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上海發布“曉征計劃” 啟用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 助力世界汽車產業中心建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9月25日,“小正計劃”在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布,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開幕式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論壇成功舉行。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黃鷗、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榮文偉為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揭牌。“小正計劃”致力于為行業和全社會打造世界一流的專業大數據開放創新平臺,積極響應新能源汽車和大數據國家戰略以及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號召,為建設世界汽車工業中心做出貢獻。當天,作為首批簽約單位,國家可信嵌入式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交通大數據系統與安全實驗室(同濟大學)、上海市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上海市充電和更換設施公共數據采集和測試平臺(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以及上海。簽約單位將與數據中心共同建立聯合實驗室和開放實驗室,并在數據實驗室平臺安全、軟硬件系統建設、交通規劃、數據互聯、科研和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同時,作為國內首份全面梳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研究報告,《上海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數據研究報告》發布。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分為五章,其中第一章指出了研究報告的重要內容,其余四章全面梳理了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熱點地區的推廣應用情況,重點分析了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黃歐表示,大數據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源泉,打造具有全功能數據開放應用的區域公共服務平臺,將帶動產品研發、企業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董事長榮文偉表示,大數據的研究、分析和應用越來越重要,率先開展數據開放創新示范,可以在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解決交通擁堵、節能減排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下午,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論壇就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發展、新能源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汽車信息安全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報告。“小正計劃”大數據平臺鏈接汽車產業新的價值鏈。為響應國務院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市大數據發展實施意見》,上海出臺了“小正計劃”,以吸引更多行業優質企業,滿足社會對新能源汽車數據的需求,并開設了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小正計劃”匯聚了行業各方的優質資源,致力于為行業和全社會打造世界一流的專業大數據開放創新平臺,為政府提供政策數據分析支持,為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提供車輛改進方向數據。從而促進產學研在行業內的融合發展,鏈接整個行業的資源;

賦予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權力,提高行業效率,進一步挖掘汽車的新價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中心。實驗室建設將分三個階段實施:到2017年底,基于至少15萬輛車和2TB數據的大數據平臺,實現100+個數據分析單元,形成30人的研究團隊;到2018年底,基于至少20萬輛車和5TB數據的大數據平臺,將實現200+個數據分析單元,形成50人的分析團隊;到2020年底,基于至少30萬輛車和15TB數據的大數據平臺,將實現500+個數據分析單元,并形成100人的分析團隊。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將重點研究大數據分析在車輛監測、用戶畫像、交通出行、電池監測、碳融合等至少五個前瞻性領域的研究成果,努力為社會各界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的數據中心。構建“1+2+3+4”核心體系。在實驗室“1+2+3+4”的核心體系中,“1”代表一個圍繞一個目標的綜合平臺,即實驗室。“2”代表服務的兩大戰略,新能源汽車和大數據,這就是實驗室的意義所在。“3”代表三個特征,即開放創新、跨界融合和專業指導。“4”代表聚焦四大核心內容,搭建專業平臺,構建開放體系;聯合跨境資源開展合作研究;服務不同需求,加強數據支持;利用新興技術形成創新生態。構建一個新的創新和智能生態系統。實驗室不斷探索數據開放和創新應用模式,挖掘數據的最大價值。該實驗室致力于服務于不同的需求,為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制定和評估、企業對新能源車的研發和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和電池企業在各自領域的分析研究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持,以及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使用。該實驗室將與各類優質企業合作,匯聚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實現數據的跨界融合和利用,不斷提高平臺的開放性,構建泛在互聯的創新智慧新生態系統,高效協作、動態感知和智能決策。上海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采集與監測研究中心背景信息上海新能源車輛公共數據采集和監測研究中心數據中心是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公共服務平臺,承擔著公共數據采集、數據監測、,對上海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進行分析研究,旨在以公眾利益為核心,依托信息平臺,積極服務上海新能源車的示范、推廣和應用。數據中心現已發展成為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合作交流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的數據平臺。截至2017年8月初,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平臺已接入56家企業、183款車型、133779輛汽車。其中,乘用車公司有27家,乘用車車型有81種;

現有商用車企業29家,商用車車型102款。數據中心面向公眾發布了多份行業研究報告,并首次發布了《上海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數據研究報告》。此外,數據中心還完成了多項市場化定制研究報告,負責并參與了2個國家和4個市級項目,完成了《上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數字化檔案與信息管理研究分析報告》和《上海新能量汽車動力電池全壽命監測研究報告》。數據分析、顯示和監控平臺正式對外公布,實現了數據采集的實時監控、實時數據分析和實時報警監控,全面展示了新能源汽車在上海的推廣情況。目前,該平臺已連接13.6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28億公里,其中19億公里由純電驅動,相當于繞地球7.2萬圈或3700次登月。節省汽油消耗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萬噸,相當于3.5萬棵樹30年累計吸收二氧化碳。

9月25日,“小正計劃”在上海國際汽車城發布,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開幕式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論壇成功舉行。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黃鷗、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榮文偉為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揭牌。“小正計劃”致力于為行業和全社會打造世界一流的專業大數據開放創新平臺,積極響應新能源汽車和大數據國家戰略以及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號召,為建設世界汽車工業中心做出貢獻。當天,作為首批簽約單位,國家可信嵌入式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交通大數據系統與安全實驗室(同濟大學)、上海市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上海市充電和更換設施公共數據采集和測試平臺(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信息中心,以及上海。簽約單位將與數據中心共同建立聯合實驗室和開放實驗室,并在數據實驗室平臺安全、軟硬件系統建設、交通規劃、數據互聯、科研和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同時,作為國內首份全面梳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研究報告,《上海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數據研究報告》發布。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分為五章,其中第一章指出了研究報告的重要內容,其余四章全面梳理了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熱點地區的推廣應用情況,重點分析了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現狀,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黃歐表示,大數據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的源泉,打造具有全功能數據開放應用的區域公共服務平臺,將帶動產品研發、企業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董事長榮文偉表示,大數據的研究、分析和應用越來越重要,率先開展數據開放創新示范,可以在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解決交通擁堵、節能減排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下午,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論壇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能源汽車及其配套設施、新能源大數據平臺建設和汽車信息安全。“小正計劃”大數據平臺鏈接汽車產業新的價值鏈。為響應國務院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計劃》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市大數據發展實施意見》,上海出臺了“小正計劃”,以吸引更多行業優質企業,滿足社會對新能源汽車數據的需求,并開設了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小正計劃”匯聚了行業各方的優質資源,致力于為行業和全社會打造世界一流的專業大數據開放創新平臺,為政府提供政策數據分析支持,為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提供車輛改進方向數據。從而促進產學研在行業內的融合發展,鏈接整個行業的資源;賦予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權力,提高行業效率,進一步挖掘汽車的新價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中心。實驗室建設將分三個階段實施:到2017年底,基于至少15萬輛車和2TB數據的大數據平臺,實現100+個數據分析單元,形成30人的研究團隊;到2018年底,基于至少20萬輛車和5TB數據的大數據平臺,將實現200+個數據分析單元,形成50人的分析團隊;到2020年底,基于至少30萬輛車和15TB數據的大數據平臺,將實現500+個數據分析單元,并形成100人的分析團隊。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開放創新實驗室將重點研究大數據分析在車輛監測、用戶畫像、交通出行、電池監測、碳融合等至少五個前瞻性領域的研究成果,努力為社會各界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的數據中心。構建“1+2+3+4”核心體系。在實驗室“1+2+3+4”的核心體系中,“1”代表一個圍繞一個目標的綜合平臺,即實驗室。“2”代表服務的兩大戰略,新能源汽車和大數據,這就是實驗室的意義所在。“3”代表三個特征,即開放創新、跨界融合和專業指導。“4”代表聚焦四大核心內容,搭建專業平臺,構建開放體系;聯合跨境資源開展合作研究;服務不同需求,加強數據支持;

利用新興技術形成創新生態。構建一個新的創新和智能生態系統。實驗室不斷探索數據開放和創新應用模式,挖掘數據的最大價值。該實驗室致力于服務于不同的需求,為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制定和評估、企業對新能源車的研發和制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和電池企業在各自領域的分析研究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支持,以及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使用。該實驗室將與各類優質企業合作,匯聚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實現數據的跨界融合和利用,不斷提高平臺的開放性,構建泛在互聯的創新智慧新生態系統,高效協作、動態感知和智能決策。上海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采集與監測研究中心背景信息上海新能源車輛公共數據采集和監測研究中心數據中心是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公共服務平臺,承擔著公共數據采集、數據監測、,對上海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進行分析研究,旨在以公眾利益為核心,依托信息平臺,積極服務上海新能源車的示范、推廣和應用。數據中心現已發展成為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合作交流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的數據平臺。截至2017年8月初,上海新能源汽車數據平臺已接入56家企業、183款車型、133779輛汽車。其中,乘用車公司有27家,乘用車車型有81種;現有商用車企業29家,商用車車型102款。數據中心面向公眾發布了多份行業研究報告,并首次發布了《上海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數據研究報告》。此外,數據中心還完成了多項市場化定制研究報告,負責并參與了2個國家和4個市級項目,完成了《上海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數字化檔案與信息管理研究分析報告》和《上海新能量汽車動力電池全壽命監測研究報告》。數據分析、顯示和監控平臺正式對外公布,實現了數據采集的實時監控、實時數據分析和實時報警監控,全面展示了新能源汽車在上海的推廣情況。目前,該平臺已連接13.6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28億公里,其中19億公里由純電驅動,相當于繞地球7.2萬圈或3700次登月。節省汽油消耗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萬噸,相當于3.5萬棵樹30年累計吸收二氧化碳。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一周熱點 | 新能源車外商投資限制將減少;上海發布燃料電池車規劃;第300批新車公示

1、商務部稱新能源車外商投資限制將減少9月21日,商務部召開新聞部發布會回應了外資新能源汽車企業在自貿區設立獨資企業問題。

1900/1/1 0:00:00
法拉第未來向內華達州政府退還補貼,工廠項目徹底終止

從我們最開始聽到法拉第未來(FaradayFuture)的名字到今天也就過了大概兩年的時間,也因為跟賈躍亭和樂視的關系,這家專注電動車和未來出行的初創公司迅速進入了我們的視野。

1900/1/1 0:00:00
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預測電動汽車配額制延后

據謝衛列工作室報道,日前,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先生在德國駐華使館為慶祝德國統一日的小范圍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披露:原來預計2018年實施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配額制將會延后一年實施。

1900/1/1 0:00:00
中汽中心方海峰:新能源汽車政策趨勢的6大研判

“目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初步構建了政策支持體系,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
紐約市宣布新電動汽車充電計劃,將建設50個快速充電站

據electrek網站報道,紐約市日前宣布了一項重要的電動汽車充電計劃,將在5個區設立50個快速充電站。新電站的部署工作將于明年啟動,并將持續到2020年。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北京首批新能源商用車備案目錄發布;猛獅科技擬設新能源子公司;韓國SK測試無人車

1、北京發布第一批新能源商用車備案目錄,北汽福田比亞迪等4款車型入選(閱讀原文)9月22日,北京市經信委發布《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商用車產品備案信息(2017年第1批)》,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