:00
江蘇省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江蘇省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