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6年虧損390億?滴滴的曲線上市路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圖片來自《東方IC》之前的Lyft,隨后是優步,原本有望成為網約車第一人的滴滴成了剩下的那一個。相對于優步629億美元的市值和Lyft 164.47億美元的市值,滴滴以550億美元的估值艱難前行,成為全球融資額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如今,滴滴的上市似乎又有了新的進展。8月5日,消息傳出一個月后,滴滴自動駕駛拆分成獨立公司的消息終于得到官方認證。新成立的公司將有滴滴出行CTO擔任自動駕駛新公司CEO,元順基金智行董事孟星擔任、賈和鄭分別擔任美國和中國的團隊負責人,他們都向匯報。外媒The Information此前報道稱,軟銀在自動駕駛獨立后一直在運營融資事宜。外界一致判斷,滴滴此時分拆自動駕駛業務或為上市鋪路。如今,這家受到搭便車安全事件影響的公司,可能正忙著為上市鋪路,不僅拆分后市場業務,還拆分自動駕駛業務。在全球布局上,滴滴也一直在準備。但從網約車市場的發展來看,虧損仍然是行業發展的難點,阻礙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即使公司估值高,盈利模式也受到質疑。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滴滴第一次拆分業務獨立了。2018年7月,《財經》報道稱,滴滴將分拆專車服務業務。分拆后,滴滴專車服務準備融資10億至15億美元,投資前估值約30億美元。一個月后,滴滴出行正式將其汽車服務平臺升級為“小菊汽車服務”公司。原滴滴汽車服務平臺總經理陳出任汽車服務公司總經理,向滴滴總裁匯報。滴滴出行還宣布向小菊汽車服務公司投資10億美元。作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滴滴在7年時間里獲得了14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40億美元。7年過去了,滴滴始終沒有改變虧損的命運。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滴滴虧損金額高達109億元。創始人兼CEO程維也公開承認,滴滴自成立以來從未盈利,累計虧損已達400億元。未來能不能盈利還不好說。無論是汽車服務業務還是自動駕駛業務,因為業務屬性都需要長期投入,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剝離兩者可以減輕滴滴的財務負擔。一方面,滴滴希望通過拆分業務來提升估值;另一方面,汽車服務業務和自動駕駛業務具有獨立增長的發展潛力,但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以自動駕駛為例。拆分前,優步的自動駕駛團隊ATG平均每月燒錢2000萬美元;Waymo每年花費超過10億美元;克魯斯更夸張。2018年給母公司通用汽車帶來的賬單超過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在專車服務或自動駕駛業務領域似乎沒什么精力。在自動駕駛業務方面,優步不僅花“真金白銀”,還通過一定手段挖人才。對于滴滴來說,自動駕駛業務更多被視為“包袱”。從滴滴這次公布的組織陣容來看,張博6月份剛剛上任,一人兩份工作。自然,他不可能完全專注于自動駕駛業務。另外,雖然張博有一定的技術經驗,但在自動駕駛領域,張博似乎很難彌補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短板。今年年初,有消息稱滴滴有意挖“編程天才樓領導”樓天成的墻角。如今半年過去了,滴滴依然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從側面反映出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并不吸引人,這個獨立的“孩子”并不受歡迎。所以滴滴只有通過獨立融資,才能支撐大估值業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試圖聚合模式,不僅僅是拆分自動駕駛業務,更是進一步調整商業模式。6月17日,有消息稱,滴滴已完成與二手出租車(原同程出租車)等多家出行服務商的談判,第三方入口即將率先在成都等城市落地。也就是說,在滴滴的APP中,除了原有的快車、專車等服務外,還將增加一個“第三方”入口,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入口調用第三方出行服務商的車輛。滴滴官方回應是,“接入第三方運力是為了緩解高峰時段打車難,為滴滴出行提供運力補充。”當然,事情沒有這么簡單,還有另外一層關系。5月19日,在停滯近一年后,美團打車宣布以聚合模式從上海、南京擴張至17個城市。6月5日,美團又新增10個城市,已經全部接入北上廣深。這無形中刺激了滴滴,看到自己打下的國家被侵略,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新的玩法顯然是在講述一個新的故事。經過融資大戰、補貼燒錢、并購等。,雖然滴滴出行已經占據頭部位置,但是網約車市場的痛點依然明顯,用戶打車難的痛點依然存在。由于網約車準入門檻低,全國范圍內有客戶有牌照的玩家都可以進入游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甚至越來越多的跨界玩家也開始涉足其中。目前網約車市場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這個時候市場需要輕資產玩法。此外,通過流量和用戶規模優勢促進平臺供應商成交的“聚合模式”正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滴滴不僅可以通過聚合模式吸引用戶,還可以增強用戶粘性,擴大用戶基礎。此前,上市前的Lyft也曾努力擴大用戶規模,提升企業估值。網約車新故事再看國外市場,網約車的故事還在繼續。為了更快地盈利,Lyft和優步正試圖擴大業務,提供更多的收入來源。無論是發展自行車共享、自駕和外賣業務,還是正在向數字化基礎服務轉型的東南亞汽車共享平臺Grab,似乎都在尋找新的落腳點,這也造成了各平臺發展方向的差異。最近,Lyft和優步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Lyft Q2營收同比增長72%,至8.673億美元,優步Q2營收為31.7億美元,同比增長14%。

southeast

southeast

除了主營業務,優步和Lyft都在通過其他業務提高收入水平。其中,優步的外賣業務(Uber Eats)表現亮眼。在Q2,2019年,外賣業務總收入為5.95億美元,同比增長72%,……占總收入的18.8%,訂單總額達到33.9億美元。優步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去年在接受《財富》采訪時表示,“汽車對于我們就像書籍對于亞馬遜一樣。亞馬遜建立了無與倫比的基礎設施。一開始是依靠圖書業務,然后進入其他領域。你會看到未來的優步也是如此。”滴滴雖然還沒有上市,但也在制定新的計劃。近年來,滴滴大力發展國際業務,都是為了這個原因,為了快速提升估值,讓業務數據更“漂亮”。在巴西、澳大利亞等地不斷推出服務,在公司裁員中仍強調國際業務的重要性。近日,在一個論壇上,滴滴出行總裁劉清介紹了滴滴在拉美市場的現狀和計劃。其透露,滴滴目前在拉美地區擁有超過200萬的活躍用戶,負責這一市場的員工達到1200人,相當于滴滴全球員工總數的1/10。目前覆蓋的業務包括快車、出租車、外賣,未來還將涉足電動車運營等業務。滴滴國際化團隊在拉美推出的滴滴借記卡和終端內電子錢包也引起了關注。出海的故事顯然可以防止其估值受到更嚴重的沖擊。滴滴終究要去海外上市,而恰恰是國際化業務能讓它講出更好的故事。損失還是一樣的。然而,無論滴滴上市與否,網約車似乎都難逃虧損的命運。不考慮新業務,網約車的虧損嚴重是有目共睹的。基于兩家網約車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分析,Lyft第二季度凈虧損6.4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89億美元相比有所增長。優步凈虧損52.4億美元,為2017年以來單季最高虧損。這也讓很多分析師懷疑網約車的商業模式能否成立。這些新業務也面臨一個問題,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盈利。比如公司投資無人駕駛就是為了“擺脫司機”,理論上未來可以幫助網約車公司省錢。所以各家在自動駕駛的研發上都有單獨的布局。Lyft選擇開放自己的平臺,與其他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合作。優步在無人駕駛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并建立了自己的艦隊。滴滴現在將自動駕駛業務獨立出來,嘗試獨立融資。然而,這樣的理論可能不會照進現實。首先,短期內自動駕駛技術很難實現快速發展,更別說快速實現商業落地。所以會有一批企業倒閉。尤其是資本熱潮退去后,自動駕駛發展的瓶頸顯現,商業模式難以落地,都在考驗著自動駕駛的創業者。退一步說,適時無人駕駛時代真的來了,取代司機,企業對司機的投入確實會減少,但增加的可能是研發、維護等方面。雖然很難盈利,但虧損卻一次又一次地持續。網約車的發展,前路漫漫,虧損仍將是主旋律。滴滴的上市之路能否照進現實,離修遠還很遠。注:圖表來自張南。圖片來自《東方IC》之前的Lyft,隨后是優步,原本有望成為網約車第一人的滴滴成了剩下的那一個。相對于優步629億美元的市值和Lyft 164.47億美元的市值,滴滴以550億美元的估值艱難前行,成為全球融資額最大的非上市公司。如今,滴滴的上市似乎又有了新的進展。8月5日,消息傳出一個月后,滴滴自動駕駛拆分成獨立公司的消息終于得到官方認證。新成立的公司將由滴滴出行首席技術官擔任自動駕駛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元順基金執行董事孟星擔任、賈和鄭擔任在美國的團隊負責人……他們都向張博匯報。外媒The Information此前報道稱,軟銀在自動駕駛獨立后一直在運營融資事宜。外界一致判斷,滴滴此時分拆自動駕駛業務或為上市鋪路。如今,這家受到搭便車安全事件影響的公司,可能正忙著為上市鋪路,不僅拆分后市場業務,還拆分自動駕駛業務。在全球布局上,滴滴也一直在準備。但從網約車市場的發展來看,虧損仍然是行業發展的難點,阻礙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即使公司估值高,盈利模式也受到質疑。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滴滴第一次拆分業務獨立了。2018年7月,《財經》報道稱,滴滴將分拆專車服務業務。分拆后,滴滴專車服務準備融資10億至15億美元,投資前估值約30億美元。一個月后,滴滴出行正式將其汽車服務平臺升級為“小菊汽車服務”公司。原滴滴汽車服務平臺總經理陳出任汽車服務公司總經理,向滴滴總裁匯報。滴滴出行還宣布向小菊汽車服務公司投資10億美元。作為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滴滴在7年時間里獲得了14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40億美元。7年過去了,滴滴始終沒有改變虧損的命運。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滴滴虧損金額高達109億元。創始人兼CEO程維也公開承認,滴滴自成立以來從未盈利,累計虧損已達400億元。未來能不能盈利還不好說。無論是汽車服務業務還是自動駕駛業務,因為業務屬性都需要長期投入,短期內很難實現盈利。剝離兩者可以減輕滴滴的財務負擔。一方面,滴滴希望通過拆分業務來提升估值;另一方面,汽車服務業務和自動駕駛業務具有獨立增長的發展潛力,但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以自動駕駛為例。拆分前,優步的自動駕駛團隊ATG平均每月燒錢2000萬美元;Waymo每年花費超過10億美元;克魯斯更夸張。2018年給母公司通用汽車帶來的賬單超過7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在專車服務或自動駕駛業務領域似乎沒什么精力。在自動駕駛業務方面,優步不僅花“真金白銀”,還通過一定手段挖人才。對于滴滴來說,自動駕駛業務更多被視為“包袱”。從滴滴這次公布的組織陣容來看,張博6月份剛剛上任,一人兩份工作。自然,他不可能完全專注于自動駕駛業務。另外,雖然張博有一定的技術經驗,但在自動駕駛領域,張博似乎很難彌補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短板。今年年初,有消息稱滴滴有意挖“編程天才樓領導”樓天成的墻角。如今半年過去了,滴滴依然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從側面反映出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并不吸引人,這個獨立的“孩子”并不受歡迎。所以滴滴只有通過獨立融資,才能支撐大估值業務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試圖聚合模式,不僅僅是拆分自動駕駛業務,更是進一步調整商業模式。6月17日,有消息稱,滴滴已完成與二手出租車(原同程出租車)等多家出行服務商的談判,第三方入口即將率先在成都等城市落地。也就是說,在滴滴的APP中,除了原有的快車、專車等服務外,還將增加一個“第三方”入口,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入口調用第三方出行服務商的車輛。滴滴官方回應是,“接入第三方運力是為了緩解高峰時段打車難,為滴滴出行提供運力補充。”當然,事情沒有這么簡單,還有另外一層關系。5月19日,在停滯近一年后,美團打車宣布以聚合模式從上海、南京擴張至17個城市。6月5日,美團又新增10個城市,已經全部接入北上廣深。這無形中刺激了滴滴,看到自己打下的國家被侵略,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新的玩法顯然是在講述一個新的故事。經過融資大戰、補貼燒錢、并購等。,雖然滴滴出行已經占據頭部位置,但是網約車市場的痛點依然明顯,用戶打車難的痛點依然存在。由于網約車準入門檻低,全國范圍內有客戶有牌照的玩家都可以進入游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甚至越來越多的跨界玩家也開始涉足其中。目前網約車市場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這個時候市場需要輕資產玩法。此外,通過流量和用戶規模優勢促進平臺供應商成交的“聚合模式”正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滴滴不僅可以通過聚合模式吸引用戶,還可以增強用戶粘性,擴大用戶基礎。此前,上市前的Lyft也曾努力擴大用戶規模,提升企業估值。網約車新故事再看國外市場,網約車的故事還在繼續。為了更快地盈利,Lyft和優步正試圖擴大業務,提供更多的收入來源。無論是發展自行車共享、自駕和外賣業務,還是正在向數字化基礎服務轉型的東南亞汽車共享平臺Grab,似乎都在尋找新的落腳點,這也造成了各平臺發展方向的差異。最近,Lyft和優步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Lyft Q2營收同比增長72%,至8.673億美元,優步Q2營收為31.7億美元,同比增長14%。

southeast

southeast

除了主營業務,優步和Lyft都在通過其他業務提高收入水平。其中,優步的外賣業務(Uber Eats)表現亮眼。在Q2,2019年,外賣業務總收入為5.95億美元,同比增長72%,……占總收入的18.8%,訂單總額達到33.9億美元。優步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去年在接受《財富》采訪時表示,“汽車對于我們就像書籍對于亞馬遜一樣。亞馬遜建立了無與倫比的基礎設施。一開始是依靠圖書業務,然后進入其他領域。你會看到未來的優步也是如此。”滴滴雖然還沒有上市,但也在制定新的計劃。近年來,滴滴大力發展國際業務,都是為了這個原因,為了快速提升估值,讓業務數據更“漂亮”。在巴西、澳大利亞等地不斷推出服務,在公司裁員中仍強調國際業務的重要性。近日,在一個論壇上,滴滴出行總裁劉清介紹了滴滴在拉美市場的現狀和計劃。其透露,滴滴目前在拉美地區擁有超過200萬的活躍用戶,負責這一市場的員工達到1200人,相當于滴滴全球員工總數的1/10。目前覆蓋的業務包括快車、出租車、外賣,未來還將涉足電動車運營等業務。滴滴國際化團隊在拉美推出的滴滴借記卡和終端內電子錢包也引起了關注。出海的故事顯然可以防止其估值受到更嚴重的沖擊。滴滴終究要去海外上市,而恰恰是國際化業務能讓它講出更好的故事。損失還是一樣的。然而,無論滴滴上市與否,網約車似乎都難逃虧損的命運。不考慮新業務,網約車的虧損嚴重是有目共睹的。基于兩家網約車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報分析,Lyft第二季度凈虧損6.4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789億美元相比有所增長。優步凈虧損52.4億美元,為2017年以來單季最高虧損。這也讓很多分析師懷疑網約車的商業模式能否成立。這些新業務也面臨一個問題,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盈利。比如公司投資無人駕駛就是為了“擺脫司機”,理論上未來可以幫助網約車公司省錢。所以各家在自動駕駛的研發上都有單獨的布局。Lyft選擇開放自己的平臺,與其他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合作。優步在無人駕駛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并建立了自己的艦隊。滴滴現在將自動駕駛業務獨立出來,嘗試獨立融資。然而,這樣的理論可能不會照進現實。首先,短期內自動駕駛技術很難實現快速發展,更別說快速實現商業落地。所以會有一批企業倒閉。尤其是資本熱潮退去后,自動駕駛發展的瓶頸顯現,商業模式難以落地,都在考驗著自動駕駛的創業者。退一步說,適時無人駕駛時代真的來了,取代司機,企業對司機的投入確實會減少,但增加的可能是研發、維護等方面。雖然很難盈利,但虧損卻一次又一次地持續。網約車的發展,前路漫漫,虧損仍將是主旋律。滴滴的上市之路能否照進現實,離修遠還很遠。注:圖表來自張南。

標簽:東南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3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 25家業績表現不佳

圖片來源:攝圖網截至8月16日記者發稿時,A股107家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市公司中,35家公司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其中,25家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10家公司或預增或扭虧。

1900/1/1 0:00:00
怎樣干掉電動車和充電樁之間的燃油車?

電動車主苦燃油車占充電位久矣以至于有人發出這樣的無奈調侃: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我明明相愛卻不能相見,而是電動車和充電樁之間那輛燃油車的距離。笑中帶淚。

1900/1/1 0:00:00
博郡PPT造車背后:融資困難,跟夏利傳緋聞,被曝停發年終獎

博郡汽車不甘“低調”。今年以來,博郡汽車“高調”動作一個接一個,發布新車、獲中化國際融資、意圖申報科創板,創始人黃希鳴頻繁接受媒體采訪,凡提競爭對手,必把特斯拉掛在嘴上。

1900/1/1 0:00:00
蔚來汽車:擁有專利數千項,2018年研發支出接近特斯拉的三倍

本文來自未來汽車日報,作者:高佩莙。8月18日,針對36氪未來汽車日報8月17日發表的《那些離開蔚來的年輕人》一文,蔚來汽車方面正式作出回應。

1900/1/1 0:00:00
金杯汽車再出售兩家虧損子公司“減負”

多年來一直在行走在虧損邊緣的金杯汽車,再度開始拋售旗下資產,以求自保。

1900/1/1 0:00:00
被疑380億美元財務造假,通用電氣深陷漩渦

近日,通用電氣被指控財務造假,一時間陷入風波之中。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