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信部將暫停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向汽車”)受理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請。據業內人士透露,萬向汽車布局了造車全產業鏈,但從未與新能源汽車量產,令人費解。一旦暫停新能源產品的申報資格,萬向汽車要想恢復資質,將面臨更多困難。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專項公示(第一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萬向汽車等26家企業暫停受理相關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請遷出專項公示的企業必須通過第39號令“準入審查要求”的審查。2012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顯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符合條件的汽車生產企業實施為期兩年的專項公示管理(新建企業除外)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在特殊公示期間,相關企業的新產品申報將不予受理。2018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產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公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專項公示企業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其中顯示,計劃停產1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30家企業名單已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這份榜單中,萬向汽車的身影已經出現了。據了解,2016年,已獲得新能源商用車和汽車兩項生產資質的萬向汽車已有兩年未在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在此背景下,萬向汽車除了無法申報新產品外,未來還可能失去相關生產資質。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對停產12個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行專項公示。相關企業的再生產必須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審核。否則,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責令相關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活動。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這些企業(已被工信部暫停受理新能源汽車產品申請)如果想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產品,需要重新申請,但申請門檻和標準會變得更高,只有符合標準才能通過”。萬向集團成立于1969年,是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巨頭,專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和銷售,與一汽、上汽、廣汽有著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萬向集團在美國、英國和德國等10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和40多家工廠。2009年,中國開始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但在政策發布前十多年,萬向集團開始在相關領域布局和探索。1999年,萬向集團宣布進軍汽車行業,并希望制造清潔廉價的新能源汽車。三年后,萬向汽車成立,開始了清潔能源研發和新能源企業并購,累計投資近百億元。2013年,萬向集團收購了A123
,是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鋰電池制造商;2014年,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增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后更名為Karma)。2015年,萬向集團與上汽集團合作成立上汽萬向新能源客車公司;同年,卡爾瑪還與寶馬合作,推出增程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豪華汽車;2016年9月,萬向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Karma在加州正式發布了其新車Revero。同時,2016年1月,萬向汽車年產5000輛新能源公交車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同年5月,工信部公示了新車生產企業名單,萬向汽車被列為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并獲得了新能源商用汽車生產資質。12月,國家發改委認定萬向汽車符合新能源汽車準入標準,并批準了年產5萬輛增程純電動乘用車的項目。萬向汽車成為中國第六家成功獲得自主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近日,萬向集團在官網披露,萬向汽車旗下兩個項目正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披露。一是年產80Gwh鋰電池項目計劃投資685.74億元;二是年產5萬輛增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計劃投資27.45億元,位于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正在爭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萬向集團已經完成了造車全產業鏈的布局,被普遍認為是業內最強大、最合格的“新能源造車勢力”,但到目前為止,萬向集團從未在中國推出和大規模生產過電動汽車產品。對此,崔東樹認為,像萬向這樣的造車企業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但在申請資質時沒有及時在相關產品上取得突破,不排除在開發產品時遇到了一些困難。9月,通用汽車宣布,原定于10月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別克Velite6”將推遲生產。據悉,該車型推遲生產的原因是萬向集團旗下A123系統公司生產的電池未能達到通用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標準。同時,在資金方面,萬向集團的業務板塊,包括萬向錢超和承德露露,也出現了衰退危機。作為萬向集團的“搖錢樹”,承德露露2017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收21.12億元,同比下降16.2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3億元,同比下降8.16%。這也成為其自2015年以來營收和凈利潤連續第三年出現下滑。2018年,盡管業績有所回升,但承德露露截至三季度末的總資產較2017年底縮水17.34%。此外,作為萬向集團控股的制造和銷售汽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萬向錢超的業績也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4-2017年,萬向錢潮的營收分別增長了6.12%、4.2%、5.31%和3.42%,凈利潤分別增長了33.2%、10.29%、7.08%和5.72%。2018年,萬向錢超業績進一步惡化,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6.8%。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10月,萬向集團掌舵人魯冠球的突然離世,也給萬向集團的造車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汽車制造一直是魯冠球創業以來的夢想。他曾說,“我這一代人不會造車,我兒子會造車。”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外汽車公司正在增加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并加快產品研發進程。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正式取消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如果萬向集團在最后一個窗口不進口大規模生產,前景將更加不樂觀。關于萬向汽車的進展和規劃,北京商報今天聯系了萬向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他沒有得到回復。11月11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信部將暫停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向汽車”)受理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請。據業內人士透露,萬向汽車布局了造車全產業鏈,但從未與新能源汽車量產,令人費解。一旦暫停新能源產品的申報資格,萬向汽車要想恢復資質,將面臨更多困難。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專項公示(第一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萬向汽車等26家企業暫停受理相關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請遷出專項公示的企業必須通過第39號令“準入審查要求”的審查。2012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顯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符合條件的汽車生產企業實施為期兩年的專項公示管理(新建企業除外)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在特殊公示期間,相關企業的新產品申報將不予受理。2018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產業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公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專項公示企業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其中顯示,計劃停產1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30家企業名單已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這份榜單中,萬向汽車的身影已經出現了。據了解,2016年,已獲得新能源商用車和汽車兩項生產資質的萬向汽車已有兩年未在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在此背景下,萬向汽車除了無法申報新產品外,未來還可能失去相關生產資質。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停產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進行專項公示……
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12個月或更長時間。相關企業的再生產必須經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審核。否則,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責令相關企業停止生產和銷售活動。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這些企業(已被工信部暫停受理新能源汽車產品申請)如果想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產品,需要重新申請,但申請門檻和標準會變得更高,只有符合標準才能通過”。萬向集團成立于1969年,是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巨頭,專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和銷售,與一汽、上汽、廣汽有著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萬向集團在美國、英國和德國等10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和40多家工廠。2009年,中國開始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但在政策發布前十多年,萬向集團開始在相關領域布局和探索。1999年,萬向集團宣布進軍汽車行業,并希望制造清潔廉價的新能源汽車。三年后,萬向汽車成立,開始了清潔能源研發和新能源企業并購,累計投資近百億元。2013年,萬向集團收購了A123
,是美國最大的新能源鋰電池制造商;2014年,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增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后更名為Karma)。2015年,萬向集團與上汽集團合作成立上汽萬向新能源客車公司;同年,卡爾瑪還與寶馬合作,推出增程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豪華汽車;2016年9月,萬向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Karma在加州正式發布了其新車Revero。同時,2016年1月,萬向汽車年產5000輛新能源公交車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同年5月,工信部公示了新車生產企業名單,萬向汽車被列為新能源商用車生產企業,并獲得了新能源商用汽車生產資質。12月,國家發改委認定萬向汽車符合新能源汽車準入標準,并批準了年產5萬輛增程純電動乘用車的項目。萬向汽車成為中國第六家成功獲得自主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近日,萬向集團在官網披露,萬向汽車旗下兩個項目正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披露。一是年產80Gwh鋰電池項目計劃投資685.74億元;二是年產5萬輛增程純電動乘用車項目,計劃投資27.45億元,位于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正在爭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萬向集團已經完成了造車全產業鏈的布局,被普遍認為是業內最強大、最合格的“新能源造車勢力”,但到目前為止,萬向集團從未在中國推出和大規模生產過電動汽車產品。對此,崔東樹認為,像萬向這樣的造車企業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但在申請資質時沒有及時在相關產品上取得突破,不排除在開發產品時遇到了一些困難。9月,通用汽車宣布,原定于10月生產的混合動力汽車“別克Velite6”將推遲生產。據悉,該車型推遲生產的原因是萬向集團旗下A123系統公司生產的電池未能達到通用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標準。同時,在資金方面,萬向集團的業務板塊,包括萬向錢超和承德露露,也出現了衰退危機。作為萬向集團的“搖錢樹”,承德露露2017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收21.12億元,同比下降16.2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3億元,同比下降8.16%。這也成為其自2015年以來營收和凈利潤連續第三年出現下滑。2018年,盡管業績有所回升,但承德露露截至三季度末的總資產較2017年底縮水17.34%。此外,作為萬向集團控股的制造和銷售汽車零部件的上市公司,萬向錢超的業績也不容樂觀。數據顯示,2014-2017年,萬向錢潮的營收分別增長了6.12%、4.2%、5.31%和3.42%,凈利潤分別增長了33.2%、10.29%、7.08%和5.72%。2018年,萬向錢超業績進一步惡化,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降6.8%。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10月,萬向集團掌舵人魯冠球的突然離世,也給萬向集團的造車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汽車制造一直是魯冠球創業以來的夢想。他曾說,“我這一代人不會造車,我兒子會造車。”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外汽車公司正在增加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并加快產品研發進程。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正式取消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如果萬向集團在最后一個窗口不進口大規模生產,前景將更加不樂觀。關于萬向汽車的進展和規劃,北京商報今天聯系了萬向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他沒有得到回復。
近日獲悉,備受矚目的新一代馬自達3將于本月在洛杉磯車展首發亮相。新車使用了馬自達最新的設計語言,體現日本極簡主義美學設計,風格更靈活、更簡約。
1900/1/1 0:00:00中國汽車工業經過六十余年的成長經歷了由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動下,中國汽車產業正告別高速增長,逐步跨入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1900/1/1 0:00:00眼下的汽車市場可謂變幻難測,傳統乘用車銷量下滑導致危機顯現,新能源雖一枝獨秀卻也引發行業對其真實需求的揣測。
1900/1/1 0:00:00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關于新能源和傳統汽車的爭論和質疑也不絕于耳。前方,傳統燃油車闖關2020年平均燃油消耗限值大關,身后,新能源汽車咄咄逼人。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伊隆馬斯克(ElonMusk)總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創意。他在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火星殖民和超級地鐵方面不斷地進行革新。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韓國政府將評估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法規及準備就緒的安全系統,以便在不遠的將來推動自動駕駛車輛的上路行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