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 4月開進北京車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上車,坐下來,一鍵點火,設置目的地,然后把一切都交給汽車來完成。

兩個月后,長安汽車將在中國真正呈現這種“未來派”的駕駛風格。今年4月,長安睿程改裝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從重慶出發,沿著高速公路前往北京,參加月底在那里舉行的中國汽車博覽會。

長安汽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譚本宏表示,無人駕駛融合了自動控制、人工智能、視覺計算等諸多前沿技術,被業界公認為未來汽車的主流。目前,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發達國家都有相關的研發項目,其中谷歌、特斯拉和寶馬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測試。

“以無人駕駛為目標的汽車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是長安汽車繼設計之后贏得未來的又一法寶。”譚本宏表示。

智能駕駛+智能互聯將在2025年實現汽車的全自動駕駛。

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有效減少安全事故、交通擁堵和油耗,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作為中國領先的品牌汽車企業,以自主研發為基礎的長安汽車自然不會錯過這場全球技術競爭。

據了解,長安汽車已經完成智能I和II技術,如0-150公里/小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技術,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推出,并將應用于長安品牌的部分生產車型。

譚本宏透露,長安汽車智能化項目的推進將分為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兩大板塊:

在智能駕駛方面,作為中國唯一一家加入美國智能汽車聯盟“MTC聯盟”的車企,長安汽車將充分利用MTC聯盟在其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基地測試最新研發成果,并計劃借助當地豐富的研發資源,在美國硅谷設立分公司,加強研究力度;

在智能互聯方面,長安汽車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一線互聯網公司的跨境合作,推進自身的“互聯網+”進程。目前,長安已經開始與阿里系的高德就最新的地圖車機進行技術合作,并正在與國內一兩家互聯網巨頭進行談判。

“我們的計劃是建設六大平臺,掌握五大核心應用技術,分四個階段實現智能技術產業化。”譚本宏表示,長安汽車的智能道路將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已完成全速自適應巡航、半自動泊車等應用技術的開發;第二階段是在2018年實現組合功能的自動化,如集成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智能終端4.0等。第三階段實現有限的自動駕駛,如高速公路上的全自動駕駛;

第四階段是在2025年實現汽車全自動駕駛并進入工業應用。

跨國平臺+頂尖人才自主研發,推動中國創造

在長安汽車的智能化進程中,長安汽車位于底特律的美國研發中心扮演著“橋頭堡”的角色。至此,分散在全球五個國家的長安跨國研發平臺已經全面發展。

自2003年以來,長安成功建立了以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為中心的全球研發體系,長安意大利設計中心、日本設計中心、英國研發中心和美國研發中心專注于造型設計,日本中心專注于內外造型和工程設計,英國中心專注于發動機和變速器等動力產品,美國中心專注于底盤控制技術。

作為長安的“研發中心”,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在長安“以自我為中心,全球同步自主發展”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里的汽車碰撞實驗室是長安建設的10多個汽車領域國際先進實驗室之一,每年有數百輛新車作為測試車輛進行測試。

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趙輝是長安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執行者之一。在2006年加入長安之前,他在福特公司工作了10多年,是著名的汽車碰撞安全設計專家。他說,現在長安的汽車安全理念已經從鈑金是否足夠硬、維修費用多少,轉變為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技術研發和應用流程和體系。目前,以他為首的長安汽車安全技術研發團隊有100多名成員。

對于人才,長安不僅“外引”,而且“內育”——依托都靈、橫濱等海外研發中心的技術力量,對內培養管理和技術人才。目前,長安擁有6000多名專業研發人員、300多名外籍人才和400多名高級專家,其中趙輝等10多名專家入選國家“千人計劃”。

在長安全球研發平臺的早期階段,長安的技術人員將逐一咨詢外國專家,從車輛設計流程的規范到將設計草圖固定在墻上時使用的圖釘。正是這種來自基礎科學的定位,推動了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實現路徑,從而從“制造”走向“創造”。

如今,長安汽車每年的研發投入占其總銷售收入的5%以上。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長安將投入最高300億元的研發資金,培養一支1萬人以上的技術研發團隊。

遵循市場規則,努力弄清楚市場的“味道”。中國品牌瞄準全球前十

自主研發和自主技術是長安汽車在新經濟常態下不斷創新升級、提升企業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內在力量”。遵循市場規律,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組織研發和生產,是長安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脫穎而出的利器。

在長安汽車,產品開發流程體系的頂層設計是市場研究和產品規劃的投入。研發取決于市場,市場需要什么產品是設計出來的。

為此,長安每年與數以萬計的用戶進行數百次市場研究和交流,試圖弄清楚市場的“味道”,并修改市場策略。在每款車型上市前,長安都會進行多次消費者訪談和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產品定位、造型設計、配置組合甚至新車定價策略。

2006年,長安汽車首款自主品牌汽車“奔奔”上市,一炮而紅。首戰告捷的背后,是一套基于市場需求的精準定位和規劃,從車價到形象背書再到廣告語。此后,悅翔、逸動、CS35等熱銷車型也相繼上市……

緊跟市場需求,贏得了市場聲譽。

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產品的競爭。高性價比一直是吸引消費者的唯一途徑。

基于此,長安汽車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充分利用和借鑒全球汽車行業的最新成果,全面對標國內外汽車標桿企業,提高產品測試驗證能力、新技術應用能力和設計質量能力。在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研發實力的支撐下,長安自主品牌產品的競爭力顯著增強,逸動、CS75等車型在安全、噪音、振動控制等方面達到了全球汽車技術的先進水平。

“長安汽車一直以合資品牌的標準要求自己。”譚本宏表示,設定高目標,與自己“競爭”是長安在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站穩腳跟的“秘訣”之一。正是有了這樣一種市場化、自我提升的內生動力,長安汽車才能在中國品牌車企中率先實現累計產銷1000萬輛。

根據計劃,到2017年,長安將實現汽車銷量333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179萬輛,力爭進入全球車企前13名;到2020年,汽車銷量440萬輛,自主品牌年銷量233萬輛,躋身全球前12名;到2025年,600萬輛將成為長安汽車的年銷售預期值,其中自主品牌將銷售340萬輛,躋身全球前十。上車,坐下來,一鍵點火,設置目的地,然后把一切都交給汽車來完成。

兩個月后,長安汽車將在中國真正呈現這種“未來派”的駕駛風格。今年4月,長安睿程改裝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從重慶出發,沿著高速公路前往北京,參加月底在那里舉行的中國汽車博覽會。

長安汽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譚本宏表示,無人駕駛融合了自動控制、人工智能、視覺計算等諸多前沿技術,被業界公認為未來汽車的主流。目前,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等汽車發達國家都有相關的研發項目,其中谷歌、特斯拉和寶馬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測試。

“以無人駕駛為目標的汽車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將是長安汽車繼設計之后贏得未來的又一法寶。”譚本宏表示。

智能駕駛+智能互聯將在2025年實現汽車的全自動駕駛。

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有效減少安全事故、交通擁堵和油耗,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作為中國領先的品牌汽車企業,以自主研發為基礎的長安汽車自然不會錯過這場全球技術競爭。

據了解,長安汽車已經完成智能I和II技術,如0-150公里/小時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技術,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推出,并將應用于長安品牌的部分生產車型。

譚本宏透露,長安汽車智能化項目的推進將分為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兩大板塊:

在智能駕駛方面,作為中國唯一一家加入美國智能汽車聯盟“MTC聯盟”的車企,長安汽車將充分利用MTC聯盟在其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基地測試最新研發成果,并計劃借助當地豐富的研發資源,在美國硅谷設立分公司,加強研究力度;

在智能互聯方面,長安汽車將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一線互聯網公司的跨境合作,推進自身的“互聯網+”進程。目前,長安已經開始與阿里系的高德就最新的地圖車機進行技術合作,并正在與國內一兩家互聯網巨頭進行談判。

“我們的計劃是建設六大平臺,掌握五大核心應用技術,分四個階段實現智能技術產業化。”譚本宏表示,長安汽車的智能道路將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已完成全速自適應巡航、半自動泊車等應用技術的開發;第二階段是在2018年實現組合功能的自動化,如集成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智能終端4.0等。第三階段實現有限的自動駕駛,如高速公路上的全自動駕駛;

第四階段是在2025年實現汽車全自動駕駛并進入工業應用。

跨國平臺+頂尖人才自主研發,推動中國創造

在長安汽車的智能化進程中,長安汽車位于底特律的美國研發中心扮演著“橋頭堡”的角色。至此,分散在全球五個國家的長安跨國研發平臺已經全面發展。

自2003年以來,長安成功建立了以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為中心的全球研發體系,長安意大利設計中心、日本設計中心、英國研發中心和美國研發中心專注于造型設計,日本中心專注于內外造型和工程設計,英國中心專注于發動機和變速器等動力產品,美國中心專注于底盤控制技術。

作為長安的“研發中心”,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在長安“以自我為中心,全球同步自主發展”的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里的汽車碰撞實驗室是長安建設的10多個汽車領域國際先進實驗室之一,每年有數百輛新車作為測試車輛進行測試。

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趙輝是長安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執行者之一。在2006年加入長安之前,他在福特公司工作了10多年,是著名的汽車碰撞安全設計專家。他說,現在長安的汽車安全理念已經從鈑金是否足夠硬、維修費用多少,轉變為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技術研發和應用流程和體系。目前,以他為首的長安汽車安全技術研發團隊有100多名成員。

對于人才,長安不僅“外引”,而且“內育”——依托都靈、橫濱等海外研發中心的技術力量,對內培養管理和技術人才。目前,長安擁有6000多名專業研發人員、300多名外籍人才和400多名高級專家,其中趙輝等10多名專家入選國家“千人計劃”。

在長安全球研發平臺的早期階段,長安的技術人員將逐一咨詢外國專家,從車輛設計流程的規范到將設計草圖固定在墻上時使用的圖釘。正是這種來自基礎科學的定位,推動了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實現路徑,從而從“制造”走向“創造”。

如今,長安汽車每年的研發投入占其總銷售收入的5%以上。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長安將投入最高300億元的研發資金,培養一支1萬人以上的技術研發團隊。

遵循市場規則,努力弄清楚市場的“味道”。中國品牌瞄準全球前十

自主研發和自主技術是長安汽車在新經濟常態下不斷創新升級、提升企業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內在力量”。遵循市場規律,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組織研發和生產,是長安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脫穎而出的利器。

在長安汽車,產品開發流程體系的頂層設計是市場研究和產品規劃的投入。研發取決于市場,市場需要什么產品是設計出來的。

為此,長安每年與數以萬計的用戶進行數百次市場研究和交流,試圖弄清楚市場的“味道”,并修改市場策略。在每款車型上市前,長安都會進行多次消費者訪談和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產品定位、造型設計、配置組合甚至新車定價策略。

2006年,長安汽車首款自主品牌汽車“奔奔”上市,一炮而紅。首戰告捷的背后,是一套基于市場需求的精準定位和規劃,從車價到形象背書再到廣告語。此后,悅翔、逸動、CS35等熱銷車型也相繼上市……

緊跟市場需求,贏得了市場聲譽。

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產品的競爭。高性價比一直是吸引消費者的唯一途徑。

基于此,長安汽車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充分利用和借鑒全球汽車行業的最新成果,全面對標國內外汽車標桿企業,提高產品測試驗證能力、新技術應用能力和設計質量能力。在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研發實力的支撐下,長安自主品牌產品的競爭力顯著增強,逸動、CS75等車型在安全、噪音、振動控制等方面達到了全球汽車技術的先進水平。

“長安汽車一直以合資品牌的標準要求自己。”譚本宏表示,設定高目標,與自己“競爭”是長安在競爭最激烈的汽車市場站穩腳跟的“秘訣”之一。正是有了這樣一種市場化、自我提升的內生動力,長安汽車才能在中國品牌車企中率先實現累計產銷1000萬輛。

根據計劃,到2017年,長安將實現汽車銷量333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179萬輛,力爭進入全球車企前13名;到2020年,汽車銷量440萬輛,自主品牌年銷量233萬輛,躋身全球前12名;到2025年,600萬輛將成為長安汽車的年銷售預期值,其中自主品牌將銷售340萬輛,躋身全球前十。

標簽:長安北京逸動寶馬悅翔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不能矯枉過正 新能源車“補”危害性不應被夸大

有些事情,過猶不及,但事到臨頭,很多人卻會迷糊。

1900/1/1 0:00:00
又來一款氫動力汽車 英國Riversimple發布Rasa雙座小型車

繼豐田、本田、奔馳等大廠紛紛推出自己的氫動力燃料電池產品相關戰略之后,一家英國公司RiversimpleMovement發布了自己的一款小型氫動力燃料電池汽車Rasa,

1900/1/1 0:00:00
樂視超級汽車將涉足FE? 國際汽聯主席讓·托德密會樂視高管

據知情人士透露,處于高速發展中的樂視超級汽車,或將在賽車領域一展身手。

1900/1/1 0:00:00
里程費下調25%,北京電動車短時租賃更劃算了

分時計費、自助取還、經濟環保,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這種全新的出行方式正漸漸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近日起,在北京運營著最多純電動汽車的分時租賃公司下調了租賃里程費價格,市民的用車成本將大大降低。

1900/1/1 0:00:00
日本專家炮轟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看看環保部作何回應

如果要問現在最火熱的是什么車型?新能源車肯定榜上有名。什么是新能源車?簡單說,就是不單純依靠內燃機作為動力,甚至完全取消內燃機動力的車型。換句話說,也就是現在眾多的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了。

1900/1/1 0:00:00
美國2015年電動汽車銷量排行:特斯拉Model S/聆風/沃藍達包攬前三

2015年,美國新車銷售創下新的紀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共注冊1739萬輛。但是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卻從2014年的123萬輛下降到115萬輛。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