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社
蔚來“蔚來的車是‘中國制造’還是‘德國制造’?”
面對記者的提問,蔚來汽車(德國)總經理Peter笑著給出了答案:“我們是世界制造的”。
2015年6月,蔚來汽車全球設計中心落戶德國慕尼黑。兩年后,這里的員工從16人增加到100多人,該團隊推出的三款車型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其中,純電動超級跑車EP9在新博格林的北環賽道創造了單圈紀錄,探索無人駕駛未來可能性的概念車EVE已經出現在美國奧斯汀車展上。登陸今年的上海車展后,首款量產SUV車型ES8瞄準了中國市場。
什么是“全球制造”?以蔚來汽車全球設計中心團隊為例,張輝解釋稱,公司員工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美國、巴西等20多個國家,其中德國員工占四分之一,而中國員工僅占十分之一;
工作語言為英語,設計、研發和銷售資源分布在上海、慕尼黑、硅谷和倫敦。。。這構成了張輝所描述的中德汽車合作的“下半場”。
“這里不存在‘中國車還是德國車’的問題。我們希望利用全球資源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Peter說。
早在1983年,中國剛剛推出了第一輛大眾汽車。如今,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德國汽車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大眾汽車每生產兩輛汽車,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時隔30多年,新能源時代中德汽車合作走向何方?
“中德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合作與過去20年汽車行業的合作模式不同。”均勝歐洲公司總經理吳梅告訴記者,過去基本上都是利用德國的技術、中國市場和資本來構建淺層次的合作共贏模式。
吳梅表示,中國汽車企業的研發從早期傳承到后期創新,都受到進口技術延伸的制約。中國本土研發更多是針對國際技術本地化應用”,“新能源汽車將改變這一格局”。
吳梅所在的均勝公司旗下德國普瑞公司近日宣布,已為梅賽德斯-奔馳新型48V微型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BMS),并已進入量產階段。
除了蔚來汽車,更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前往慕尼黑從事設計和研究。6月初,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在慕尼黑投入運營,旨在成為中德在汽車輕量化領域技術交流、產業合作、資本合作和市場合作的重要平臺。
不久前,有限公司與其合作伙伴德國戴姆勒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將通過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進一步加強雙方的戰略合作。雙方將依托優勢和強大的聯盟,向北京奔馳引進戴姆勒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面對中國研發和品牌實力的不斷增強,一些聲音開始擔心中德能否在合作大于競爭的汽車領域實現雙贏。
“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是中德兩國度過難關的平臺。只有雙方相互開放、共同發展,才能在新一輪挑戰中共同獲勝。”吳梅認為,中德有望共同研發、重組和配置全球生產資源,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最大贏家。
“雙贏是肯定的。因為新能源汽車需要每個人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大,并點燃它。”Peter說,中德合作大于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德有很多共同的需求,包括供應鏈。“我們必須在這方面密切合作”。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王衛東強調,中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
“中國市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及其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是歷史性機遇,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王衛東說,我們歡迎德國企業抓住機遇,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中國汽車企業開展務實合作,獲得發展機遇。來源:中國新聞社
蔚來“蔚來的車是‘中國制造’還是‘德國制造’?”
面對記者的提問,蔚來汽車(德國)總經理Peter笑著給出了答案:“我們是世界制造的”。
2015年6月,蔚來汽車全球設計中心落戶德國慕尼黑。兩年后,這里的員工從16人增加到100多人,該團隊推出的三款車型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其中,純電動超級跑車EP9創下了單圈紀錄……
新博格林的北環賽道,以及探索無人駕駛未來可能性的概念車EVE已經出現在美國奧斯汀車展上。登陸今年的上海車展后,首款量產SUV車型ES8瞄準了中國市場。
什么是“全球制造”?以蔚來汽車全球設計中心團隊為例,張輝解釋稱,公司員工來自中國、德國、英國、美國、巴西等20多個國家,其中德國員工占四分之一,而中國員工僅占十分之一;工作語言為英語,設計、研發和銷售資源分布在上海、慕尼黑、硅谷和倫敦。。。這構成了張輝所描述的中德汽車合作的“下半場”。
“這里不存在‘中國車還是德國車’的問題。我們希望利用全球資源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Peter說。
早在1983年,中國剛剛推出了第一輛大眾汽車。如今,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德國汽車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大眾汽車每生產兩輛汽車,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時隔30多年,新能源時代中德汽車合作走向何方?
“中德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合作與過去20年汽車行業的合作模式不同。”均勝歐洲公司總經理吳梅告訴記者,過去基本上都是利用德國的技術、中國市場和資本來構建淺層次的合作共贏模式。
吳梅表示,中國汽車企業的研發從早期傳承到后期創新,都受到進口技術延伸的制約。中國本土研發更多是針對國際技術本地化應用”,“新能源汽車將改變這一格局”。
吳梅所在的均勝公司旗下德國普瑞公司近日宣布,已為梅賽德斯-奔馳新型48V微型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BMS),并已進入量產階段。
除了蔚來汽車,更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前往慕尼黑從事設計和研究。6月初,康得新歐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在慕尼黑投入運營,旨在成為中德在汽車輕量化領域技術交流、產業合作、資本合作和市場合作的重要平臺。
不久前,有限公司與其合作伙伴德國戴姆勒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將通過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進一步加強雙方的戰略合作。雙方將依托優勢和強大的聯盟,向北京奔馳引進戴姆勒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面對中國研發和品牌實力的不斷增強,一些聲音開始擔心中德能否在合作大于競爭的汽車領域實現雙贏。
“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是中德兩國度過難關的平臺。只有雙方相互開放、共同發展,才能在新一輪挑戰中共同獲勝。”吳梅認為,中德有望共同研發、重組和配置全球生產資源,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最大贏家。
“雙贏是肯定的。因為新能源汽車需要每個人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大,并點燃它。”Peter說,中德合作大于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德有很多共同的需求,包括供應鏈。“我們必須在這方面密切合作”。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王衛東強調,中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
“中國市政府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決心及其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是歷史性機遇,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王衛東說,我們歡迎德國企業抓住機遇,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與中國汽車企業開展務實合作,獲得發展機遇。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杜俊儀發布后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內,百度Apollo計劃已經攏聚了超過50家合作伙伴。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章漣漪從2009年的正式起步,到2010年第一輛真正面向私人消費市場的新能源車交付,2013年一定規模推廣應用,
1900/1/1 0:00:00二季度以來,機構調研鋰電池產業鏈公司熱情高漲。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二季度以來有近20家上市公司以并購、自建、增資等方式“下注”鋰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中不乏大膽跨界的“新兵”。
1900/1/1 0:00:00來源:網易科技被稱為“出行教父”的李斌是明星創業企業蔚來、摩拜董事長,是上市公司易車網的董事長兼CEO,投資了30多家與出行相關的公司,其中通過易車控股著估值超30億美元的易鑫金融。
1900/1/1 0:00:00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際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大賽是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首次與專業機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合作共同舉辦新能源汽車的專業賽事,開創了大賽與專業化機構深度合作的先河,
1900/1/1 0:00:00來源:法治周末國家審計署發布的一份公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引發“地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