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東風汽車對福奇集團的戰略重組,讓沉寂已久的金龍汽車意外走紅資本市場。事實上,從今年4月上半月開始,這只股價僅7.15元的股票就一路上漲,直到5月17日罕見地漲到10.39元,才停止上漲。
根據《21世紀商業先驅報》5月22日的報道,廈門金龍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即金龍汽車)是除東南汽車以外福旗集團唯一盈利的汽車資產。與近兩年銷售業績平平的東南汽車相比,擁有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和蘇州金龍控股股份的金龍汽車一直處于國內客車行業的第一線,與宇通客車直接競爭,宇通客車可謂是福奇集團最好的商業資產。
一位熟悉金龍汽車的人士表示:“客車業務一直是東風的一個短板。如果金龍汽車通過與北汽的戰略重組被接管,集團的獨立業務將得到大幅提升。”。實現“大自主”戰略是東風汽車近年來的核心目標,而與東南汽車的重組也被業內解讀為東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采取的規定行動。
然而,東風汽車的愿望直接威脅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事實上,金龍汽車的實際控制人并非福奇集團,而是廈門市國資委。如果不與廈門市政府談判,東風就無法獲得金龍的業務。全國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曹河表示。
從5月16日東風與北汽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來看,在重組初期,東風的目標只是成為東南汽車的實際控制人。金龍汽車、福建奔馳等項目的整合要等到東風持有福奇60%以上的股份并成為其控股股東后才能開始。
這無疑為廈門爭取更大的談判籌碼提供了時間。就在5月16日東風與福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前夕,金龍汽車于5月14日晚間突然宣布,廈門市國資委擬將順城公司委托的整個電子設備公司無償轉讓給海翼集團。股份轉讓后,海翼集團將持有金龍汽車20.70%的股份,超過福奇集團持有的13.52%,成為金龍汽車的第一大股東。
被錯誤放置的福奇。
“大股東易手只是時間問題。”曹赫對筆者說。2001年9月,為了做大做強福建的汽車產業,福建汽車主管部門打算借助上市公司金龍汽車整合福建的汽車資源。此時,福奇還從廈門市財政局無償獲得了金龍汽車17%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然而,福奇進入金龍后,并沒有實現福建省政府整合汽車產業的夢想。相反,由于與廈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的矛盾,它被“踢出”內閣。
權力斗爭的分水嶺是2004年金龍汽車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選部分董事和增設獨立董事的兩項議案。廈門市國有資產投資公司的葉天杰當選為董事長,福奇集團的朱建忠當選為副董事長。福奇集團原董事凌玉章、王志勇等將不再擔任董事,這意味著福奇集團仍然保持著公司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金龍汽車的實際管理權。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福奇基本上沒有參與金龍汽車的業務,而是以第一大股東的名義參與。廈門只要愿意,隨時可以奪回第一大股東位置。”曹赫說。此次奪權后,廈門市直屬國有集團廈門海逸集團是金龍汽車的第二大股東,但受第一大股東福奇集團委托擔任監事,成為……
金龍汽車實際控制人。
9年后,東風和福奇的重組計劃終于讓廈門采取了實質性行動。5月14日晚,金龍汽車宣布,廈門市政府已經研究了廈門國資委國有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的資產重組,廈門國資委員會計劃將順城公司委托的整個電子設備公司無償轉讓給海逸集團。廈門電子設備公司是金龍汽車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68%。
本次股份轉讓后,海翼集團成功超越福奇,以20.70%的股份成為金龍汽車的第一股東,從資本關系上有效避免了東風或其他企業未來爭奪金龍汽車控股權的競爭,而金龍汽車內部不會因為此次大股東變動而發生實質性變化。
事實上,在福奇與東風的談判過程中,廈門市政府被邊緣化了。為了利益最大化,廈門選擇在東孚重組消息傳出的前一天拋出股權轉讓公告,也是為了提醒東風,如果要重組金龍,必須與廈門協商。”知情人士表示。
[第頁]
大小金龍的融合重新開啟了嗎?
股權轉讓可能是廈門向金龍汽車邁出的第一步。“未來,廈門市政府可能會再次啟動大小金龍的整合計劃,以增加與東風汽車談判的資金。”知情人士表示。
在客車行業,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被稱為大金龍,而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被稱為小金龍。雖然這兩家企業是獨立的,但它們起源于同一大股東——有限公司,即廈門汽車。2005年,廈門汽車更名為金龍汽車。
早在2004年,為了做大做強廈門的汽車產業,廈門地方政府就有整合大小金龍的計劃。當時,廈門的計劃是先控制大金龍,然后以壓倒性的力量整合大金龍和小金龍,在贏得底盤生產權的條件下建設整車生產廠,使廈門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大型汽車制造基地。
經過多年的規劃,大金隆現已由廈門市國資委實際控制。但由于近年來業務量的下降,一直“單打獨斗”的小金龍也逐漸有了融入的意愿。特別是今年年初,持有小金龍40%股份的三龍集團董事長陳進才因心肌梗死猝死,這讓公司的股權變動再次充滿了想象。
一個明顯的動作是,大榭和小金龍將共同參加將于5月22日舉行的“2013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客車及零部件展覽會”,這被業界視為兩家車企融合的前兆。”知情人士表示。
作為中國最大的客車底盤制造商之一,東風汽車從未放棄對金龍汽車的整合計劃。根據東風汽車與福建省政府的協議,當東南汽車(包括整車和發動機)銷量增至30萬輛時,福建省國資委將進一步割讓其股份,東風汽車將持有60%以上的股份并成為控股股東,金龍汽車、福建奔馳等項目將開始整合。
在此之前,如果廈門能夠完成大小金龍的整合,無疑會增加東風的收購成本。一旦廈門不愿意將東風與金龍汽車整合,10年前福奇與廈門之間對金龍汽車的股權爭奪戰很可能將在東風與廈門之間展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證券分析師表示。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東風和金龍聯手,昔日的客車底盤產能將與金龍汽車的客車產能相融合,這將給客車行業龍頭宇通汽車帶來最強的挑戰。
冷杉……
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5月16日,東風汽車對福奇集團的戰略重組,讓沉寂已久的金龍汽車意外走紅資本市場。事實上,從今年4月上半月開始,這只股價僅7.15元的股票就一路上漲,直到5月17日罕見地漲到10.39元,才停止上漲。
根據《21世紀商業先驅報》5月22日的報道,廈門金龍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即金龍汽車)是除東南汽車以外福旗集團唯一盈利的汽車資產。與近兩年銷售業績平平的東南汽車相比,擁有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和蘇州金龍控股股份的金龍汽車一直處于國內客車行業的第一線,與宇通客車直接競爭,宇通客車可謂是福奇集團最好的商業資產。
一位熟悉金龍汽車的人士表示:“客車業務一直是東風的一個短板。如果金龍汽車通過與北汽的戰略重組被接管,集團的獨立業務將得到大幅提升。”。實現“大自主”戰略是東風汽車近年來的核心目標,而與東南汽車的重組也被業內解讀為東風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采取的規定行動。
然而,東風汽車的愿望直接威脅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事實上,金龍汽車的實際控制人并非福奇集團,而是廈門市國資委。如果不與廈門市政府談判,東風就無法獲得金龍的業務。全國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曹河表示。
從5月16日東風與北汽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來看,在重組初期,東風的目標只是成為東南汽車的實際控制人。金龍汽車、福建奔馳等項目的整合要等到東風持有福奇60%以上的股份并成為其控股股東后才能開始。
這無疑為廈門爭取更大的談判籌碼提供了時間。就在5月16日東風與福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前夕,金龍汽車于5月14日晚間突然宣布,廈門市國資委擬將順城公司委托的整個電子設備公司無償轉讓給海翼集團。股份轉讓后,海翼集團將持有金龍汽車20.70%的股份,超過福奇集團持有的13.52%,成為金龍汽車的第一大股東。
被錯誤放置的福奇。
“大股東易手只是時間問題。”曹赫對筆者說。2001年9月,為了做大做強福建的汽車產業,福建汽車主管部門打算借助上市公司金龍汽車整合福建的汽車資源。此時,福奇還從廈門市財政局無償獲得了金龍汽車17%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然而,福奇進入金龍后,并沒有實現福建省政府整合汽車產業的夢想。相反,由于與廈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的矛盾,它被“踢出”內閣。
權力斗爭的分水嶺是2004年金龍汽車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選部分董事和增設獨立董事的兩項議案。廈門市國有資產投資公司的葉天杰當選為董事長,福奇集團的朱建忠當選為副董事長。福奇集團原董事凌玉章、王志勇等將不再擔任董事,這意味著福奇集團仍然保持著公司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金龍汽車的實際管理權。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福奇基本上沒有參與金龍汽車的業務,而是以第一大股東的名義參與。廈門可以隨時奪回第一大股東位置,只要……
它愿意。”曹赫表示,此次奪權后,廈門市直屬國有集團廈門海逸集團是金龍汽車的第二大股東,但受第一大股東福奇集團委托擔任監事,成為金龍汽車的實際控制人。
9年后,東風和福奇的重組計劃終于讓廈門采取了實質性行動。5月14日晚,金龍汽車宣布,廈門市政府已經研究了廈門國資委國有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的資產重組,廈門國資委員會計劃將順城公司委托的整個電子設備公司無償轉讓給海逸集團。廈門電子設備公司是金龍汽車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68%。
本次股份轉讓后,海翼集團成功超越福奇,以20.70%的股份成為金龍汽車的第一股東,從資本關系上有效避免了東風或其他企業未來爭奪金龍汽車控股權的競爭,而金龍汽車內部不會因為此次大股東變動而發生實質性變化。
事實上,在福奇與東風的談判過程中,廈門市政府被邊緣化了。為了利益最大化,廈門選擇在東孚重組消息傳出的前一天拋出股權轉讓公告,也是為了提醒東風,如果要重組金龍,必須與廈門協商。”知情人士表示。
[第頁]
大小金龍的融合重新開啟了嗎?
股權轉讓可能是廈門向金龍汽車邁出的第一步。“未來,廈門市政府可能會再次啟動大小金龍的整合計劃,以增加與東風汽車談判的資金。”知情人士表示。
在客車行業,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被稱為大金龍,而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被稱為小金龍。雖然這兩家企業是獨立的,但它們起源于同一大股東——有限公司,即廈門汽車。2005年,廈門汽車更名為金龍汽車。
早在2004年,為了做大做強廈門的汽車產業,廈門地方政府就有整合大小金龍的計劃。當時,廈門的計劃是先控制大金龍,然后以壓倒性的力量整合大金龍和小金龍,在贏得底盤生產權的條件下建設整車生產廠,使廈門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大型汽車制造基地。
經過多年的規劃,大金隆現已由廈門市國資委實際控制。但由于近年來業務量的下降,一直“單打獨斗”的小金龍也逐漸有了融入的意愿。特別是今年年初,持有小金龍40%股份的三龍集團董事長陳進才因心肌梗死猝死,這讓公司的股權變動再次充滿了想象。
一個明顯的動作是,大榭和小金龍將共同參加將于5月22日舉行的“2013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客車及零部件展覽會”,這被業界視為兩家車企融合的前兆。”知情人士表示。
作為中國最大的客車底盤制造商之一,東風汽車從未放棄對金龍汽車的整合計劃。根據東風汽車與福建省政府的協議,當東南汽車(包括整車和發動機)銷量增至30萬輛時,福建省國資委將進一步割讓其股份,東風汽車將持有60%以上的股份并成為控股股東,金龍汽車、福建奔馳等項目將開始整合。
在此之前,如果廈門能夠完成大小金龍的整合,無疑會增加東風的收購成本。一旦廈門不愿意將東風與金龍汽車整合,10年前福奇與廈門之間對金龍汽車的股權爭奪戰很可能將在東風與廈門之間展開。“一位證券分析師……
不愿透露姓名的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東風和金龍聯手,昔日的客車底盤產能將與金龍汽車的客車產能相融合,這將給客車行業龍頭宇通汽車帶來最強的挑戰。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5月30日,”2013上海國際電動汽車示范城市與產業發展論壇”在上海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論壇開幕式并作了主題演講。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2013新能源汽車創新高峰論壇5月30日在合肥隆重舉行。
1900/1/1 0:00:005月31日,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戴兵在2013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論壇上稱,除了購買時能得到政府補貼外,新能源汽車在市區還可以享受免費停車。
1900/1/1 0:00:00當一些汽車廠商還樂觀地估計科技公司無法撼動汽車行業時,座落在底特律的福特公司已經針對硅谷的”危脅”做出了行動,自言要轉型成科技公司,通過基于APPLink的開放平臺,
1900/1/1 0:00:00美國交通部長RayLaHood日前表示支持美國汽車”聯網”,他認為實現車與車之間的”對話”可以避免交通事故和堵塞,但這些科技裝備的成本是消費者是否接受車聯網的最關鍵因素,
1900/1/1 0:00:002013年2月27日公司第一屆營銷發展論壇在中康國際酒店開幕。本次論壇以”借力營銷,彎道倒車”為主題。特聘著名營銷專家、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營銷推廣中心副主任蔡勤東先生來京傳道授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