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換電普及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并阻止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那么電力交換能給特斯拉帶來多大的壓力呢?
特斯拉曾經嘗試過車電分離的加電模式,但因為換電站和單換電成本高而徹底放棄。另一方面,由于資本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蔚來和BAIC這兩個主要推廣換電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現在都有了自己的換電系統。在蔚來進一步加強車電分離和粘性的BaaS服務中,有業內人士認為,深化換電普及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叫停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那么換電能給特斯拉多大的壓力呢?
下坡補貼遲早有利于換電模式?
補貼前新能源小客車價格必須在30萬元以下。特斯拉為新政策“降價”,然后拿到補貼,形成了這款車型的熱銷局面。特斯拉Giga上海今年1月7日剛剛投產,上半年Model3占中國市場份額的14.6%。不得不說,特斯拉的自行車利潤確實允許它這么做。特斯拉在豪華燃油車市場做到了“以價換量”的模式,而在同樣的表現下,尤其是唯一的競爭對手蔚來,李斌曾經說過沒有降價的空間,那么蔚來拿什么去和特斯拉競爭呢?
在4月多部委公布的《四部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除繼續免征購置稅外,明確未來兩年逐步減少新能源汽車補貼,機要通信公務采購原則上選擇新能源汽車,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商業模式。
政策紅利明顯偏向車電分離的北汽和蔚來。
但是蔚來的換電系統和北汽換電電大的不一樣。我這里說的不是技術,而是知名度和收益。北汽依靠政策,從大量公務用車和運營車輛入手,找到了拉平換電運營費用的辦法。業內人士表示,北汽可以從預計的900億元全國經營性換電規模中拿走180-200億元的收入,三年就可以扭虧為盈,實現30%的利潤率。
蔚來和特斯拉都是2C出身,所以這波政策紅利顯然不適用于蔚來。
在蔚來的供電系統中,換電占據了豐富多彩的一筆,尤其是首次車主免費換電,深受車主歡迎。雖然在資本的支持下,蔚來已經將車電成功分離寫入歷史,但是免費的飯積少成多,對蔚來的換電成本是一種挑戰。
在蔚來現有的143座電站中,蔚來官方表示,目前的鋪設速度是平均每周新建一座電站,一個月新建四座電站,合計每月增長3%左右;同期月銷量4-5千臺,幾個月總用戶增長8-10%。
這不僅考驗了蔚來電站的服務能力,也給日益增加的電站更換成本增加了壓力。有車主表示,蔚來電站早已排起了長隊等待換電,第一位車主的免費換電很可能會加重電站更換的負荷。
換電暫時無法和特斯拉的充電樁“翻車”計劃抗衡。
這種情況和特斯拉剛進入中國,在多收費的車站排隊的時候一模一樣。但特斯拉通過快速增加充電站和目的地充電樁的數量,基本解決了快速增長的銷量與充電需求之間的“供給關系”。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國建設超過2500個超級充電樁和2400個目的地充電樁,覆蓋約90%的人口密集城市,成為國內新能源市場最大的單品牌充電網絡。
在分階段完成充電樁覆蓋率的基礎上,特斯拉開始了從技術上解決充電速度問題的“轉平臺”計劃。充電速度更快的V3超級充電站已陸續登陸上海、廣州、北京,并將繼續在國內鋪設。
相比換電,特斯拉V3超級充電樁的效率可能更高。這種V3超級充電方式采用了全新的充電架構,使用了全新的電力電子元件,充電速度比V2超級充電樁更快。在理想狀態下,V3超級充電樁最高可支持250kW的峰值充電功率,充電15分鐘即可補充車輛200km以上的續航里程。
目前蔚來電站自行車換電總時間(包括移車到位、換電、離開)在8分鐘左右。如果加上排隊時間,說實話,換電的效率和速度并不出眾。
特斯拉官方表示,今年特斯拉預計將新增4000個超級充電樁(包括V3超級充電樁),以滿足用戶的出行,而這一數字將是過去五年特斯拉在中國建設的超級充電樁總數的兩倍。
品牌
中國的充電樁/電站(每個/座)
在中國的銷售(截至7月的累計數據)
比例
特斯拉
預計到年底,8900
約11.39萬輛
一點十二分
未來
據估計,到今年年底,159
48000輛車
1:301
從銷量和上電模式來看,蔚來電站的負荷是比較重的,就像在蔚來電池租賃服務(BaaS)的發布會上,李斌表示,截至當天,蔚來已經在60多個城市布局了143座電站,實現了超過80萬次換電服務。"現在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電力交換服務."
從數據對比來看,蔚來換電系統目前還不能給蔚來充電系統造成壓力,特斯拉的過充升級戰也在逐漸獲得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再加上國產后車價下降,特斯拉目前不會受到換電的影響。深化換電普及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并阻止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那么電力交換能給特斯拉帶來多大的壓力呢?
特斯拉曾經嘗試過車電分離的加電模式,但因為換電站和單換電成本高而徹底放棄。另一方面,由于資本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蔚來和BAIC這兩個主要推廣換電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現在都有了自己的換電系統。在蔚來進一步加強車電分離和粘性的BaaS服務中,有業內人士認為,深化換電普及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叫停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那么換電能給特斯拉多大的壓力呢?
下坡補貼遲早有利于換電模式?
補貼前新能源小客車價格必須在30萬元以下。特斯拉為新政策“降價”,然后拿到補貼,形成了一個熱銷的原位……這種型號的離子。特斯拉Giga上海今年1月7日剛剛投產,上半年Model3占中國市場份額的14.6%。不得不說,特斯拉的自行車利潤確實允許它這么做。特斯拉在豪華燃油車市場做到了“以價換量”的模式,而在同樣的表現下,尤其是唯一的競爭對手蔚來,李斌曾經說過沒有降價的空間,那么蔚來拿什么去和特斯拉競爭呢?
在4月多部委公布的《四部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除繼續免征購置稅外,明確未來兩年逐步減少新能源汽車補貼,機要通信公務采購原則上選擇新能源汽車,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商業模式。
政策紅利明顯偏向車電分離的北汽和蔚來。
但是蔚來的換電系統和北汽換電電大的不一樣。我這里說的不是技術,而是知名度和收益。北汽依靠政策,從大量公務用車和運營車輛入手,找到了拉平換電運營費用的辦法。業內人士表示,北汽可以從預計的900億元全國經營性換電規模中拿走180-200億元的收入,三年就可以扭虧為盈,實現30%的利潤率。
蔚來和特斯拉都是2C出身,所以這波政策紅利顯然不適用于蔚來。
在蔚來的供電系統中,換電占據了豐富多彩的一筆,尤其是首次車主免費換電,深受車主歡迎。雖然在資本的支持下,蔚來已經將車電成功分離寫入歷史,但是免費的飯積少成多,對蔚來的換電成本是一種挑戰。
在蔚來現有的143座電站中,蔚來官方表示,目前的鋪設速度是平均每周新建一座電站,一個月新建四座電站,合計每月增長3%左右;同期月銷量4-5千臺,幾個月總用戶增長8-10%。
這不僅考驗了蔚來電站的服務能力,也給日益增加的電站更換成本增加了壓力。有車主表示,蔚來電站早已排起了長隊等待換電,第一位車主的免費換電很可能會加重電站更換的負荷。
換電暫時無法和特斯拉的充電樁“翻車”計劃抗衡。
這種情況和特斯拉剛進入中國,在多收費的車站排隊的時候一模一樣。但特斯拉通過快速增加充電站和目的地充電樁的數量,基本解決了快速增長的銷量與充電需求之間的“供給關系”。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中國建設超過2500個超級充電樁和2400個目的地充電樁,覆蓋約90%的人口密集城市,成為國內新能源市場最大的單品牌充電網絡。
在分階段完成充電樁覆蓋率的基礎上,特斯拉開始了從技術上解決充電速度問題的“轉平臺”計劃。充電速度更快的V3超級充電站已陸續登陸上海、廣州、北京,并將繼續在國內鋪設。
相比換電,特斯拉V3超級充電樁的效率可能更高。這種V3超級充電方式采用了全新的充電架構,使用了全新的電力電子元件,充電速度比V2超級充電樁更快。在理想狀態下,V3超級充電樁最高可支持250kW的峰值充電功率,充電15分鐘即可補充車輛200km以上的續航里程。
目前蔚來電站自行車換電總時間(包括移車到位、換電、離開)在8分鐘左右。如果加上排隊時間,說實話,換電的效率和速度并不出眾。
特斯拉官方表示,今年特斯拉預計將新增4000個超級充電樁(包括V3超級充電樁),以滿足用戶的出行,而這一數字將是過去五年特斯拉在中國建設的超級充電樁總數的兩倍。
品牌
中國的充電樁/電站(每個/座)
在中國的銷售(截至7月的累計數據)
比例
特斯拉
預計到年底,8900
約11.39萬輛
一點十二分
未來
據估計,到今年年底,159
48000輛車
1:301
從銷量和上電模式來看,蔚來電站的負荷是比較重的,就像在蔚來電池租賃服務(BaaS)的發布會上,李斌表示,截至當天,蔚來已經在60多個城市布局了143座電站,實現了超過80萬次換電服務。"現在每天有成千上萬的電力交換服務."
從數據對比來看,蔚來換電系統目前還不能給蔚來充電系統造成壓力,特斯拉的過充升級戰也在逐漸獲得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再加上國產后車價下降,特斯拉目前不會受到換電的影響。
8月28日午間,東風汽車集團發布今年中期業績報告,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0576億元,同比增長44,類比比例合并方式計算,集團上半年銷售收入為106732億元,同比下降9
1900/1/1 0:00:008月24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9批)》,共有217款新能源車型入選。
1900/1/1 0:00:00今年上半年,馮擎峰多次在吉利汽車、幾何汽車的重要活動中主持大局,領導著這兩大品牌的營銷系統。
1900/1/1 0:00:008月27日電今天恒大汽車0708HK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宣布公司正快速籌建恒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后服務三大中心。
1900/1/1 0:00:008月28日晚間,比亞迪(002594SZ)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公司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0503億元,同比減少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62億元,同比增長1429。
1900/1/1 0:00:00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增長達到77,市場的反彈行情已經十分明顯。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曾經的車企“銷冠”上汽大眾依然未能恢復正增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