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法治周末》
審計署發布的一則公告引發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震”。
6月23日,審計署2017年第9號公告公布了18個省節能環保重點專項資金審計結果(以下簡稱“公告”),稱新能源汽車在推廣應用中存在問題,包括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高,欺詐和欺詐,以及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閑置。
這是審計署對2015年和2016年中央支付給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的節能環保重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后發布的情況。
《公告》指出,2016年12月至今年2月底,在被審計抽查的13家汽車生產企業中,部分車企瞄準新能源補貼政策設計生產汽車,部分企業甚至通過關聯交易或欺詐等方式獲得16.72億元補貼。《公告》沒有提及具體的企業名稱。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和2016年的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自2009年以來,已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的50%以上。
欺詐性賠償的總額高達8個省份補貼的一半。
文峰汽車創始人張志勇指出,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欺詐賠償就是其中之一。《公告》提到,2015年和2016年,在243.91億元節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獎勵的基礎上,8個省份安排省級配套資金35.46億元。
16.72億元幾乎達到了8個省份安排的省級配套資金的一半。《公告》強調,部分汽車產銷企業采取自產自購、供應電池回購整車等方式獲取財政補貼。
張志勇表示,一些企業盲目追求利潤的增長,主要是利益驅動。此外,政策上的一些漏洞和一些地方政府監管松懈給了他們機會,從而導致了欺詐性賠償。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高額補貼希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在短期內達到預期效果。企業也看到了機會。目前,車企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如果沒有補貼,企業很難完全依靠新能源汽車來實現利潤y低,甚至損失。因此,企業必須在補貼方面下功夫。”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實表示。
事實上,早在2016年,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四部委就對93家主要新能源汽車公司進行了專項檢查。9月,財政部公布了蘇州吉米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巴士和河南少林巴士等五家新能源汽車欺詐公司名單,涉及補貼超過10億元。
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特別強調,今后將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開展專項監管,嚴厲打擊取補償行為。
鐘實認為,國家有關部門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方面的監管將更加嚴格,相應的政策也將更加規范。
為了相關方和經銷商串通,車輛處于閑置狀態。
《公告》還指出,截至2017年2月底,16家企業(包括10家汽車租賃企業)購買的3.55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有2200輛閑置一年以上,1.72萬輛年里程不足3000公里……
它占總抽樣結果的54.6%,超過了抽樣結果的一半。
“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閑置車輛的問題。對于汽車租賃公司來說,如果汽車閑置和未使用,通常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但如果通過新能源政策購買,這不僅可能是一種負擔,還會帶來收入的增加。閑置的情況很多。汽車可能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購買后ile,車輛出現問題,也會導致車輛空轉。”張志勇說。
值得注意的是,關聯方與經銷商串通造成的閑置車輛已成為一些車企行的手段。
今年5月26日,四部委發布《關于報送2015年新能源汽車閑置車輛情況的通知》,涉及24個省市69家車企50942輛新能源汽車。其中,閑置關聯方和經銷商數量為29661家。
鐘實說:“如果車企想獲得補貼,他們需要出售汽車,但汽車不一定有最終用戶。因此,車企與經銷商和租賃公司進行關聯交易以獲得補貼。補貼可能已經遠遠超過汽車本身的利潤價值,可能會有關聯方車輛閑置。這也是補貼的漏洞。”
法治周末記者發現,關聯方和經銷商閑置的欺詐賠償類型是通過獲取補貼金額與造車成本之間的差額來實現的。如果造車成本只有6萬元,國家政策加起來10萬元,企業只要造車、賣給關聯公司、用票據換補貼、閑置甚至銷毀所有汽車,就可以賺4萬元的差價。因此,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行審計是關鍵。如果車輛生產成本高于補貼金額,企業一般不會弄虛作假。大部分生產成本低于補貼金額。去年,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四部委對車企通過關聯方和經銷商進行欺詐行為處以欺詐賠償金額50%的罰款,并且沒有發放新能源補貼。
此外,在審計抽查中,延長調查的66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中,有30家2016年銷量不足500輛,部分地方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標準不統一。
“這些問題也是由于車企特別重視補貼,而忽視了充電樁閑置、企業銷售不暢等其他不足。國家頒布的相應政策尚未填補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些不足。”鐘石說。
對于審計署披露的信息,涉事企業已陸續開始行動。27日晚間,東風汽車發布關于東風汽車參與審計署對東風汽車公司審計的公告,稱公司已采取整改措施。其中,東風汽車子公司東風向陽旅行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451輛閑置車輛全部投入運營;
同時,在外商投資管理問題上,公司修訂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
市場是檢驗這個行業的唯一標準。
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存在取補償、閑置等問題,但這份公告也提到,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已經取得成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充電設施數量穩步增加。15個省份發布了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的規定。
張志勇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起步階段,國家相關政策和政府對用戶的補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仍然樂觀。欺詐賠償等問題會阻礙行業發展,使企業誤入歧途,對技術研發和產品質量重視不夠。有了這個教訓,可以看作是行業的一種自我提升。”張志勇說。
事實上,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6年,比亞迪、吉利、北汽等公司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和乘用車銷量前十。
在動力電池和電機方面,福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精錦電氣已成為全球知名的乘用車零部件供應商。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20年將取消所有新能源補貼,屆時將有新的辦法取代補貼政策,并以傳統汽車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形式建立交易體系。目前,相關文件已經出臺,并將在2018年逐步實施。
鐘實說:“雙積分政策表明,未來該行業的相關政策將越來越規范。對該行業來說,事實上,最重要的是讓市場說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中,技術和實力將通過市場競爭被淘汰,而市場是檢驗新能源汽車的唯一標準工業。“資料來源:《法治周末》
審計署發布的一則公告引發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震”。
6月23日,審計署2017年第9號公告公布了18個省節能環保重點專項資金審計結果(以下簡稱“公告”),稱新能源汽車在推廣應用中存在問題,包括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高,欺詐和欺詐,以及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閑置。
這是審計署對2015年和2016年中央支付給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的節能環保重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后發布的情況。
《公告》指出,2016年12月至今年2月底,在被審計抽查的13家汽車生產企業中,部分車企瞄準新能源補貼政策設計生產汽車,部分企業甚至通過關聯交易或欺詐等方式獲得16.72億元補貼。《公告》沒有提及具體的企業名稱。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和2016年的產銷量均居世界第一,自2009年以來,已推廣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的50%以上。
欺詐性賠償的總額高達8個省份補貼的一半。
文峰汽車創始人張志勇指出,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但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欺詐賠償就是其中之一。《公告》提到,2015年和2016年,在243.91億元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獎勵的基礎上……
八個省份安排省級配套資金35.46億元。
16.72億元幾乎達到了8個省份安排的省級配套資金的一半。《公告》強調,部分汽車產銷企業采取自產自購、供應電池回購整車等方式獲取財政補貼。
張志勇表示,一些企業盲目追求利潤的增長,主要是利益驅動。此外,政策上的一些漏洞和一些地方政府監管松懈給了他們機會,從而導致了欺詐性賠償。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高額補貼希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在短期內達到預期效果。企業也看到了機會。目前,車企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如果沒有補貼,企業很難完全依靠新能源汽車來實現利潤y低,甚至損失。因此,企業必須在補貼方面下功夫。”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實表示。
事實上,早在2016年,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四部委就對93家主要新能源汽車公司進行了專項檢查。9月,財政部公布了蘇州吉米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巴士和河南少林巴士等五家新能源汽車欺詐公司名單,涉及補貼超過10億元。
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特別強調,今后將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開展專項監管,嚴厲打擊取補償行為。
鐘實認為,國家有關部門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方面的監管將更加嚴格,相應的政策也將更加規范。
為了相關方和經銷商串通,車輛處于閑置狀態。
《公告》還指出,截至2017年2月底,16家企業(包括10家汽車租賃企業)購買的3.55萬輛新能源汽車中,有2200輛汽車閑置一年以上,1.72萬輛汽車年行駛里程不足3000公里。它占總抽樣結果的54.6%,超過了抽樣結果的一半。
“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閑置車輛的問題。對于汽車租賃公司來說,如果汽車閑置和未使用,通常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但如果通過新能源政策購買,這不僅可能是一種負擔,還會帶來收入的增加。閑置的情況很多。汽車可能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購買后ile,車輛出現問題,也會導致車輛空轉。”張志勇說。
值得注意的是,關聯方與經銷商串通造成的閑置車輛已成為一些車企行的手段。
今年5月26日,四部委發布《關于報送2015年新能源汽車閑置車輛情況的通知》,涉及24個省市69家車企50942輛新能源汽車。其中,閑置關聯方和經銷商數量為29661家。
鐘實說:“如果車企想獲得補貼,他們需要出售汽車,但汽車不一定有最終用戶。因此,車企與經銷商和租賃公司進行關聯交易以獲得補貼。補貼可能已經遠遠超過汽車本身的利潤價值,可能會有關聯方車輛閑置。這也是補貼的漏洞。”
法治周末記者發現,關聯方和經銷商閑置的欺詐賠償類型是通過獲取補貼金額與造車成本之間的差額來實現的。如果造車成本只有6萬元,國家政策加起來10萬元,企業只要造車、賣給關聯公司、用票據換補貼、閑置甚至銷毀所有汽車,就可以賺4萬元的差價。因此,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行審計是關鍵。如果車輛生產成本高于補貼金額,企業一般不會弄虛作假。大部分生產成本低于補貼金額。去年,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四部委對汽車公司通過……進行欺詐行為處以欺詐賠償金額50%的罰款……
關聯方和經銷商,沒有發放新能源補貼。
此外,在審計抽查中,延長調查的66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中,有30家2016年銷量不足500輛,部分地方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標準不統一。
“這些問題也是由于車企特別重視補貼,而忽視了充電樁閑置、企業銷售不暢等其他不足。國家頒布的相應政策尚未填補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些不足。”鐘石說。
對于審計署披露的信息,涉事企業已陸續開始行動。27日晚間,東風汽車發布關于東風汽車參與審計署對東風汽車公司審計的公告,稱公司已采取整改措施。其中,東風汽車子公司東風向陽旅行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451輛閑置車輛全部投入運營;同時,在外商投資管理問題上,公司修訂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
市場是檢驗這個行業的唯一標準。
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存在取補償、閑置等問題,但這份公告也提到,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已經取得成效,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充電設施數量穩步增加。15個省份發布了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的規定。
張志勇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起步階段,國家相關政策和政府對用戶的補貼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仍然樂觀。欺詐賠償等問題會阻礙行業發展,使企業誤入歧途,對技術研發和產品質量重視不夠。有了這個教訓,可以看作是行業的一種自我提升。”張志勇說。
事實上,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6年,比亞迪、吉利、北汽等公司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和乘用車銷量前十。
在動力電池和電機方面,福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精錦電氣已成為全球知名的乘用車零部件供應商。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20年將取消所有新能源補貼,屆時將有新的辦法取代補貼政策,并以傳統汽車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形式建立交易體系。目前,相關文件已經出臺,并將在2018年逐步實施。
鐘實說:“雙積分政策表明,未來該行業的相關政策將越來越規范。對該行業來說,事實上,最重要的是讓市場說話。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中,技術和實力將通過市場競爭被淘汰,而市場是檢驗新能源汽車的唯一標準工業。"
來源:中新社蔚來“蔚來的汽車,究竟算中國造還是德國造?”面對記者的問題,蔚來汽車德國總經理張暉微笑著給出了答案:“我們是全球制造”。
1900/1/1 0:00:00來源:網易科技被稱為“出行教父”的李斌是明星創業企業蔚來、摩拜董事長,是上市公司易車網的董事長兼CEO,投資了30多家與出行相關的公司,其中通過易車控股著估值超30億美元的易鑫金融。
1900/1/1 0:00:00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際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大賽是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首次與專業機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合作共同舉辦新能源汽車的專業賽事,開創了大賽與專業化機構深度合作的先河,
1900/1/1 0:00:00來源:電纜網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6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破百萬輛。進入2017年,盡管新能源汽車補貼下調幅度不小,但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導入期基本結束,進入成長期。
1900/1/1 0:00:00來源:觀察者網在近年來的汽車市場中,傳統車企因為種種原因顯得后勁不足,而以特斯拉為首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發展卻極為迅速。但是現在,傳統車企要主動求變了。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綜合報道7月5日,廣州市發改委了發布《2016、2017年新能源汽車購置地方財政補貼標準的通知》,通知指出,2016年與2017年地方財政補貼按當年國標105執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