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項目創造了一個新詞匯:“上海服務,港口速度”。明星待遇不可復制。8月19日,特斯拉臨港工廠一期工程竣工驗收,獲得綜合驗收許可。理論上可以開始生產。此時距離工廠奠基儀式僅過去224天,確實是一個記錄。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此后項目切入快車道;2018年10月18日,臨港地塊成功出讓;2018年10月25日,環評公告發布;2018年11月1日,首期建設資金部分到位(首期投資160億元);2019年1月7日,舉行項目奠基儀式;2019年6月25日,主樓完工,生產設備安裝調試完畢;2019年8月16日,項目完成平臺申報。值得一提的是,申報是在周五下午完成的,這并不妨礙“相關部門”趕——不,光速。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如此巨大的69萬平方米超大型工業建筑,僅消防驗收就需要“20個工作日”。特斯拉項目,消防、管理、工業建設項目的驗收,被打包成“綜合驗收”,耗時僅60小時(含兩個周末),蓋章確認。這么大的面積,消防部門拉起檢查組走一趟都要幾個小時。
如何在60小時內完成69萬平米超大型建筑的三大驗收測試?港口管委會派員主動上門,注重服務,“勇于創新”。與特斯拉項目部工程師充分對接,“結對子”,相互配合,驗收項目在申報前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把握。第一次聽說政府批了還能自稱“創新”。這樣的政府服務標準,確實是高標準,高效率,甚至是感人的。這是一個適當的綠色通道和特殊事務。問題是,是只有特斯拉一家得到這樣的待遇,還是港口附近的所有工業項目都能得到這樣的禮遇?既然是“新紀錄”,就說明這件事是特例,不可模仿。如果特斯拉項目沒有得到超國民待遇,不足以說服大眾。沒有對比就沒有對人的傷害,這與蔚來上海嘉定外岡小鎮項目的夭折形成了鮮明對比。當然,從上海本身的立場來說,這樣的項目越多越好。在國家發改委2018年12月發布并于2019年1月10日實施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中,規定“同產品類別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現有投資項目已建成并達到年產規模”。
也就是說,第一個EV項目可以投產,達到預設規模,第二個才能開工。特斯拉率先談妥合同,蔚來的建廠之路將封閉兩年。這種延遲可能導致后者永久取消上海計劃。成立特斯拉中國的談判始于2014年。特斯拉的港口項目,實施階段的爆裂聲,談判階段的溝壑山脊一拖再拖,也形成鮮明對比。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特斯拉將在2020年開始交付汽車,并在5月份收到來自中國的訂單時兌現承諾。因為無論是資金、電池供應還是規模產能爬坡都不存在障礙。特斯拉好運的由來特斯拉是如何獲得超級巨星的VIP身份的?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擴大,進而演變成全面貿易戰。幾乎所有中美賣給對方的商品,都被當作扔向對手和伙伴的“炮彈”和“”。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關系之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額度的減少是其次,關鍵是信任關系的崩塌。對方還是可靠的貿易伙伴嗎?任何進口商或出口商都會發出這樣的“靈魂之問”。
悲觀的預測是,雙方的貿易伙伴關系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即使美國政府換屆,雙方也只能在新形勢的基礎上談,無法追溯到WTO體制下的美好時代。從2001年到2018年,中國享受了17年的“貿易和平”。數以千計的貿易救濟案件并不能改變“和平”的大局。現在,我們正處于“非和平”貿易的時代。全球輿論都知道,雙方貿易關系的障礙來自赤裸裸的原因,中美都不回避這一點。那么問題來了。在……美國在處理與中國的貿易伙伴關系方面越來越保守,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審查越來越復雜,附加義務越來越多。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被扼殺的中國投資近年來并沒有增加。事實上,中國投資會提前自我審查,不會去“走霉運”。而中國則向美國企業伸出了橄欖枝,以最好的優惠條件展現了友好開放的態度。有人認為特斯拉會逃離中國。至少在目前,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特斯拉仍然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它首次推出了跨國本地化業務。它既想要中國市場,也想要美國市場。然而,特斯拉的投資和運營平衡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在納斯達克,特斯拉獲得了2018年“最輕松”的做空企業,做空者在特斯拉身上賺得盆滿缽滿。馬斯克曾經因為受不了資本市場幾乎一致的唱衰聲音,聲稱要私有化。然而,這位傳奇的資金提供者出于某種原因撤回了其資金承諾。這兩件事打擊了特斯拉在美國融資的信心。
而中國這邊,基于政策的修改,招特斯拉加冕“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企業”,規則并沒有被打破(當然緩沖期也沒起作用)。在規則范圍內,盡可能方便,把特斯拉定為美國企業投資的標桿,中美經濟聯系的典范。這個意思很明顯。這不是給美國政府的,美國政府現在幾乎無能為力。這從雙方奄奄一息的貿易談判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對現任美國政府沒有抱太大期望。后者從強硬到“次強硬”的轉變被證明是戰術性的。這些具有意義的行為是針對美國企業的。這是一個自然的戰略選擇。特朗普政府連任沒有懸念,所以在2024年之前,雙方的貿易關系會很尷尬。即使未來出現政黨輪替,也不值得傾注太多希望。民間經濟關系是中美關系的“穩定之錨”。最初的“錨”指的是貿易關系,更早的“錨”屬于雙方的戰略合作。從較長的歷史周期來看,中美關系正在一步步后退。從這一點來說,特斯拉在中國的商業成功幾乎毋庸置疑。特斯拉的上海項目很有象征意義,但也僅此而已。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項目創造了一個新詞匯:“上海服務,港口速度”。明星待遇不可復制。8月19日,特斯拉臨港工廠一期工程竣工驗收,獲得綜合驗收許可。理論上可以開始生產。此時距離工廠奠基儀式僅過去224天,確實是一個記錄。
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此后項目切入快車道;2018年10月18日,臨港地塊成功出讓;2018年10月25日,環評公告發布;2018年11月1日,首期建設資金部分到位(首期投資160億元);2019年1月7日,舉行項目奠基儀式;2019年6月25日,主樓完工,生產設備安裝調試完畢;2019年8月16日,項目完成平臺申報。值得一提的是,申報是在周五下午完成的,這并不妨礙“相關部門”趕——不,光速。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如此巨大的69萬平方米超大型工業建筑,僅消防驗收就需要“20個工作日”。特斯拉項目,消防、管理、工業建設項目的驗收,被打包成“綜合驗收”,耗時僅60小時(含兩個周末),蓋章確認。這么大的面積,消防部門拉起檢查組走一趟都要幾個小時。
如何在60小時內完成69萬平米超大型建筑的三大驗收測試?港口管委會派員主動上門,注重服務,“勇于創新”。與特斯拉項目部工程師充分對接,“結對子”,相互配合,驗收項目在申報前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把握。第一次聽說政府批了還能自稱“創新”。這樣的政府服務標準,確實是高標準,高效率,甚至是感人的。這是一個適當的綠色通道和特殊事務。問題是,是只有特斯拉一家得到這樣的待遇,還是港口附近的所有工業項目都能得到這樣的禮遇?既然是“新紀錄”,就說明這件事是特例,不可模仿。如果特斯拉項目沒有得到超國民待遇,不足以說服大眾。沒有對比就沒有對人的傷害,這與蔚來上海嘉定外岡小鎮項目的夭折形成了鮮明對比。當然,從上海本身的立場來說,這樣的項目越多越好。在國家發改委2018年12月發布并于2019年1月10日實施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中,規定“同產品類別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現有投資項目已建成并達到年產規模”。
也就是說,第一個EV項目可以投產,達到預設規模,第二個才能開工。特斯拉率先談妥合同,蔚來的建廠之路將封閉兩年。這種延遲可能導致后者永久取消上海計劃。成立特斯拉中國的談判始于2014年。特斯拉的港口項目,實施階段的爆裂聲,談判階段的溝壑山脊一拖再拖,也形成鮮明對比。在這一點上,毫無疑問,特斯拉將在2020年開始交付汽車,并在5月份收到來自中國的訂單時兌現承諾。因為無論是資金、電池供應還是規模產能爬坡都不存在障礙。特斯拉好運的由來特斯拉是如何獲得超級巨星的VIP身份的?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擴大,進而演變成全面貿易戰。幾乎所有中美賣給對方的商品,都被當作扔向對手和伙伴的“炮彈”和“”。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關系之一已經變得面目全非。額度的減少是其次,關鍵是信任關系的崩塌。對方還是可靠的貿易伙伴嗎?任何進口商或出口商都會發出這樣的“靈魂之問”。
悲觀的預測是,雙方的貿易伙伴關系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即使美國政府換屆,雙方也只能在新形勢的基礎上談,無法追溯到WTO體制下的美好時代。從2001年到2018年,中國享受了17年的“貿易和平”。數以千計的貿易救濟案件并不能改變“和平”的大局。現在,我們正處于“非和平”貿易的時代。全球輿論都知道,雙方貿易關系的障礙來自赤裸裸的原因,中美都不回避這一點。那么問題來了。在……美國在處理與中國的貿易伙伴關系方面越來越保守,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審查越來越復雜,附加義務越來越多。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被扼殺的中國投資近年來并沒有增加。事實上,中國投資會提前自我審查,不會去“走霉運”。而中國則向美國企業伸出了橄欖枝,以最好的優惠條件展現了友好開放的態度。有人認為特斯拉會逃離中國。至少在目前,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特斯拉仍然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它首次推出了跨國本地化業務。它既想要中國市場,也想要美國市場。然而,特斯拉的投資和運營平衡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在納斯達克,特斯拉獲得了2018年“最輕松”的做空企業,做空者在特斯拉身上賺得盆滿缽滿。馬斯克曾經因為受不了資本市場幾乎一致的唱衰聲音,聲稱要私有化。然而,這位傳奇的資金提供者出于某種原因撤回了其資金承諾。這兩件事打擊了特斯拉在美國融資的信心。
而中國這邊,基于政策的修改,招特斯拉加冕“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企業”,規則并沒有被打破(當然緩沖期也沒起作用)。在規則范圍內,盡可能方便,把特斯拉定為美國企業投資的標桿,中美經濟聯系的典范。這個意思很明顯。這不是給美國政府的,美國政府現在幾乎無能為力。這從雙方奄奄一息的貿易談判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對現任美國政府沒有抱太大期望。后者從強硬到“次強硬”的轉變被證明是戰術性的。這些具有意義的行為是針對美國企業的。這是一個自然的戰略選擇。特朗普政府連任沒有懸念,所以在2024年之前,雙方的貿易關系會很尷尬。即使未來出現政黨輪替,也不值得傾注太多希望。民間經濟關系是中美關系的“穩定之錨”。最初的“錨”指的是貿易關系,更早的“錨”屬于雙方的戰略合作。從較長的歷史周期來看,中美關系正在一步步后退。從這一點來說,特斯拉在中國的商業成功幾乎毋庸置疑。特斯拉的上海項目很有象征意義,但也僅此而已。
據外媒報道,總部位于澳大利亞的生物科技公司Circa集團正在參與一個項目,該項目是英國首個工業規模的項目,旨在從生命周期已經結束的電動汽車(EV)中回收和再利用有價值的部件,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奧迪官網)據德國《商業周刊》(Wirtschaftswoche)8月22日報道,奧迪將加入競爭對手戴姆勒和寶馬的聯盟,共同開發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
1900/1/1 0:00:00近日,小鵬汽車推出“帶牌租車”和“零首付融資租賃“兩套全新用車方案,其中,“帶牌租車”方案適用于北京地區,專為暫無購車指標的用戶解決用車需求。
1900/1/1 0:00:0036氪從接近理想汽車高層的知情人士、理想汽車多位管理層員工處獲悉,該公司原定的轎車項目已經取消。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techxplore
1900/1/1 0:00:002019年是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的發力之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