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吉利楊健:將與富士康合作發展新能源汽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最近,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裁楊健在臺北接受筆者采訪時透露,他已分別與富士康集團等公司聯系,開發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楊健表示:“目前,我們仍在與富士康聯系,尚未就合作的具體內容達成一致,但雙方討論的方向肯定是新能源汽車,更具體地說是電動汽車。”

吉利主動與富士康聯手?

據了解,吉利目前擁有IG太陽能電動汽車、EK-2熊貓高性能電動汽車、GPEC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GSG吉利智能啟停系統等新能源汽車,但仍處于展示階段,很少有量產車上市。另一方面,競爭對手比亞迪表示,將于2012年第一季度進入美國汽車市場,以e6電動汽車為龍頭。相比之下,吉利的步伐太小了。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吉利主要是核心技術不足,這也是吉利與富士康合作尋求電機技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對付壓力很大的曹。當英國、美國和法國聯合起來時,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對付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分子。那么,吉利汽車和富士康的合并會是我們第一次想到與比亞迪打交道嗎?

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在汽車制造領域,吉利和比亞迪相互競爭,而在IT制造領域,富士康和比亞迪也相互競爭甚至敵對。因此,如果吉利與富士康聯手,客觀上會遇到比亞迪,即使不是主觀故意的影響。比亞迪汽車(微博)自推出新能源汽車以來,就曾為其做過廣告。因此,反對派自然而然地來了。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的數據,2010年,吉利汽車銷量41.5萬輛,比上年增長27%,但增速低于汽車行業平均水平。就比亞迪而言,2010年其汽車銷量為51.98萬輛,同比增長16%,未能實現6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盡管吉利的銷量低于比亞迪,但以收購沃爾沃后的銷量來看,吉利擁有近80萬輛汽車,遠遠超過比亞迪。但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如果吉利不能提前布局,那么它可能真的有一天會被比亞迪超越。

富士康和比亞迪之間的怨恨;

從IT到汽車零部件制造,富士康和比亞迪的增長路徑有點重疊,這也是雙方長期隱藏的矛盾。2000年,比亞迪成為摩托羅拉在中國的第一家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幾年后,比亞迪高調進軍富士康占領的代工領域,成為“擋箭牌”。經過三年多的“富富之爭”,比亞迪和富士康已經可以相互競爭了。與此同時,被稱為“技術瘋子”的比亞迪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傳福正忙于處理“富人之爭”,同時也沒有閑著。2003年,他將比亞迪帶入汽車行業,并在汽車制造業創造了一個神話。

也就是說,在比亞迪剛進入汽車制造的那一年,富士康的400多名員工離開了比亞迪,大量機密文件據稱被放在了王傳福的辦公桌上,雙方成為了敵人。到目前為止,這起間諜糾紛案件仍然沒有定論。2006年,忍無可忍的郭臺銘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將對方告上法庭。然而,經過多年的對峙,一場看似勝負分明的訴訟,除了比亞迪的幾名員工外,最終沒有結果。更奇怪的是,在每一個重要關頭,比亞迪總能化險為夷,從容脫身,并在去年年底對富士康發起反擊。

對于沃倫·巴菲特對比亞迪股票的投資,郭臺銘也指責沃倫·巴菲特“沒有分清真相”,富士康早些時候涉足汽車零部件和汽車電子產品也為其進軍汽車制造業做了準備。這一次,與吉利汽車的合作不是一款傳統汽車,而是一款新能源汽車。

中國有句古話:誰想要從上到下都一樣的東西,誰就會贏!

吉利和富士康都希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突破,一個人也希望涉足汽車制造,所以一拍即合、恩愛是理所當然的。

那么,吉利與富士康牽手的結果是什么呢?比亞迪是如何“自強”的?更多的人會跳樓嗎?外資企業虎視眈眈,但中國企業內訌的戲碼愈演愈烈,我們只需要“靜靜地坐著看老虎打架”?

(編輯/邵陽)最近,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健在臺北接受筆者采訪時透露,他已分別聯系富士康集團等公司開發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楊健表示:“目前,我們仍在與富士康聯系,尚未就合作的具體內容達成一致,但雙方討論的方向肯定是新能源汽車,更具體地說是電動汽車。”

吉利主動與富士康聯手?

據了解,吉利目前擁有IG太陽能電動汽車、EK-2熊貓高性能電動汽車、GPEC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GSG吉利智能啟停系統等新能源汽車,但仍處于展示階段,很少有量產車上市。另一方面,競爭對手比亞迪表示,將于2012年第一季度進入美國汽車市場,以e6電動汽車為龍頭。相比之下,吉利的步伐太小了。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吉利主要是核心技術不足,這也是吉利與富士康合作尋求電機技術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對付壓力很大的曹。當英國、美國和法國聯合起來時,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對付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分子。那么,吉利汽車和富士康的合并會是我們第一次想到與比亞迪打交道嗎?

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在汽車制造領域,吉利和比亞迪相互競爭,而在IT制造領域,富士康和比亞迪也相互競爭甚至敵對。因此,如果吉利與富士康聯手,客觀上會遇到比亞迪,即使不是主觀故意的影響。比亞迪汽車(微博)自推出新能源汽車以來,就曾為其做過廣告。因此,反對派自然而然地來了。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的數據,2010年,吉利汽車銷量41.5萬輛,比上年增長27%,但增速低于汽車行業平均水平。就比亞迪而言,2010年其汽車銷量為51.98萬輛,同比增長16%,未能實現6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盡管吉利的銷量低于比亞迪,但以收購沃爾沃后的銷量來看,吉利擁有近80萬輛汽車,遠遠超過比亞迪。但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如果吉利不能提前布局,那么它可能真的有一天會被比亞迪超越。

富士康和比亞迪之間的怨恨;

從IT到汽車零部件制造,富士康和比亞迪的增長路徑有點重疊,這也是雙方長期隱藏的矛盾。2000年,比亞迪成為摩托羅拉在中國的第一家鋰離子電池供應商幾年后,比亞迪高調進軍富士康占領的代工領域,成為“擋箭牌”。經過三年多的“富富之爭”,比亞迪和富士康已經可以相互競爭了。與此同時,被稱為“技術瘋子”的比亞迪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傳福正忙于處理“富人之爭”,同時也沒有閑著。2003年,他將比亞迪帶入汽車行業,并在汽車制造業創造了一個神話。

也就是說,在比亞迪剛進入汽車制造的那一年,富士康的400多名員工離開了比亞迪,大量機密文件據稱被放在了王傳福的辦公桌上,雙方成為了敵人。到目前為止,這起間諜糾紛案件仍然沒有定論。2006年,忍無可忍的郭臺銘以竊取商業機密為由將對方告上法庭。然而,經過多年的對峙,一場看似勝負分明的訴訟,除了比亞迪的幾名員工外,最終沒有結果。更奇怪的是,在每一個重要關頭,比亞迪總能化險為夷,從容脫身,并在去年年底對富士康發起反擊。

對于沃倫·巴菲特對比亞迪股票的投資,郭臺銘也指責沃倫·巴菲特“沒有分清真相”,富士康早些時候涉足汽車零部件和汽車電子產品也為其進軍汽車制造業做了準備。這一次,與吉利汽車的合作不是一款傳統汽車,而是一款新能源汽車。

中國有句古話:誰想要從上到下都一樣的東西,誰就會贏!吉利和富士康都希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取得突破,一個人也希望涉足汽車制造,所以一拍即合、恩愛是理所當然的。

那么,吉利與富士康牽手的結果是什么呢?比亞迪是如何“自強”的?更多的人會跳樓嗎?外資企業虎視眈眈,但中國企業內訌的戲碼愈演愈烈,我們只需要“靜靜地坐著看老虎打架”?

(編輯/邵陽)

標簽:比亞迪吉利汽車沃爾沃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倫敦將啟動“Source London”電動汽車試點項目

近日,日產汽車英國公司向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遞交了一輛日產聆風純電動汽車的鑰匙。

1900/1/1 0:00:00
世界電動汽車產業促進政策的比較

在4月21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各公司都展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不少企業的產品已可以投入商業化運營。下一步,除了要繼續提高產品性能、安全性外,政府如何用政策引導是關鍵。

1900/1/1 0:00:00
南昌擬新增600輛出租車 其中新能源占200輛

昨日,作者從交通部門獲悉,為迎接七城會成功舉辦,方便市民出行,南昌市交通局擬新增600輛出租車,其中新能源出租車200輛。

1900/1/1 0:00:00
“市場換技術”有變身為“市場換品牌”趨勢

在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車目錄中突然蹦出來的”開利牌”純電動轎車,迅速被外界解讀為一汽大眾醞釀中的自主品牌。如果事實確實如此,這是一次最低調的合資自主品牌亮相了。

1900/1/1 0:00:00
深圳純電動的士周年調查 成本高年虧700萬元

截至今年五月,深圳首批50臺純電動出租車運行即滿周年。據日前深圳鵬程純電動出租車公司向深圳市政府提交的一組數據表明,該公司運營的純電動出租車車隊虧損已達700萬元。

1900/1/1 0:00:00
上海意柯那:要讓電動汽車也時尚漂亮起來

汽車設計制作工廠意柯那推出的飛鯊電動概念車,其流線型的車身像躍起的鯊魚現身上海車展的飛鯊電動車”傳統能源的汽車設計,已經沒啥技術含量了,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