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Yiou作者:趙凌偉7月11日,羅蘭·伯杰(Roland Berger)與德國汽車研究機構亞琛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Aache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聯合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報告從技術、產業和市場三個維度分析比較了主要汽車國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狀況。結果顯示,中國首次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總排名中排名第一,未來將主導全球電動汽車行業和市場。中國具有主導地位,但應加強技術升級報告,從技術、產業和市場三個方面全面評估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分析結果表明,盡管法國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但中國在工業和市場上都處于最優地位,產量和附加值都較高。(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按各項指標排名)在技術層面,《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標》報告顯示,法國已超過德國,在技術領域排名第一。中國電動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普遍位于低技術領域,因此盡管未來幾年將有大量新車型在中國上市,但技術進步并不明顯。此外,報告還提到,美國汽車制造商正轉向以純電動汽車深化中檔汽車市場的方向。考慮到高端汽車的成本效益較低,如果它們在產品組合中占據主導地位,其技術性能就會減弱。因此,報告推測,未來美國汽車制造商將逐漸放棄在高端汽車領域的“燈塔”戰略,轉向中檔汽車。該報告還對電動汽車和電池的產量進行了排名評估。結果表明,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生產中具有主導地位,并將進一步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在研究機構看來,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生產主要是由于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區域市場持續顯著分化推動當地汽車需求的擴大,以及中國汽車工廠的產量隨需求增加。另外在電池生產方面,報告稱:“中國自主品牌汽車90%以上的鋰電池在當地生產,而日本在電動汽車產量和全球電池產量份額方面仍排名第三。美國受益于發展,在第一季度攀升至第二位,并在第二季度成功保持了這一地位。”,在市場層面,報告顯示,2016年,只有中國和法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的份額超過1%,這與歐洲國家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和2021設定的汽車減排目標相差甚遠。然而,從目前的市場水平來看,世界領先的七大汽車強國之間的差距仍在繼續縮小。(2015年和2016年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數據和市場份額)產業政策將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除了行業的發展和市場規模的擴大,政府的大量補貼和主要城市限制汽油車數量的政策也是加速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對汽車制造商的優惠政策正在收緊,這將給一些當地企業帶來挑戰。報告稱,自去年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減少了20%,新能源汽車被列入推薦名單的條件變得更加嚴格。然而,即使在政策補貼的強勁時期之后,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的市場份額仍將保持強勁增長。羅蘭貝格合伙人鄭云表示:“盡管政府的激勵政策在初期對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很難長期保持。政府需要控制成本,并打算讓當地制造商培養自己的能力。”在他看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在從政府轉向市場,而最新版本的d……
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意見稿明確傳達了這一信號。根據羅蘭貝格的計算,要實現2020年新能源汽車12%的目標,當年電動汽車的總銷量需要達到160萬輛左右。此外,《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也關注新車制造商的動態。這些初創團隊大多來自IT行業,他們普遍致力于研發電動汽車領域的更先進技術,為高端市場創造更多優質的汽車產品。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聲稱,他們將在最初大規模生產的電動汽車上搭載無人駕駛技術。關于國內政策如何支持這些初創造車企業,報道援引了對蔚來汽車和蔚來資本管理層的采訪。其中,蔚來汽車美國首席執行官吳思麗表示:“目前,中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大力補貼。此外,上海等大城市也將提供其他激勵政策,如電動汽車免費上牌。”在她看來,這些政策將有助于新車制造商的產品盡快在銷售方面取得進展。蔚來資本聯合創始人張君毅認為,國內政策也為電動汽車充電提供了便利,他對國內充電站的建設非常樂觀:“中國政府支持建設公共充電站,去年頒布的文件規定,每棟新建筑都要配備充電設施。此外,許多私人投資者開始運營公共充電站。 “動力電池:中國將繼續開發和生產高產量的動力電池,這一直是影響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報告指出,中國電動汽車的高產量大大增加了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到2020年,中國的動力電池年產量將達到100GWh(十億瓦時)。對于外國電池供應商來說,由于他們在中國的開發和生產能力較短,無法在短時間內滿足需求。因此,這一超高目標將主要由當地電池制造商實現。為了刺激電池的開發和生產,政府計劃為年產量為40GWh的世界領先電池制造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電池制造商和2019年產量預測)除了電池產量,中國還將計劃在技術層面提高電池質量。報告顯示,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鋰電池能量密度超過300瓦時/公斤,并將成本降至1元/瓦時;
長期目標是將能量密度提高到500 WHr/kg。報道稱,日本(松下/三洋)和韓國(LG化學)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但總體而言,大部分電池仍由比亞迪、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力神和萬向等中國本土企業生產。資料來源:Yiou作者:趙凌偉7月11日,羅蘭·伯杰(Roland Berger)與德國汽車研究機構亞琛汽車工程技術有限公司(Aache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聯合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報告從技術、產業和市場三個維度分析比較了主要汽車國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狀況。結果顯示,中國首次在電動汽車發展指數總排名中排名第一,未來將主導全球電動汽車行業和市場。中國具有主導地位,但應加強技術升級報告,從技術、產業和市場三個方面全面評估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分析結果表明,盡管法國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但中國在工業和市場上都處于最優地位,產量和附加值都較高。(電動汽車發展指數按各項指標排名)在技術層面,《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標》報告顯示,法國已超過德國,在技術領域排名第一。中國電動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普遍位于低技術領域,因此盡管未來幾年將有大量新車型在中國上市,但技術進步并不明顯。此外,報告還提到,美國汽車制造商正轉向以純電動汽車深化中檔汽車市場的方向。考慮到高端汽車的成本效益較低,如果它們在產品組合中占據主導地位,其技術性能就會減弱。因此,報告推測,未來美國汽車制造商將逐漸放棄在高端汽車領域的“燈塔”戰略,轉向中檔汽車。該報告還對電動汽車和電池的產量進行了排名評估。結果表明,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生產中具有主導地位,并將進一步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在研究機構看來,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生產主要是由于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區域市場持續顯著分化推動當地汽車需求的擴大,以及中國汽車工廠的產量隨需求增加。另外在電池生產方面,報告稱:“中國自主品牌汽車90%以上的鋰電池在當地生產,而日本在電動汽車產量和全球電池產量份額方面仍排名第三。美國受益于發展,在第一季度攀升至第二位,并在第二季度成功保持了這一地位。”,在市場層面,報告顯示,2016年,只有中國和法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中的份額超過1%,這與歐洲國家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和2021設定的汽車減排目標相差甚遠。然而,從目前的市場水平來看,世界領先的七大汽車強國之間的差距仍在繼續縮小。(2015年和2016年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數據和市場份額)產業政策將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除了行業的發展和市場規模的擴大,政府的大量補貼和主要城市限制汽油車數量的政策也是加速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對汽車制造商的優惠政策正在收緊,這將給一些當地企業帶來挑戰。報告稱,自去年年底以來,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減少了20%,新能源汽車被列入推薦名單的條件變得更加嚴格。然而,即使在政策補貼的強勁時期之后,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的市場份額仍將保持強勁增長。羅蘭貝格合伙人鄭云表示:“盡管政府的激勵政策……
y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很難長期保持。政府需要控制成本,并打算讓當地制造商培養自己的能力。“在他看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正在從政府向市場轉變,而最新版本的新能源汽車雙積分管理意見稿明確傳達了這一信號。根據羅蘭貝格的計算,要實現2020年新能源汽車12%的目標,當年的電動汽車總銷量需要達到約160萬。此外,《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報告也關注新車制造商的動態。這些初創團隊大多來自IT行業,他們普遍致力于研發電動汽車領域的更先進技術,為高端市場創造更多優質的汽車產品。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聲稱,他們將在最初大規模生產的電動汽車上搭載無人駕駛技術。關于國內政策如何支持這些初創造車企業,報道援引了對蔚來汽車和蔚來資本管理層的采訪。其中,蔚來汽車美國首席執行官吳思麗表示:“目前,中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大力補貼。此外,上海等大城市也將提供其他激勵政策,如電動汽車免費上牌。”在她看來,這些政策將有助于新車制造商的產品盡快在銷售方面取得進展。蔚來資本聯合創始人張君毅認為,國內政策也為電動汽車充電提供了便利,他對國內充電站的建設非常樂觀:“中國政府支持建設公共充電站,去年頒布的文件規定,每棟新建筑都要配備充電設施。此外,許多私人投資者開始運營公共充電站。 “動力電池:中國將繼續開發和生產高產量的動力電池,這一直是影響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報告指出,中國電動汽車的高產量大大增加了對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到2020年,中國的動力電池年產量將達到100GWh(十億瓦時)。對于外國電池供應商來說,由于他們在中國的開發和生產能力較短,無法在短時間內滿足需求。因此,這一超高目標將主要由當地電池制造商實現。為了刺激電池的開發和生產,政府計劃為年產量為40GWh的世界領先電池制造商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電池制造商和2019年產量預測)除了電池產量,中國還將計劃在技術層面提高電池質量。報告顯示,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鋰電池能量密度超過300瓦時/公斤,并將成本降至1元/瓦時;長期目標是將能量密度提高到500 WHr/kg。報道稱,日本(松下/三洋)和韓國(LG化學)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但總體而言,大部分電池仍由比亞迪、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力神和萬向等中國本土企業生產。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道哥說車6月26日,紅銀交映的“復興號”CR400AF車型從北京南站駛出,沿著中國最繁忙的京滬高鐵駛往上海虹橋;
1900/1/1 0:00:00近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與珠海銀隆投資人董明珠在央視《對話》節目上就新能源汽車、互聯網造車話題進行了討論。董明珠稱,互聯網造車不太現實。李斌則表示,互聯網造車并非只是網上跑火車。
1900/1/1 0:00:00近日,日產又傳出將出售旗下電池生產商AESC51股份的消息,而這一次的買家是來自中國的金沙江創投,收購價約10億美金。其中,湖北省政府支持的長江產業基金也將提供這筆收購所需的20資金。
1900/1/1 0:00:00來源:極客公園作者:無腦當談到自動駕駛,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自動駕駛這雙昂貴的眼睛激光雷達。
1900/1/1 0:00:00近日工信部發布了2017年第六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共有201款新能源車入選。
1900/1/1 0:00:00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劉進1、廣州規劃2020年底推廣新能源車輛20萬地補不超過國補50閱讀原文近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