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的電動技術因其全球總銷量超過40萬輛,以及在電動汽車市場登頂的成就而被業界所稱道。在中國“新四化”產業的推動下,日產也計劃將電動汽車技術引入中國。之前上市的軒逸純電動是Leaf在中國市場的換殼車型。根據東風有限公司發布的新中期業務計劃,到2020年,將推出20款電動汽車。東風日產作為東風股份的核心整車板塊,將成為推出電動汽車的主力車企。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和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外國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面臨著許多挑戰。車展期間,日產汽車電池事業部電動汽車項目總監Hugues Desmrchelier和日產汽車電動汽車總監Nic Thoms接受了媒體關于電氣化的采訪。雖然Leaf已經遍布全球,但是對于電動車業務是否盈利,Nick Thomas仍然舉棋不定。他表示,隨著電動汽車規模的上升,其成本將繼續優化。在中國,隨著軒逸純電動的推出,日產將在盈利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我們推出第一代日產聆風的時候,它的電池功率是24千瓦,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但是兩年前,當我們投入新一代技術時,在電池體積和質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原來的兩倍左右。這意味著技術提高了,成本也會相應下降。”尼克告訴經濟觀察報。充電難仍然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尼克表示,日產不僅會在銷售汽車的同時安裝充電樁,還會參與高速公路和公共場所的充電網絡建設。最近,日產汽車團隊在中國的初創公司Power Shre進行了一項投資,以幫助日產推廣其充電網絡。“我們希望與當地的技術提供商合作,成為消費者和技術提供商之間的紐帶,確保消費者能夠快速充電,并使支付更加方便。”尼克表示,日產將在快慢充電樁的布局上尋求成本和時間的平衡。至于業內認為更方便的日產雙向充電技術,中國有自己的充電標準,所以目前還不能出臺。尼克還介紹了日產電池的回收計劃。“比如這車用了15年,已經不能用了。我們可以把很大比例的電池材料拿出來回收,回收后可能還有15年的壽命。我們也在與中國的合作伙伴討論合作事宜。”尼克說。[采訪]經濟觀察報:日產未來兩年將在中國推出e-POWER車型。e-POWER技術有什么特點?尼克:就銷量和發展歷史而言,日產是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的領先企業。E-POWER智能充電電動車是一項跨時代的技術,也是一項優秀的混合動力技術,受到了日本乃至全球消費者的歡迎。在e-POWER智能充電電動車的電驅動系統下,有一個汽油發動機在其中為電池持續發電,使得e-POWER智能充電電動車不僅擁有電傳動系統帶來流暢的駕駛體驗,還能在日常使用中獲得汽油發動機帶來的便利。經濟觀察報:日產如何預測電池技術的整體發展趨勢,如何平衡性能和成本?Hugues:我們推出第一款日產聆風的時候,它的電池功率是24 kW,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兩年前,我們推出新一代電池技術時,在電池體積和質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原來的兩倍左右。這意味著技術會得到改進,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雖然未來還不確定,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順應這個趨勢,電池成本會進一步降低,能量密度會進一步提高。目前電池技術日新月異,電池性能的天花板還沒有找到。T……從歷史發展趨勢來看,我對電池技術的未來也很有信心。經濟觀察報:日產的電動車業務現在盈利了嗎?Hugues:隨著電動汽車規模的增大,成本會進一步優化。因此,即使沒有政府補貼,我們也有可能盈利。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尚未成熟,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在全球其他市場,即使沒有補貼,我們的銷售業績依然很好。純電動汽車方面,我們在中國市場推出了軒逸純電動,客戶滿意度很高。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相信電動車市場是可以逐步建立起來的。隨著銷量的增加,成本會不斷下降,我們會在盈利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經濟觀察報:日產的雙向充電技術進展如何?Nick:這項技術目前有大約8000個客戶,我認為這個數字會快速增長。由于中國目前有自己的一套收費標準,中國暫時沒有辦法進行雙向收費。不過,我們正在積極與中國政府談判,希望未來能出臺相應的標準,允許我們將雙向收費引入中國。日產的電動技術因其全球總銷量超過40萬輛,以及在電動汽車市場登頂的成就而被業界所稱道。在中國“新四化”產業的推動下,日產也計劃將電動汽車技術引入中國。之前上市的軒逸純電動是Leaf在中國市場的換殼車型。根據東風有限公司發布的新中期業務計劃,到2020年,將推出20款電動汽車。東風日產作為東風股份的核心整車板塊,將成為推出電動汽車的主力車企。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和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外國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面臨著許多挑戰。車展期間,日產汽車電池部門電動汽車項目總監Hugues Desmrchelier和日產汽車電動汽車總監Nic Thoms接受了媒體關于電氣化的采訪。雖然Leaf已經遍布全球,但是對于電動車業務是否盈利,Nick Thomas仍然舉棋不定。他表示,隨著電動汽車規模的上升,其成本將繼續優化。在中國,隨著軒逸純電動的推出,日產將在盈利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我們推出第一代日產聆風的時候,它的電池功率是24千瓦,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但是兩年前,當我們投入新一代技術時,在電池體積和質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原來的兩倍左右。這意味著技術提高了,成本也會相應下降。”尼克告訴經濟觀察報。充電難仍然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尼克表示,日產不僅會在銷售汽車的同時安裝充電樁,還會參與高速公路和公共場所的充電網絡建設。最近,日產汽車團隊在中國的初創公司Power Shre進行了一項投資,以幫助日產推廣其充電網絡。“我們希望與當地的技術提供商合作,成為消費者和技術提供商之間的紐帶,確保消費者能夠快速充電,并使支付更加方便。”尼克表示,日產將在快慢充電樁的布局上尋求成本和時間的平衡。至于業內認為更方便的日產雙向充電技術,中國有自己的充電標準,所以目前還不能出臺。尼克還介紹了日產電池的回收計劃。“比如這車用了15年,已經不能用了。我們可以把很大比例的電池材料拿出來回收,回收后可能還有15年的壽命。我們也在與中國的合作伙伴討論合作事宜。”尼克說。[采訪]經濟觀察報:日產未來兩年將在中國推出e-POWER車型。e-POWER技術有什么特點?尼克:就銷量和發展歷史而言,日產是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的領先企業。E-POWER智能充電電動車是一種……跨代技術和一項優秀的混合技術,受到了日本和全世界消費者的歡迎。在e-POWER智能充電電動車的電驅動系統下,有一個汽油發動機在其中為電池持續發電,使得e-POWER智能充電電動車不僅擁有電傳動系統帶來流暢的駕駛體驗,還能在日常使用中獲得汽油發動機帶來的便利。經濟觀察報:日產如何預測電池技術的整體發展趨勢,如何平衡性能和成本?Hugues:我們推出第一款日產聆風的時候,它的電池功率是24 kW,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兩年前,我們推出新一代電池技術時,在電池體積和質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原來的兩倍左右。這意味著技術會得到改進,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雖然未來還不確定,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順應這個趨勢,電池成本會進一步降低,能量密度會進一步提高。目前電池技術日新月異,電池性能的天花板還沒有找到。通過歷史發展趨勢,我對電池技術的未來也很有信心。經濟觀察報:日產的電動車業務現在盈利了嗎?Hugues:隨著電動汽車規模的增大,成本會進一步優化。因此,即使沒有政府補貼,我們也有可能盈利。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尚未成熟,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在全球其他市場,即使沒有補貼,我們的銷售業績依然很好。純電動汽車方面,我們在中國市場推出了軒逸純電動,客戶滿意度很高。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相信電動車市場是可以逐步建立起來的。隨著銷量的增加,成本會不斷下降,我們會在盈利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經濟觀察報:日產的雙向充電技術進展如何?Nick:這項技術目前有大約8000個客戶,我認為這個數字會快速增長。由于中國目前有自己的一套收費標準,中國暫時沒有辦法進行雙向收費。不過,我們正在積極與中國政府談判,希望未來能出臺相應的標準,允許我們將雙向收費引入中國。
今年上海車展上,汽車能源變革、新車新四化的趨勢更加明顯,各車企的展臺上都少不了新能源車型的站腳助威,而共享出行、網絡通訊公司的出現,更是提醒人們汽車新四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1900/1/1 0:00:00備受全球矚目的2019中國汽車論壇于2019年4月16日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創新、開放、綠色聚焦汽車產業變革與機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大會論壇做主旨演講時表示,
1900/1/1 0:00:00以接連不斷的重磅新旗艦產品破局2019的豐田,顯然已釋放出“TNGA”和“電動化”勁擊出征的信號。
1900/1/1 0:00:00日本軟銀集團和豐田汽車公司及豐田集團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電裝公司19日正式宣布,將向美國網約車巨頭優步公司旗下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部門聯合注資10億美元,以推動共享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和應用。
1900/1/1 0:00:00當電動車大道其行,各家車企都將電動車推向風口大肆推出各種各樣的電動車時,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有一家顯得很與眾不同的車企格羅夫氫能源乘用車。
1900/1/1 0:00:00新能源起勢不過三四年,太多想借風口拼一把的造車新勢力乘風而至。年輕、活力、新鮮是這些年輕企業的關鍵詞,但對于汽車這種生產鏈條極其復雜的制造產業而言,更需要的是精細的制造工藝和扎實的品牌口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